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雷氏骨折复位后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石忠琪 赵洪州 +1 位作者 闫旭 任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1-523,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克雷氏骨折方法的比较,探讨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及其动力来源。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采用常规复位,小夹板及纸压垫固定,麻醉消退后练习握拳。B组在A组的基础上前3周限制握拳。C组同A组治疗方法,只是将尺侧板加长...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克雷氏骨折方法的比较,探讨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及其动力来源。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采用常规复位,小夹板及纸压垫固定,麻醉消退后练习握拳。B组在A组的基础上前3周限制握拳。C组同A组治疗方法,只是将尺侧板加长使腕部置于轻度尺偏位以控制腕过度尺偏,练习握拳。D组在C组的治疗情况下前3周限制握拳。结果:4组患者从桡骨长度丢失、掌倾角丢失、尺偏角丢失、旋转功能受限及外观畸形各方面评价结果表明,D组效果最好,A组最差,C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导致克雷氏骨折桡骨长度丢失的主要动力来源为屈指肌群及桡侧屈伸腕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骨折固定术 桡骨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石忠琪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随着人体的衰老,骨质疏松逐渐发生。而在骨质疏松骨折中,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是对老年人生命威胁最大的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内在基础,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部因素。髋关节...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随着人体的衰老,骨质疏松逐渐发生。而在骨质疏松骨折中,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是对老年人生命威胁最大的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内在基础,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部因素。髋关节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主要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包括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出现,深部静脉栓塞及骨质疏松及愈合能力低下。所以,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案正确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老年髋部骨折后的病死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中空加压螺纹钉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9
3
作者 石忠琪 魏万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中空加压螺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氯铵用于骨科开放性伤口清洗消毒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石忠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9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苯扎氯铵用于骨科开放性伤口清洗消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60例急症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0.1%苯扎氯铵溶液冲洗伤口,冲洗顺序为0.1%苯扎氯铵溶液、蒸馏水、双氧水、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苯扎氯铵用于骨科开放性伤口清洗消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60例急症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0.1%苯扎氯铵溶液冲洗伤口,冲洗顺序为0.1%苯扎氯铵溶液、蒸馏水、双氧水、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常规碘伏消毒处理创面,消毒液冲洗前后,分别用无菌拭子取创口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数冲洗前、冲洗后菌落数,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两组冲洗前测定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冲洗后菌落数及减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苯扎氯铵溶液用于骨科开放性伤口冲洗,可明显减少伤口细菌数,具有显著的局部杀菌灭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氯铵 开放伤 冲洗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袢钢丝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附30例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石忠琪 赵文宽 唐建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7年第6期368-368,共1页
本院自1994年4月至1996年4月采用“环一袢钢丝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32例,获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4例,女8例,均为伤后3周以内的闭合性、粉碎性髌骨骨折。其粉碎骨块均在4块以上。年龄最小32岁,最大64岁,平... 本院自1994年4月至1996年4月采用“环一袢钢丝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32例,获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4例,女8例,均为伤后3周以内的闭合性、粉碎性髌骨骨折。其粉碎骨块均在4块以上。年龄最小32岁,最大64岁,平均40岁。受伤机制:跌倒膝部着地致伤20例,车祸致伤8例,重物打击致伤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h~12d。一例术后7周因外伤致再骨折,一例失访。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髌前横切口,探查关节软骨面及骨折块移位、压缩情况。然后于骨折远、近端选择较大骨块,各横形钻一骨隧道。此隧道要求位置偏后,以防骨折向后成角。将直径1mm的钢丝于近端隧道由内向外穿出,再于远端骨隧道由外向内穿出,形成一环形但不打结,再于近端隧道由内向外穿出,在髌前拉向内下,并向外侧穿出,再于髌前又形成一“8”字。抽紧钢丝,检查骨折块复位情况,打结(附图)。若关节面不平整,可将钢丝稍放松,调整后再重新拉紧,打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粉碎性骨折 环-袢钢丝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胫前肌腱鞘损伤手术修复观察报告
6
作者 石忠琪 闫旭 任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8-639,共2页
[目的]胫前肌腱鞘损伤是一种少见且治疗困难的损伤。本文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拟解决这一问题。[方法]通过将3例病人用腱鞘后侧切开减张缝合腱鞘前侧的方法,恢复腱鞘前侧的完整性,解决伤口长期不愈的问题。[结果]3例病人伤口皆Ⅰ期愈合,经... [目的]胫前肌腱鞘损伤是一种少见且治疗困难的损伤。本文通过改进手术方式拟解决这一问题。[方法]通过将3例病人用腱鞘后侧切开减张缝合腱鞘前侧的方法,恢复腱鞘前侧的完整性,解决伤口长期不愈的问题。[结果]3例病人伤口皆Ⅰ期愈合,经过平均3年5个月的随访,伤口未出现破溃,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用此方法修复损伤的胫前肌腱鞘是简便有效的,解决了胫前肌腱鞘损伤后伤口不愈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肌腱鞘 损伤 手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骨科急诊漏诊发生的相关措施探讨
7
作者 石忠琪 李梦彤 匡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45-6046,共2页
关键词 骨科 急救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稳定系统和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闫旭 陈新 +1 位作者 石忠琪 王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7月-2008年12月应用LISS及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连续性患者58例。解剖钢板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41.2岁(23-68岁...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7月-2008年12月应用LISS及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连续性患者58例。解剖钢板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平均41.2岁(23-68岁);骨折按AO/OTA分型A2型5例,A3型9例,C2型16例,C3型2例。LISS钢板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平均41.5岁(21-61岁);骨折按AO/OTA分型A2型4例,A3型7例,C2型13例,C3型2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用改良HSS评分来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2组骨折类型、平均年龄及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出血量及12个月HSS评分比较,LISS钢板组优于解剖钢板组。解剖钢板组的植骨例数多于LISS钢板组。影像学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ISS钢板组钢板刺激症状较多。结论:LISS及解剖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高能量复杂骨折均有较满意效果。LISS还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微创稳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与带线铆钉修复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个月随访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匡澜 张克刚 石忠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6期4148-4152,共5页
背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肩锁关节脱位修复方案。由于锁骨钩钢板金属钩占据了肩峰下间隙,部分患者内固定后会出现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因此需要找到能更好的替代锁骨钩钢板的内固定材料。目的:对比观察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 背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肩锁关节脱位修复方案。由于锁骨钩钢板金属钩占据了肩峰下间隙,部分患者内固定后会出现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因此需要找到能更好的替代锁骨钩钢板的内固定材料。目的:对比观察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修复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27例、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组24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分别对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与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组之间JO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个月,锁骨钩钢板组患者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骨质吸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带线铆钉弹力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高于带线铆钉弹力组(P<0.05)。提示两种内固定方案均可用于修复TossyⅢ型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临床疗效相似,但带线铆钉弹力内固定避免了术后肩峰撞击、肩峰骨侵蚀、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带线铆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匡澜 石忠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98-201,共4页
临床上收治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多是由剧烈创伤所致,多数患者伴有一定的脏器及组织损伤,多发伤盆骨骨折大量出血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异常,若不能进行及时救治,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损伤控制性复苏(DCR)理论近年... 临床上收治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多是由剧烈创伤所致,多数患者伴有一定的脏器及组织损伤,多发伤盆骨骨折大量出血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异常,若不能进行及时救治,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损伤控制性复苏(DCR)理论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救治中,并为创伤患者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必要指导,DCR理论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积极评估,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的致残和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紊乱 不稳定型骨折 损伤控制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旭 石忠琪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0期3750-3753,共4页
银屑病患者10%~30%会出现自身免疫性炎性关节炎,通常称为银屑病关节炎(PsA).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其中甲氨蝶呤最为常用.目前对生物制剂的研究较多,最常用的为... 银屑病患者10%~30%会出现自身免疫性炎性关节炎,通常称为银屑病关节炎(PsA).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其中甲氨蝶呤最为常用.目前对生物制剂的研究较多,最常用的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针对PsA这种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粒细胞/单核细胞除滤输血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可以消除致病性白细胞.局部用药和物理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措施.如果出现关节变形和僵硬,可考虑外科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 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5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宪铁 石忠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 生肌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骨小面的腕弓Ⅱ变化
13
作者 刘志强 阚士廉 +1 位作者 石忠琪 李梦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49,I0002,共3页
关键词 腕骨 月骨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式仪 马宝通 +5 位作者 张建国 李昭 石忠琪 李汉民 韩慧 张俊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7-240,共4页
根据桡骨头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用一定硬性和韧性的超高分子量聚已烯材料,做成不同大小、长短的人工桡骨头假体。临床上主要治疗桡骨头粉碎骨折。手术暴露取肘后外侧斜行切口,从肘肌与尺侧腕伸肌间切开肱桡关节囊,部分切断环状韧... 根据桡骨头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用一定硬性和韧性的超高分子量聚已烯材料,做成不同大小、长短的人工桡骨头假体。临床上主要治疗桡骨头粉碎骨折。手术暴露取肘后外侧斜行切口,从肘肌与尺侧腕伸肌间切开肱桡关节囊,部分切断环状韧带,摘除粉碎的桡骨头。在桡骨上端截骨,并扩大其髓腔。将备好的桡骨头假体柄插入桡骨上端髓腔内,用骨水泥加固。作者从1989年起采用这种假体治疗桡骨头粉碎骨折30例,经临床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证明假体生物相容性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疗效优良率为86.7%,早期手术优良率为95.8%。未发现假体变形、折断现象。假体置换稳定,避免了桡骨短缩上移和下桡尺关节半脱位等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 骨折 假体置换 人工桡骨头
原文传递
急诊骨外伤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晓云 石忠琪 +2 位作者 郭军 刘爱霞 赵洪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骨外伤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方法分析1999-2003年天津医院急诊骨外伤的变化特征并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单相关分析。筛选气象因子对骨科急诊量变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骨科急诊量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比较高,与气象要素... 目的探讨急诊骨外伤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方法分析1999-2003年天津医院急诊骨外伤的变化特征并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单相关分析。筛选气象因子对骨科急诊量变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骨科急诊量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比较高,与气象要素相关性较好。用气象因子组成的急诊骨外伤预测方程通过了可信度检验。结论骨科急诊量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用气温、气压和降水量等主要气象因子对骨科急诊量作分级预测,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骨外伤 相关性 气象要素 预测
原文传递
改良Ottawa踝准则鉴别急性足踝损伤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楠 刘彦士 +5 位作者 辛景义 马信龙 梅晓龙 石忠琪 李刚 孙振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2742-274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Ottawa踝准则(Ottawaanklerules,OAR)对急性足踝损伤骨折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至12月天津医院骨科前瞻性纳入急诊连续收治的足踝损伤患者272例,男135例,女137例;中位年龄27.5(7-87)岁;左侧肢体155,... 目的探讨改良Ottawa踝准则(Ottawaanklerules,OAR)对急性足踝损伤骨折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至12月天津医院骨科前瞻性纳入急诊连续收治的足踝损伤患者272例,男135例,女137例;中位年龄27.5(7-87)岁;左侧肢体155,右侧117例;受伤至就诊中位时间4(0.3~24)h。参照传统和改良OAR进行体格检查,然后行足踝X线确定骨折发生情况,对比两种方法对足踝骨折的检出效果。结果272例患者骨折100例(发生率36.8%);踝关节骨折49例,足部骨折51例。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标准,传统和改良OAR灵敏度分别为93.0%、100%,特异度9.9%、8.7%,阳性预测值37.5%、38.9%,阴性预测值70.8%、100%,准确度40.4%、42.3%,漏诊率7%、0%。改良OAR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阴性似然比、漏诊率均优于传统OAR,特异度略低于传统OAR。改良OAR的Kappa值=0.065(P〉0.05),对足踝骨折的诊断一致性优于传统OAR。传统OAR可以减少6.3%(17/272)X线检查,改良OAR减少5.51%(15/272)。结论改良OAR明显降低了足部骨折漏诊率,但其特异度较差,临床需辅助超声检查提高其特异度并减少不必要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踝损伤 急救医疗服务 诊断 Ottawa踝准则
原文传递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调节细胞骨架构建在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旭 阚世廉 +1 位作者 金晔 石忠琪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roTOR)调节细胞骨架构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基质干细胞,在体外...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roTOR)调节细胞骨架构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基质干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分化2周后成为神经样细胞;应用PTEN抑制剂BPV作用于该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PTEN下游信号分子mTOR的表达变化;应用结合有荧光剂的鬼笔环肽染色细胞骨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突起内细胞骨架的变化特征及测量细胞突起长度。结果成人骨髓来源的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神经细胞特征性标志分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B-Ⅲ微管蛋白(tubulin)表达水平增加,而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巢蛋白表达先增加后减少(P〈0.05);经BPV作用后mTOR的表达水平高于作用前(P〈0.05);细胞突起生长的长度从(4.58±1.21)μm增加到(9.09±2.68)μm(P〈0.05)。结论BMSCs来源的神经细胞分化成熟时,PTEN/mTOR具有调节神经细胞突起内细胞骨架构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细胞分化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雷帕霉素靶蛋白 细胞骨架
原文传递
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复苏早期不同晶体液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旭 石忠琪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73,共1页
我们应用生理盐水(NS)和乳酸林格氏液(LR)复苏的早期阶段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等参数,观察给予不同的液体类型对水肿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不同。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治疗效果 动物模型 控制出血 早期 复苏 晶体液 乳酸林格氏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