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纹动脉放射冠区的散在脑梗死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宋良 付胜奇 +4 位作者 朱利利 石宝洋 刘海涛 禹萌 张洪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SA)放射冠区的散在脑梗死病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住院并确诊为LSA梗死的患者164例。根据梗死病灶位置分为LSA起始处单一病灶(n=103)和梗死... 目的探讨豆纹动脉(LSA)放射冠区的散在脑梗死病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住院并确诊为LSA梗死的患者164例。根据梗死病灶位置分为LSA起始处单一病灶(n=103)和梗死由LSA起源并多处分散病灶(n=61)。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结果164例患者中END49例,非END115例。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单一病灶相比,梗死由LSA起源并多处分散病灶出现END占比显著增多[27(55.1%)vs.22(44.9%),P<0.05],与前部型梗死相比,后部型梗死患者发生END显著增多[39(79.6%)vs.10(20.4%),P<0.05]。校正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示,梗死由LSA起源并多处分散病灶(OR=3.669,95%CI:1.696~7.939,P=0.001)、后部型梗死(OR=2.303,95%CI:1.005~5.279,P=0.049)均与END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随访3个月,与单一病灶相比,梗死由LSA起源并多处分散病灶预后良好患者占比显著减少(45.9%vs.91.3%),临床结局预后差。结论LSA放射冠区的散在梗死灶及后部型梗死是LSA梗死发生END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放射冠区散在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END导致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纹动脉 放射冠 病灶部位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影响
2
作者 付胜奇 李浩然 +4 位作者 朱利利 周晓影 石宝洋 胡胜洁 秦海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CMB的存在、部位及负荷量对患者3个月mRS的影响。并对血管再通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是否存在CMB与3个月预后无显著相关性(38.0%vs 44.2%;P=0.295),在血管再通患者中,无CMB患者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有CMB患者(56.9%vs 35.8%,P=0.011);CMB与3个月时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仅高负荷CMB与3个月时预后相关(OR=0.017,95%CI 0.112~0.808,P=0.017);血管再通患者中,存在CMB(OR=0.422,95%CI 0.214~0.832,P=0.013)、脑叶CMB(OR=0.379,95%CI 0.157~0.920,P=0.032)及高负荷CMBs(OR=0.207,95%CI 0.056~0.760,P=0.018)与3个月预后显著相关。结论CMB对血管再通患者的不良影响大于未再通患者。存在CMB、脑叶CMB及高负荷CMB是血管再通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mR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石宝洋 靳航 杨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5-278,共4页
脑卒中已跃升至人类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给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70%~80%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时间就是大脑”的治疗观念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因此早期治疗、尽早开... 脑卒中已跃升至人类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给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70%~80%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时间就是大脑”的治疗观念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因此早期治疗、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的最重要治疗原则,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里程碑,它为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提供了可能,在其被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20余年里,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国内外众多临床指南高级别推荐。但随着其长期、广泛运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带来了一些并发症,个别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JP3]熟知各种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与治疗等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早识别并及时处理、降低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危害等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关并发症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相关并发症 阿替普酶 临床研究 梗死相关血管 早期治疗 治疗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失语改善情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付胜奇 石宝洋 +3 位作者 张津 宋良 张洪涛 张淑玲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失语改善的比例及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连续入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60例,根据NIHS...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失语改善的比例及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连续入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60例,根据NIHSS评分分为NIHSS评分≤8分组和NIHSS评分>8分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吸烟饮酒史、LDL-C、发病至溶栓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溶栓24 h后神经功能显著好转、失语改善的比例差异,并比较两组失语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共计纳入伴有失语的AIS患者158例,其中NIHSS评分≤8分患者49例,NIHSS评分>8分患者109例,两组基线资料及溶栓24 h后神经功能显著好转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8分组溶栓24 h后失语改善比例高于NIHSS评分>8分组(67.3%vs45.9%,P=0.021),NIHSS评分≤8分组失语完全改善比例高于NIHSS评分>8分组(69.7%vs 44.0%,P=0.021)。结论伴有失语的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24 h后,NIHSS评分≤8分患者失语改善比例高于NIHSS评分>8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小梗死导致手指功能障碍的预探索研究
5
作者 付胜奇 张杰文 +4 位作者 杨冬冬 石宝洋 李浩然 张洪涛 张淑玲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以皮层小梗死引起单纯手指无力的临床表现较为少见,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7月-2016年12月来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以手指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皮层小梗死患者,临床上记录患侧手部肌力、手部感... 目的以皮层小梗死引起单纯手指无力的临床表现较为少见,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7月-2016年12月来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以手指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皮层小梗死患者,临床上记录患侧手部肌力、手部感觉异常情况及手指无力的详细查体(屈、伸、内收和外展,依据0~5级肌力记录法),并记录患者可能的发病机制或病因,依据主要功能障碍手指为小指或拇指分为主要尺侧手指功能障碍组和主要桡侧手指功能障碍组。影像学上应用弥散加权成像进行病灶定位,并测量大脑镰至病变中心及大脑最外侧缘的距离(其比率定义为B/A)。结果共入组符合标准的皮层小梗死患者13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分析表明,主要累及尺侧手指6例,主要累及桡侧手指7例。主要累及尺侧手指功能组B/A=0.50±0.07,主要累及桡侧手指功能组B/A=0.71±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P<0.05)。主要累及尺侧手指功能组5例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栓子清除障碍,1例为不明原因栓塞;主要累及桡侧手指功能组4例发病机制主要为动脉-动脉栓塞,2例为心源性栓塞,1例为烟雾病。结论尺侧手指代表区靠近皮层内侧,梗死部位位于大血管分水岭区,发病机制可能与低灌注有关。桡侧手指代表区靠近皮层外侧,梗死部位位于大脑皮层,发病机制可能与栓塞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小梗死 手指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付胜奇 石宝洋 +3 位作者 周晓影 李浩然 张淑玲 秦海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后机械取栓患者121例,根据是否合并CSVD...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后机械取栓患者121例,根据是否合并CSVD分为CSVD组82例和无CSVD组39例,术前行CT血管造影评估患者侧支循环情况。应用头颅MRI对脑白质高信号(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微出血程度进行Fazekas评分。结果CSVD组侧支循环不良比例明显高于无CSVD组(P<0.05)。侧支循环不良患者与侧支循环良好患者CSVD负荷评分、脑室旁WMH-Fazekas评分、深部WMH-Fazek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H是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OR=3.944,95%CI:1.540~10.098,P=0.000)。结论CSVD与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有关,且WMH严重程度与侧支循环不良之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卒中 侧支循环 脑白质病 机械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与脑微梗死及颅内出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付胜奇 石宝洋 +3 位作者 周晓影 李浩然 张淑玲 秦海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研究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皮质脑微梗死(cortical cerebral microinfarcts,CMI)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与CAA患者脑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5月... 目的研究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皮质脑微梗死(cortical cerebral microinfarcts,CMI)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与CAA患者脑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Boston诊断标准的CAA患者135例,根据是否合并LI分为伴LI组37例和不伴LI组98例。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LI与CMI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研究LI与CAA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关系。结果伴LI组CMI(56.76%vs 23.47%)和随访期间脑出血发生率(35.14%vs 12.24%)明显高于不伴LI组(P<0.01)。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LI与脑出血风险增加均相关(HR=2.959,95%CI:1.345~6.511,P=0.007;HR=3.234,95%CI:1.418~7.375,P=0.005)。结论在CAA患者中,脑叶LI患病率高,通常与CMI共存,提示这2种病变可能是CAA相关梗死的同一疾病谱的不同表现类型。LI或可预测脑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梗死 颅内出血 大脑小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与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蕾 付胜奇 +2 位作者 石宝洋 秦历杰 王龙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与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20年11月因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31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132例,心源性栓塞卒中186例,比较颈动脉狭窄...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与心源性栓塞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20年11月因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31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132例,心源性栓塞卒中186例,比较颈动脉狭窄与心源性栓塞患者的侧支循环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和90 d死亡率。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较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的发生率更高(P<0.001),有较低的卒中前mRS评分(P<0.001)。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有更高的侧支循环评分(调整后的OR值1.63),较低的90 d中位mRS评分(调整后的OR值1.93)。结论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有更好的侧支循环,90 d时的中位mRS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心源性卒中 侧支循环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对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付胜奇 石宝洋 +4 位作者 李浩然 朱利利 胡胜洁 张津 禹萌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1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人尿激肽原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人尿激肽原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人尿激肽原酶,每次0.15 PNA单位,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持续10~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脑血管储备功能(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NIHSS评分和mRS评分。结果共入组120例患者,平均年龄(63.0±6.5)岁,对照组和人尿激肽原酶组各60例。治疗前,两组的CVR和B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人尿激肽原酶组的CVR[(37.2%±4.1%)vs.(23.1%±3.2%),P<0.001]和BHI[(1.64±0.40)vs.(1.14±0.34),P<0.001]均显著增高。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0~2分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人尿激肽原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4(3~5)分vs.5(3~6)分,P=0.022],mRS评分0~2分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55.0%vs.35.0%,P=0.028]。结论人尿激肽原酶注射液可改善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VR,并改善患者3个月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激肽原酶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储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胜奇 李浩然 +2 位作者 石宝洋 张洪涛 张淑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不同类型单发皮质下小梗死(SSSI)的临床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MCA供血区SSS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载体动脉MCA是否狭窄及轴位D...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不同类型单发皮质下小梗死(SSSI)的临床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MCA供血区SSS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载体动脉MCA是否狭窄及轴位DWI-MRI上梗死病灶是否累及基底节最底部,将SSSI分为不同梗死类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差异。结果91例患者中,伴载体动脉病变(PAD)的SSSI(SSSIPAD)24例(26.37%),不伴PAD的近端SSSI(pSSSI-PAD)28例(30.77%),不伴PAD的远端SSSI(dSSSI-PAD)39例(42.86%)。三组间比较,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梗死层数≥3层、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微出血、伴发颅内、外动脉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SSIPAD(-)相比,SSSIPAD(+)组吸烟、近端SSSI、伴发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比率更高,NIHSS评分和LDL-C更高,梗死直径更大(均P<0.05)。结论MCA供血区不同类型SSS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不同。SSSIPAD是SSSI的一种重要类型,pSSSI-PAD具有SSSIPAD和dSSSI-PAD的中间特征,对于此类患者要积极寻找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单发皮质下小梗死 载体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脑白质高信号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况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胜奇 周晓影 +2 位作者 石宝洋 刘冰 张淑玲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9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aLVO)所致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on,aLVO)所致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的aLVO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基线临床资料、Fazekas量表评分等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WMHs与aLVO患者侧支循环状况的独立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66例aLVO患者,男性77例(46.39%),年龄(69.62±5.91)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9.33±4.42)分。侧支循环良好组120例(72.29%),侧支循环不良组46例(27.71%)。单变量分析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Fazekas总分以及脑室周围Fazekas评分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zekas总分(优势比2.583,95%置信区间1.445~4.619;P=0.001)及脑室周围Fazekas评分(优势比2.190,95%置信区间1.022~4.692;P=0.044)是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MHs严重程度与aLVO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动脉闭塞性疾病 白质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CT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脑小血管病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李浩然 石宝洋 +3 位作者 朱利利 刘勇 高明 付胜奇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担评分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SSNHL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担评分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SSNHL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紧张性头痛或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RI评估CSVD表型,包括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和血管源性腔隙,然后计算CSVD总体负担评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SNHL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有序多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SVD总体负担与SSNHL患者听力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86例SSNHL患者以及9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两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WMHs总体评分分类、脑室周围WMHs评分分类、深部WMHs评分分类、CMBs、中重度EPVS、CSVD总体负担评分及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空腹血糖≥6.1 mmol/L[优势比(odds ratio,OR)2.14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2~4.432;P=0.038]、甘油三酯≥1.7 mmol/L(OR 7.012,95%CI 2.962~16.597;P=0.000)、CSVD总体负担评分>1分(与0分相比,2分:OR 4.095,95%CI 1.364~12.291,P=0.012;3分:OR 5.776,95%CI 1.888~17.614,P=0.002;4分:OR 7.900,95%CI 2.526~24.706;P=0.000)与SSNHL显著独立相关。有序多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和空腹血糖后,平坦下降型听力损失(OR 1.276,95%CI 1.131~1.618;P=0.044)和全聋型听力损失(OR 1.029,95%CI 1.002~1.058;P=0.038)以及CSVD总体负担为中度(OR 1.318,95%CI 1.036~1.677;P=0.025)和重度(OR 2.330,95%CI 1.232~4.406;P=0.009)与SSNHL患者听力损伤程度显著独立相关。结论CSVD总体负担中重度与SSNHL独立相关,且与SSNHL患者听力损伤程度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听力损失 突发性 听力损失 感音神经性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