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含碳金矿选矿试验研究及工业实践
1
作者 孙大勇 李杰 +3 位作者 祁忠旭 朱志伟 徐世红 马鹏程 《黄金》 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
针对某含碳金矿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影响选矿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矿试验,成功降低了磨矿细度,并选择了一种高效的碳抑制剂,有效解决了有机碳对金浮选过程的干扰问题。在原矿金品位1.84 g/t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全流程... 针对某含碳金矿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影响选矿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选矿试验,成功降低了磨矿细度,并选择了一种高效的碳抑制剂,有效解决了有机碳对金浮选过程的干扰问题。在原矿金品位1.84 g/t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37.81 g/t、金回收率91.20%的优异指标。基于小型试验结果,进一步进行了工业试验,对磨矿细度、药剂制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显著提升,金精矿金加权平均品位从24.31 g/t提高至40.25 g/t,金加权平均回收率从88.02%提高至91.42%。此外,磨矿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金矿 有机碳 细度 抑制剂 生产成本 工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山铅锌矿抑制剂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祁忠旭 陈代雄 +1 位作者 杨建文 刘锡桂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11年第5期58-61,共4页
对宝山铅锌矿选矿的试验研究发现,在磨机中加入硫化钠调节矿浆电位,增加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可浮性差异,同时混合使用组合抑制剂硫酸锌和碳酸钠抑制闪锌矿,达到铅锌分离的目的。该组合药剂取代宝山铅锌选矿厂原有的氰化物浮选,实现了高效... 对宝山铅锌矿选矿的试验研究发现,在磨机中加入硫化钠调节矿浆电位,增加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可浮性差异,同时混合使用组合抑制剂硫酸锌和碳酸钠抑制闪锌矿,达到铅锌分离的目的。该组合药剂取代宝山铅锌选矿厂原有的氰化物浮选,实现了高效清洁生产。获得铅精矿含铅55.07%、铅回收率95.75%,锌精矿含锌55.62%、锌回收率96.06%的良好指标。这一研究成果使电化学调控捕收剂诱导浮选在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迈出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闪锌矿 诱导浮选 电位调控 抑制剂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硫含碳复杂难选铅锌硫化矿选矿试验及工业实践
3
作者 朱志伟 李杰 +2 位作者 祁忠旭 张国祥 陈巧妹 《现代矿业》 2025年第1期79-84,95,共7页
某铅锌硫化矿含铅1.13%,含锌6.34%,含硫34.72%,为了实现该矿石中铅、锌、硫有价元素的浮选分离,针对矿石中有机碳质和黄铁矿含量较高、铅嵌布粒度细、矿物间嵌布复杂,以及工业生产中石灰使用过度、铅捕收效率低和浮选指标差的问题,进行... 某铅锌硫化矿含铅1.13%,含锌6.34%,含硫34.72%,为了实现该矿石中铅、锌、硫有价元素的浮选分离,针对矿石中有机碳质和黄铁矿含量较高、铅嵌布粒度细、矿物间嵌布复杂,以及工业生产中石灰使用过度、铅捕收效率低和浮选指标差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先选铅—再磨铅、硫分离—铅尾选锌—锌尾活化选硫浮选工艺,闭路试验得到了铅品位41.32%、铅回收率66.45%的铅精矿,锌品位43.36%、锌回收率85.84%的锌精矿,硫品位48.57%、硫回收率70.60%的硫精矿;经过工业试验验证,生产指标显著提高,铅精矿铅平均品位从35.37%提升到40.63%,平均回收率由47.28%跃升至6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含碳铅锌矿 细粒嵌布 铅硫分离 工业试验 指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铜矿优先浮铜—再磨选矿回收铜
4
作者 李昭旺 李杰 +3 位作者 祁忠旭 孙大勇 江旭 王龙 《矿冶》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内蒙古某低品位铜矿石铜含量为0.41%,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和菱铁矿等,少量长石、绿泥石、云母等。针对现场铜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各浮选作业的关键技术参数,... 内蒙古某低品位铜矿石铜含量为0.41%,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和菱铁矿等,少量长石、绿泥石、云母等。针对现场铜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各浮选作业的关键技术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优先浮铜+再磨提高品位”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一粗三精一扫的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粗精矿再磨可有效提高铜精矿品位,在原矿磨矿细度-0.074 mm占比70.49%、粗精矿再磨细度-0.037 mm占比73.54%,采用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抑制剂、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0.11%、回收率为89.07%的良好选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铜硫分离 优先浮选 再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选铜矿石浮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祁忠旭 罗传胜 管则皋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某铜矿石含铜0.84%,铜氧化率15.30%,含铁23.12%,铜铁矿物嵌布紧密,单体解离困难.当磨矿细度为-0.074mm92.55%时,铜的单体解离度为86%.针对该矿石特性。铜粗选采用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的DY-1作捕收剂,再磨中添加石灰... 某铜矿石含铜0.84%,铜氧化率15.30%,含铁23.12%,铜铁矿物嵌布紧密,单体解离困难.当磨矿细度为-0.074mm92.55%时,铜的单体解离度为86%.针对该矿石特性。铜粗选采用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的DY-1作捕收剂,再磨中添加石灰,铜精选分离中采用调整剂TZ,取得铜精矿品位21.54%,回收率66.67%的选矿技术指标,为该铜矿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石 浮选 捕收剂 DY-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铅锌硫混合精矿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肖骏 陈代雄 +3 位作者 杨建文 祁忠旭 董艳红 曾惠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铅锌混合精矿中闪锌矿经铜离子活化后具有与铜蓝相近的可浮性而难以被抑制.研究采用的矿样为广东凡口铅锌矿所生产的铅锌硫混合精矿,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立式搅拌磨在提高混合精矿的解离度的同时对闪锌矿表面产生一定的... 铅锌混合精矿中闪锌矿经铜离子活化后具有与铜蓝相近的可浮性而难以被抑制.研究采用的矿样为广东凡口铅锌矿所生产的铅锌硫混合精矿,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立式搅拌磨在提高混合精矿的解离度的同时对闪锌矿表面产生一定的擦洗作用,以降低活化后的闪锌矿的可浮性;研究使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亚硫酸氢钠、硫酸锌的组合实现了对活化后的闪锌矿的抑制.在原混合精矿含铅12.77%、锌32.91%的基础上,分离闭路试验采用新工艺和新药剂获得了含Pb 54.32%、Zn 4.66%的铅精矿、含Pb 1.72%、Zn 52.51%的锌精矿、含Pb 2.05%、Zn 6.95%的硫精矿3个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分离 铅锌硫混合精矿 立式搅拌磨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石英脉型金矿选矿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肖骏 房朝军 +2 位作者 陈代雄 祁忠旭 董艳红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河南某岩金矿床属于国内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其矿石性质兼具了国内石英脉型矿床的共性。结合其矿石性质特性,在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石英脉型金矿选矿工艺流程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其现场生产存在的磨矿能耗高、重金属离子污染、选矿指标不... 河南某岩金矿床属于国内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其矿石性质兼具了国内石英脉型矿床的共性。结合其矿石性质特性,在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石英脉型金矿选矿工艺流程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其现场生产存在的磨矿能耗高、重金属离子污染、选矿指标不高的现状,有针对性的选用高效、环保、节能的处理工艺及选矿药剂,并成功应用于该矿山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 金矿 选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磁-强磁工艺选别高铁铬铁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邓传宏 朱阳戈 +3 位作者 冯其明 潘高产 张明强 祁忠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6,50,共4页
对某高铁铬铁矿先进行弱磁选回收磁铁矿,后采用强磁选回收铬铁矿。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强度是影响选别指标的主要因素。对于Cr2O3品位为31.23%,TFe品位为28.81%的原矿,经磁场强度为0.12 T的弱磁选,可获得TFe品位为55.89%,回收率为58.71%... 对某高铁铬铁矿先进行弱磁选回收磁铁矿,后采用强磁选回收铬铁矿。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强度是影响选别指标的主要因素。对于Cr2O3品位为31.23%,TFe品位为28.81%的原矿,经磁场强度为0.12 T的弱磁选,可获得TFe品位为55.89%,回收率为58.71%的铁精矿;弱磁选尾矿再以磁场强度为0.9 T进行强磁选,可以获得Cr2O3品位为41.43%,回收率79.31%的铬精矿,实现了铬铁矿与磁铁矿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 磁铁矿 磁选 磁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易浮云母的复杂铜铅锌矿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代雄 祁忠旭 +7 位作者 杨建文 董艳红 胡波 刘锡桂 曾惠明 薛伟 李晓东 朱雅卓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某铜铅锌矿属高硫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铜铅锌矿物之间嵌镶关系极其复杂,原矿中云母和硫含量高,可浮性好,严重干扰铜铅锌矿物的浮选,尤其对铜铅锌精矿的质量影响很大,增加了该铜铅锌矿石的选矿难度。采用优先浮铜—铜精矿脱云母—铅锌... 某铜铅锌矿属高硫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铜铅锌矿物之间嵌镶关系极其复杂,原矿中云母和硫含量高,可浮性好,严重干扰铜铅锌矿物的浮选,尤其对铜铅锌精矿的质量影响很大,增加了该铜铅锌矿石的选矿难度。采用优先浮铜—铜精矿脱云母—铅锌硫混浮—铅锌与硫分离的浮选工艺,在铜与铅锌分离的同时消除云母对浮选的影响。当原矿含铜0.63%、铅2.44%、锌2.95%时,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1.24%、含铅6.08%、含锌4.08%,铜回收率为76.20%;铅锌精矿含铅18.38%、含锌23.32%,铅、锌回收率分别为85.07%、8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 铜铅锌 云母 优先浮铜 DM G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方黄铜矿-磁黄铁矿铜硫铁矿的分离工艺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骏 陈代雄 +1 位作者 祁忠旭 曾惠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3,共6页
土耳其某铜硫铁矿,其原有的生产流程为硫化矿混浮—铜硫分离—浮选尾矿磁选回收磁铁矿工艺,因其生产的铜精矿品位过低而开展了新分离试验研究。本分离研究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可能影响选矿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发现... 土耳其某铜硫铁矿,其原有的生产流程为硫化矿混浮—铜硫分离—浮选尾矿磁选回收磁铁矿工艺,因其生产的铜精矿品位过低而开展了新分离试验研究。本分离研究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可能影响选矿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发现,该原矿中具有强磁性的方黄铜矿及单斜磁黄铁矿的存在是影响选矿指标的最大因素。分离研究在合理的药剂制度上最终确定了硫化矿混浮—硫化矿精矿磁选分离—磁选精矿及尾矿分别进行铜硫分离—混浮尾矿磁选回收磁铁矿工艺。新工艺可获得达入冶标准的铜精矿、硫精矿、铁精矿,极大地提高了原矿的产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黄铜矿 磁黄铁矿 浮选分离 抑制剂
原文传递
无铅活化剂锑浮选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代雄 胡波 +5 位作者 杨建文 薛伟 曾惠明 李晓东 祁忠旭 朱雅卓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11年第6期67-71,共5页
试验采用新型无铅组合活化剂"TA+硫酸"替代硝酸铅作为锑矿物的活化剂,匹配组合捕收剂"DA+SN+25号黑药"对锑矿物进行浮选,获得了很好的指标。锑精矿品位50.15%,锑回收率达93.48%,锑精矿中铅含量仅为0.066%,锑的回收... 试验采用新型无铅组合活化剂"TA+硫酸"替代硝酸铅作为锑矿物的活化剂,匹配组合捕收剂"DA+SN+25号黑药"对锑矿物进行浮选,获得了很好的指标。锑精矿品位50.15%,锑回收率达93.48%,锑精矿中铅含量仅为0.066%,锑的回收率比传统硝酸铅法锑回收率提高3%,锑精矿含铅降低了40%。新工艺为锑浮选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浮选 无铅活化剂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复杂铜铅多金属矿高效分离浮选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波 陈代雄 +5 位作者 李茂林 朱雅卓 杨建文 薛伟 李晓东 祁忠旭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70-73,共4页
某复杂铜铅硫化矿矿石原矿含硫高,铜铅含量低,铜、铅、硫分离难度大。针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试验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磁选脱除磁黄铁矿,消除其对后续浮选的影响;磁选尾矿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浮选回收铜、铅。试... 某复杂铜铅硫化矿矿石原矿含硫高,铜铅含量低,铜、铅、硫分离难度大。针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试验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磁选脱除磁黄铁矿,消除其对后续浮选的影响;磁选尾矿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浮选回收铜、铅。试验采用高效低毒含多糖类有机物的组合抑制剂LD-1及脂类高效捕收剂BP,实现铜铅分离。铜硫分离采用腐殖酸钠+石灰的组合抑制,进一步提高铜精矿品位。闭路试验获得了良好的试验指标,铜精矿含铜21.34%、铜回收率74.61%,铅精矿含铅55.74%、铅回收率65.92%。解决了高硫对铜铅指标的影响,实现了铜铅硫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 磁选—优先浮选联合工艺 铜铅硫分离 高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重选毛砂优先浮钼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罗传胜 祁忠旭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0年第2期10-11,共2页
某钨矿的重选毛砂含钼0.22%,生产中浮钼使用柴油作捕收剂和2#油作起泡剂,获得钼精矿含钼45.24%、钼回收率63.20%的生产指标。本文采用优先浮钼工艺流程,使用TPS调整剂和TPM捕收剂,取得钼精矿含钼48.54%、钼回收率78.34%的试验指标,使钼... 某钨矿的重选毛砂含钼0.22%,生产中浮钼使用柴油作捕收剂和2#油作起泡剂,获得钼精矿含钼45.24%、钼回收率63.20%的生产指标。本文采用优先浮钼工艺流程,使用TPS调整剂和TPM捕收剂,取得钼精矿含钼48.54%、钼回收率78.34%的试验指标,使钼得到有效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选毛砂 钼浮选 捕收剂T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细粒嵌布铜锌锡多金属矿全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春虎 肖骏 祁忠旭 《矿冶》 CAS 2015年第6期24-29,共6页
针对某细粒嵌布锡铜锌多金属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原矿中可回收矿物锡石的嵌布粒度在0.037 mm以下,属于微细粒嵌布,原矿中黄铜矿、闪锌矿的嵌布状态为中细粒嵌布。微细粒嵌布的锡石重选效果较差,研究摒弃了常规的锡石硫化矿石的浮—... 针对某细粒嵌布锡铜锌多金属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原矿中可回收矿物锡石的嵌布粒度在0.037 mm以下,属于微细粒嵌布,原矿中黄铜矿、闪锌矿的嵌布状态为中细粒嵌布。微细粒嵌布的锡石重选效果较差,研究摒弃了常规的锡石硫化矿石的浮—重联合工艺,在合理的药剂制度下确定了磁选除铁—硫化矿浮选除硫—锡石浮选的全浮选流程,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浮选 微细粒嵌布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细粒浸染高易浮脉石难选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兴荣 肖骏 +3 位作者 王丽娟 陈代雄 杨建文 祁忠旭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5年第2期11-15,38,共6页
针对某含高易浮脉石矿物的细粒浸染难选钼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中钼的赋存状态主要以微细粒的辉钼矿为主,部分辉钼矿呈细小微晶或者是片状单晶与白云母、绢云母、滑石等易泥化的层状硅酸盐脉石矿物共生。针对以上特性,试验确定了... 针对某含高易浮脉石矿物的细粒浸染难选钼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中钼的赋存状态主要以微细粒的辉钼矿为主,部分辉钼矿呈细小微晶或者是片状单晶与白云母、绢云母、滑石等易泥化的层状硅酸盐脉石矿物共生。针对以上特性,试验确定了钼硫混浮-钼硫分离的工艺流程,通过药剂制度的优化,获得如下选矿指标:钼精矿含钼32.150%、含硫35.17%,钼精矿中钼回收率达61.120%;硫精矿中含钼0.550%、含硫39.420%,硫精矿中硫回收率为64.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辉钼矿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对菱锌矿与白云石浮选分离影响
16
作者 冯程 祁忠旭 +5 位作者 孙大勇 欧阳林莉 李杰 肖舜元 韩远燕 王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9,共6页
菱锌矿和白云石在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的体系中,可浮性差异较小,浮选分离困难。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3种磷酸盐对菱锌矿和白云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用量为30 mg/L时,对白云石产生强烈的抑... 菱锌矿和白云石在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的体系中,可浮性差异较小,浮选分离困难。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3种磷酸盐对菱锌矿和白云石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用量为30 mg/L时,对白云石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菱锌矿的抑制作用稍弱,实现了对白云石的选择性抑制。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聚磷酸钠600 g/t作为白云石抑制剂,经浮选分离可以得到锌品位36.49%、回收率为75.49%的锌精矿,实现菱锌矿和白云石的有效分离。通过Zeta电位测试和吸附量测试,探讨三聚磷酸钠对白云石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能显著影响捕收剂十二胺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对菱锌矿表面的吸附过程影响小,增加捕收剂在菱锌矿和白云石表面的吸附差异,导致菱锌矿与白云石的可浮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白云石 磷酸盐 浮选 三聚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细粒铋精矿中回收铜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李文恒 李杰 +2 位作者 祁忠旭 孙大勇 李昭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4,共6页
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原矿含少量铜资源,铜在“钼铋混合-分离浮选”过程中大部分富集至铋精矿中(Cu品位3%左右)。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该含铜铋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回收铜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铜回收的主要因素是前端作... 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原矿含少量铜资源,铜在“钼铋混合-分离浮选”过程中大部分富集至铋精矿中(Cu品位3%左右)。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该含铜铋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回收铜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铜回收的主要因素是前端作业大量硫化钠侵蚀铜、铋矿物表面,铜、铋、硫矿物可浮性大幅下降且更加接近,铋精矿中各金属矿物的粒度微细(-0.023 mm含量近70%);采用“浮选脱药(泥)排尾-粗选排尾-精粗选两精两扫选”浮选工艺,石灰+CK-DB组合抑制铋矿物,Z-200+F6选择性浮选铜矿物,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产率7.22%、Cu品位23.41%、Bi含量1.12%、Cu回收率53.28%的铜精矿,铜精矿中Bi损失率0.27%,实现了低品位伴生铜的有效回收。试验结果可为企业进一步扩充金属品种谱系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铋精矿 铜铋分离 浮选工艺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石英岩矿的工艺矿物学和提纯试验研究
18
作者 周浩 祁忠旭 +2 位作者 陈巧妹 韩远燕 李杰 《非金属矿》 2024年第6期75-77,81,共4页
以新疆某石英岩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提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含有碎屑和硅质胶两种类型石英,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98.42%,杂质元素主要有铝、铁、钙、钾等,杂质矿物主要是白云母、黏土、赤褐铁矿和碳酸盐等... 以新疆某石英岩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提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含有碎屑和硅质胶两种类型石英,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98.42%,杂质元素主要有铝、铁、钙、钾等,杂质矿物主要是白云母、黏土、赤褐铁矿和碳酸盐等。采用“擦洗-脱泥-摇床-磁选-陶瓷球磨-筛分分级-磁选-2次浮选-酸浸”的提纯工艺,可获得0.10~0.60 mm粒级的石英砂精矿,SiO_(2)含量为99.79%,Fe_(2)O_(3)、Al_(2)O_(3)、TiO_(2)、Cr_(2)O_(3)分别降至0.007%、0.01%、0.0011%、0.0004%,满足JC/T 2314—2015《光伏玻璃用硅质原料》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提纯 分级 浮选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捕收剂CK-2浮选某低品位白钨矿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祁忠旭 王龙 +1 位作者 孙大勇 冯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69,共4页
为提高某低品位白钨矿选厂生产中白钨精矿回收率,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高效白钨捕收剂CK-2较现场捕收剂ZL表现出更强的捕收性和选择性,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白钨精矿WO_(3)品位63.33%、回收率86.30%的选别指标,与现场捕... 为提高某低品位白钨矿选厂生产中白钨精矿回收率,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高效白钨捕收剂CK-2较现场捕收剂ZL表现出更强的捕收性和选择性,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白钨精矿WO_(3)品位63.33%、回收率86.30%的选别指标,与现场捕收剂ZL相比,白钨精矿回收率提高了4.1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浮选 捕收剂 CK-2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云南某超贫微细赤铁矿选矿回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祁忠旭 韩远燕 +2 位作者 孙大勇 冯程 李杰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2,共4页
云南某超贫赤铁矿含铁品位低,主要目的矿物赤铁矿嵌布粒度微细,选、冶难度大。选厂原有选矿工艺流程为弱磁-强磁,铁精矿产品TFe品位仅为51.27%,回收率仅为52.17%。工艺流程优化后,通过增加摇床重选,有效地提高了强磁精矿的品位;增加浮选... 云南某超贫赤铁矿含铁品位低,主要目的矿物赤铁矿嵌布粒度微细,选、冶难度大。选厂原有选矿工艺流程为弱磁-强磁,铁精矿产品TFe品位仅为51.27%,回收率仅为52.17%。工艺流程优化后,通过增加摇床重选,有效地提高了强磁精矿的品位;增加浮选,有效回收了强磁精选尾矿中微细粒赤铁矿。通过上述技改,铁精矿TFe品位达到60%,较改造前提高了8.73个百分点;选矿回收率达到72.59%,较改造前提高了20.4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微细粒 超贫 联合流程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