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NSS-IR高度角偏差修正方法的研究与评估
1
作者 祝会忠 桂宇强 +1 位作者 沈祎凡 王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针对高度角偏差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反演海面高度的精度降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离层区域的高度角偏差修正方法,为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将修正高度角偏差前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高度角偏差修正的... 针对高度角偏差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反射测量(GNSS-IR)反演海面高度的精度降低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离层区域的高度角偏差修正方法,为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将修正高度角偏差前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高度角偏差修正的反演结果精度更高,利用高度角偏差修正方法可以较好地修正电离层引起的高度角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R 海面高度 信噪比 高度角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长距离参考站网模糊度固定中电离层参数的优化方法
2
作者 李军 祝会忠 刘智强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参考站网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网络RTK高精度实现的基础,但随着参考站间距增加,大气误差的空间残余使得参考站解算困难,特别是时空变化复杂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严重影响参考站网固定的性能。参考站模糊度解算时将大气参数以随机游走的方式进... 参考站网整周模糊度固定是网络RTK高精度实现的基础,但随着参考站间距增加,大气误差的空间残余使得参考站解算困难,特别是时空变化复杂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严重影响参考站网固定的性能。参考站模糊度解算时将大气参数以随机游走的方式进行估计,本文在分析电离层功率谱密度(ionospheric power spectral density,IPSD)对参考站模糊度固定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差分间隔的电离层观测值的时变特性。通过观测噪声和电离层随差分时间间隔的不同变化趋势,削弱电离层观测值噪声来确定IPSD,优化参考站模糊度估计中电离层参数的随机模型,进而提升长距离参考站网的固定效率,不再采用未考虑大气变化的经验值或经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 s采样间隔数据实时估计的IPSD可以优化参考站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精度,同时也能缩小整周模糊度的搜索范围,与电离层经验功率谱密度的参考站模糊度固定性能比较,本文方法在基线长度100 km以上的5个参考站网中收敛时间提升21%,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也得到相应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整周模糊度固定 随机模型 电离层误差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CB时变特性约束的多频GPS/Galileo/BDS-3的PPP算法
3
作者 路阳阳 祝会忠 +2 位作者 李博 李军 徐爱功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7,共15页
多频高精度定位中需要考虑新频率对定位性能的影响。传统相位频间钟偏差(inter frequency clock bias,IFCB)处理方法受制于参考站数量,且与接收机和卫星相关的硬件延迟相关,影响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ion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可... 多频高精度定位中需要考虑新频率对定位性能的影响。传统相位频间钟偏差(inter frequency clock bias,IFCB)处理方法受制于参考站数量,且与接收机和卫星相关的硬件延迟相关,影响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ion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针对IFCB对多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多频PPP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测站IFCB观测值提取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的算法,进一步构建IFCB参数时变特性约束的多频PPP算法,并全面分析了IFCB的时变特性和不同IFCB模型对非差非组合PPP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依据测站IFCB观测值提取IFCB功率谱密度可行且有效。相较于忽略IFCB方法,采用PSD约束的随机模型估计IFCB,PPP在收敛时间提升最大,提升46.51%,采用iGMAS产品和CNES产品平均提升43.54%、34.50%,三维定位精度分别提升41.68%、32.24%、24.64%。并且,将IFCB采用时变特性约束的随机模型参数优化方案能真实地反映IFCB变化。因此,在多GNSS多频PPP处理中,将IFCB参数采用时变特性约束的随机模型参数优化方案能够加快位置收敛速度,提升定位精度,优于产品改正方法,更有利于实时多频PPP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频 PPP 多GNSS 随机游走 IFCB 时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低成本智能终端抗差自适应差分定位算法
4
作者 祝会忠 孙沐凡 李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针对目前低成本终端硬件质量较差,使得采集的数据受观测噪声、多路径效应、粗差等影响,导致质量较差且不稳定,利用常规算法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目的的问题,提出一种符合低成本终端特性的四分位法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改进抗差自适... 针对目前低成本终端硬件质量较差,使得采集的数据受观测噪声、多路径效应、粗差等影响,导致质量较差且不稳定,利用常规算法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目的的问题,提出一种符合低成本终端特性的四分位法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改进抗差自适应滤波模型,无须对新息向量进行标准化,通过采用四分位法动态确定阈值的方法建立抗差模型并求取方差膨胀因子;然后根据抗差权函数调整观测值的权重,剔除粗差并改善其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小米8终端在静态实时伪距差分(RTD)模式下东(E)、北(N)、天(U)方向精度分别提升46.2%、51.9%和50.2%;在静态实时动态差分(RTK)模式下E、N、U方向精度分别提升38.5%、33.3%和57.5%;在行人动态RTK模式下E、N、U方向精度分别提升56.6%、45.9%、44.9%;T5终端在车载动态RTK模式下E、N、U方向精度在1 m以内,定位精度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终端 差分定位 四分位 抗差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高精度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算法
5
作者 祝会忠 白云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599,共7页
针对北斗三号系统(BDS-3)全星座、多频率差分定位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多频观测值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模型,并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的实测数据以及实测车载动态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静态定位模式下,双频组合中... 针对北斗三号系统(BDS-3)全星座、多频率差分定位相关研究不足等问题,构建基于多频观测值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模型,并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的实测数据以及实测车载动态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静态定位模式下,双频组合中的B1CB2a在定位精度上表现最佳,与B1CB2a相比,三频组合B1CB2a B3I在N、E、U三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6%~41%、2%~62%、7%~47%;在动态定位模式下,三频组合B1CB2a B3I在N、E、U三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53%~61%、52%~75%、51%~53%。B1CB2a、B1CB2aB3I可分别在静态、动态定位模式下实现厘米级、亚米级的定位精度以及模糊度的快速准确固定,显著提高定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智能交通、无人机导航、精准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 多频观测值 模糊度固定 厘米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GNSS终端多普勒平滑伪距定位算法
6
作者 祝会忠 邓小松 +1 位作者 范佳宝 苑晓峥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随着低成本全球卫星定位(GNSS)终端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在定位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低成本GNSS终端在数据采集中常受观测环境的影响,使得载波相位观测值的高精度定位较为困难。伪距定位算法因其定位模型简单且实时性好的优势被... 随着低成本全球卫星定位(GNSS)终端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在定位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然而低成本GNSS终端在数据采集中常受观测环境的影响,使得载波相位观测值的高精度定位较为困难。伪距定位算法因其定位模型简单且实时性好的优势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利用多普勒平滑伪距方法,充分利用了多普勒观测值的作用,通过多普勒平滑伪距噪声来提升观测值的测量精度,利用多普勒平滑伪距模型对静态与多种动态环境下的平滑效果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情况下,采用多普勒平滑伪距算法,伪距单点定位与伪距实时差分定位模型定位中平面精度较平滑之前分别提高了25%与31%;在动态环境下,有遮挡动态实验其精度提升30%以上,空旷情况下定位精度提升15%以上,快速运动过程中其提升能达到20%左右。表明通过多普勒平滑伪距算法可以显著提高低成本GNSS终端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终端 多普勒平滑伪距 单点定位 实时差分定位模型(R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多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天文 张笑凡 祝会忠 《城市勘测》 202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研究利用LAMBDA方法来解算三频载波相位BDS系统和GPS系统整周模糊度并分析其固定精度情况。通过采用2 km、5 km、8 km、10 km和12 km五条基线进行单系统解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BDS还是GPS,在进行单系统RTK解算中,N方向坐标偏差变... 研究利用LAMBDA方法来解算三频载波相位BDS系统和GPS系统整周模糊度并分析其固定精度情况。通过采用2 km、5 km、8 km、10 km和12 km五条基线进行单系统解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BDS还是GPS,在进行单系统RTK解算中,N方向坐标偏差变化幅度较其他两个方向变化都是最大的;在进行5 km的基线解算中,BDS三个坐标方向偏差基本保持在-0.2~0.4 m之间,相对于GPS系统较好;5 km的基线解算中,GPS系统三个方向坐标偏差值基本在-0.1~0.1 m之间,较BDS系统稳定且精度高。2 km基线的时候在200历元左右GPS固定精度明显优于BDS,5 km的时候GPS在1 000历元左右模糊度固定精度明显要比BDS高,但是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GPS系统模糊度固定精度逐渐趋近,直至小于BDS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三频载波相位差分 整周模糊度 LAMBDA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成本终端抗差速度约束差分定位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苑晓峥 徐爱功 +1 位作者 高猛 祝会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受限于低成本信号接收与处理单元,低成本终端的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精度无法得到保障。基于此,提出一种附加多普勒观测值的抗差速度约束RTD模型与RTK自适应切换模型,使用多普勒测速约束位置解,充分发挥多频信号的抗多路径能力,有效平... 受限于低成本信号接收与处理单元,低成本终端的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精度无法得到保障。基于此,提出一种附加多普勒观测值的抗差速度约束RTD模型与RTK自适应切换模型,使用多普勒测速约束位置解,充分发挥多频信号的抗多路径能力,有效平滑伪距噪声,保证定位精度及其稳定性;通过RTD/RTK自适应切换的方式,保证复杂观测条件下获得稳定的定位精度。基于小米8和M8终端实测定位结果表明,静态RTD模式下两种终端在东、北、高程方向的精度均优于1.5 m;动态无遮挡/部分遮挡RTD实验中,小米8终端平面精度提升54%/44%,M8终端平面精度提升51%/26%;动态车载RTK模式下M8终端东、北方向精度均优于0.5 m,模糊度固定率提升近3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终端 抗差估计 多普勒 差分定位 模糊度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E掩星反演电离层foF2、hmF2和TEC参数精度评估
9
作者 蒋春华 安前芳 +2 位作者 李敏 祝会忠 刘广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0-1015,共6页
在分析FY-3E提供的每日掩星数据数量及其全球分布特征基础上,利用电离层垂测仪数据获取的F2层临界频率值(foF2)和F2层峰值高度(hmF2)、高精度全球电离层格网(GIM)及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提供的总电子含量(TEC)对FY-3E掩星反演的f... 在分析FY-3E提供的每日掩星数据数量及其全球分布特征基础上,利用电离层垂测仪数据获取的F2层临界频率值(foF2)和F2层峰值高度(hmF2)、高精度全球电离层格网(GIM)及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提供的总电子含量(TEC)对FY-3E掩星反演的foF2、hmF2和TEC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电离层垂测仪和FY-3E反演的foF2和hmF2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75,RMSE分别为0.99 MHz和19.26 km。以GIM数据获取的TEC为参考,FY-3E GPS和北斗(BDS)数据反演的TEC精度大致相当。FY-3E TEC精度与太阳活动呈负相关;FY-3E TEC与GIM TEC的相关系数为0.90,RMSE为5.23 TECu。FY-3E TEC与同高度范围的IRI2016 TEC的相关系数为0.88,RMSE为3.70 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E F2层峰值参数 TEC GIM IRI2016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衰减系数时空变化的全球PWV垂直改正模型
10
作者 蒋春华 高祥 +3 位作者 王帅民 祝会忠 陈少妮 刘广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899,共11页
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在多尺度气候变化及大气物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提高PWV垂直改正精度进一步扩展各类PWV产品的空间应用性,本文基于2010—2019年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了一种顾及PWV垂直衰减系数时空变... 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在多尺度气候变化及大气物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提高PWV垂直改正精度进一步扩展各类PWV产品的空间应用性,本文基于2010—2019年ERA5再分析资料构建了一种顾及PWV垂直衰减系数时空变化的全球适用范围的分层格网模型(GPWVCS)。同时联合2020年ERA5及无线电探空PWV,评估了本文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经验模型及未分层的GPWVC模型,GPWVCS模型有效提升了PWV的垂直改正精度。以ERA5 PWV为参考,全球范围内GPWVCS模型修正PWV的RMS不超过1.9 mm。以探空数据为参考,GPWVCS模型在热带、温带、寒带及全球范围的年均RMS分别为2.24、1.29、0.44、1.44 mm,较经验模型分别提升34.6%、14.1%、10.9%及21.4%,较GPWVC模型分别提升6.4%、5.8%、9.4%及6.0%。GPWVCS的分层算法最大限度地削弱了PWV指数外推的误差累积影响,本文开发的水平分辨率为1°×1°、2°×2°及5°×5°的模型均能够显著提升全球范围内多种高差下PWV的垂直改正效果,用户可以根据计算效率及精度需求自行选择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WVCS模型 大气可降水量 衰减系数 垂直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网络RTK基准站间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 被引量:43
11
作者 祝会忠 刘经南 +1 位作者 唐卫明 高星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9-365,共7页
提出一种长距离(100~200km)网络RTK基准站间的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载波相位模糊度间的线性约束关系对双差宽巷模糊度进行搜索。为了减小非弥散误差残差对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算的影响,采用了一种新的根据高度角重新... 提出一种长距离(100~200km)网络RTK基准站间的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载波相位模糊度间的线性约束关系对双差宽巷模糊度进行搜索。为了减小非弥散误差残差对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算的影响,采用了一种新的根据高度角重新选择基准卫星的方法。然后根据双差宽巷模糊度选取双频载波相位模糊度的备选组合,利用基准站间非弥散误差残差的计算值对双差载波相位模糊度进行搜索和确定。经试验算例的验证,该方法快速、稳定,不受周跳影响,只需一个历元的观测数据即可确定长距离基准站间的双差整周模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长距离 单历元 双差模糊度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网络RTK中距离参考站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祝会忠 徐爱功 +1 位作者 高猛 杨秋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7,共8页
提出了一种BDS网络RTK中距离(50~100km)参考站间的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的线性关系选取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利用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计算双差电... 提出了一种BDS网络RTK中距离(50~100km)参考站间的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的线性关系选取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利用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计算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根据参考站各卫星电离层延迟误差间的空间关系,使用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构建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的线性计算模型。通过双差电离层延迟误差线性计算模型的建立搜索和确定B1、B2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经CORS网实测数据试验算例的验证,该方法只需一个历元的观测数据即可确定参考站间双差B1、B2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且不受周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网络RTK 单历元 整周模糊度 电离层延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参考站三频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祝会忠 雷啸挺 +2 位作者 李军 高猛 徐爱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8-1398,共11页
参考站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确定是实现BDS网络RTK定位的关键。本文研究了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首先推导了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之间的多个整数线性关系,根据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整数线性... 参考站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确定是实现BDS网络RTK定位的关键。本文研究了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首先推导了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之间的多个整数线性关系,根据双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整数线性关系,以及B1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确定B1/B2和B1/B3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备选组合。然后利用不受误差影响的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整数线性关系,对整周模糊度备选值进行约束和确定。根据大气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采用以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为依据的基准卫星选择方法,降低了对流层延迟误差残差对多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之间线性关系约束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单历元准确确定,且计算效率高,算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参考站 三频观测值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整数线性关系 单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GEO卫星约束的长距离BDS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 被引量:11
14
作者 祝会忠 雷啸挺 +2 位作者 徐爱功 李军 高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2-1234,共13页
长距离BDS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受大气误差残余的影响较大,GEO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也非常不利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利用GEO卫星的信号传播路径相对较稳定、大气延迟误差的影响不随卫星空间位置变化的特点,对GEO卫星进行更... 长距离BDS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受大气误差残余的影响较大,GEO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也非常不利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利用GEO卫星的信号传播路径相对较稳定、大气延迟误差的影响不随卫星空间位置变化的特点,对GEO卫星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大气延迟误差约束研究。利用GEO卫星B2和B3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线性关系,降低测站差分电离层延迟误差残余对模糊度备选值的影响,进行B2和B3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备选值的选择。通过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不包含观测误差影响的线性关系对模糊度备选值组合进行检测,并对模糊度搜索空间进行约束。利用历元间GEO卫星的模糊度备选值判断历元间电离层延迟误差残余的变化,对GEO卫星的参数估计进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约束。研究了顾及GEO卫星实际大气延迟变化和整周模糊度约束的长距离BDS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提出了利用历元间模糊度备选值确定电离层延迟约束值的方法,对GEO卫星历元间随机游走的约束值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提高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效率和测站位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电离层延迟误差 对流层延迟误差 长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卫星对BDS相对定位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祝会忠 张馨洋 +2 位作者 杨虎 唐龙江 李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5-799,832,共6页
对BDS高精度相对定位中GEO卫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实现非差观测模型的BDS定位解算,在非差观测模型的基础上实现BDS高精度相对定位解算模型,然后分别利用全星座卫星和IGSO+MEO组合进行高精度相对定位处理,分析GEO卫星对BDS相对... 对BDS高精度相对定位中GEO卫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实现非差观测模型的BDS定位解算,在非差观测模型的基础上实现BDS高精度相对定位解算模型,然后分别利用全星座卫星和IGSO+MEO组合进行高精度相对定位处理,分析GEO卫星对BDS相对定位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以及PDOP值的影响。结果表明,GEO卫星能稳定增加观测卫星数量,改善PDOP值,提高定位收敛速度和精度,BDS全星座高精度相对定位静态单天解与动态解均达到或优于c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GEO卫星 长距离 相对定位 定位精度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多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祝会忠 李军 +2 位作者 蔚泽然 张凯 徐爱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311,共12页
长距离网络RTK是实现GPS/BDS高精度实时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核心是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计算和确定宽巷整周模糊... 长距离网络RTK是实现GPS/BDS高精度实时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核心是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整周模糊度的快速准确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长距离GPS/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首先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计算和确定宽巷整周模糊度,同时利用BDS的B2、B3频率观测值确定超宽巷整周模糊度。然后建立GP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和大气延迟误差的参数估计模型,附加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的约束,解算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建立参考站网大气延迟误差的空间相关模型。根据B2、B3频率的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建立包含大气误差参数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模型,利用大气延迟误差空间相关模型约束BDS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克服了传统的使用无电离层组合值解算整周模糊度的不利影响。采用实测长距离CORS网GPS、BDS多频观测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实现长距离参考站网GPS/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准确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BDS 长距离参考站网 多频整周模糊度 对流层延迟误差 电离层延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单历元非差网络RTK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会忠 徐爱功 +1 位作者 徐宗秋 高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研究长距离网络RTK参考站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算法和区域误差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并介绍流动站整周模糊度的单历元解算方法,最后使用实测数据进行算法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利用非差误差改正数实现长距离网络RTK流动站的单历元c... 研究长距离网络RTK参考站整周模糊度单历元解算算法和区域误差非差改正数的计算方法,并介绍流动站整周模糊度的单历元解算方法,最后使用实测数据进行算法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利用非差误差改正数实现长距离网络RTK流动站的单历元cm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非差误差改正数 长距离 单历元 整周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差误差改正数的长距离单历元GNSS网络RTK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祝会忠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16,共1页
目前网络RTK系统中基准站间距一般为几十千米,基准站的建设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选址要求也比较严格,如优越的观测条件、完善的网络通信和仪器安全等.目前的网络RTK系统一般需要一定的观测时间才能够启动系统和实现流动站定位,不能在单历... 目前网络RTK系统中基准站间距一般为几十千米,基准站的建设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选址要求也比较严格,如优越的观测条件、完善的网络通信和仪器安全等.目前的网络RTK系统一般需要一定的观测时间才能够启动系统和实现流动站定位,不能在单历元确定基准站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和完成流动站厘米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单历元 GNSS 长距离 改正数 算法 误差 整周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会忠 徐爱功 +2 位作者 高星伟 石昊 高猛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前网络实时动态差分使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间的距离多在30-80km,而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可以扩大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有效作业距离,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对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整周模糊度实时解算、大范... 目前网络实时动态差分使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间的距离多在30-80km,而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可以扩大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有效作业距离,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对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整周模糊度实时解算、大范围流动站用户观测值的误差实时改正等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新算法开发了相关的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软件,最后对实测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 网络实时动态差分 基准站整周模糊度 流动站误差改正 流动站整周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压模型对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会忠 朱爽 唐龙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0-913,979,共5页
利用全球120个跟踪站2019年doy110~139观测数据进行GPS精密定轨;然后采用ECOM1、ECOM1+BW、ECOM1+ABW等3种光压模型,使用7个未参与定轨的测站进行PPP实验。结果表明,ECOM1+ABW组合模型轨道精度最高,非地影期三维轨道精度优于4 cm;对于静... 利用全球120个跟踪站2019年doy110~139观测数据进行GPS精密定轨;然后采用ECOM1、ECOM1+BW、ECOM1+ABW等3种光压模型,使用7个未参与定轨的测站进行PPP实验。结果表明,ECOM1+ABW组合模型轨道精度最高,非地影期三维轨道精度优于4 cm;对于静态PPP,收敛后水平方向精度优于0.8 cm,垂直方向精度优于1.2 cm;对于动态PPP,收敛时间在30 min左右,收敛后水平方向精度优于1.4 cm,垂直方向精度优于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压模型 精密单点定位 动态 静态 地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