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包埋保存技术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秦湘红 苏丹 +2 位作者 雍学安 蒋耀兴 周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采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将双歧杆菌活菌完全隔绝空气和降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出发 ,运用制备微囊的方法 ,采用一种药用成膜材料 ,将包埋与冷冻干燥有机结合起来 ,在冷冻干燥的同时迅速在双歧杆菌活菌体周围形成一层类似微囊的保护... 采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将双歧杆菌活菌完全隔绝空气和降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出发 ,运用制备微囊的方法 ,采用一种药用成膜材料 ,将包埋与冷冻干燥有机结合起来 ,在冷冻干燥的同时迅速在双歧杆菌活菌体周围形成一层类似微囊的保护膜 ,即将双歧杆菌活菌体包埋在保护膜内 ,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菌体冻干损伤 ,提高活菌存活率和收率 ,延长活菌常温保存期 ,提高活菌常温稳定性的目的。同时 ,这种包埋保存技术完全去除了常规冻干辅料——脱脂奶粉 ,能有效减少冷冻干燥菌粉的吸湿性 ,更利于活菌保存。用双歧杆菌包埋保存技术制备出的冻干菌粉 ,其含菌量比用常规冻干保护剂作冻干辅料的冻干菌粉高几百亿个 /克 ,双歧杆菌活菌在 37℃的保存期达四个月 (相当于常温下保存一年以上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活菌制剂 药用成膜材料 包埋工艺 冷冻干燥 保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粉酶解产物与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秦湘红 张群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1-261,263,共2页
由枯草芽胞杆菌以摩芋粉为底物经发酵培养获得的 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达 10 U/ m l,用该酶液水解魔芋粉制备含有低聚糖的魔芋粉酶解产物。在无碳源的 GAM基础培养基中 ,添加不同量的魔芋粉酶解产物对双歧杆菌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其... 由枯草芽胞杆菌以摩芋粉为底物经发酵培养获得的 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达 10 U/ m l,用该酶液水解魔芋粉制备含有低聚糖的魔芋粉酶解产物。在无碳源的 GAM基础培养基中 ,添加不同量的魔芋粉酶解产物对双歧杆菌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其促生长作用与低聚果糖相当 ,均以 2 %的浓度增殖效果最明显 ,与不加低聚糖的对照组相比 ,活菌数可以提高几倍到十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粉 酶解产物 低聚果糖 双歧杆菌 促生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珠集团用药咨询电话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杨苏河 周淑芳 +2 位作者 秦湘红 谭竞 胡海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分析咨询数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丽珠集团用药咨询中心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电话记录按省份、药品类别、消化系统药品品种和咨询内容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受理咨询电话54510人;涉及83699个用药问题,... 目的分析咨询数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丽珠集团用药咨询中心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电话记录按省份、药品类别、消化系统药品品种和咨询内容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受理咨询电话54510人;涉及83699个用药问题,其中疗效、适应证及服用方法咨询占66.56%,药品不良反应咨询占9.05%,防伪、贮存及包装咨询占8.47%;药品质量问题咨询0.14%。结论制药企业应加强用药咨询和药品安全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咨询 统计数据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对雷贝拉唑的药效学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嘉碧 陈奕伸 +4 位作者 卓飞霞 田琳 冯文周 胡海棠 秦湘红 《北方药学》 2015年第9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雷贝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3例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 EM)、杂合子强...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雷贝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3例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 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 EM)和弱代谢型(PM),通过胃镜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建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将CYP2C19基因的hom EM型、het EM型和PM型3种表现型患者用药后2周及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雷贝拉唑 药效学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普拉唑在中国人体内的药效学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嘉碧 陈奕伸 +4 位作者 洪仲思 田琳 冯文周 胡海棠 秦湘红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艾普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现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 EM)、杂合子强...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细胞色素P450(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艾普拉唑药效学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mg/d,2~4周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YP2C19基因的代谢表现型,将其分为纯合子强代谢型(hom EM)、杂合子强代谢型(het EM)和弱代谢型(PM)3种表现型,再通过胃镜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建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将CYP2C19基因的hom EM型、het EM型和PM型3种表现型患者用药后2周及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艾普拉唑 药效学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治疗急慢性腹泻的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秦湘红 胡海棠 +3 位作者 刘思德 袁耀宗 黄乃侠 许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9期844-847,共4页
目的评价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急慢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急性腹泻136例,慢性腹泻125例;每次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1... 目的评价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急慢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急性腹泻136例,慢性腹泻125例;每次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1.0g,含双歧杆菌活菌1.0亿个)或丽珠肠乐胶囊2粒,每日2次;急性腹泻疗程3d,慢性腹泻疗程14d,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大便常规的恢复情况,慢性腹泻中39例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疗程结束时急性腹泻总有效率: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组为89.6%,丽珠肠乐胶囊组为91.2%,2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总有效率: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组为88.1%,丽珠肠乐胶囊组为79.O%,2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组中39例治疗前后进行的肠道菌群分析表明,2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0-0.02),但治疗前后增加值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安全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能有效治疗急慢性腹泻,疗效和安全性与丽珠肠乐胶囊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 急慢性腹泻 临床研究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艾普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秦湘红 王韫哲 胡海棠 《今日药学》 CAS 2017年第10期710-712,共3页
目的对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并按医嘱服用艾普拉唑肠溶片(1次5 mg,1日1次,疗程4周)的患者。对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4周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 目的对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并按医嘱服用艾普拉唑肠溶片(1次5 mg,1日1次,疗程4周)的患者。对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4周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902例。4周溃疡愈合率84.15%、痊愈率49.45%;4周综合症状改善显效率95.77%、有效率97.66%。共发生不良反应2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且没有明显时间集中现象;不同年龄及性别患者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艾普拉唑肠溶片能显著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普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77例艾普拉唑肠溶片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秦湘红 《今日药学》 CAS 2017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对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通过广东省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络上报的77例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普拉唑肠溶片... 目的对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通过广东省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络上报的77例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皮疹和头晕头痛为主;严重不良反应少见。结论临床使用艾普拉唑相对比较安全,但应用时需按说明书剂量使用并关注合并用药情况,同时加强用药后复诊和随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普拉唑肠溶片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索宝军 王晔 +7 位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胡海棠 秦湘红 刘芳 黎兴毅 杨苏河 艾普拉唑临床协作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91-696,共6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为非劣效性检验。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40家医院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成艾普拉唑钠组... 目的评价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为非劣效性检验。纳入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40家医院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成艾普拉唑钠组(给予注射用艾普拉唑钠10 mg,每24 h 1次,首剂加倍)和阳性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每12 h 1次),疗程均为72 h。比较两组72 h总体人群止血率、4~7 d临床再出血率、输血率、疗程内需改用其他治疗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53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其中艾普拉唑钠组355例,阳性对照组178例。艾普拉唑钠组和阳性对照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72 h总体人群止血率分别为97.69%(339/347)和97.14%(170/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7 d均未出现再出血患者。艾普拉唑钠组和阳性对照组输血率分别为5.07%(18/355)和3.37%(6/178),静脉滴注过程中需改用其他治疗的发生率分别为0.56%(2/355)和0.56%(1/1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艾普拉唑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4%(14/355),低于阳性对照组的8.43%(15/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2)。结论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相似,而且剂量更小,用药次数更少,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胃肠出血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原文传递
艾普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7 位作者 杨云生 张澍田 袁耀宗 施瑞华 侯晓华 夏结来 胡海棠 秦湘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内pH的影响,初步评价其抑酸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设计。42例入选者随机分入艾普拉唑5mg组(5mg/a)、10mg组(10mg/d)、20mg组(20mg/d)和奥美拉唑20mg组(20mg/...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肠溶片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内pH的影响,初步评价其抑酸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设计。42例入选者随机分入艾普拉唑5mg组(5mg/a)、10mg组(10mg/d)、20mg组(20mg/d)和奥美拉唑20mg组(20mg/d)。于服药第5天进行胃内pH监测。比较各组间胃内pH≥3、≥4、≥5的时间百分比、24h的pH中位数、夜间12h的pH中位数及pH≥3、≥4、≥5至少维持18h的患者百分比。结果各组间pH≥3、≥4的时间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H≥5的时间百分比在艾普拉唑10mg组和20mg组分别为(87.96±12.29)%和(89.86±15.18)%,高于艾普拉唑5mg组的(67.17±30.16)%和奥美拉唑20mg组的(76.14±16.75)%,P〈0.05。各组间24h的pH中位数和夜间12h的pH中位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H≥3、I〉4、≥5至少维持18h的患者百分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的抑酸作用强,抑酸作用随剂量增加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艾普拉唑 胃pH
原文传递
5-氨基水杨酸锌胶囊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英勇 秦湘红 +2 位作者 袁耀宗 谭志刚 胡海棠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索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剂量反应和阳性对照设计,将2004年3月至9月上海瑞金医院等6家医院108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5-... 目的探索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剂量反应和阳性对照设计,将2004年3月至9月上海瑞金医院等6家医院108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天给予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2次,每次分别为1g和0.5g)以及对照组(每天3次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每次1g),每组36例,疗程均为8周。随访记录评估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肠镜检查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8.97%和45.45%,对照组为62.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检查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痊愈率分别为51.72%和21.21%,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69.70%,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23),但与对照组(分别为34.29%和8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为2.8%(1/36),低剂量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为2.89/(1/36)。结论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能有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安全性相似,但试验药有减少用药次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 临床研究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珠海市部分医院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边壮 田琳 +6 位作者 高敏照 梁嘉碧 秦湘红 胡海棠 郭惠学 郝丽萍 赖人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观察艾普拉唑肠溶片上市后珠海医院的使用情况,评估其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的患者,随访调查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1 969例次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出现38例共发... 目的:观察艾普拉唑肠溶片上市后珠海医院的使用情况,评估其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的患者,随访调查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1 969例次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出现38例共发生48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3%;33例共40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其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口苦、腹泻、胸闷、恶心等。结论: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普拉唑肠溶片 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 监测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的浓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嘉碧 冯文周 +4 位作者 边壮 田琳 郭惠学 胡海棠 秦湘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5-940,共6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的浓度。方法:人血浆样本用乙酸乙酯提取后,选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以乙腈-10 mmol.L-1醋酸铵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0.20 mL.min-1;选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的浓度。方法:人血浆样本用乙酸乙酯提取后,选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以乙腈-10 mmol.L-1醋酸铵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0.20 mL.min-1;选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方式,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367.5→m/z184.1(艾普拉唑)和m/z 383.2→m/z 266.8(内标氯雷他定)。结果:艾普拉唑和氯雷他定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0 min和3.9 min;血浆中艾普拉唑的线性范围为5~1500 ng.mL-1(r>0.99),定量下限为5 ng.m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5±4.9)%、(78.8±6.3)%、(77.1±4.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艾普拉唑浓度的测定,可应用于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艾普拉唑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的浓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嘉碧 陈奕伸 +4 位作者 田琳 洪仲思 冯文周 胡海棠 秦湘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浓度的方法。方法:人血浆样本用乙酸乙酯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醋酸铵(80∶20),流速为0.20 ml/min。采用三重四极杆串...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浓度的方法。方法:人血浆样本用乙酸乙酯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醋酸铵(80∶20),流速为0.20 ml/min。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 367.5→m/z 184.1(艾普拉唑)、m/z 360.0→m/z242.0(雷贝拉唑)和m/z 383.2→m/z 266.8(内标氯雷他定)。结果: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血药浓度均在5~1 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6 6、0.996 2),最低定量限为5 ng/ml;日内、日间RSD〈15%。艾普拉唑、雷贝拉唑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5%~78.8%、86.7%~89.3%。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 m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中tmax分别为3、2.5 h,cmax分别为418.09、654.50 ng/ml,AUC0-24 h分别为2 028.48、3 499.18 ng·h/ml;单剂量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中tmax分别为2、3.5 h,cmax分别为342.4、402.5 ng/ml,AUC0-24 h分别为1 018.0、1 196.6 ng·h/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适用于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浓度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艾普拉唑 雷贝拉唑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NONMEM法分析艾普拉唑肠溶片在中国人体内的群体药动学
15
作者 梁嘉碧 焦正 +4 位作者 陈奕伸 冯文周 田琳 胡海棠 秦湘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38期3593-3595,共3页
目的:考察中国人口服艾普拉的群体药动学特征。方法:70例胃溃疡或反流患者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后,静脉采血,以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艾普拉唑血浆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分析中国人艾普拉唑群体药动学特征。结果:成... 目的:考察中国人口服艾普拉的群体药动学特征。方法:70例胃溃疡或反流患者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后,静脉采血,以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艾普拉唑血浆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分析中国人艾普拉唑群体药动学特征。结果:成功建立了威布尔函数模型并获得相应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参数,表观清除率(CL/F)为2.74 L/h,表观分布容积(V/F)为12.6 L,吸收速率常数(Ka)为0.361,形状因子(Gama)为2.19,性别对CL/F的影响(GEN CL)为0.881。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高。性别对CL/F的影响显著;体质量、身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肌酐及基础疾病(溃疡和反流)均不影响艾普拉唑在目标适应证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普拉唑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