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元桥 董伟 +1 位作者 王文琦 吴福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法。方法将13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的轻重等指标基本一致。治疗Ⅰ组采用猪苓多糖0.5g/次,3次/d,乙肝疫苗20μg皮下注射,1次/月,...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法。方法将13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的轻重等指标基本一致。治疗Ⅰ组采用猪苓多糖0.5g/次,3次/d,乙肝疫苗20μg皮下注射,1次/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2个月。治疗Ⅱ组采用猪苓多糖和乙肝疫苗,方法相同,再加潘生丁75mg/d,每晚睡前顿服,疗程12个月。治疗Ⅲ组采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Ⅰ组和Ⅲ组的患者其HBV-DNA在开始治疗后迅速转阴,其转阴率都明显高于治疗Ⅱ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Ⅰ组HBV-DNA转阴率高于治疗Ⅲ组,在疗程结束时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治疗Ⅰ组和治疗Ⅲ组明显高于治疗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Ⅰ组比治疗Ⅲ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出近12%。在治疗Ⅲ组YMDD变异率最高,为14.3%,治疗Ⅱ组为9.3%,治疗Ⅰ组最低,为6.7%。结论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明显提高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并可降低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率。此方案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治疗 乙肝疫苗 猪苓多糖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疗效观察 血清转换率 抗-HBe HBeAg DNA HBV 转阴率 显著性 联合治疗 皮下注射 YMDD 抗HBE 乙肝病毒 疗程 患者 潘生丁 治疗后 变异率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元桥 林菊生 +1 位作者 梁扩寰 熊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HLA_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肝硬化的易感基因或抗病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应用PCR_SSP技术检测106例湖北汉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08例正常人HLA_DQB1等位基因,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DQ... 目的研究HLA_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肝硬化的易感基因或抗病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应用PCR_SSP技术检测106例湖北汉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08例正常人HLA_DQB1等位基因,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DQB105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24.52%vs11.11%,RR=2.6,P<0.01),DQB106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下降(4.7%vs12.03%,RR=0.3618,P<0.05),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DQB10501等位基因与湖北地区汉人乙肝后肝硬化关联,DQB10602等位基因则呈负关联。结论DQB10501等位基因可能是湖北地区汉族人乙肝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DQB10602则为抵抗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多态性 乙肝后肝硬化 遗传易感性 DQB1 等位基因频率 PCR-SSP 易感基因 湖北地区 肝硬化患者 显著性差异 技术检测 方法应用 比较分析 临床资料 正常人 汉族人 抗基因 汉人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VNTR多态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元桥 王文琦 +1 位作者 林菊生 熊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udn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含子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polymorphism VNTR) 态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和聚合酶链反...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udn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含子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polymorphism VNTR) 态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检测10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08名健康对照者eNOS基因第4内含子的VNTR多态性及外周血NO2-/NO3-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3.21%VS 8.8%),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然而,在门脉高压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4.62%VS 8.8,P<0.05),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16)。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门脉高压症的危险性高于非a等位基因携带者1.2倍(OR=2.2)。结论 eNOS基因第4内含子的VNTR多态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形成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门脉高压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ENOS 基因VNTR多态性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10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元桥 王文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3-243,248,共2页
流行腮腺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浸犯腮腺,也可浸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可引起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近年来,在广东... 流行腮腺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浸犯腮腺,也可浸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可引起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近年来,在广东省东莞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导致的病毒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流行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常使患者的病情变得复杂、严重,偶有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就本院近3年来收洽的流行性腮性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共计10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合并症 急性胰腺炎 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肝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元桥 林菊生 +2 位作者 田德英 梁扩寰 熊平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G→A)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方法,检测10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108例正常人TFN-α启动...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G→A)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方法,检测10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108例正常人TFN-α启动子-308G→A多态性,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G→A)多态性与肝硬化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TNF2/1基因型及TNF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9.8%VS10.2%,10%VS5%,RR=2.17,95%CI 1.04-3.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启动子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易感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元桥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CAS 200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近年来 ,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各种生物活性已被鉴定 ,并且对 TNF基因的多态性有一定的认识。经研究发现在某些疾病中 ,TNF基因的多态性与 TNF表达量特征性升高有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 ,这种多态性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疾病的进展、预后... 近年来 ,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各种生物活性已被鉴定 ,并且对 TNF基因的多态性有一定的认识。经研究发现在某些疾病中 ,TNF基因的多态性与 TNF表达量特征性升高有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 ,这种多态性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疾病的进展、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易感基因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
7
作者 程元桥 林菊生 +4 位作者 王文琦 廖家智 姜晓丹 冯玮 熊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2219-2222,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意义.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已知的iNOS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GC和GG基因型启动子DNA序列, 再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获得的启动子与PGVB-2-E荧光素酶载体...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意义.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已知的iNOS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GC和GG基因型启动子DNA序列, 再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获得的启动子与PGVB-2-E荧光素酶载体质粒连接,构建新的重组质粒pPGV-iNOSmt和pPGV-iNOSwt,并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分析.然后将重组质粒分别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基因型启动子的活性差异. 结果:成功构建iNOS基因-969G→C多态性的GC和CK; 基因型启动子荧光素酶载体重组质粒pPGV-iNOSmt和pPGV-iNOSwt,发现iNOSmt启动子的活性比对照启动子的活性显著升高,升高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5), iNOSwt启动子的活性比对照启动子的活性升高14.3%,差异无显著性(P>0.05).iNOSmt启动子活性升高的百分率是iNOSwt启动子的9倍. 结论:iNOS基因启动子-969G→C的多态性改变导致该启动子的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高 INOS基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NOS 启动子 多态性 重组质粒 荧光素酶 性比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突变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程元桥 林菊生 熊平 《肝脏》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 ,eNOS)基因第 7外显子G894T点突变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检测10 6例乙型肝炎后肝...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 ,eNOS)基因第 7外显子G894T点突变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检测10 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 10 8名健康对照者eNOS基因第 7外显子G894T点突变频率和外周血NO 2 /NO 3 含量 ,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中国汉族正常人eNOS基因G894T突变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86.1%、11.1%和 2 .8%;G、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1.7%和 8.3 %。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GT +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 ( 2 4.5 %比 3 .9%) ,差异有显著性。③门脉高压症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17.7%比 8.3 ,P <0 .0 5 ) ,相关分析呈正相关 (r =0 .2 )。携带T等位基因者发生门脉高压症的危险性高于非T等位基因携带者 1.76倍 (OR =2 .76)。结论 eNOS基因第 7外显子G894T突变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形成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多态现象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基因TaqI多态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程元桥 廖家智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内皮素-1 基因TaqI 多态性 肝硬化 门脉高压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VNTR多态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程元桥 田德英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VNTR 多态性 肝硬化 门脉高压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肝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11
作者 程元桥 田德英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启动子多态性 肝硬化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文琦 程元桥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 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LAM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单用LAM。疗程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 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LAM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单用LAM。疗程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生化,HBeAg ,HBVDN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和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等指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结论 LAM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效优于LAM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素治疗 苦参 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 LAM 对照组 治疗组 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 变化情况 0.05 单一用药 HBV DNA 血生化 显著性 CHB 疗程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6年东莞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志勤 梁沛杨 +4 位作者 高文静 万德胜 谢田顺 程元桥 温庆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7期10-14,共5页
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东莞地区8间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对3242株(革兰阳性球菌占35.3%,革兰阴性杆菌占64.7%)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NCCLS 2004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在两类葡萄球菌中,M... 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东莞地区8间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对3242株(革兰阳性球菌占35.3%,革兰阴性杆菌占64.7%)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NCCLS 2004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在两类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2.8%(481/660)和75%(364/48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84%~98%之间,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MRSA和MRCNS,以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产ESBLs检出率较高,耐药严重。加强地区间的细菌耐药监测非常重要,对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鸣秋 莫汉文 程元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4期2949-295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肺结核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患有肺结核及合并COPD患者106例和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肺结核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患有肺结核及合并COPD患者106例和健康对照者108例TNFα基因启动子-308G→A多态性,对其易感性进行分析,同时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肺结核组及合并COPD组TNFα基因GA杂合子共29人,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7%、30.6%,分别与对照组(11.1%)相比明显升高。肺结核组及COPD组TNFα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14、0.153,显著高于对照组(0.056),差异有显著性(χ2=4.82,P<0.05及χ2=6.78,P<0.01)。携带TNFαA等位基因的COPD个体比不携带此等位基因的COPD个体发生COPD的危险性增加近5倍,RR=5.96(95%CI 0.95,~7.85)。在肺结核性合并COPD患者,治疗前TNF浕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携带TNFαA等位基因者比非携带TNFαA等位基因者TNF浕含量明显升高,有差异极显著性(P<0.01)。结论TNFα基因-308G→A多态性与COPD的易感性相关,携带TNFαA等位基因者,可增加肺结核感染者发生COPD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多态性 肺结核 慢性阻塞性肺病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地区265例住院麻疹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吴福全 刘军 +6 位作者 邝明子 王文琦 殷思纯 李发武 陈桂轩 夏宪照 程元桥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72,70,共3页
目的探讨3年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65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4个月的婴幼儿至48岁的成年人均有麻疹发病,以6... 目的探讨3年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对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65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4个月的婴幼儿至48岁的成年人均有麻疹发病,以6个月至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56.2%。城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多在38~39℃之间。成人麻疹多为不典型,并发症多,以腹泻较常见。麻疹抗体IgM检测阳性率为86.4%。结论婴幼儿仍为目前麻疹的高发人群,在春夏季节,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加强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临床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赛克与正肾冰盐水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研究
16
作者 程元桥 刘诗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4期166-166,共1页
报告7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采用洛赛克与正肾冰盐水西米替丁治疗。结果:洛赛克组止血显效率75%,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洛赛克止血迅速,疗效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洛赛克 正肾上腺素 西米替丁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枸橼酸铋与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5例
17
作者 程元桥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次枸橼酸铋 雷尼替丁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研究现状与药物治疗
18
作者 程元桥 李延年 易碎琼 《医药导报》 CAS 1998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1 生物学特点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G^-细菌。约3mm×0.5mm,弯曲或S状。有高活力鞭毛,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产生过氧化氢酶、尿素酶,即尿素水解试验阳性。能水解马尿酸盐,对靛基质、葡萄... 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1 生物学特点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G^-细菌。约3mm×0.5mm,弯曲或S状。有高活力鞭毛,能在酸性环境中存活。产生过氧化氢酶、尿素酶,即尿素水解试验阳性。能水解马尿酸盐,对靛基质、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试验均呈阴性。该菌可产生一种细胞毒素,损害细胞。 2 流行病学特点 Newell指出,幽门螺杆菌存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宿主。此后研究者又提出家畜和宠物可能是人类感染的传染源。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随年龄递增,是后天获得性感染,而非先天性垂直传播。统计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男性易获得,可由病人传给医护人员。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或配偶间交叉感染或是两者均来自同一感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药物疗法 致病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及其心血管作用
19
作者 程元桥 《医药导报》 CAS 1993年第6期280-281,共2页
腺苷是临床心脏学家所用的新药理学模式中的一种。尽管 Drury 等已于1929年就首次描述了它的存在,但至今才被用作诊断和治疗的药品。随着人们对这种化合物特性的认识的增多,其使用已涉及医学的许多领域。1 药物动力学:
关键词 腺苷 心血管作用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酸治疗32例伤寒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程元桥 胡佛 《湖北医药导报》 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报告了用氟哌酸治疗32例伤寒的临床观察结果,用氟哌酸0.2 qid治疗后,平均4.76天可退热,症状随之改善,平均疗程为17.4天,停药后无复发。无一例产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证实氟哌酸治疗伤寒其疗效确切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氟哌酸 伤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