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识别和处理胎头枕后位方法的比较
1
作者 种翠宁 姜慕珍 +4 位作者 郭剑影 陈献红 李洁萍 黄童莹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1期6565-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胎头枕后位经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后对分娩方式、产妇胎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枕后位10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住院分娩枕后位产妇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 目的:探讨对胎头枕后位经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后对分娩方式、产妇胎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枕后位10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住院分娩枕后位产妇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观察组采取密切观察、加强宫缩、改变体位、徒手旋转、屈大腿等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和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在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宫缩、改变体位、徒手旋转、屈大腿法等加快产程,利于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后位 识别方法 产程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谷穴注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种翠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预防第二产程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产后大出血。方法 :对观察组 30例产妇在胎头着冠后于双侧合谷穴分别注射缩宫素 0 2单位 ,并与对照组 3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 10单位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 目的 :预防第二产程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产后大出血。方法 :对观察组 30例产妇在胎头着冠后于双侧合谷穴分别注射缩宫素 0 2单位 ,并与对照组 3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 10单位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0 1) ,而且两组在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剥离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方面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当胎头着冠产妇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时 ,行双侧合谷穴注射缩宫素 ,既有利于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 ,加速胎儿的娩出 ,从而也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防 控制 缩宫素 合谷穴 水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精油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种翠宁 庞义坚 +5 位作者 梁贞文 姜慕珍 周宇珍 郭剑影 崔彩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在产后第1天、第2天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第3天开始,观察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床边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继续给...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在产后第1天、第2天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第3天开始,观察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床边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继续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泌乳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第3天后观察组产妇泌乳率高、泌乳量增加,无乳胀乳痛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油按摩乳房,可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防止乳胀乳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精油 按摩 母乳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种翠宁 周宇珍 +6 位作者 庞义坚 姜慕珍 刘志明 郭剑影 黄童莹 梁秀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35-636,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要求阴道分娩者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200例和普通组200例,镇痛组在产程中宫口开大2~3cm时用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连续硬膜外行PCEA镇...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要求阴道分娩者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200例和普通组200例,镇痛组在产程中宫口开大2~3cm时用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连续硬膜外行PCEA镇痛麻醉,并与同期条件相似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普通组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总产程、第一、第二产程与对照组比较产程缩短;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镇痛组VRS评分为优,镇痛总有效率99%。结论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芬太尼 母婴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种翠宁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初乳分泌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例产后立即早接触、早开奶;产后第1天引导产妇练放松,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产后第2天教会产妇乳房按摩;产后第3天如产妇仍无乳汁分泌,进行穴位通乳按摩;对照组50例给予产科常...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初乳分泌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例产后立即早接触、早开奶;产后第1天引导产妇练放松,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产后第2天教会产妇乳房按摩;产后第3天如产妇仍无乳汁分泌,进行穴位通乳按摩;对照组50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明显提前,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护理干预,产妇初乳分泌早,乳汁分泌量多,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有利于母婴健康,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健康指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种翠宁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65-67,共3页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围产期糖尿的健康教育,指导产妇的行为,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围产期糖尿的健康教育,指导产妇的行为,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显得尤其重要。因此,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加强了对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围产期健康教育并进行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 高危妊娠 健康指导 围产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 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并发症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种翠宁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伴随性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 产科导尿术 护理进展 预防 临床工作者 泌尿系统感染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水疗室的管理与控制预防婴儿院内感染
8
作者 种翠宁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8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加强水疗室人员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婴儿院内感染。方法:①加强水疗室的硬件建设和微生物学监测;②加大对水疗室从业人员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院感知识讲座、观看录象、岗前培训等方法提高人员素质;③加强水疗室制度建设,... 目的:加强水疗室人员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婴儿院内感染。方法:①加强水疗室的硬件建设和微生物学监测;②加大对水疗室从业人员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院感知识讲座、观看录象、岗前培训等方法提高人员素质;③加强水疗室制度建设,实行科主任、组长、消毒监督员三级负责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及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科主任检查落实,并将执行情况纳入个人质量考核中;④加强对游泳婴儿的选择和护理。结果:由于加强了人员的培训及婴儿水疗细菌学监测及院内感染的预防,5年来未出现1例因婴儿水疗引起院内感染。结论:加大医院感染教育力度,通过细菌学监测,有效的预防水疗室医院感染,保障了婴儿的安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水疗 人员培训 预防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转胎头适宜时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种翠宁 郭剑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平或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转胎头;对照A组53例,对产妇选择宫口开大<6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上进行手转胎头;对照B组43例,选择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进行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转胎头 适宜时机 自然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荣洁 罗莹 +2 位作者 陈伊田 种翠宁 崔彩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及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针灸、按摩、运动训练、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对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及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针灸、按摩、运动训练、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FM值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作业疗法加促通技术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有效促进脑瘫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疗法 脑性瘫痪 促通技术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11
作者 种翠宁 李洁萍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6期5500-5502,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伤残率。方法:对3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指南进行复苏与复苏后护理。结果:经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痊愈出院27例,好转出院7例,转院2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是...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伤残率。方法:对3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指南进行复苏与复苏后护理。结果:经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痊愈出院27例,好转出院7例,转院2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是否成功取决于快速且正确的评估、恰当的护理、娴熟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分秒必争的抢救和医护紧密配合是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 复苏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 被引量:16
12
作者 种翠宁 韦珍 《临床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分娩中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U,并将米索前列醇400μg放... 目的观察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分娩中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U,并将米索前列醇400μg放入直肠。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缩宫素10U,同时静滴缩宫素20U。观察产后2h内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种翠宁 +3 位作者 钟芹 郭剑影 李洁萍 黄童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07-307,共1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采血针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 2010年9~11月共对20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者按单、双日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无菌(血糖)采血针,对照组采用普通三菱采血针,进行采血的效果观察比较。结果观...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采血针用于新生儿足跟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 2010年9~11月共对20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者按单、双日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无菌(血糖)采血针,对照组采用普通三菱采血针,进行采血的效果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无菌(血糖)采血针出血快、血量丰富、滤纸片吸收好、渗透均匀,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无菌(血糖)采血针明显优于普通三菱采血针,一次性采血及速度快成功率高,同时可减轻多次穿刺给婴儿带来的痛苦和家长的顾虑,有助于提高新筛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疾病筛查 采血针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在分娩中的应用
14
作者 种翠宁 +1 位作者 李洁萍 黄童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通过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在分娩中的应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实施了全程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 目的通过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在分娩中的应用,为产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实施了全程陪伴联合背景音乐,对照组采用传统待产接产方式,由助产士按要求轮班对产程进行观察处理。于产前和产后完成焦虑自评量表,并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前产后焦虑总数及焦虑程度显著较轻(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产程时间、剖宫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陪伴联合背景音乐能缓解产妇产前、产后的焦虑情绪,降低剖宫率及产后出血率、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待产接产方式,能明显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伴 背景音乐 分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性缝合线连续缝合会阴切口 被引量:11
15
作者 种翠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36-436,共1页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助产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以往会阴侧切、直切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即采用圆针、络制肠线缝合切口肌层和阴道粘膜,换三角针,细丝线缝合皮肤,5天后拆线。[1]自1996年10月以来,我院产科试用外科吸收性...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助产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以往会阴侧切、直切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即采用圆针、络制肠线缝合切口肌层和阴道粘膜,换三角针,细丝线缝合皮肤,5天后拆线。[1]自1996年10月以来,我院产科试用外科吸收性缝合线采用连续的方法缝合会阴侧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缝合线 连续缝合 会阴切口
原文传递
会阴侧切时机109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种翠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3684-3685,共2页
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阴切开时机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1 096例,其中550采取把准时机进行会阴侧切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出院产妇病历5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对照组。方法:两组方法在产时失血、胎儿宫内窘迫、... 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阴切开时机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1 096例,其中550采取把准时机进行会阴侧切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出院产妇病历5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对照组。方法:两组方法在产时失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会阴切口感染,切口撕裂率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P<0.05)、胎儿宫内窘迫(P<0.01)、新生儿窒息(P<0.05)、伤口感染率(P<0.01)、切口撕裂率(P<0.01)。结论:把准会阴切开时机,能使减少产妇失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伤口感染率和切口撕裂率,从而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侧切 时机 产妇失血 新生儿窒息 产科质量
原文传递
外敷脐粉处理新生儿脐带时间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种翠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脐带 处理 外敷脐粉
原文传递
新助产士进行强化培训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种翠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新助产技术士强化训练后的效果。方法护理部通过重视管理、注重岗前培训及师资的培训、制定培训和训练计划、培养新护士的动手能力的方法来强化培训新助产士。结果新助产士在母婴保健合格证考试、考核中通过率达到98%,16名新... 目的探讨新助产技术士强化训练后的效果。方法护理部通过重视管理、注重岗前培训及师资的培训、制定培训和训练计划、培养新护士的动手能力的方法来强化培训新助产士。结果新助产士在母婴保健合格证考试、考核中通过率达到98%,16名新助产士成为科室的技术骨干。结论通过注重强化培训新的助产士,提高了新助产士助产技术服务水平,使新助产士达到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所要求的相应资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助产士 强化培训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