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藻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前后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盛玉青 尹鸿萍 +1 位作者 李海涛 徐士君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比较螺旋藻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前后体内外抗肿瘤及免疫活性。采用MTT比色法研究药物在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对荷瘤小鼠NK和CTL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移植性肿瘤实验方法考察了药物对小鼠S18... 比较螺旋藻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前后体内外抗肿瘤及免疫活性。采用MTT比色法研究药物在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对荷瘤小鼠NK和CTL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移植性肿瘤实验方法考察了药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螺旋藻多糖(NPSP)对肿瘤细胞株几乎无细胞毒作用,硫酸酯化螺旋藻多糖(SNPSP)对肿瘤细胞株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抑制率最高达50%。NPSP50 mg/kg对小鼠S180肉瘤无抑制,相同剂量的SNPSP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达35.42%。NPSP具有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但对ConA和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促进作用,SNPSP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较NPSP增强,同时对ConA和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PSP和SNPSP均能促进荷瘤小鼠NK细胞和CTL细胞活性,其中SNPSP促进CTL细胞活性较NPSP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硫酸酯化 抗肿瘤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硫酸酯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盛玉青 尹鸿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24-724,725-727,共4页
目的:对螺旋藻多糖硫酸酯(SPSP)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SPSP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利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了SPSP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和Heps肝癌的抑制作用;通过小鼠碳粒廓清速... 目的:对螺旋藻多糖硫酸酯(SPSP)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SPSP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利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了SPSP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和Heps肝癌的抑制作用;通过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和血清溶血素实验研究了SPSP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SPSP体外对肿瘤细胞表现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体内对小鼠S180肉瘤和Heps肝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PSP还能提高正常小鼠的碳粒廓清速率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结论:SPSP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直接细胞毒作用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硫酸酯 抗肿瘤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盛玉青 李海涛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58,共3页
钝顶螺旋藻多糖是从原核生物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增强免疫等作用,综合近几年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肿瘤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并针对其直接抑制... 钝顶螺旋藻多糖是从原核生物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增强免疫等作用,综合近几年钝顶螺旋藻多糖抗肿瘤方面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肿瘤放化疗的增效减毒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并针对其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方面进行了作用机制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多糖 抗肿瘤 综述 增效减毒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盛玉青 王艳 刘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4期1680-1682,共3页
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为半合成的可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为拓扑异构酶Ⅰ的特异性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抑制肿瘤细胞DN A的合成。伊立替康在体内外研究中均有广谱的、强效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多药耐药的... 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为半合成的可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为拓扑异构酶Ⅰ的特异性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抑制肿瘤细胞DN A的合成。伊立替康在体内外研究中均有广谱的、强效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多药耐药的肿瘤仍然有效,可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胃癌、小细胞及非小细胞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治疗。虽然该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但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其剂量依赖性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肿瘤科88例使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病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给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伊立替康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联合化疗 临床疗效 IRINOTECAN 安全性 有效性 抑制肿瘤细胞 特异性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羟基查耳酮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盛玉青 邹明畅 +1 位作者 李琦恒 王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6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2’,4’-二羟基查耳酮(TFC)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TF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3细胞的存活率,增加PC-... 目的研究2’,4’-二羟基查耳酮(TFC)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TF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C-3细胞的存活率,增加PC-3细胞的凋亡率,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 TFC能降低PC-3细胞的存活率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其引起PC-3细胞G0/G1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羟基查耳酮 前列腺癌 存活率 凋亡率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凤尾草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盛玉青 侍海娇 +3 位作者 邓晓亚 陈丽青 王兴宇 邹明畅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4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凤尾草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凤尾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对凤尾草总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1mg·g-1,粗提物中凤尾草总黄酮的含量为46.45%,...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凤尾草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凤尾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对凤尾草总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1mg·g-1,粗提物中凤尾草总黄酮的含量为46.45%,经大孔树脂纯化后凤尾草总黄酮的含量为65.31%,得率6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草 总黄酮 D101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布多糖硫酸酯对PC-3细胞PTEN和P27ki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邹明畅 崔飞伦 +1 位作者 盛玉青 邱镇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8-503,共6页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体外培养的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作用,以及对PC-3细胞PTEN和P27kip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0、50、100、200μg/ml浓度的LAMS作用于PC-3细胞,用WST-8法检...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体外培养的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作用,以及对PC-3细胞PTEN和P27kip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0、50、100、200μg/ml浓度的LAMS作用于PC-3细胞,用WST-8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C-3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TEN和P27k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LAMS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效应;不同浓度LAMS诱导PC-3细胞出现剂量依赖性S期阻滞;LAMS作用于PC-3细胞后凋亡率增加,并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相关基因PTEN和P27k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LAMS能抑制体外PC-3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S期阻滞和凋亡,PTEN和P27k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是其抑制前列腺癌生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昆布多糖硫酸酯 PC-3细胞 PTEN P27KIP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海涛 张良 +2 位作者 盛玉青 郑光耀 王成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3-45,F0002,共4页
目的对松树皮原花青素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松树皮原花青素体外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考察了松树皮原花青素对小鼠S180肉瘤和EAC腹水癌的抑制作用。结果松树皮原花青素对... 目的对松树皮原花青素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松树皮原花青素体外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考察了松树皮原花青素对小鼠S180肉瘤和EAC腹水癌的抑制作用。结果松树皮原花青素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60%左右;松树皮原花青素200 mg/kg的剂量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瘤率达42.3%,但其对EAC腹水癌小鼠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松树皮原花青素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原花青素 体内外实验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多糖体内抑菌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尹鸿萍 盛玉青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盐藻多糖体内抑菌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腹腔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考察盐藻多糖的体内抗菌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考察盐藻多糖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盐藻多糖100和200 mg/kg剂量... 目的观察盐藻多糖体内抑菌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腹腔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考察盐藻多糖的体内抗菌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考察盐藻多糖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盐藻多糖100和200 mg/kg剂量组能显著增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24 h内的存活数,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盐藻多糖50,100和200 mg/kg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通透性的增加。结论盐藻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内抑菌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藻多糖 抑菌 抗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凤尾草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红红 盛玉青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优化凤尾草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及料液比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65%乙... 目的优化凤尾草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及料液比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65%乙醇,液料比35∶1,超声时间34 min,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凤尾草总黄酮提取率为9.55%,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结论超声提取方法简单,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无需加热,是一种较理想的提取凤尾草总黄酮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草 总黄酮 超声提取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艳 盛玉青 黄贝贝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0期2387-2390,共4页
眼科手术大多属于清洁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很低,不过一旦发生对眼球破坏力大,预后较差,所以多年以来眼科手术术后全身预防用抗菌药物是我院预防术后眼内感染的常规手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原卫生部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 眼科手术大多属于清洁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很低,不过一旦发生对眼球破坏力大,预后较差,所以多年以来眼科手术术后全身预防用抗菌药物是我院预防术后眼内感染的常规手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原卫生部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我院根据活动方案要求,以眼科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突破口,通过多项干预措施,使清洁手术预防用药趋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 眼内感染 手术病历 术后感染 常规手段 用药合理性 用药疗程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昕晟 王艳 +1 位作者 盛玉青 房树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为主题,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设定预期目标值,按品管圈程序开...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为主题,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设定预期目标值,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选取2016年4月5~15日我院就诊的80例非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比较QCC前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 A1c)。结果 QCC活动实施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达标率为47.92%,实施后达标率可提高至77.71%(P<0.01);QCC活动实施前糖化血红蛋白值(%)为(8.42±1.66),实施后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98±1.34)(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精准化服务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糖尿病 自我管理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酸枣仁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盛玉青 +1 位作者 孔玮 茆广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5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灵芝酸枣仁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灵芝酸枣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对动物免疫脏器重量、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性的测定,考察灵芝酸枣仁胶... 目的研究灵芝酸枣仁胶囊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灵芝酸枣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对动物免疫脏器重量、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性的测定,考察灵芝酸枣仁胶囊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灵芝酸枣仁胶囊三个剂量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灵芝酸枣仁胶囊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强DNF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和NK细胞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灵芝酸枣仁胶囊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无显著促进作用。结论灵芝酸枣仁胶囊具有一定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枣仁胶囊 小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布多糖硫酸酯对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邹明畅 盛玉青 崔飞伦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4年第5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体外培养的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TEN、P27kip1、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结果。结果随着LAMS浓度...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硫酸酯(LAMS)对体外培养的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TEN、P27kip1、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结果。结果随着LAMS浓度的增加LAMS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Caspase-3、p27和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对照组(0ug/ml)与50μg/mL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00μg/mL组、200μg/mL组与对照组(0ug/m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LAMS能影响PC-3细胞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布多糖硫酸酯 PC-3细胞 WESTERN BLOT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叶中多酚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小祥 杨娅娅 +4 位作者 盛玉青 夏国华 周静轩 沈玉萍 杨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74-1977,共4页
目的对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or(syn.Cedrela sinensis)叶中的多酚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反相、制备HPLC柱等技术,对香椿叶6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ESI-MS、1HNMR、13C-NMR和理化性质等手段... 目的对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or(syn.Cedrela sinensis)叶中的多酚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反相、制备HPLC柱等技术,对香椿叶6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ESI-MS、1HNMR、13C-NMR和理化性质等手段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2,3,6-四-O-没食子酸-β-D-吡喃葡萄糖苷(2)、1,2,3,4,6-五-O-没食子酸-β-D-吡喃葡萄糖苷(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6)、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8)。结论化合物4、6和8为首次从香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多酚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硫酸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娴 盛玉青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7-418,共2页
关键词 多糖硫酸酯 药理作用 硫酸酯化多糖 SULFATE 阴离子化合物 病毒活性 艾滋病病毒 酸性多糖 有抗肿瘤 增强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豆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丰 王艳 +1 位作者 邹明畅 盛玉青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研究棘豆素(2',4'-dihydroxychalcone,TFC)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 目的研究棘豆素(2',4'-dihydroxychalcone,TFC)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中P27kip1和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FC能显著抑制PC-3细胞的增殖,细胞呈现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此外,P27kip1和PTE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 TFC通过诱导PC-3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与其G0/G1细胞周期阻滞,以及PTEN和P27Kip1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黄酮类 棘豆属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 基因 肿瘤抑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粉针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春香 盛玉青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正确保存、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方法对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储存过程中温度、光线和环境湿度对药物稳定性影响很大,给药过程中给药时间间隔、溶剂的选择、给药方法、联合... 目的正确保存、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方法对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储存过程中温度、光线和环境湿度对药物稳定性影响很大,给药过程中给药时间间隔、溶剂的选择、给药方法、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等,都是影响药效与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存和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发挥疗效,保障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储存 使用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 促进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盛玉青 李琦恒 +1 位作者 王艳 陈嘉欣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评价本院综合干预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5~2017年的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肿瘤辅助治疗... 目的:评价本院综合干预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理此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取2015~2017年的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特点及变化趋势,并每年抽取200份肿瘤治疗病历,对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3年间肿瘤辅助治疗药物销售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辅助药物药占比逐年下降,肿瘤辅助治疗药物人均费用逐年降低;各类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和DDDs排名前10的注射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均趋于合理化;3年来人均注射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品种数逐年下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年减少。结论:通过用药前、后综合干预措施3年来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在临床的使用趋于合理,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用药前后 综合干预 效果评价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药学科普活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盛玉青 王艳 +3 位作者 房树华 于绍帅 陈昕晟 王娜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8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科普活动后对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对医院住院患者、社区医院慢病患者、家庭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药学科普,科普内容有安全合理用药常识、具体药品使用知识、相关疾病及防治知识和特殊人...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科普活动后对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对医院住院患者、社区医院慢病患者、家庭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药学科普,科普内容有安全合理用药常识、具体药品使用知识、相关疾病及防治知识和特殊人群用药知识等,科普材料为宣传册、宣传栏、展架,科普PPT、视频、音频、漫画和文章等,科普方式为口头用药指导、发放用药教育单、发放宣传册、宣传栏、展架、电子屏、科普讲座、用药咨询、义诊、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等。结果:药学科普后,住院患者安全用药意识及行为正确率由63.75%提高至81.15%,对药师的认可度由58.00%提高至81.54%;慢病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及行为正确率由68.50%提高至85.81%,用药依从性达标率由43.50%提高至83.33%,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0.50%降至9.68%;家庭居民和学校学生的安全用药意识及行为正确率由62.25%提高至83.62%。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在不同人群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药学科普活动,增强了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提高了安全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科普 医院住院患者 社区医院 慢病患者 家庭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