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精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1
作者 孙芸芸 赵明 +5 位作者 秦诗越 郑斯纯 张皓翔 马晓丹 李肖梁 徐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8,194,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长梗黄精多糖,表征其初级结构,研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长梗黄精根茎中提取粗多糖,利用木瓜蛋白酶联合Sevag法除蛋白后获得黄精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目的:分离纯化长梗黄精多糖,表征其初级结构,研究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长梗黄精根茎中提取粗多糖,利用木瓜蛋白酶联合Sevag法除蛋白后获得黄精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黄精多糖进行结构分析;采用MTT、中性红、ELISA和Western blot等试验技术分别研究黄精多糖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胞饮活性、TNF-α分泌、MAPK和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提取法的黄精多糖得率为41.61%,总糖含量为94.00%,M_(w)为3125 Da,由阿拉伯糖(1.85%)、半乳糖(6.14%)、葡萄糖(56.41%)和甘露糖(35.60%)组成;体外试验表明,黄精多糖在2.5~200μg/ml浓度下对巨噬细胞无细胞毒性,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胞饮活性,促进TNF-α的产生,提高p38、ERK、JNK、p65、IκB和IKK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活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结论:超声辅助法可以高效提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长梗黄精多糖,为黄精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分离纯化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盆子多糖调控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的研究
2
作者 郑斯纯 赵明 +4 位作者 秦诗越 王家淇 马晓丹 赵凯 徐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5年第1期80-89,116,共11页
为了探究覆盆子多糖(RFP)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不同浓度(10µg/mL~100µg/mL,后同)的RFP分别作用BMDC 24h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FP对BMDC吞噬活性、MHCⅠ、MHCⅡ以及共刺... 为了探究覆盆子多糖(RFP)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不同浓度(10µg/mL~100µg/mL,后同)的RFP分别作用BMDC 24h后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FP对BMDC吞噬活性、MHCⅠ、MHCⅡ以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NC)相比,10µg/mL~100µg/mL RFP可极显著抑制BMDC的吞噬活性(P<0.01),其中以50µg/mL RFP抑制BMDC的吞噬活性作用最强,且各浓度的RFP均可极显著促进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及MHC I、MHC II的表达(P<0.01)。采用RT-qPCR检测100µg/mLRFP作用BMDC后不同时间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加氧酶2(PTGS2)、Toll样受体2(TLR2)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ELISA及Griess法检测不同浓度RFP作用BMDC后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趋化因子CC配体5(CCL5)、趋化因子CXC配体2(CXCL2)及NO的含量。RT-q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RFP作用1 h~4 h时,BMDC中TNF-α、IL-1β、IL-6、PTGS2、CXCL2及TLR2 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P<0.05)和极显著升高(P<0.01),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作用2 h时达到峰值;iNOS mRNA的转录水平则在RFP作用4 h时极显著升高(P<0.01)。ELISA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25µg/mL~100µg/mL RFP作用后的BMDC中IL-1β、IL-6、TNF-α、CCL5、CXCL2的分泌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而低浓度RFP(10µg/mL)作用的BMDC中仅IL-1β、IL-6、CXCL2的分泌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各浓度RFP作用的BMDC上清中NO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以RFP处理BMDC 30 min,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38、JNK、ERK及IKK-β和p65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特异性通路抑制剂(包括JNK、ERK、p38及NF-κB通路的抑制剂)分别与RFP共处理BMDC 24 h,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各浓度RFP作用的BMDC中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38、JNK和ERK以及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KK和p65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均显著和极显著升高(P<0.05、P<0.01);ELISA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RFP作用的BMDC中TNF-α的分泌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各信号通路抑制剂与RFP共处理的BMDC中TNF-α的分泌水平均显著和极显著下降(P<0.05、P<0.01)。将鼠源TLR2抗体预处理BMDC 2 h后与RFP共作用BMDC 4 h,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RFP及LPS(阳性对照)作用的BMDC中TNF-α的分泌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但经TLR2抗体处理后上述细胞中TNF-α的分泌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上述结果首次表明RFP能够显著抑制BMDC的吞噬活性,诱导其分化与成熟,促进BMDC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且上述作用依赖于TLR2介导的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RFP作为新型疫苗免疫增强剂和佐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多糖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信号通路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