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1
作者 祝小梅 冯辉斌 邵碧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899-39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收住我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测定入院时(0h)及入院后6、12、24和72h血乳酸水平,同时记录血氧分压,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血乳酸水平、乳酸... 目的:探讨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收住我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测定入院时(0h)及入院后6、12、24和72h血乳酸水平,同时记录血氧分压,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共6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28d病死率为67.2%。死亡组患者0、6、12、24和72h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所有患者入院时乳酸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P<0.05),与血氧分压无相关性(P>0.05)。46例患者入院时血乳酸>2.5mmol/L,随着12h血乳酸清除率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降低(P<0.05),存活组6、12、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P<0.01,P<0.05)。6h乳酸清除率≥20.0%者,其病死率较<20.0%的患者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血乳酸值、6h乳酸清除率及12h乳酸清除率均为独立预后评估指标之一。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持续高乳酸血症提示预后不良,24h血乳酸值、6h乳酸清除率及12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乳酸 预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祝小梅 邵碧波 +2 位作者 张文华 郑鲲 冯辉斌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干预A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12h,22例)、低分子肝素干预B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d...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干预A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12h,22例)、低分子肝素干预B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d,20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补液,保护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低分子肝素,疗程一般为7 d(或用至患者有明显的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血清降钙素原(PCT)、凝血指标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A组治疗后3 d和7 d、低分子肝素B组治疗后3 d与治疗前比较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同时间的对照组比较,低分子肝素A组治疗后7 d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A组和B组的28 d病死率分别为59.1%和70.0%,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7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凝血指标(PT、APTT、FIB、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分子肝素A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最常见为消化道出血;低分子肝素B组虽增加了出血风险,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但不能明显降低病死率,且有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寻找合适治疗剂量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低分子肝素 抗凝 APACHEⅡ评分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3
作者 玛合巴·巴合提 祝小梅 +1 位作者 阿来依·艾丁 陈晓文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本文利用伊犁河谷国家基本站和区域自动站2015年至2021年5至10月小时降水资料及伊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天气时空分布及雷达回波参数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 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空... 本文利用伊犁河谷国家基本站和区域自动站2015年至2021年5至10月小时降水资料及伊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天气时空分布及雷达回波参数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 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呈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霍城县北部、伊宁县北部、尼勒克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及新源县东部等地的山区大部为显著的高发区并都处于山前的迎风坡处;(2) 近7a中,短时强降水年发生频次整体呈减少趋势,年平均为20次,2016年出现最多,2020年为最少年份;(3) 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月变化,自5月迅速增加,6月达到峰值,8月开始减少,6月至7月最为活跃;(4) 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呈单峰型结构,峰值出现时段在18~23时;河谷不同地区的日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西部、东部呈单峰型结构,而南部呈双峰型结构;(5) 当雷达回波参数值中最大回波强度 > 47 dBZ,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 > 10.8 kg/m2,回波顶高 37.2 km2时,伊犁河谷易发生短时强降水天气。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adar echo parameters of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in the Yili River Valley using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national basic stations and regional automatic stations in the valley, as well as 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 from Yining, Xinjiang, for the period from May to October between 2015 and 2021. The analysis employs conven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in the Yili River Valley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er frequency in mountainous areas and a lower frequency in plains. Most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the north of Huocheng County, the north of Yining County, Nilka County, Zhaosu County, Tekes County, and the east of Xinyuan County are significant high-incidence areas and are located on the windward slopes of the mountains. (2)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has shown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with an average of 20 events per year. The highest frequency occurred in 2016, while the lowest was in 2020. (3)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exhibits a clear monthly variation, increasing rapidly from May, peaking in June, and decreasing from August, with the most active period being from June to July. (4)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follows an unimodal pattern, with the peak occurring between 18:00 and 23:00. The diur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lso vary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valley, with an unimodal pattern in the west and east, and a bimodal pattern in the south. (5) When the radar echo parameters exceed certain thresholds, specifically a maximum echo intensity greater than 47 dBZ, a vertical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 greater than 10.8 kg/m2, an echo top height less than 9.7 km, and an S35 area greater than 37.2 km2,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is likely to occur in the Yili River Vall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雷达回波参数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9年新疆伊犁地区暴雨日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祝小梅 朱弋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5期63-68,共6页
根据1961—2009年伊犁地区10个自动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和M-K突变检验及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9 a伊犁地区暴雨日的年代际、年际、月、旬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周期变化,并对近49 a该地区暴雨日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 根据1961—2009年伊犁地区10个自动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和M-K突变检验及周期分析等方法,分析近49 a伊犁地区暴雨日的年代际、年际、月、旬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周期变化,并对近49 a该地区暴雨日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9 a来伊犁地区的暴雨日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107 d/10 a;暴雨主要发生在5—7月,占总数的73.2%,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暴雨异常偏少年为1995年,暴雨异常偏多年为1996、1999、2002、2003和2007年;暴雨日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暴雨日发生频次存在显著的2.8 a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 时空分布 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一次区域性暴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祝小梅 江新安 张国栋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2年第2期49-52,共4页
利用伊宁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年7月19日伊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中亚低槽、200 hPa高空急流、低层风速辐合和地面雷暴高压。较强的层结不... 利用伊宁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年7月19日伊犁地区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中亚低槽、200 hPa高空急流、低层风速辐合和地面雷暴高压。较强的层结不稳定和低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对流的产生;云图和雷达资料分析表明,此次局地暴雨是由中尺度强对流云团产生,具有典型的对流单体形成、发展成回波短带合并形成带状回波,该带状回波最后演变成一个尺度较大的弓形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分析 天气雷达 对流 局地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祝小梅 蔡勇 臧红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8,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运用D-H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建立其运动学方程,并以最大越障能力为目标函数以连杆长度为约束函数对腿部机构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该多足仿生...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运用D-H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建立其运动学方程,并以最大越障能力为目标函数以连杆长度为约束函数对腿部机构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该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进行爬坡能力、通过复杂路面能力、转弯步态规划等功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机构具有自由度少、控制简单、运动灵活、爬坡能力良好、地形适应性强、转弯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足仿生步行机器人 虚拟样机 运动学分析 优化设计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天平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祝小梅 蔡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针对应变天平系统在风洞实验中测量非定常载荷时存在明显不确定度的现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天平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平系统在动态测试实验中,天平系统在动态测试实验中,系统自身刚度对测试结果存在影响。当支撑座... 针对应变天平系统在风洞实验中测量非定常载荷时存在明显不确定度的现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天平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平系统在动态测试实验中,天平系统在动态测试实验中,系统自身刚度对测试结果存在影响。当支撑座材料刚度足够大时,载荷满足解耦条件,即可用Y方向载荷作用代替X,Y方向载荷共同作用。且无论支撑座刚度大小如何,X和Y方向的载荷对测试点应变的作用相互不干涉。为设计天平系统时材料的选择与动态实验中应变天平系统载荷的加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天平 ANSYS 解耦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饲置管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荣亮 祝小梅 +1 位作者 申松波 胡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52-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鼻饲置管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126例,根据鼻饲插管深度分为鼻胃管组(66例)和鼻肠管组(60例)。利用高通量实验测序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多样性,采用L... 目的探讨鼻饲置管深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126例,根据鼻饲插管深度分为鼻胃管组(66例)和鼻肠管组(60例)。利用高通量实验测序分析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多样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院内感染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鼻肠管组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增多(40 310.6±1 115.7 vs 34 473.7±883.4;P<0.05),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也明显增高[(44.8±9.7)‰vs(11.8±10.6)‰;P<0.05],而肠球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7.7±5.5)‰vs(4.3±9.5)‰;P<0.05],艰难梭菌属相对丰度也明显降低[(26.5±4.5)‰vs(2.9±1.1)‰;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菌群多样性增多是造成院内肺炎的危险因素(OR=208.580,95%CI为14.877~2924.311;P=0.000),而菌群的种类数(OR=0.0004,95%CI为0.000~0.163;P=0.010)和双歧杆菌属的增多是抑制胃肠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OR=0.006,95%CI为0.000~0.248;P=0.007)。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鼻肠管喂养可导致肠道内细菌种类数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的增多,在不增加菌群多样性的前提下,细菌总种类数目和双歧杆菌的增多是预防患者发生院内胃肠道感染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鼻饲 置管深度 肠道菌群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心率、氧合指数改变及APACHEⅡ与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袁法伟 冯辉斌 +4 位作者 尹欢 郑鲲 梅喜平 袁利学 祝小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0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心率、氧合指数(PaO_(2)/FiO_(2))改变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 目的探究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心率、氧合指数(PaO_(2)/FiO_(2))改变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5例、女39例,年龄(43.28±9.59)岁。以接受ECMO支持后180 d为研究终点,分为生存组(39例)和死亡组(45例),比较两组心率、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支持治疗时间过短、APACHEⅡ评分较高、SOFA评分较高、PaO_(2)/FiO_(2)降低及心率较快为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OR=0.802、1.630、2.010、1.127、1.132,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心率、PaO_(2)/Fi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四项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858、0.863、0.857、0.991,可知四项联合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高于单项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6%、100.0%。结论心率、PaO_(2)/FiO_(2)改变及APACHEⅡ与SOFA评分为呼吸衰竭患者ECMO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其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四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此类患者预后的准确度、灵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心率 氧合指数 APACHEⅡ SO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200梭式止回阀噪声分析
10
作者 祝小梅 蔡勇 +1 位作者 臧红彬 曾祥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56,共4页
为了找到梭式止回阀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流体噪声的原因,应用ADINA软件,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以有限体积法作空间离散,采用湍流模型和直接耦合解法,对其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梭式止回阀产生流体噪声的主要原因是阀口处出现了气... 为了找到梭式止回阀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流体噪声的原因,应用ADINA软件,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以有限体积法作空间离散,采用湍流模型和直接耦合解法,对其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梭式止回阀产生流体噪声的主要原因是阀口处出现了气穴和高速液体;它较旋启式止回阀具有噪声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式止回阀 ADINA软件 流固耦合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草地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11
作者 张发 祝小梅 +4 位作者 张红 塔依尔·艾则孜 伊尼特扎尔·加帕尔 唐玉强 马艳艳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评估一个生态系统新陈代谢与固碳能力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耦合程度的关键指标,研究其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定量估...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评估一个生态系统新陈代谢与固碳能力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耦合程度的关键指标,研究其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ODIS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定量估算2002—2022年伊犁河谷各类型草地WUE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河谷草地WUE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降水量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草地多年平均WUE为1.48 gC/(mm·m^(2)),总体呈微弱降低趋势。其中典型草原WUE最高,其次为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甸和高寒草甸。2)在空间上,WUE总体呈中部高,并向南北两端逐渐降低的分异规律,其分布格局与海拔总体呈负相关关系。3)河谷WUE与年气温多呈正相关,与气温不同,降水与河谷草地WUE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典型草甸、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WUE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各类草地中仅有典型草甸与降水为正相关。4)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典型草甸、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生长的最佳气温阈值为-6~0℃、-8~2℃、-6~2℃、4~8℃和-4~6℃,其降水最佳阈值分别为650~800 mm、550~800 mm、500~800 mm、400~600 mm和400~5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草地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阈值 PIE-Engine遥感云服务平台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一次极端暴雨成因分析
12
作者 江友飞 祝小梅 +5 位作者 覃家秀 沈晓辉 玛合巴·巴合提 关列娜 齐元元 马龙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3期679-689,共11页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风云2G卫星、伊宁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等多源资料,综合诊断分析2022年5月5~6日新疆伊犁河谷极端暴雨过程。暴雨是在中高纬地区多波动的环流背景下,中亚短波槽东移进入伊犁造成的。暴雨期间湿层深厚,5 ... 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风云2G卫星、伊宁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等多源资料,综合诊断分析2022年5月5~6日新疆伊犁河谷极端暴雨过程。暴雨是在中高纬地区多波动的环流背景下,中亚短波槽东移进入伊犁造成的。暴雨期间湿层深厚,5 g∙kg−1的比湿伸至650 hPa以上。800 hPa以下的正涡度中心与暴雨高峰时段完全对应。暴雨中心区低层风场出现中β尺度涡旋。水汽收支计算表明,西边界输入的水汽起决定性作用。FY-2G卫星TBB分析显示,暴雨是由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雷达回波分析表明,暴雨期间低空急流较强,大气层结不稳定,上冷下暖,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发展,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峰值为7.5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中β尺度涡旋 中尺度对流云团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庄晓翠 张云惠 +4 位作者 周雪英 杨莲梅 祝小梅 黄艳 罗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2-1415,共14页
利用新疆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有效探测范围内2010—2018年暖季出现的229次不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雷达主要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 利用新疆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有效探测范围内2010—2018年暖季出现的229次不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雷达主要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应型和本地发展型三类,合并加强型最多(占45%),列车效应型最少(占20%),且因天山地形作用主要发生在天山北坡。凝练出各区域各类型雷达主要回波参数阈值,总体而言:南疆短时强降水阈值小于北疆,伊犁河谷最大,阿克苏地区最小;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以低质心回波为主;北疆和巴州北部短时暴雨的最大回波强度大于50 dBz,南疆西部和阿克苏地区分别大于45 dBz、40 dBz;径向速度图上大多数个例能够监测到强辐合,受特殊地形影响,南疆西部和天山北坡监测到的强辐合较多;由超级单体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在阿克苏地区发生相对较多,在其他区域为小概率事件。新疆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为小概率事件。新疆短时强水和短时暴雨最大回波强度阈值总体上高于中国中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短时强降水 回波参数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9年伊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婧 井立军 +2 位作者 井立红 张静 祝小梅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年第4期14-19,共6页
根据伊犁10个气象站1961—2009年实测雷暴资料,运用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伊犁雷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伊犁地区年均雷暴日数为35.6 d,属中雷区,近49 a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2)伊犁雷暴日数有着明显的垂直... 根据伊犁10个气象站1961—2009年实测雷暴资料,运用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伊犁雷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伊犁地区年均雷暴日数为35.6 d,属中雷区,近49 a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2)伊犁雷暴日数有着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空间分布表现为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谷地,高值中心位于乌孙山脉南侧的昭苏一带,雷暴发生频率高的地区雷暴持续时间也较长;(3)5—8月为雷暴主要发生期,占雷暴总日数的89.8%,其中6、7月雷暴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雷暴总日数的30.0%、28.3%;(4)伊犁雷暴日数时间序列有着5—6 a、9—12 a、2 a左右的振荡周期;(5)近49 a北半球副高强度增强、面积增大并北扩是伊犁雷暴日数显著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雷暴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环境场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祝小梅 范宏云 白婷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统计分析了1961-2018年伊犁地区10个国家站冰雹日数的气候特征,同时利用2000-2018年伊宁站探空资料分析冰雹的环境场特点。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冰雹日数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冰雹...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统计分析了1961-2018年伊犁地区10个国家站冰雹日数的气候特征,同时利用2000-2018年伊宁站探空资料分析冰雹的环境场特点。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冰雹日数时空分布差异较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冰雹日数也迅速增加;年冰雹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413次·a^(-1);降雹季节性显著,最早发生在3月,最晚在11月初,5-7月是冰雹的高发期,日降雹主要集中在16-20时;冰雹日数从1981年开始减少,突变点出现在1999年,之后冰雹日数显著减少。(2)大多数过程T-ln P图温湿廓线表现为干绝热型,即整层湿度较小,温度露点差>5℃,并总结出各月冰雹发生前关键环境参数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关键环境参数 伊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初冬伊犁河谷一次极端暴雪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祝小梅 范宏云 乔丽盼·别肯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NCEP/NCAR 1°×1°再分析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22年11月22—24日伊犁河谷极端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为强锋区降雪,锋区内不断有短波东移,是暴雪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NCEP/NCAR 1°×1°再分析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22年11月22—24日伊犁河谷极端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为强锋区降雪,锋区内不断有短波东移,是暴雪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2)低空偏西急流的长时间维持及加强,为暴雪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强降水出现在中层强水汽辐合中心之后,低层水汽强辐合时。(3)双辐合—辐散结构的散度场特征,以及低层的辐合抬升,高层的辐散加强,为暴雪区提供了动力条件。(4)暴雪发生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但存在对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雪 低空急流 诊断分析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泰和伊犁地区一次寒潮、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海花 刘大锋 祝小梅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实况图和数值预报产品T639的资料,对阿勒泰地区和伊犁地区2010年1月15~20日出现的一次寒潮、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黑海脊发展与欧洲脊同位相叠加东移并顺转,脊前东北风带建立并加强,槽南压西退,引...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实况图和数值预报产品T639的资料,对阿勒泰地区和伊犁地区2010年1月15~20日出现的一次寒潮、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黑海脊发展与欧洲脊同位相叠加东移并顺转,脊前东北风带建立并加强,槽南压西退,引导泰米尔半岛冷空气沿脊前东北气流西南下到西西伯利亚低槽中,使其斜压性增强,迫使槽转向强烈发展东南垮;使欧洲脊向东南衰退,促使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大举南下,造成北疆地区的强寒潮和大到暴雪天气,对比分析两地区的形势场、地面场,及物理要素等,为预报新疆天气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大到暴雪 阿勒泰 伊犁 T639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祝小梅 白婷 齐元元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2005—2014年春秋两季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近10 a新疆北部4个站点的雨雪天气;利用同时期的高空资料,选取了500 hPa和850 hPa高度差(H_(500-850))、700 hPa和850 hPa高度差(H_(700-850))、850 h Pa和925 hPa高度差(H_(850-925))、7... 利用2005—2014年春秋两季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近10 a新疆北部4个站点的雨雪天气;利用同时期的高空资料,选取了500 hPa和850 hPa高度差(H_(500-850))、700 hPa和850 hPa高度差(H_(700-850))、850 h Pa和925 hPa高度差(H_(850-925))、700 hPa和925 hPa高度差(H_(700-925))、500 hPa温度(T500)、700 hPa温度(T700)、850 hPa温度(T850)、925 hPa温度(T925)共8个指标参与统计,得出4个站点的主要影响因子及降水相态判别指标;并利用判别指标对2015年3—4月、10—11月伊宁及乌鲁木齐站点出现的降水相态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伊宁T925、T850分别为2.5℃、-2.5℃时;塔城站点T925、T850分别为1.8℃、-1.5℃时可作为雨雪分界指标;伊宁、塔城两站T700对降水相态的指示意义不大;阿勒泰T850、T700、T500分别为-2℃、-8.5℃、-25.3℃时;乌鲁木齐T850、T700分别为-1.75℃、-9.3℃时,可作为雨雪分界,T500对乌鲁木齐降水相态的指示意义不大。(2)伊宁H_(700-925)、H_(850-925)分别为2220 m、680 m时;塔城H_(700-925)、H_(850-925)分别为2 207.5 m、675 m时;阿勒泰H_(700-850)、H_(500-850)分别为1522 m、4 052.5 m时;乌鲁木齐H_(700-850)、H_(500-850)分别为1520 m、4 067.5 m时,可作为雨雪的简单分界。(3)通过检验,总结出的雨雪判别指标可为新疆北部降水相态客观预报提供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降水相态 识别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9
作者 祝小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1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9%(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7.1%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量参数的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祝小梅 白婷 荆海亮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第1期10-17,共8页
利用2010-2018年6-8月伊宁站每日08、20时探空数据,讨论分析伊犁河谷夏季短时强降水的关键环境参数的阈值,并对2019年夏季短时强降水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K≥32℃、k_(m)≥37℃、k_(c)≥37℃、IQ≥2653 g/kg、SW_(2)≤2.3可以作为... 利用2010-2018年6-8月伊宁站每日08、20时探空数据,讨论分析伊犁河谷夏季短时强降水的关键环境参数的阈值,并对2019年夏季短时强降水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K≥32℃、k_(m)≥37℃、k_(c)≥37℃、IQ≥2653 g/kg、SW_(2)≤2.3可以作为6月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指标;K≥32℃、k_(m)≥37℃、k_(c)≥37℃、IQ≥2768 g/kg、SW_(2)≤3.1可以作为7月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指标;K≥32℃、k_(m)≥37℃、k_(c)≥36.5℃、IQ≥2673 g/kg、SW_(2)≤3.1可以作为8月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指标。(2)通过检验,所得出的判别指标预报短时强降水,准确率提高了10.4%,而空、漏报率明显减少,说明此指标可以为伊犁河谷的短时强降水潜势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关键环境参数 预报阈值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