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性PVC基隔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程乐利 姚跃飞 +2 位作者 唐晓杰 刘慧 潘涵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60-165,共6页
探讨软性PVC基隔音复合材料阻燃及其发烟与材料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降低其隔音性能的前提下,添加不同阻燃剂以及其复合配方提高其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使用DMA、混响室-静音箱测试系统、TG-DTG、以及极限氧指数仪进行相关指标的... 探讨软性PVC基隔音复合材料阻燃及其发烟与材料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降低其隔音性能的前提下,添加不同阻燃剂以及其复合配方提高其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使用DMA、混响室-静音箱测试系统、TG-DTG、以及极限氧指数仪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阻燃剂的添加基本不影响复合材料的隔音性能,但能较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和抑烟性能,此隔音复合材料在隔音领域可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PVC 隔音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抑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闭地质评价技术在海拉尔盆地中部南屯组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乐利 曹林 +3 位作者 刘小国 王丰 吴严冬 苗齐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6期19-20,共2页
以海拉尔盆地中部的南屯组的储备圈闭为对象,探讨了圈闭地质风险评价的方法。通过对该地区具体成藏条件的分析,充分了解和认识圈闭的成因,圈闭的油气储集和封闭规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对所有圈闭进行了排队打分,为下一步预探圈闭的选择... 以海拉尔盆地中部的南屯组的储备圈闭为对象,探讨了圈闭地质风险评价的方法。通过对该地区具体成藏条件的分析,充分了解和认识圈闭的成因,圈闭的油气储集和封闭规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对所有圈闭进行了排队打分,为下一步预探圈闭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地质评价 海拉尔盆地 南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共建录井工程实验室的探索与思考
3
作者 刘岩 陈恭洋 +6 位作者 田永晶 印森林 冯伟 刘兆良 程乐利 刘善勇 龙隆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9-17,共9页
建设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实验室,不仅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服务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开展录井技术基础研究、促进录井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整个录井行业共同的期盼。从录井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实验室建设的指导... 建设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实验室,不仅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服务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开展录井技术基础研究、促进录井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整个录井行业共同的期盼。从录井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中的实验室组成与功能、校企合作共建等方面,对录井技术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实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从校企共建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促进措施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通过共建录井实验室表明,该措施有利于建立全过程、多层次、内容丰富的新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录井技术的进步与录井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校企共建 录井技术 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生逆断层对冲积扇沉积构型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印森林 吴胜和 +3 位作者 陈恭洋 许长福 彭寿昌 程乐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8-228,共11页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形态、规模和组合样式受到同生逆断层组合样式的控制。在多条平行盆地边缘的断层与顺源调节断层组合的条件下,调节断层走滑活动导致物源区溯源剥蚀,扇体呈快速退积而形成薄层条带溯源叠置组合。同时,调节断裂的平移活动会影响物源出口位置的侧向偏移,形成侧向迁移叠置扇体组合;在强烈活动的交叉状同生逆断层组合条件下,则形成多期厚层垂向叠置扇体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逆断层 冲积扇 沉积构型 露头 挤压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学科分类体系探讨之“地球化学录井”分类体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岩 陈恭洋 +6 位作者 刘应忠 田永晶 谭超 印森林 冯伟 刘兆良 程乐利 《录井工程》 2015年第4期5-10,92,共6页
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 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概念的演变入手,对"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提出了按专业领域、分析技术类型、检测对象、检测时机、服务类型5种分类方案供同行专家指正,以便为"地球化学录井"在整个录井技术体系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并期望以此促进整个录井学科体系向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岩石热解 分类体系 录井技术 规范化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E对软质聚氯乙烯基隔声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晓杰 姚跃飞 +2 位作者 程乐利 潘涵 刘慧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将氯化聚乙烯(CPE)加入到聚氯乙烯(PVC)基隔声复合材料中,利用双声道分析仪,探讨CPE对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SEM、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填加了CPE的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构形态、静态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 将氯化聚乙烯(CPE)加入到聚氯乙烯(PVC)基隔声复合材料中,利用双声道分析仪,探讨CPE对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SEM、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填加了CPE的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构形态、静态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CPE对复合材料热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吻合谷"逐渐变浅、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断裂伸长呈增大趋势,热稳定性降低,但阻燃抑烟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复合隔声材料 PVC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回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耿 姚跃飞 +1 位作者 唐晓杰 程乐利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研究慢回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形态结构、透气性能及对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性差,泡孔越大且分布越均匀的材料其隔声性能较好;钢渣粉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透气性,但能有效提高材料的隔声性能。材料的隔声性能在厚度较小时随... 研究慢回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形态结构、透气性能及对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性差,泡孔越大且分布越均匀的材料其隔声性能较好;钢渣粉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透气性,但能有效提高材料的隔声性能。材料的隔声性能在厚度较小时随着厚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厚度超过5 cm后,材料的隔声量增加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回弹聚氨酯 发泡材料 隔声 钢渣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复合纺细号竹节纱的开发
8
作者 程乐利 黄翠蓉 +1 位作者 赵彬彬 齐芳艳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28,共3页
为了纺制出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细号竹节纱,将长短复合纺纱技术和竹节纱纺制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了长短复合纺细号竹节纱。通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长丝与须条间距、长丝预加张力和竹节粗度这三个工艺参数,达到了提高成... 为了纺制出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细号竹节纱,将长短复合纺纱技术和竹节纱纺制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了长短复合纺细号竹节纱。通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长丝与须条间距、长丝预加张力和竹节粗度这三个工艺参数,达到了提高成纱强力、伸长及降低成纱毛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纺 细号 竹节纱 正交试验 伸长率 毛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高温高压井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永德 董洪铎 +2 位作者 胡益涛 陈沛 程乐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3,共6页
深水高温高压井具有井筒温度场变化复杂、钻井液物性变化大等特点,导致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CD)难以准确预测。为此,根据南海某研究区深水高温高压井钻井资料,通过PVT测量仪和旋转黏度计研究了深水水基钻井液当量静态密度、流变参数与... 深水高温高压井具有井筒温度场变化复杂、钻井液物性变化大等特点,导致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CD)难以准确预测。为此,根据南海某研究区深水高温高压井钻井资料,通过PVT测量仪和旋转黏度计研究了深水水基钻井液当量静态密度、流变参数与温度、压力之间的响应特征,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经验模型参数,同时考虑温度和压力对钻井液物性参数的影响、海底增压对井筒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对深水高温高压井ECD计算模型进行完善。研究表明:高温高压环境对水基钻井液物性有较大影响,海底增压泵排量越高,井筒内ECD越高。利用模型对南海ST362-1d井进行实例计算,ECD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误差仅为0.249%。该研究结果对深水高温高压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及井筒压力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循环密度 钻井液 深水钻井 高温井 高压井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录井在页岩油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阳 郭海平 +5 位作者 程乐利 许长福 张方 印森林 彭寿昌 李映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水平井+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而制约其开发效益的关键工程因素在于提高水平段的"甜点"钻遇率和优化压裂方案。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针对重点井进行高密度XRF扫描,得到的元素含量... 水平井+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而制约其开发效益的关键工程因素在于提高水平段的"甜点"钻遇率和优化压裂方案。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针对重点井进行高密度XRF扫描,得到的元素含量曲线可以较好地判别地层岩性变化,借助元素资料建立导向控制点,结合精细的地层对比框架,建立目的层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元素录井技术有助于提高地质导向成功率。在完钻井的水平段脆性评价中,元素资料建立的脆性曲线与测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实该项技术在压裂方案设计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页岩油 地质导向 脆性评价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巴贡组致密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乐利 印森林 +4 位作者 万友利 王剑 冯兴雷 李学仁 曾胜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8,共9页
利用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羌塘盆地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巴贡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和孔隙演化过程。巴贡组砂岩总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物性极为致密。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 利用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羌塘盆地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巴贡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和孔隙演化过程。巴贡组砂岩总体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物性极为致密。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其中胶结物组分主要为硅质、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溶蚀组分为长石。根据多方面综合分析,巴贡组地层在靠近隆起带的浅埋区处于中成岩B期,坳陷内部的深埋区处于晚成岩阶段。在考虑岩石表观体积变化和压实分段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同成岩相的孔隙演化定量计算。压实作用是储层孔隙度减小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绿泥石衬里的形成对储层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巴贡组 上三叠统 北羌塘坳陷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混积岩碳酸盐组分成岩作用及其孔隙结构特征——以新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方 高阳 +3 位作者 彭寿昌 高全慧 程乐利 印森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7-572,共6页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混积岩碳酸盐组分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碱交替成岩环境中,碳酸盐组分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溶作用、酸性溶蚀...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混积岩碳酸盐组分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碱交替成岩环境中,碳酸盐组分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溶作用、酸性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与去白云化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芦草沟组混积岩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2期;研究区碳酸盐岩类储层可分为泥晶白云岩和砂质/泥质泥晶白云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形成的粒间溶孔,长石颗粒发生溶蚀形成的粒内溶孔、晶间孔、微裂缝,以及少量的鲕粒间溶孔、生物格架内孔隙等类型,主要发育纳米级孔喉系统;2类碳酸盐岩类储层的主要渗流能力来源于0.01~0.20μm的纳米级孔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储层 纳米级孔喉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拗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玲 陈恭洋 +2 位作者 叶素娟 杨映涛 程乐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4,共13页
川西拗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多物源背景下发育的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不同物源背景对储层影响较大且勘探效果差异明显。以岩屑、岩芯等实物资料为基础,结合薄片观察及储层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沙溪庙组龙门山中段(近物源)及龙门... 川西拗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为多物源背景下发育的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不同物源背景对储层影响较大且勘探效果差异明显。以岩屑、岩芯等实物资料为基础,结合薄片观察及储层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沙溪庙组龙门山中段(近物源)及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远物源)两大物源沉积体系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近源体系储层砂岩整体成分成熟度低、粒度较粗,有利储层为成分成熟度高、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裂缝发育的细粒砂岩,保孔效应的强弱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远源体系优质储层的特征主要为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长石富集的中粒砂岩,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强度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两大物源体系的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显示,远源体系的储层发育更优,其有利储层分布面积远大于近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拗陷中段 沙溪庙组 沉积体系 对比研究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雀莫错地区巴贡组包裹体特征及充注期次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乐利 陈文彬 +3 位作者 王剑 陈恭洋 万友利 李学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93-1501,共9页
上三叠统巴贡组是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针对盆地东部雀莫错地区的巴贡组储层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显微荧光分析。结果表明,砂岩中的盐水包裹体共记录了4期热流体活动,在第2~3期热流体活动中,检测到了2类含油... 上三叠统巴贡组是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针对盆地东部雀莫错地区的巴贡组储层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显微荧光分析。结果表明,砂岩中的盐水包裹体共记录了4期热流体活动,在第2~3期热流体活动中,检测到了2类含油相包裹体:数量较少的发黄色荧光油包裹体主要分布于石英颗粒内裂纹中,数量较多的发蓝色荧光油包裹体主要分布于石英次生加大边中。根据2类油包裹体的产状分布和荧光光谱特征,综合地层埋藏史和生烃史分析,认为二者共同代表了一次晚侏罗世的油气充注,与盆地中部地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雀莫错地区 巴贡组 有机包裹体 充注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拗陷巴贡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乐利 白林坤 +2 位作者 韦少校 熊亭 印森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2,共13页
北羌塘拗陷的上三叠统巴贡组碎屑岩是羌塘盆地的储层重点层系,分析沉积、成岩作用对巴贡组碎屑岩储层物性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下步勘探工作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巴贡组砂岩总体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孔隙... 北羌塘拗陷的上三叠统巴贡组碎屑岩是羌塘盆地的储层重点层系,分析沉积、成岩作用对巴贡组碎屑岩储层物性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下步勘探工作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巴贡组砂岩总体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低,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表现为分选差、喉道细和连通差。沉积因素是控制优质储层的主要因素,形成于分流河道微相的砂层在形成时的水动力强、搬运远,其厚度更大、原生孔隙更为发育,由于抗压实能力强、保留有更多粒间孔隙,因此,后期酸性溶蚀更为发育。绿泥石衬里抑制了粒间硅质胶结物的形成,裂缝发育改善了储层物性,煤系特有的酸性介质环境亦促进了次生孔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羌塘拗陷 巴贡组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少泽 李勇 +5 位作者 程乐利 牟连刚 吴雪松 杨朋 邵崇建 袁雪花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632,共6页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文中利用薄片、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沙三段烃源岩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制和沉积环境对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岩性主...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文中利用薄片、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沙三段烃源岩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制和沉积环境对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岩性主要为灰质黏土岩、含灰黏土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主要为Ⅰ与Ⅱ2型有机质,含少量Ⅲ型有机质,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沧东凹陷在沙三期为半咸水—咸水环境,海侵可能是湖水咸化的原因,烃源岩沉积在缺氧还原环境之中;海侵导致的咸化水体环境可以提高湖泊生产力并促使缺氧环境形成,促进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咸化湖泊环境会促进未熟—低熟烃源岩早期生烃。该结果可为沙河街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沉积环境 沙三段 沧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研究进展及开发地质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13
17
作者 印森林 谢建勇 +4 位作者 程乐利 吴有鑫 朱柏宇 陈恭洋 赵俊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9-995,共17页
针对页岩油开展了广泛文献调研,在页岩油概念的提出、演化及研究历程基础上,对陆相页岩油资源量分布、类型和潜力及若干关键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面临的关键开发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阐述了页岩油概念的... 针对页岩油开展了广泛文献调研,在页岩油概念的提出、演化及研究历程基础上,对陆相页岩油资源量分布、类型和潜力及若干关键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面临的关键开发地质问题。具体如下:1)阐述了页岩油概念的由来及最新定义。国内外页岩油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对页岩油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开发效果和水平逐渐提升。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攻关对象。2)陆相页岩油可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成熟度演化阶段划分固态有机质阶段、滞留烃阶段、液态烃阶段、液态烃裂解天然气阶段等四类;按源储组合类型划分源储共存型、源储分离型和纯页岩型三类;按开发方式分为夹层型、混积型、页岩型和裂缝型四类。3)陆相页岩油在细粒岩分类及沉积模式、源储岩石微观特征、富集机制、“七性特征”和工业化开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4)陆相页岩油源储结构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质性,亟待加强细粒页岩沉积超高频基准面旋回对比模式、半深湖—深湖相低级次构型单元成因及分布模式、相控储层质量差异分布模式和地质工程一体化及甜点快速评价等开发地质方面的研究,以提高页岩油开发经济效益和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细粒沉积学 储层构型 开发地质 储层非均质性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录井资料的浅层低阻油层随钻识别及评价——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韩江组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钱涛 张伟 +4 位作者 白林坤 韦少校 熊亭 程乐利 印森林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16-22,I0002,I0003,共9页
油气勘探作业中往往要求做到即发现即解释,对随钻储层解释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韩江组浅层低阻油层的随钻解释评价精度,探索了利用录井资料进行浅层低阻油层随钻识别及评价的方法:从岩性及沉积环境因素、构... 油气勘探作业中往往要求做到即发现即解释,对随钻储层解释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韩江组浅层低阻油层的随钻解释评价精度,探索了利用录井资料进行浅层低阻油层随钻识别及评价的方法:从岩性及沉积环境因素、构造因素和工程因素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韩江组浅层低阻油层的成因;针对韩江组浅层疏松、砂泥岩薄互层、荧光显示低和气体比低的特点,利用三维定量荧光、FLAIR(fluid logging&analysis in real time,实时地层流体录井)及岩石热解色谱等录井新技术,对研究区典型浅层低阻油层进行了识别和评价。评价结果与取样结论一致,对提高研究区勘探效益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低阻油层 三维定量荧光 实时地层流体录井(FLAIR) 岩石热解色谱 录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元素特征及水平井导向控制点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印森林 李弘林 +3 位作者 许长福 郭海平 程乐利 吴有鑫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6-27,共12页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积而成的细粒岩储层,矿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岩性识别难度极大,严重制约了水平井开发过程中Ⅰ类“甜点”的钻遇率。以X射线荧光(XRF)分析方法为主,X射线衍射(XRD)方法、岩石薄片、岩心...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积而成的细粒岩储层,矿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岩性识别难度极大,严重制约了水平井开发过程中Ⅰ类“甜点”的钻遇率。以X射线荧光(XRF)分析方法为主,X射线衍射(XRD)方法、岩石薄片、岩心及测录井资料为辅,在综合分析矿物岩石类型及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分数的基础上,利用代表碳酸盐岩的Mg元素与代表陆源碎屑的K元素交会建立的岩性解释模型,较好地区分出研究区的6类主要岩性(长石岩屑砂岩、粉细砂岩、云质砂岩、砂质云岩、泥晶白云岩、泥岩);梳理了水平井导向控制点的元素特征,并以实例阐述了钻井过程中井轨迹的元素变化规律,为水平井轨迹导向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成果不仅对混积岩岩石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页岩油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页岩油 X射线荧光(XRF) X射线衍射(XRD) 水平井导向 元素录井 吉木萨尔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教与学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印森林 陈恭洋 +4 位作者 胡张明 郑丽君 刘岩 程乐利 田永晶 《石油教育》 2015年第5期80-83,共4页
针对"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特点,结合长江大学石油软件工程班学生上课和课程考试情况,分析了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的教与学的特点。通过"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显示出的独特性,包括对地下储层不... 针对"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特点,结合长江大学石油软件工程班学生上课和课程考试情况,分析了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的教与学的特点。通过"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显示出的独特性,包括对地下储层不确定性、模式多样性与特殊区域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及课外,应该时刻注意师生的互动,还要通过多类地下资料实例展示、现代沉积与野外露头直接观察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以提高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