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的合理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程占博 白玉奇 +2 位作者 李兆欣 陈才文 丁红业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1,共3页
针对8301工作面特殊的地质开采条件,采用概率积分法及典型曲线法对8301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进行合理预测,研究得出:概率积分法预测地表沉陷时,煤层开采为有限开采对下山边界半无限开采的各值与煤层开采为无限开采时相应的值相... 针对8301工作面特殊的地质开采条件,采用概率积分法及典型曲线法对8301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进行合理预测,研究得出:概率积分法预测地表沉陷时,煤层开采为有限开采对下山边界半无限开采的各值与煤层开采为无限开采时相应的值相近;曲线法预测地表沉陷时,走向主断面半盆地移动变形值均小于倾向主断面下山半盆地移动变形相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地表沉陷 合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厚硬顶板破断特征与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占博 孔德中 杨敬虎 《矿业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72-180,共9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难以确定的问题,以东周窑煤矿8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厚硬基本顶的固支梁模型,运用能量法求得分布于基本顶中的水平应力,进而得到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解析式,采用数值模拟对顶板破断特征和工作面... 针对综放工作面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难以确定的问题,以东周窑煤矿8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厚硬基本顶的固支梁模型,运用能量法求得分布于基本顶中的水平应力,进而得到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解析式,采用数值模拟对顶板破断特征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推进距离下工作面不同位置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支架工作阻力明显增加,顶板破断后对工作面形成冲击较大,矿压显现剧烈;83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8 m,周期来压步距为15~20 m,动载系数为1.5~1.8;基于能量法求得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13 000 k N,而来压期间支架工作阻力为11 000 k N,是额定工作面阻力的84.6%,能够满足厚硬顶板条件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厚硬顶板 能量法 来压步距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位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孟浩 贾尚伟 程占博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51-259,共9页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由于下位煤层受上位煤层采动影响致使煤层开采中呈现特殊的矿山压力显现。如何安全有效地布置下位煤层巷道不仅是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更是提高煤矿效益的核心。针对国投塔山煤矿上位煤层开采残留煤柱下特...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由于下位煤层受上位煤层采动影响致使煤层开采中呈现特殊的矿山压力显现。如何安全有效地布置下位煤层巷道不仅是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更是提高煤矿效益的核心。针对国投塔山煤矿上位煤层开采残留煤柱下特厚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难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及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下位煤层巷道合理布置位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力学测试得到巷道顶底板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为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残留煤柱载荷作用下底板煤岩体中的非均匀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分析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案,确定下位3—5号特厚煤层巷道布置采用内错距25 m的方式为最佳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开采 力学参数 采动破坏 围岩稳定性 内错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的云模型综合辨识 被引量:15
4
作者 熊钰 孔德中 +3 位作者 杨胜利 吴桂义 左宇军 程占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51,共8页
为保障大倾角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带量化等级区间的大倾角煤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云理论的煤壁稳定性标准云模型;以3402大倾角工作面为例,生成煤壁稳定性评价云图,通过Dice系数计算评价云图与标准云... 为保障大倾角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带量化等级区间的大倾角煤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云理论的煤壁稳定性标准云模型;以3402大倾角工作面为例,生成煤壁稳定性评价云图,通过Dice系数计算评价云图与标准云模型各等级的相似度,辨识煤壁稳定性,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影响大倾角煤层煤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一般倾角煤层的煤壁处顶板压力、煤体黏聚力和煤层采高,以及煤层倾角、工作面伪仰斜角等;经云模型辨识,3402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总指标评价云图与各标准等级相似度分别为0、0.3453、0.7872及0,该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处于Ⅲ级,呈不稳定状态,该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证明文中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工作面 煤壁稳定性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小煤柱留巷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申佳佳 程占博 陈才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王台铺煤矿15^#煤XV13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小煤柱留巷巷道围岩控制原理,确定巷道支护设计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巷道表面位移变化距掘进工作面约65m左右时基本稳定.巷道变形主要发生在距离掘进工作面25-45m... 以王台铺煤矿15^#煤XV13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小煤柱留巷巷道围岩控制原理,确定巷道支护设计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巷道表面位移变化距掘进工作面约65m左右时基本稳定.巷道变形主要发生在距离掘进工作面25-45m内,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11mm,顶板最大下沉量3mm,有效地控制了小煤柱留巷巷道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柱留巷 巷道支护 综采工作面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煤预制裂隙定向水力压裂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吕华永 刘飞 +1 位作者 李良晖 程占博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53-560,共8页
为改善厚硬顶煤冒放性和工作面作业环境,提出顶煤预制定向裂隙水力压裂技术。利用理论分析研究了定向压裂基本原理,分析了钻孔和裂隙的受力模型,得到裂隙的起裂条件、扩展过程及其形态。利用RFPA^(2D)-Flow渗流软件研究顶煤定向压裂规律... 为改善厚硬顶煤冒放性和工作面作业环境,提出顶煤预制定向裂隙水力压裂技术。利用理论分析研究了定向压裂基本原理,分析了钻孔和裂隙的受力模型,得到裂隙的起裂条件、扩展过程及其形态。利用RFPA^(2D)-Flow渗流软件研究顶煤定向压裂规律:在压裂起始阶段,定向裂隙尖端出现高应力集中现象,在钻孔和定向裂隙两面形成卸压区,且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大逐渐扩大;钻孔和定向裂隙周围形成高水压区,且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大逐渐扩大。压裂初期煤体发生剪切破坏,压裂后期出现大量拉伸破坏。定向裂隙倾角α介于0°~60°时,裂隙尖端首先起裂、扩展,然后发生转向;当倾角α=75°和α=90°时,裂隙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 预制裂隙 定向水力压裂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采场覆岩破断演化过程及支架阻力的确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胜利 王兆会 +2 位作者 孔德中 程占博 宋高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7,共9页
基于煤岩体"强度参数-应力环境-节理弱面"破坏控制条件研究了大采高采场覆岩变形破断特征,并通过室内试验再现采动引起覆岩破断后运动演化过程,最后根据顶板结构形态对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覆岩薄... 基于煤岩体"强度参数-应力环境-节理弱面"破坏控制条件研究了大采高采场覆岩变形破断特征,并通过室内试验再现采动引起覆岩破断后运动演化过程,最后根据顶板结构形态对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覆岩薄弱岩层冒落取决于层间离层裂隙的发育范围,基本顶表现出固支梁变形破坏特征,断裂线位置则取决于剪切错动裂隙的发育范围;软弱岩层中受拉应力区贯通分布,坚硬岩层中呈孤岛式分布,分布形态同离层和剪切错动裂隙的发育范围相关;层间拉伸张开型裂缝则呈小范围正梯形滞后工作面发育,剪切闭合型裂缝呈大范围倒梯形超前工作面发育;大采高采场下位基本顶破断后形成单关键块结构,更高位基本顶可形成静定三铰拱结构,采场顶板控制关键为前者的稳定性;以单关键块结构形成条件为基础给出直接顶范围确定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直接顶性质提出顶板压力确定公式,直接顶力学参数对其影响程度依次为:黏聚力>塑性模量>内摩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采场 破坏条件 基本顶结构 直接顶 支架阻力
原文传递
“两硬”条件下孤岛型短煤柱工作面顶板破断形态及灾害防治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兆会 程占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4018-4028,共11页
"两硬"条件下孤岛型短煤柱工作面所采煤层应力高度集中,顶板边界条件复杂,多次采动影响容易引起顶板扰动型围岩动力破坏。为提高该类采场围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坚硬顶板破断形态、工作面矿压显... "两硬"条件下孤岛型短煤柱工作面所采煤层应力高度集中,顶板边界条件复杂,多次采动影响容易引起顶板扰动型围岩动力破坏。为提高该类采场围岩控制效果,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坚硬顶板破断形态、工作面矿压显现形式及引发围岩动力破坏的原因。结果表明:孤岛型短煤柱工作面坚硬基本顶发生II类"O-X"破断,仅弧形三角岩板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强度,来压时煤体承受载荷组合形式为高静载、低动载,工作面异常矿压现象以临空侧浅部煤体局部动力破坏为主,不会发生大范围、高危害程度的冲击地压灾害;高储能系数坚硬顶板动力破断引发的冲击载荷经未破碎坚硬顶煤有效传递至下位煤层、侧向顶板结构失稳及高推进速度造成的煤体水平应力快速卸载均可能引发短煤柱工作面煤体动力破坏;基于浅部煤体动力破坏发生机制提出孤岛型短煤柱工作面"坚硬顶煤注水预裂"+"增加割煤高度降低推进速度"+"提高超前支架额定阻力和扩大超前支护范围"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提高坚硬顶板控制效果,减少煤体动力破坏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孤岛工作面 坚硬顶板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稳定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小萌 程占博 赵青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66,70,共4页
针对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稳定性差,易发生支架下滑、倾倒和咬架现象,通过对单支架和多支架的稳定性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力学分析,得出了支架失稳的力学机理,指出支架的失稳主要发生在降架、移架过程中,只要采取合理的支架管理措施即可保证... 针对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稳定性差,易发生支架下滑、倾倒和咬架现象,通过对单支架和多支架的稳定性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力学分析,得出了支架失稳的力学机理,指出支架的失稳主要发生在降架、移架过程中,只要采取合理的支架管理措施即可保证支架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合理的移架顺序、移架前确保相邻支架稳定、增大支架侧护板宽度、充分利用支架本身的侧护千斤顶和底调千斤顶调整支架等综合性技术措施保证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架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工作面 支架稳定性 力学模型 倾倒和下滑 支架管理
原文传递
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估算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占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0-213,共4页
针对目前综放开采中支架工作阻力难以确定这一问题,从地质和工程角度分析了支架载荷确定影响因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综放工作面常用的支架载荷估算方法,指出目前支架载荷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应根据不同地... 针对目前综放开采中支架工作阻力难以确定这一问题,从地质和工程角度分析了支架载荷确定影响因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综放工作面常用的支架载荷估算方法,指出目前支架载荷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运用能量法,充分考虑动载效应和顶煤特性,结合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实验室实验等手段辅助其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支架载荷 影响因素 估算方法 顶煤特性
原文传递
综放工作面多夹矸岩层支架工作阻力的合理确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占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25,共4页
针对8301工作面特殊地质开采条件,提出采用多夹矸顶板载荷估算方法,通过与宏观损伤力学法、反分析数值模拟法、实测统计法3种传统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的计算原理和结果对比,结合现场实测得出:多夹矸顶板载荷估算方法能够合... 针对8301工作面特殊地质开采条件,提出采用多夹矸顶板载荷估算方法,通过与宏观损伤力学法、反分析数值模拟法、实测统计法3种传统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的计算原理和结果对比,结合现场实测得出:多夹矸顶板载荷估算方法能够合理确定复杂地质条件下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ZF13000/25/38型支撑掩护式支架能满足8301工作面顶板控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支架工作阻力 估算方法 围岩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