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陈大全 石祥飞 张宗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将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8例),将实...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将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8例),将实施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设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7d,观察组的颅内压分别为(16.69±2.25)mmHg、(8.44±0.61)mmHg,均较对照组的(21.26±3.28)mmHg、(10.18±0.92)mmHg低(t=7.083、9.717,P均<0.05)。术后7d、30d,观察组的GCS评分分别为(9.24±1.32)分、(12.71±1.55)分,均较对照组的(7.12±1.23)分、(10.06±1.37)分高(t=7.243、7.897,P均<0.05)。术后3 d,观察组NS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SvO2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较对照组的21.05%低(χ2=4.145,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脑氧代谢及昏迷状态,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 控制性减压术 并发症 颅内压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及预后比较研究
2
作者 夏天 吴昊 +2 位作者 石荣文 王德勇 石祥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3-03在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神经内镜手术18例(... 目的比较分析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3-03在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神经内镜手术18例(神经内镜组),行传统开颅术22例(传统开颅组)。分析2组患者手术和预后指标。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传统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1周及出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术后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传统开颅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HICH患者,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近期效果和患者预后方面均较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骑跨静脉窦急性硬膜外血肿46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华北 何培武 +4 位作者 高山 石祥飞 张宗胜 王德勇 饶海承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16-217,共2页
骑跨静脉窦急性硬膜外血肿较少见,但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病死率致残率较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骑跨性急性硬膜外血肿46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硬膜外血肿 骑跨静脉窦 手术治疗 2009年 致残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华北 何培武 +2 位作者 石祥飞 高山 孟祥飞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741-74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3种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颅骨双孔冲洗引流术、单孔引流管外接三通阀冲洗引流术和单孔单纯引流术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清除血肿... 目的分析比较3种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颅骨双孔冲洗引流术、单孔引流管外接三通阀冲洗引流术和单孔单纯引流术治疗,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清除血肿效果。双孔冲洗引流组30例患者术后颅内积气15例,对侧出现迟发血肿3例,血肿复发1例;单孔三通阀冲洗引流组颅内少量积气4例,血肿复发1例;单孔单纯引流组颅内少量积气2例,血肿复发4例;3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结论 3种颅骨钻孔引流术均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单孔引流管外接三通阀冲洗引流术的并发症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德勇 高山 石祥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STBI患者血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STBI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A组、B组和C组,观察以上各组患者住院后第1 d、第3 d、第5 d和第7 d血钠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STBI患者血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STBI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A组、B组和C组,观察以上各组患者住院后第1 d、第3 d、第5 d和第7 d血钠水平的变化;并依据患者就诊时血钠水平将以上患者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探讨STBI患者的血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后第1 d各组患者血钠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性,不同GCS评分患者间血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诊时患者血钠水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性,不同血钠水平患者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就诊时STBI患者血钠水平与其病程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应重视患者血钠水平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血钠水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永尧 陈雅倩 +1 位作者 石祥飞 陈大全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常规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9)与观察组(n=19),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 目的:分析常规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9)与观察组(n=19),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良好率为52.63%,对照组为21.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对照组为47.3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并发症少、减压充分、预后较好,是临床治疗较为有效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德勇 高山 石祥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 IVH)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40例IVH病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改良组选择在出血相对较多的一侧常规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而在出血相对较少的一侧额角置入Ommaya囊后行囊腔穿刺外引流。脑室...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 IVH)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40例IVH病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改良组选择在出血相对较多的一侧常规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而在出血相对较少的一侧额角置入Ommaya囊后行囊腔穿刺外引流。脑室外引流5-7 d后,改为仅Ommaya囊穿刺外引流。传统组则行双侧侧脑室普通外引流,5-7d后结合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迟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等。结果两组迟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及预后( AD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该项改良技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能大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改善预后,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maya 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永尧 石祥飞 +2 位作者 张宗胜 王德勇 陈雅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TB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7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5),对...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TB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7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记录所有患者颅内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所有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前,观察组与治疗组颅内压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颅内压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7 d颅内压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28%vs.51.43%,χ^(2)=6.481,P=0.012)。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病死率和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vs.40.00%,χ^(2)=8.472,P=0.000;34.88%vs.65.71%,χ^(2)=9.147,P=0.000)。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明显降低重型TBI患者颅内压和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昏迷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永尧 石祥飞 +2 位作者 张宗胜 王德勇 陈雅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4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12月在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家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12月在邳州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家用高压氧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患者昏迷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较治疗前提高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78.74±5.2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显著较治疗前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72.12±6.4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13.61±0.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早期 脑出血 BARTHEL指数 FUGL-MEYER评分 GC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祥飞 张宗胜 王德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9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12收治的40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5例传统开颅骨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12收治的40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45例传统开颅骨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昏迷时间、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2±1.4)d、(84.7±7.8)%;对照组术分别为(11.8±1.6)d、(63.5±4.5)%;研究组患者术后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能力ADL分级中Ⅰ级30%,Ⅱ级37.5%,Ⅲ级22.5%,Ⅳ级7.5%,Ⅴ级2.5%;对照组分别为Ⅰ级20.0%,Ⅱ级26.7%,Ⅲ级33.3%,Ⅳ级15.5%,Ⅴ级4.5%;研究组术后生活能力AD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术后恢复快,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侧裂-岛叶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永尧 石祥飞 +1 位作者 张宗胜 陈大全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161-163,203,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标准...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预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研究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漏、迟发性血肿、急性脑膨出、颅内感染以及癫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并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德勇 石祥飞 张宗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患者(脑内血肿量40~60 mL,无脑疝表现)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的改良...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患者(脑内血肿量40~60 mL,无脑疝表现)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的改良翼点切口颞叶入路行脑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25例)采用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情况、意识恢复情况以及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直切口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改良翼点切口 直切口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祥飞 何培武 高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21期50-52,共3页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科2004—2008年来4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GOS评分标准:良好26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救治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我科2004—2008年来4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GOS评分标准:良好26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情况,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积极主动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治疗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宗胜 石祥飞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13-714,共2页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手术治疗的29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脑疝形成11例,术前无脑疝18例。结果术后6月采用巴氏指数评估预后,脑疝前手术18例中,恢...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手术治疗的29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脑疝形成11例,术前无脑疝18例。结果术后6月采用巴氏指数评估预后,脑疝前手术18例中,恢复良好14例,死亡1例;脑疝后手术的11例中,恢复良好2例。结论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在脑疝前及时手术,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去大骨瓣减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宗胜 石祥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科2013-06—2015-06收治的21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内减压术,术后予输液营养神经药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应用,高压氧疗法及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等。结...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科2013-06—2015-06收治的21例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内减压术,术后予输液营养神经药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应用,高压氧疗法及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等。结果 21例患者中15例神志清醒,患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功能偏瘫,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内减压术在治疗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中起关键作用,术后辅以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内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救治策略(附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培武 石祥飞 高山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减少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死亡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3例,好转13例,死亡2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加强监护、放宽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祥飞 何培武 高山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542-54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经头颅CT、MR I证实为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28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GOS判断预后标准,恢复良好1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经头颅CT、MR I证实为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28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GOS判断预后标准,恢复良好14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及早对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及早期预防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肿瘤切除术后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德勇 石祥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8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给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氧代谢状况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肿瘤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治疗,研究组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氧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给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氧代谢状况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脑肿瘤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治疗,研究组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氧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跟24h的NIHSS评分、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脑氧摄取率均高于对照组,乳酸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h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维持循环血容量、保证脑灌注,减少乳酸生成,保证脑氧供需平衡,显著改善其术后氧代谢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 脑肿瘤切除术 氧代谢 影响 术后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宗胜 石祥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3—2016-03近2a来收治的3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9例采用单侧入路开颅手术治疗,17例采用双侧冠状切口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单...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3—2016-03近2a来收治的3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9例采用单侧入路开颅手术治疗,17例采用双侧冠状切口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单侧入路开颅手术较双侧开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精神障碍发生率低,嗅神经损伤率低(P<0.05)。术后6个月单侧入路手术组恢复良好率89.5%,高于双侧入路手术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开颅手术能够有效清除双侧额叶颅内血肿及挫碎失活的脑组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良好率高等优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叶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致动眼神经麻痹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宗胜 石祥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5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中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眼睑运动、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分析15例中重型颅脑损伤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功能恢复。结果:15例外伤早期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动眼神经麻痹... 目的:分析中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通过眼睑运动、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分析15例中重型颅脑损伤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功能恢复。结果:15例外伤早期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动眼神经麻痹。随访发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和瞳孔的恢复率分别是67%(10例)、53%(8例)、20%(3例)。其发生机制主要为受伤时脑干上下移动所致,眼眶壁骨折较少,中脑损伤罕见。结论:颅脑损伤可致动眼神经麻痹,除了直接暴力伤及动眼神经外,继发性损伤常见的原因也有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骨折、水肿、脑疝压迫所致。治疗上,有手术指证的患者应及早手术,术后予输液脱水剂、激素应用减轻水肿,活血化淤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及针刺高压氧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动眼神经麻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