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 被引量:7
1
作者 石瑞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4,共4页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存发展和...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目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存发展和人道尊严,关乎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大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关注和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研究应对问题的制度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的分析,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原因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裔“香蕉人”现象剖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瑞勇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77-80,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蕉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香蕉人"的本意是指"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但在现实社会中,"香蕉人"泛指具有"外黄内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蕉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香蕉人"的本意是指"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但在现实社会中,"香蕉人"泛指具有"外黄内白"、"外中内西"人格特征的年轻华裔。"香蕉人"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苦苦挣扎,成为两头够不着的"边缘人"。年轻的华裔不应该做迷失的"香蕉人"、"边缘人",而是要找到自己的根。在海外大力弘扬中国文化,需要全世界的华人共同努力,营造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让"学习中国文化"成为年轻华裔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 香蕉人 文化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免监考”制度利弊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瑞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34-137,共4页
我国大学校园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近几年,"免监考"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唤醒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认同与支持。但是,"免监考"制... 我国大学校园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现象,大学生诚信品质缺失。近几年,"免监考"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唤醒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认同与支持。但是,"免监考"制度还只是一种新型的、不成熟的考试探索和教育方式,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甚至反对的观点也不足为奇。"免监考"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作弊 免监考 诚信 荣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瑞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声誉管理 企业声誉 我国企业 利益相关者 同仁堂 消费者 戴维斯 价值意义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信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声誉管理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瑞勇 冯景波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企业声誉 决策 科学管理 声誉管理 信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二代”现象及教育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瑞勇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27-31,共5页
当前中国社会中"拼搏不如拼爹"、"干的好不如生的好"等"出身论"的论调可谓喧嚣,表明我国"拼爹时代"的来临,亦是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挑衅。中国"二代"问题是社会阶层利益分... 当前中国社会中"拼搏不如拼爹"、"干的好不如生的好"等"出身论"的论调可谓喧嚣,表明我国"拼爹时代"的来临,亦是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挑衅。中国"二代"问题是社会阶层利益分化,成功实现代际传递使得社会利益结构得以固化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代际复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中国"二代"问题突出表现为"官二代"、"富二代"与"穷二代"三大群体及其矛盾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仅是"标签化"思维方式的产物,更是社会制度规范缺失的必然结果。解决当代中国"二代"问题,需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目标和标准尺度,从公平竞争大环境到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均衡等制度建构进行策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问题 官二代 富二代 穷二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状况评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瑞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2期2-4,36,共4页
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直接参与生产的各要素之间进行的价值分配,其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即初次分配格局。通过国民收入三大部门分配的比例关系,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劳动报酬率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均衡,即主要向政府部... 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直接参与生产的各要素之间进行的价值分配,其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即初次分配格局。通过国民收入三大部门分配的比例关系,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劳动报酬率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均衡,即主要向政府部门倾斜的结论。这种不均衡的初次分配格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努力提高"两个比重",始终把劳动报酬、居民收入放在初次分配的核心位置,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贫富分化中何以走向和谐——弱势青少年“仇富”心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石瑞勇 《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第9期1-6,共6页
随着社会贫富间矛盾的加剧和"富二代"概念的流行,"穷二代"概念也在网络上出现并引发热议。穷二代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与富二代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普遍存在"仇富"心理。穷二代的"仇富"心理有种... 随着社会贫富间矛盾的加剧和"富二代"概念的流行,"穷二代"概念也在网络上出现并引发热议。穷二代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与富二代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普遍存在"仇富"心理。穷二代的"仇富"心理有种种表现和多方面的原因,这种"仇富"心理对穷二代自身和社会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消弭和弱化穷二代的"仇富"心理,需要政府主导建构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分配制度,尽快缩小贫富差距;需要富人维护好自身形象,转变对穷人的态度;需要穷二代转变思维和心态,并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二代“仇富”心理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初次分配公平状况实证分析
9
作者 石瑞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0-86,共7页
对当前我国初次分配公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对GDP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额及比例进行分析,此数额与百分比直接构成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和利益结构关系。通过相关数据的具体分析,可以判断出我国国民收入初次... 对当前我国初次分配公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对GDP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额及比例进行分析,此数额与百分比直接构成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和利益结构关系。通过相关数据的具体分析,可以判断出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均衡,主要是向政府部门倾斜,而以劳动报酬为核心的居民收入则偏低。这种不合理的初次分配格局对我国经济社会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有损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甚至会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危机。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始终把劳动报酬、居民收入放在初次分配的核心位置,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分配格局 劳动报酬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分配公平的本质内涵探析
10
作者 石瑞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1-35,41,共6页
收入分配问题是我国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应该以市场初... 收入分配问题是我国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应该以市场初次分配为主,政府再分配为辅。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领域或市场中直接进行的各方面分配,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直接利益,因此首先需要对初次分配的基本内涵、初次分配公平的主要内容以及判断初次分配公平的主要标准进行界定,这是清晰认识初次分配公平问题的本质和构建我国初次分配公平制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公平 内涵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六道关”
11
作者 石瑞勇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z2期12-13,共2页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一劳永逸的,要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基础工作,即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一劳永逸的,要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基础工作,即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必须从思想上入党,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先进性 党员 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 生产力 代表 生产方式 思想建党 党风廉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的制度思考
12
作者 石瑞勇 《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表现为垄断行业与普通单位收入差距过大,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比例严重失衡,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巨大。实现劳动要素收入公... 初次分配不公平问题表现为垄断行业与普通单位收入差距过大,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比例严重失衡,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源之一,也是制约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巨大。实现劳动要素收入公平,需要政府正视与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让广大劳动者有能力和机会获得合理收入,让劳动者真正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公平 集体协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初次分配认识误区及改进建议
13
作者 石瑞勇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2年第3期36-37,共2页
分配领域的利益矛盾较为复杂,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存在"三重三轻"的不正确认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整、市场经济行为的不完全等问题的存在,政府干预初次分配是必要的。政府适度干预初次分配,除了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 分配领域的利益矛盾较为复杂,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存在"三重三轻"的不正确认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整、市场经济行为的不完全等问题的存在,政府干预初次分配是必要的。政府适度干预初次分配,除了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之外,还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初次分配制度、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手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初次分配 适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女权批评的关系
14
作者 石瑞勇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1-3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为女权批评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没有马克思主义 ,女权批评不可能有如此蓬勃的发展 ;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女权批评的某些发展 ,对其有着补充丰富的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权批评 文艺理论 女权主义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收入分配公平实现的“分享”制度安排
15
作者 石瑞勇 《当代经济》 2018年第7期118-119,共2页
改革开放长期"非均衡"发展战略安排,在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重大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长期"非均衡"发展战略安排,在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重大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们利益最为密切的收入分配问题。实现收入分配的日趋公平化,需要从根本的制度安排着手,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全面实施企业利润分享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 制度 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瑞勇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年第9期19-21,共3页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大师之"大"在于大"智",更在于大"德",高校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 原因 优秀人物 “智” “大” “德” 教育
原文传递
当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公平根源探析
17
作者 石瑞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第21期3-4,共2页
多元化的利益集团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行为日趋频繁和激烈。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失衡的根源,在于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目标冲突与利益不均衡博弈导致的利益失衡。由于... 多元化的利益集团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行为日趋频繁和激烈。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失衡的根源,在于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目标冲突与利益不均衡博弈导致的利益失衡。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造成我国在利益博弈过程中一些内生性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和因素是造成利益格局失衡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初次分配 公平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判初次分配“公平”的标准体系
18
作者 石瑞勇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9年第6期60-61,共2页
对于初次分配公平的判断标准,西方经济学各派都以各自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当前,我国市场初次分配公平的评判标准,包含多个层次的评判标准系统,既包括宏观上的社会生产力标准,中观上的市场标准,也包括微观上的具体实践标... 对于初次分配公平的判断标准,西方经济学各派都以各自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当前,我国市场初次分配公平的评判标准,包含多个层次的评判标准系统,既包括宏观上的社会生产力标准,中观上的市场标准,也包括微观上的具体实践标准,构成了从一个评判公平与否的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判断标准 公平性 不公平 生产力标准 意见表达 生产要素所有者 生产要素市场
原文传递
企业声誉管理基本内涵剖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瑞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第21期10-11,共2页
获得社会大众的夸奖和好口碑,对企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荣誉、一种实际的利益诉求,也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生存发展之道。企业声誉具有资本属性,声誉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稀缺性的无形资产,企业声誉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 获得社会大众的夸奖和好口碑,对企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荣誉、一种实际的利益诉求,也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生存发展之道。企业声誉具有资本属性,声誉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稀缺性的无形资产,企业声誉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既然企业声誉管理对企业如此重要,首先就应该厘清企业声誉的内涵、特征等基本理论内容,清晰了解声誉资本与管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声誉 声誉特征 声誉管理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企业声誉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瑞勇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年第8期19-20,共2页
声誉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声誉可以帮助企业取得更大的市场成功,是企业业绩持续增长与"健康长寿"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存发展... 声誉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声誉可以帮助企业取得更大的市场成功,是企业业绩持续增长与"健康长寿"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存发展环境和竞争对手,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各环节和细节中可能会出现纰漏和问题,从而导致信用链的断裂进而让企业声誉蒙尘。良好企业声誉是经年累月的结果,在于企业管理者积极的创建和平时的精心呵护,是企业管理者重视声誉建构并进行日积月累的结果。面对我国企业声誉现状和声誉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管理层应该从思想意识、机构设置、互动沟通等方面进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 声誉管理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