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籽大小数量性状核苷酸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筛选
1
作者 乔丹 白冰楠 +12 位作者 葛群 刘小芳 栾玉娟 牛皓 龚举武 巩万奎 闫浩亮 李俊文 刘爱英 石玉真 Elsamman Elameer 陈全家 袁有禄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的群体,在2年2个地点(河南省安阳县、河北省威县)对棉籽粒长、粒宽、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圆度和籽指这6个棉籽大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液相芯片基因分型RIL群体得到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控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QTN)位点并筛选候选基因。结果发现:在4个环境下,6个棉籽大小性状的表型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除籽粒圆度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在RIL群体中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3.46%~10.82%。GWAS共检测到47个与6个棉籽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分布于21条染色体上,其中有8个SNP位点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稳定检测。通过分析置信区间内基因的功能和转录组表达数据,初步推测Gh_D05G1018和Gh_A10G1731为控制棉籽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棉籽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籽大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重组自交系群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数量性状核苷酸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棉籽相关性状的QTN挖掘及候选基因筛选
2
作者 白冰楠 乔丹 +13 位作者 葛群 栾玉娟 刘小芳 卢全伟 牛皓 龚举武 巩万奎 ELAMEER ELSAMMAN 闫浩亮 李俊文 刘爱英 石玉真 王海泽 袁有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01-2913,I0001-I0012,共25页
【目的】挖掘控制棉籽大小性状相关的遗传位点和相关基因,为研究棉籽大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陆地棉构建的含有30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研究对象,对4个环境的棉籽籽指、面积、周... 【目的】挖掘控制棉籽大小性状相关的遗传位点和相关基因,为研究棉籽大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陆地棉构建的含有30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研究对象,对4个环境的棉籽籽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长宽比、圆度7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利用液相芯片对RIL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得到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控制棉籽大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QTN),对数量性状遗传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筛选候选基因。【结果】7个棉籽大小相关性状在4个环境中均表现为连续正态分布,且具有明显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82%-10.70%,性状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适用于GWAS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籽指与面积、周长、长度、宽度显著相关,长宽比与圆度显著相关,表明可能存在一因多效位点。利用3VmrMLM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定位到47个与棉籽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遗传位点。A07染色体上共定位到11个数量遗传位点,其中,A07:71993462、A07:72067994和A07:72198802的位点物理位置接近,在4个环境中稳定存在,与棉籽籽指、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关。这3个数量遗传位点位于A07染色体71.99-72.87 Mb区间,标记间R2的平均值>0.8(P<0.001),呈现较大的连锁不平衡。遗传效应分析发现,该区段存在2种单倍型,在棉籽大小的相关性状中,单倍型Ⅱ与单倍型Ⅰ差异性显著,表明该位点直接影响棉籽大小性状,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TM-1转录组数据对区间内的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Gh_A07G1767在棉籽发育阶段优势表达,Gh_A07G1766在棉籽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推测其在棉籽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鉴定了47个QTN,筛选了2个与棉籽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籽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种间杂交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F1群体优势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石玉真 刘爱英 +2 位作者 李俊文 王淑芳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1,共6页
以4个陆地棉品种(系)和3个海岛棉品种为亲本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2个,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AD)遗传模型,通过对亲本和F1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为:纤维整齐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纤维长度、强度、麦克隆... 以4个陆地棉品种(系)和3个海岛棉品种为亲本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2个,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AD)遗传模型,通过对亲本和F1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为:纤维整齐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纤维长度、强度、麦克隆值及伸长率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所有的性状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效应;麦克隆值只受显性效应控制,其它4个性状还存在极显著的加性效应;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长度、整齐度和伸长率的显性效应值分别大于相应的加性效应值;所有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与环境之间的互作效应都很小。长度、强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的广义遗传率都非常高,整齐度的广义遗传率较小。这些结果表明,除纤维强度外陆海杂种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中显性遗传效应明显,与陆陆杂种及海海杂种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的结果不同。长度、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麦克隆值有显著的负向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通过陆海杂交利用海岛棉的优质纤维性状时,强度宜早代选择,而其它性状的选择不宜太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陆地棉 种间杂交 纤维品质 遗传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棉花纤维强度连锁的主效QTL应用于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被引量:27
4
作者 石玉真 刘爱英 +2 位作者 李俊文 邵艳华 袁有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21-527,共7页
本文以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和sGK9708(中41)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优质丰产品种太121和高纤维品质渐渗种质系7235杂交的F1代材料杂交并回交,配置了杂交回交组合两套,运用与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 本文以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sGK321和sGK9708(中41)为轮回亲本,分别与优质丰产品种太121和高纤维品质渐渗种质系7235杂交的F1代材料杂交并回交,配置了杂交回交组合两套,运用与一个已定位的高强纤维QTL紧密连锁的2个SSR标记,通过对这两套杂交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sGK321×[(Tai121×7235)×sGK321]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和sGK9708×[(Tai121×7235)×sGK9708]组合的F2群体、F2:3群体中,有/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分别为29.78cN/tex//28.19cN/tex、29.35cN/tex//27.97cN/tex和29.74cN/tex//27.65cN/tex、29.12cN/tex//27.33cN/tex,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了此高强纤维主效QTL在不同的遗传背景,经过多代杂交、回交和自交后,能够稳定遗传而且QTL的效应稳定;利用此高强纤维主效QTL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提高棉花纤维强度效果是显著的。可以在棉花的苗期或早期世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这为快速有效地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培育棉花新品种新品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运用此项技术结合其它手段进行优质、抗虫等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快速有效地改良现有的陆地棉推广品种,创造高产、优质、抗虫棉花新材料或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强度 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有色棉纤维和短绒色泽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18
5
作者 石玉真 杜雄明 +4 位作者 刘国强 强爱娣 周忠丽 潘兆娥 孙君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248,共7页
利用不同纤维色泽材料及其 F1和 F2 代对有色棉纤维和短绒色泽遗传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棕色和绿色纤维各由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主效基因控制 ,表现不完全显性 ,棕色和绿色短绒也各由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绿色纤... 利用不同纤维色泽材料及其 F1和 F2 代对有色棉纤维和短绒色泽遗传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棕色和绿色纤维各由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主效基因控制 ,表现不完全显性 ,棕色和绿色短绒也各由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绿色纤维和短绒相对棕色为显性 ,棕色纤维和短绒相对白色纤维为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色棉纤维 短绒 色泽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由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 被引量:5
6
作者 石玉真 张保才 +2 位作者 李俊文 刘爱英 袁有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66-1476,共11页
以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中221、中棉所36(中36)两个陆地棉品种(系)为轮回亲本配制了两套杂交回交的组合:中36×海1组合和中221×海1组合。通过对这2套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杂交铃、自交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以分离群体BC1F... 以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中221、中棉所36(中36)两个陆地棉品种(系)为轮回亲本配制了两套杂交回交的组合:中36×海1组合和中221×海1组合。通过对这2套组合的不同世代群体杂交铃、自交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以分离群体BC1F1为父本,轮回亲本中221、中36分别为母本时,母体植株上的杂交铃(BC2F0)的纤维品质性状与父本BC1F1群体植株上自交铃的纤维品质性状之间在平均值、极差和变异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不显著,而与母本(轮回亲本)值接近;又以分离群体BC2F1为母本,轮回亲本中221、中36分别为父本,母体植株上的杂交铃(BC3F0)纤维品质与母本BC2F1群体植株上自交铃的纤维品质性状在平均值、极差和变异系数上接近,除整齐度以外,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杂交铃的纤维品质偏向母体植株上的自交铃的纤维品质,父本花粉的基因型对杂交当代种子上的纤维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杂交铃种子上的纤维品质主要由当代种子的表皮细胞基因型即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而当代种子胚的基因型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母体基因型 杂交铃 自交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种间杂交铃重和衣分的遗传及其F_1群体优势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石玉真 刘爱英 +2 位作者 李俊文 王淑芳 袁有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以4个陆地棉品种(系)和3个海岛棉品种为亲本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2个,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AD)遗传模型,通过对亲本和F1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为:铃重和衣分都存在极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加性... 以4个陆地棉品种(系)和3个海岛棉品种为亲本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2个,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AD)遗传模型,通过对亲本和F1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为:铃重和衣分都存在极显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与环境的互作都很小。铃重以加性效应为主,为54.3%,显性效应相对较小,为21.6%。衣分主要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其加性效应和显性同等重要,分别是43.8%和49.8%。铃重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分别为54.3%和75.8%,衣分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分别为43.8%和93.6%。铃重和衣分F1均具有显著的负向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F1铃重小于中亲值,偏向低亲值;F1衣分小于中亲值,接近或小于低亲值。在利用海岛棉的优异性状时,要考虑亲本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其性状遗传方式的特点,在进行陆海杂交、高代回交辅助选择时必须考虑性状的遗传效应。铃重可以在早世代进行选择,衣分应在中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陆地棉 种间杂交 铃重 衣分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布料洗晒色泽变化初探 被引量:11
8
作者 石玉真 杜雄明 +3 位作者 刘国强 傅怀勤 李润花 周忠丽 《中国棉花》 1998年第12期13-15,共3页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布料洗晒色泽变化的分析,说明经过洗涤以后,彩色棉布的颜色会变深;其颜色的变化随洗涤液、洗涤次数、洗涤液温度、晾晒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酸碱处理后其色泽的变化趋向也不同,这为有色棉的加工和穿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 天然彩色 棉布料 纺织品 洗涤 色泽 彩色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杂种棉花自然吐絮铃与霜后大铃的纤维品质差异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石玉真 刘爱英 +3 位作者 李俊文 张保才 王淑芳 袁有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7期140-147,共8页
通过对两套材料(15个海岛棉及其陆海杂种F1与89个陆海杂种BC2F1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未正常吐絮)与霜前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为除比强度和伸长率外,2003年的15个材料霜后大铃比正常吐絮铃的平均纤维长度短1.15mm、马克隆值降... 通过对两套材料(15个海岛棉及其陆海杂种F1与89个陆海杂种BC2F1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未正常吐絮)与霜前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分析,结果为除比强度和伸长率外,2003年的15个材料霜后大铃比正常吐絮铃的平均纤维长度短1.15mm、马克隆值降低1.00、整齐度减少2.16,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除纤维长度外,2005年的89个群体株系霜后大铃比自然吐絮棉铃平均纤维比强度增加1.73cN/tex、马克隆值降低1.33、整齐度减少0.49、伸长率增加0.21,差异也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霜后大铃与自然吐絮铃纤维品质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材料霜后大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与自然吐絮铃的基本一致。这说明了霜后大铃对多数纤维品质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但是与自然吐絮棉铃一样,霜后大铃仍能基本反应材料间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差异,这对陆海杂种棉花纤维品质遗传研究和育种选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品质 陆海杂种 自然吐絮铃 霜后大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BC_4F_2和BC_4F_3代换系的评价及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QTL的检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兰孟焦 杨泽茂 +8 位作者 石玉真 葛瑞华 李爱国 张保才 李俊文 商海红 刘爱英 王涛 袁有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086-3097,共12页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陆海BC4F2和BC4F3代换系进行评价并检测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的QTL,为筛选棉花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精细定位纤维品质QTL、实现分子聚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GGT32(graphical genotyping)软件分析每个代换系...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陆海BC4F2和BC4F3代换系进行评价并检测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的QTL,为筛选棉花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精细定位纤维品质QTL、实现分子聚合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GGT32(graphical genotyping)软件分析每个代换系的基因型组成,采用SAS PROC GLM的单向方差分析方法检测影响各性状的QTL。【结果】检测到50个单片段代换系,其中9株含有纯合的海岛棉片段,并筛选出12个代换片段少、纤维品质优良的代换系。共检测到15个控制产量性状和19个控制纤维品质的QTL,集中分布在12个连锁群中,解释的表型变异率在2.80%—14.13%。【结论】4个上半部平均长度QTL在2个世代中稳定遗传,1个上半部平均长度QTL在前人研究论文中检测到,部分标记位点同时控制几个不同的性状,并发现增效基因不全来自高值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QTL检测 纤维产量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陆地棉与优质品系杂交铃重、衣分的遗传及其F1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俊文 刘爱英 +5 位作者 石玉真 龚举武 王涛 商海红 巩万奎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利用7个陆地棉抗虫常规品种(品系)为母本,5个优质不抗虫品系为父本,按NCII设计配制了35个组合,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亲本及F1两年的铃重、衣分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铃重的遗传主要受到显性效... 利用7个陆地棉抗虫常规品种(品系)为母本,5个优质不抗虫品系为父本,按NCII设计配制了35个组合,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亲本及F1两年的铃重、衣分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铃重的遗传主要受到显性效应的控制,衣分主要受到加性效应的控制,显性效应对衣分也有重要影响。F1的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和正向超亲优势,而衣分则具有极显著的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和负向群体超亲优势。铃重狭义遗传率为0,进行杂交育种时不宜在早代进行选择,但因其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可通过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提高棉花的铃重;衣分具有较高的狭义遗传率,适宜在早中世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双列杂交 遗传分析 杂种优势 铃重 衣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BC_5F_2代换系的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表型分析及QTL定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梁燕 贾玉娟 +11 位作者 李爱国 张保才 刘广平 李骏智 石玉真 李俊文 刘爱英 龚举武 王涛 商海红 巩万奎 袁有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本研究利用生产上推广的优良早熟陆地棉栽培品种中棉所36为受体亲本,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选择培育了一套由303个单株组成的BC5F2代换系。从已构建的BC1F1遗传图谱上以5~10cM为标准挑选391对多态性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多数单株含有海岛棉... 本研究利用生产上推广的优良早熟陆地棉栽培品种中棉所36为受体亲本,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选择培育了一套由303个单株组成的BC5F2代换系。从已构建的BC1F1遗传图谱上以5~10cM为标准挑选391对多态性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多数单株含有海岛棉代换片段数为2~10个。对该群体的单株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存在大量具有优良品质的单株,纤维强度最高的能达到37.8cN/tex,铃重、衣分、纤维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及纤维强度超轮回亲本分别为17.82%、44.55%、46.86%、33.33%、74.92%、41.58%、42.57%。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方差分析,共定位了20个与产量性状和33个与纤维品质性状有关的QTL,其中qUN-14-2、qBW-2-20、qFL-2-20和qMV-1-38这4个QTL存在一定的遗传稳定性。鉴定的QTL大多是微效基因,解释表型变异为3.01%~9.69%,该研究为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精细的分子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BC5F2代换系 表型 QTL定位 产量 纤维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泽茂 李骏智 +8 位作者 李爱国 张保才 刘广平 李俊文 石玉真 刘爱英 蒋建雄 王涛 袁有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33-241,共9页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又叫导入系(introgression lines,ILs),是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中导入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如果代换系中只含有一个来自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则称为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又叫导入系(introgression lines,ILs),是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中导入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如果代换系中只含有一个来自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则称为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本实验利用陆地棉栽培种CCRI221(中棉所45)为受体,海岛棉海1为供体,通过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1个由116个家系组成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利用分布在棉花基因组25个连锁群上的276个多态性标记对BC4F1世代进行检测。这些标记覆盖了棉花基因组2347cM,占棉花基因组4450cM的52.7%。在每个家系中,代换片段最多的55个,最少的15个,平均32.92个,覆盖棉花基因组180.7~969cM的,平均覆盖了502cM。占检测长度(2347cM)的21.4%。在各家系中,每个连锁群平均包含0.1~8.3个海岛棉片段,平均覆盖每个连锁群0.2~54.2cM,占每条连锁群被检测长度0.5~207cM的10.3%~35.5%。本研究为棉花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QTL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长度主效QTLs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聚合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董章辉 石玉真 +6 位作者 张建宏 王淑芳 李俊文 刘爱英 唐淑荣 褚平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283,共5页
以2个品种(系)TG41和sGK156以及3个纤维品质优异的种质系7235、HS427-10和0-153为亲本,配制了(sGK156×HS427-10)×(0-153×7235)(、TG41×HS427-10)×(0-153×7235)和(sGK156×0-153)×(sGK156×H... 以2个品种(系)TG41和sGK156以及3个纤维品质优异的种质系7235、HS427-10和0-153为亲本,配制了(sGK156×HS427-10)×(0-153×7235)(、TG41×HS427-10)×(0-153×7235)和(sGK156×0-153)×(sGK156×HS427-10)3套组合的双交F1及F2群体,利用3个纤维长度不同QTLs相关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结果,用3个标记分别进行单标记辅助选择时,有/无标记单株平均纤维长度之间的差异在3个群体的F1世代中都可以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且在F2世代株行中也表现出一定差异,可以稳定表达。当用2个或3个标记同时进行聚合选择时,随着聚合到QTL个数的增多,单株平均纤维长度值增大,选择效果越来越好,但在不同群体中表现有差异。可见,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对棉花纤维长度进行改良是有效的,聚合多个QTLs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有必要培育多个基因聚合并纯合的高代重组自交系材料,进一步研究多基因聚合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长度 QTL 分子标记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群体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福鼎 李俊文 +5 位作者 刘爱英 石玉真 王涛 张建宏 王淑芳 袁有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9-325,共7页
以陆地棉优质品系0-153和大面积推广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系sGK9708为亲本构建了含有196个F6:8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4个环境中,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指数、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子指、单株子棉产量及... 以陆地棉优质品系0-153和大面积推广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系sGK9708为亲本构建了含有196个F6:8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4个环境中,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指数、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子指、单株子棉产量及单株皮棉产量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多环境下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家系间及环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纤维伸长率外,其余各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0.75以上。共有6个家系在纤维长度、细度和强度性状上均超过高亲,可作为优质纤维种质。相关分析显示,有些家系可能打破了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间的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该群体各系分在了不同的组,表明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该群体是进行优异纤维品质相关基础研究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重组自交系 产量 品质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_5F_3和BC_5F_(3∶4))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表现的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金凤 石玉真 +9 位作者 梁燕 贾玉娟 张保才 李俊文 龚举武 刘爱英 商海红 王涛 巩万奎 袁有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3-781,共9页
本研究以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陆地棉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构建了一套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通过对BC5F3和BC5F3∶4这两个世代材料表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同年份中与轮回亲本比较,群体各性状的极差和遗传变异系数都比较大;1942个BC5F3... 本研究以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陆地棉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构建了一套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通过对BC5F3和BC5F3∶4这两个世代材料表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同年份中与轮回亲本比较,群体各性状的极差和遗传变异系数都比较大;1942个BC5F3单株群体中衣分最高达49.57%,超轮回亲本比例为71.78%,纤维断裂比强度最高为36.5cN/tex;658个BC5F3∶4株行群体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最大值32.25mm,超轮回亲本比例为47.57%,断裂比强度最高达到32.2cN/tex,超轮回亲本比例为40.27%;通过相关性分析,主要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在两个世代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衣分与纤维长度及强度在群体内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通过高代回交后连续自交得到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含有大量具有丰产、纤维品质优异的单株,两个世代材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产量和品质同步改良还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为进一步的近等基因系分析、基因克隆、基因聚合效应分析等储备了大量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EST-SSRs在香蕉中的通用性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郑丽珊 石玉真 +5 位作者 王静毅 黄秉智 冀小蕊 张保才 袁有禄 武耀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香蕉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有限,通过对棉花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的通用性研究。用1343对棉花EST-SSR引物对贡蕉(AA)和野蕉(BB)两个材料进行转移扩增,得到226对有效扩增的引物。进一步用该226对引物对20个香蕉品种和4个野蕉材料扩增,得到... 香蕉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有限,通过对棉花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的通用性研究。用1343对棉花EST-SSR引物对贡蕉(AA)和野蕉(BB)两个材料进行转移扩增,得到226对有效扩增的引物。进一步用该226对引物对20个香蕉品种和4个野蕉材料扩增,得到了157对多态性引物。15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到1188个条带,平均7.6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范围在0.58~0.91之间。依据获得的SSR数据,应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方法,在相似系数0.60水平上,将24个品种分为两大类群,类群I是以A基因组为主的品种群,类群Ⅱ是以B基因组和A基因组与B基因组杂交的品种群,证明了棉花EST-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香蕉 EST-SSP 标记 通用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陆地棉株高QTL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蕊 石玉真 +10 位作者 张金凤 梁燕 张保才 李俊文 王涛 龚举武 刘爱英 商海红 巩万奎 白志川 袁有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7-465,共9页
以陆地棉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和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了能检测到稳定的株高QTL,将三个代换系群体(BC5F3,BC5F3:4和BC5F3:5)在5个环境中种植,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河南安阳种植BC5F3单株、BC5F3:4株行,2011年分... 以陆地棉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和海岛棉海1为供体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了能检测到稳定的株高QTL,将三个代换系群体(BC5F3,BC5F3:4和BC5F3:5)在5个环境中种植,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河南安阳种植BC5F3单株、BC5F3:4株行,2011年分别在河南安阳、辽宁辽阳和新疆石河子种植BC5F3:4株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群体环境中株高的超亲比例为53.43%~88.97%。从早期构建的总图距为5088.28 cM,含有2280个SSR标记位点,覆盖26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中筛选标记,对408个单株进行的SSR鉴定,结果检测到16个株高QTL,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35%~13.17%。有7个QTL在2个以上环境被检测到。与标记MUSS563紧密连锁的qPH-15-19在一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在前人的研究中也有报道。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QTL、基因克隆、分子辅助选择等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株高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BC_4F_3和BC_4F_(3:4)代换系纤维产量与品质的表型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兰孟焦 石玉真 +7 位作者 葛瑞华 李俊文 龚举武 刘爱英 商海红 巩万奎 王涛 袁有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对陆海BC4F3和BC4F3:4代换系群体的纤维产量与品质的表型性状进行初步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代换系各性状平均值与轮回亲本中棉所45相近,但群体内部个体间仍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不乏超越中棉所45的材料。从中筛选20个纤维品质突出... 对陆海BC4F3和BC4F3:4代换系群体的纤维产量与品质的表型性状进行初步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代换系各性状平均值与轮回亲本中棉所45相近,但群体内部个体间仍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不乏超越中棉所45的材料。从中筛选20个纤维品质突出单株(株行),2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高于30.00 mm,断裂比强度高于31.0 c N/tex,表现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棉花纤维品质育种提供了选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纤维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淑芳 石玉真 +5 位作者 刘爱英 熊宗伟 唐淑荣 李俊文 王玉红 袁有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3期157-161,共5页
采用2个纤维品质表现高强的材料和黄河流域棉区的2个主栽抗虫品种配成2个组合,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5个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质性状是由一个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效应中,F... 采用2个纤维品质表现高强的材料和黄河流域棉区的2个主栽抗虫品种配成2个组合,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5个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质性状是由一个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效应中,F2分离群体中,比强度的遗传效应最大,为14.36%和8.40%,其次是绒长性状,为9.51%和2.59%。F2:3中的主基因效应与F2接近。主基因显性效应很小,除纤维长度在一个组合中总显性效应(主基因显性效应+多基因显性效应)为较大正值外,其余三个性状在两个组合中均表现负值或接近于0,杂合状态下多数纤维品质性状表型值偏向中亲值或低亲值,分子标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单纯依靠表型选择效率低,需要依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主栽品种进行品质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纤维品质 主基因 多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