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雷公藤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祝希嫒 贾保祥 +3 位作者 吴立 张彤 祝希娴 刘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25,共2页
为研究广西雷公藤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我们通过药理学实验对其进行了体内外观察。一、材料和方法1.试剂:取产自广西的雷公藤,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加80%
关键词 雷公藤 免疫功能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红细胞乙二醛酶Ⅰ的遗传多态性及在PV、SLE及重IDDM病时的变化
2
作者 吴雄文 赵修竹 +4 位作者 孙曾拯 胡长发 张惠芳 项慧丽 祝希嫒 《自然杂志》 1989年第1期75-76,共2页
乙二醛酶Ⅰ(glyoxakse Ⅰ,GLO)是广泛分布在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乙二醛酶系的第一个酶,可将生物体内的α酮基醛类转化为α羧基酸。人类红细胞GLO在凝胶电泳时呈现出三种常见的表型,分别称为GL01。
关键词 乙二醛酶 IDDM PV SLE 三种常 遗传多态性 类红细胞 人红细胞 基因频率 酮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Bf、C2和GLO多态性的关系
3
作者 洪涛 田延武 +3 位作者 吴雄文 赵修竹 祝希嫒 项慧丽 《遗传与疾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检测了Bf、C2和GLO基因频率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统计处理表明,29.0%的患者为BfPF,而正常人只有3.2%,相对危险值为12.02,且Bf~*S的预防分数高达0.73。C2与GLO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与该病无显著关联性... 本文检测了Bf、C2和GLO基因频率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统计处理表明,29.0%的患者为BfPF,而正常人只有3.2%,相对危险值为12.02,且Bf~*S的预防分数高达0.73。C2与GLO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与该病无显著关联性。研究结果提示:Bf~*F可能为汉人患IDDM的危险基因,而Bf~*S可能具有阻止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C2 GLD B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