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初衬数值模拟 被引量:41
1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1 位作者 傅晏 秦晓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99-2804,共6页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介绍了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施工步序,分析了交叉口衬砌工作的力学机理,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初衬结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桩法交叉隧道交叉...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介绍了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施工步序,分析了交叉口衬砌工作的力学机理,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初衬结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桩法交叉隧道交叉口区域两个方向的衬砌受力存在相互影响,但影响的范围不大,衬砌拱顶沉降总体上表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特征;主线隧道拱部受后期联络通道扣拱的影响,在与联络通道的相交部位出现了受拉状态,产生了与主线其他部位不同的受力特征;交叉口变高部位设置折梁能有效扩散联络通道扣拱时产生的压力,减轻了应力集中程度。研究结论可供洞桩交叉隧道的施工与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交叉隧道 初期支护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一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构想 被引量:12
2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梁宁慧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02-405,共4页
地下空间开发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城市和谐发展理念,针对重庆市现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重庆进行一体化地下空间开... 地下空间开发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城市和谐发展理念,针对重庆市现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重庆进行一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和所具备的条件,指出了一体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发展地区,并着重对重庆市一体化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及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合理开发利用重庆市地下空间、构建和谐重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和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陈力华 瞿万波 +2 位作者 饶洎衔 陆春昌 张恩正 《非开挖技术》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城市地下管道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然而,地下管道的老化与损坏问题日益凸显,非开挖修复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本文以重庆工程职... 城市地下管道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然而,地下管道的老化与损坏问题日益凸显,非开挖修复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本文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文章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合作,为我国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领域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本人提及的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可为我国职业院校开展类似专业或课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修复 地下管线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大跨洞桩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1 位作者 黄瑞金 刘明忠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3,共6页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介绍了浅埋大跨洞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对洞桩法隧道导洞开挖,主体扣拱的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以及地表和上部立交桥基础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介绍了浅埋大跨洞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对洞桩法隧道导洞开挖,主体扣拱的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以及地表和上部立交桥基础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洞桩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浅埋大跨隧道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2)隧道埋深和跨度、导洞开挖对浅埋大跨洞桩隧道变形影响显著;3)设置超前小导管注浆,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衬,可以有效的控制变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浅埋大跨隧道 变形监测 变形控制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张恩正 陈力华 +3 位作者 瞿万波 赵楠 郑云伟 刘盛鑫 《非开挖技术》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随着城市地下管道更新项目的增多,有限空间安全事故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据统计,2022年我国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事故73起,造成162人死亡,78人受伤。2023年,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有限空间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旨在分析有... 随着城市地下管道更新项目的增多,有限空间安全事故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据统计,2022年我国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事故73起,造成162人死亡,78人受伤。2023年,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有限空间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旨在分析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的特征和安全影响因素,采用事件树分析法对硫化氢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事故发生途径,为避免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给出了切断事故发生途径的措施。针对有限空间安全事故的预防,并探讨针对性的对策。本文通过对有限空间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提醒广大从业人员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有限空间安全风险的认识,切实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防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为城市地下管道更新施工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安全事故 特征分析 安全风险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桩法隧道边桩参数对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8-262,共5页
洞桩法地铁站隧道中边桩的横向变形是重要的力学效应之一。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边桩的直径、间距、桩底埋置深度等参数对桩身横向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径和减小桩间距都能有效减小桩身横向位移,而桩底埋... 洞桩法地铁站隧道中边桩的横向变形是重要的力学效应之一。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边桩的直径、间距、桩底埋置深度等参数对桩身横向变形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径和减小桩间距都能有效减小桩身横向位移,而桩底埋置深度加深对桩身横向位移影响不显著,其取值主要应考虑边桩的整体稳定性和竖向承载能力;在相同控制位移要求下,增大桩径对最大横向位移的控制效果优于减小间距对位移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边桩参数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的边桩内力计算 被引量:7
7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5,160,共5页
边桩是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受力状态较复杂。根据洞桩法施工过程受力分析,中板下部土体的开挖是边桩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阶段,当开挖至轨道层底部而未浇筑二衬时,边桩处于受力最不利的状态。基于此,探讨... 边桩是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受力状态较复杂。根据洞桩法施工过程受力分析,中板下部土体的开挖是边桩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阶段,当开挖至轨道层底部而未浇筑二衬时,边桩处于受力最不利的状态。基于此,探讨了边桩的内力计算问题,得到了中板下部土体开挖过程中考虑临时横撑作用时桩身内力计算公式,最不利的状态下边桩的内力计算公式,以及考虑桩顶的竖向分力对桩身产生附加弯矩的内力计算公式,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了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边桩 内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洞桩法施工边桩力学效应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李燕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4,共3页
横向位移和最大弯矩是地铁车站隧道洞桩法施工中边桩的重要力学效应,边桩的间距、直径、桩底埋深等参数对这两种力学效应有较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边桩力学效应对桩间距、桩径及桩底埋深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径和减... 横向位移和最大弯矩是地铁车站隧道洞桩法施工中边桩的重要力学效应,边桩的间距、直径、桩底埋深等参数对这两种力学效应有较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边桩力学效应对桩间距、桩径及桩底埋深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径和减小桩间距能减小桩身横向位移,但位移减小速度会逐渐变慢;桩径增大使最大弯矩增大,增大速度也会逐渐变慢;加大桩间距会使最大弯矩急剧增大,合理桩间距宜取为(2.0~2.5)倍桩径;桩底埋深对桩身横向位移和最大弯矩影响不显著,桩底埋深的选择主要考虑边桩的整体稳定性和竖向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边桩 力学效应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模糊优选 被引量:7
9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1 位作者 黄瑞金 刘明忠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7,共4页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为依托工程,在定性分析洞桩法顺筑及逆筑方案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模糊优化理论建立了浅埋暗挖地铁站施工方案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对车站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工体北路站采用CRD工法、洞...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为依托工程,在定性分析洞桩法顺筑及逆筑方案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模糊优化理论建立了浅埋暗挖地铁站施工方案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对车站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工体北路站采用CRD工法、洞桩法逆筑方案及顺筑方案均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了确保地表沉降得到控制,最终确定洞桩法逆筑方案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优选 洞桩法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桩法隧道掌子面间距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瞿万波 刘新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0,共3页
采用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主体隧道步序多,掌子面间距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较复杂。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团结湖站为依托建立了洞桩法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探讨了导洞掌子面间距和主洞上下台阶掌子面间距对地层内部位移场、拱顶... 采用洞桩法施工地铁车站主体隧道步序多,掌子面间距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较复杂。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团结湖站为依托建立了洞桩法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探讨了导洞掌子面间距和主洞上下台阶掌子面间距对地层内部位移场、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左右导洞掌子面和主体隧道上下台阶掌子面位置对地层位移峰值、拱顶与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大约1~1.5倍洞径,掌子面间距可据此确定;地层变形随台阶长度的增大而增大,短台阶更有利于控制地层变形;实测地表沉降规律与数值计算结果表现出来的规律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掌子面间距 地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高架轻轨对沿线景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瞿万波 李燕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高架轨道交通在带给人们交通便捷的同时,也对沿线景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重庆高架轻轨的特点及其对沿线自然景观和人们视觉心理的影响,提出了重庆高架轻轨与沿线景观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架 沿线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洞桩法顺逆筑施工的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瞿万波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2期118-118,共1页
根据二衬结构施工的时间顺序不同,隧道洞桩法施工可以分为顺筑法和逆筑法。本文详细论述了洞桩法顺筑施工和逆筑施工的主要步序,讨论了顺筑施工和逆筑施工的主要技术特点,可供工程设计、施工与研究参考。
关键词 洞桩法 顺筑 逆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车库顶板裂缝开展规律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瞿万波 《山西建筑》 2013年第16期91-92,共2页
针对某大型地下车库顶板混凝土的开裂渗漏问题,对该地下车库顶板裂缝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并分析裂缝的开展规律,重点从建筑平面布局、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角度探讨了车库顶板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不同裂缝宽度所采取的不同修... 针对某大型地下车库顶板混凝土的开裂渗漏问题,对该地下车库顶板裂缝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并分析裂缝的开展规律,重点从建筑平面布局、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角度探讨了车库顶板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不同裂缝宽度所采取的不同修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混凝土开裂 裂缝处理 裂缝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地矿专业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14
作者 瞿万波 李燕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2期I0106-I0106,共1页
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地矿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现状的分析,对高职院校地矿专业力学教学的教学思路、内容、方法、实践环节及考核评估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力学课程 地矿专业 高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连拱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分析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刘新荣 孙辉 +2 位作者 陈晓江 瞿万波 董占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5-697,共3页
大跨连拱隧道受结构和跨度的影响,其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承受不同的围岩压力。通过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表明,二次衬砌所受荷载很大,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存在不均匀压力,二次衬砌也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二次衬砌所受荷载大小... 大跨连拱隧道受结构和跨度的影响,其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承受不同的围岩压力。通过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表明,二次衬砌所受荷载很大,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存在不均匀压力,二次衬砌也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二次衬砌所受荷载大小与其施筑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合理掌握二次衬砌所承担的荷载比例和以及施筑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拱隧道 二次衬砌 结构分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对黄土连拱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钟祖良 刘新荣 +1 位作者 袁飞 瞿万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2-466,共5页
为了研究合理的黄土连拱隧道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减少工程灾害和加快施工进度,先从力学机理上分析了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对隧道稳定的影响。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和自行设计的隧道试验系统进行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的仰拱一次性开挖长... 为了研究合理的黄土连拱隧道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减少工程灾害和加快施工进度,先从力学机理上分析了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对隧道稳定的影响。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和自行设计的隧道试验系统进行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的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对地表沉降、洞周附加水平位移和中隔墙的受力影响。最后提出了最佳的黄土仰拱一次性开挖长度,并应用于黄土连拱隧道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连拱隧道 仰拱 开挖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点振动速度与主振频率在爆破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钟祖良 刘新荣 +1 位作者 梁宁慧 瞿万波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1,共4页
通过分析爆破振动对结构的破坏机理,提出了用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作为爆破振动的监测方法,并探讨了结构的破坏准则和部分国家的振动安全标准,以及影响爆破的因素,进而对爆破采用有效控制。
关键词 爆破振动 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PV)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结构面参数反演的免疫遗传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宁慧 瞿万波 曹学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7-982,共6页
基于均匀设计、有限元法、人工神经网络和免疫遗传算法建立了新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参数的反演方法.按照均匀设计要求,确定数值模拟方案;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出相应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建立边坡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再利用免疫遗传算法进... 基于均匀设计、有限元法、人工神经网络和免疫遗传算法建立了新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参数的反演方法.按照均匀设计要求,确定数值模拟方案;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出相应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建立边坡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再利用免疫遗传算法进行反演分析,其中反演过程适应度的计算则采用已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来替代有限元数值仿真,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通过实际工程的算例分析,反演结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反分析 免疫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瞿万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8期41-41,共1页
建筑工程设计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传统的建筑设计在面对新时期的建筑设计要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今的建筑设计技术性要求较高,所涵盖的方面渐广,系统也更加复杂,需要一种系统性强,容量较大的平台来支撑建筑行业的设计工作。BIM 技... 建筑工程设计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传统的建筑设计在面对新时期的建筑设计要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今的建筑设计技术性要求较高,所涵盖的方面渐广,系统也更加复杂,需要一种系统性强,容量较大的平台来支撑建筑行业的设计工作。BIM 技术得出现就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使得建筑设计行业在信息化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BIM 的技术特点,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以及BIM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技术 建筑结构 应用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桩法隧道导洞施工拱顶与地表沉降分析
20
作者 瞿万波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8期335-336,共2页
以某地铁站为基础建立了洞桩法隧道导洞施工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导洞施工对导洞拱顶与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工的导洞对拱顶与地表沉降存在相互影响,先开挖的比后开挖的最终沉降略大;现场实测沉降值通常比计算值大。
关键词 洞桩法 导洞施工 拱顶沉降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