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盛后财 蔡体久 +2 位作者 朱道光 李华 武秀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1,共5页
对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K,Ca,Mg,Mn,Fe共5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合水量分配比例,计算了各元素在森林中的净输入量。结果表明:⑴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除Fe元素外,所有浓度值均有树干茎流>穿透雨>大... 对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K,Ca,Mg,Mn,Fe共5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合水量分配比例,计算了各元素在森林中的净输入量。结果表明:⑴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除Fe元素外,所有浓度值均有树干茎流>穿透雨>大气降雨;从各元素平均浓度来看,Ca元素最高,Fe元素最低,其排序为:Ca>K>Mg>Mn>Fe。⑵大气降雨年平均浓度中,K元素变动系数最大,为1.514,Ca元素最小,为0.827;原始红松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年平均浓度中变动系数最大的元素分别为Mn,Mg(或Fe);变动系数最小的元素分别为Ca,Mn;各元素年平均浓度的变异系数均为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⑶原始红松林各元素净输入量排序为:K>Ca>Mg>Mn>Fe,且Fe元素的净输入量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大气降雨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养分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下穿透雨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盛后财 蔡体久 俞正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266-6273,共8页
森林冠层对降雨的水量和水质再分配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兴安落叶松林下穿透雨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森林冠层结构对穿透雨影响的生态机制,利用在兴安落叶松林下布设38个雨量筒,测定19场不同降雨事件的穿透雨数据(201... 森林冠层对降雨的水量和水质再分配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兴安落叶松林下穿透雨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森林冠层结构对穿透雨影响的生态机制,利用在兴安落叶松林下布设38个雨量筒,测定19场不同降雨事件的穿透雨数据(2013年7—8月),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冠层结构各因子与穿透雨的空间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兴安落叶松林穿透雨量为148.3 mm,占同期大气降雨量的80.62%,穿透雨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兴安落叶松林下穿透雨具有较大空间异质性,其变异程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以对数方程拟合较好(P<0.01);冠层结构特征是影响穿透雨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冠层复杂程度与穿透雨量呈负相关关系(P<0.01);距树干距离、冠层厚度、叶面积指数等因素均可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以距树干距离影响最大,其与穿透雨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冠层厚度、叶面积指数则均与穿透雨率呈负相关关系(P<0.01),但拟合效果不佳;从影响穿透雨的生态学机制来考虑,在冠层结构特征因子中,冠层厚度是决定穿透雨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结构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穿透雨 空间分布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落叶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及其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盛后财 蔡体久 +1 位作者 朱道光 石福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3,89,共6页
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冠截留再分配和水化学特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一个生长季内(4-9月),人工落叶松林林冠总截留量为109.19 mm,占同期降雨量21.71%,穿透雨量为393.39 mm,占同期降雨量... 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冠截留再分配和水化学特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一个生长季内(4-9月),人工落叶松林林冠总截留量为109.19 mm,占同期降雨量21.71%,穿透雨量为393.39 mm,占同期降雨量的78.20%;树干茎流量为0.47 mm,占同期降雨量的0.093%;(2)按照各养分元素月平均浓度排序,林外雨为:Ca>K>Mg>Si>Mn>Na>Fe,穿透雨为:Ca>K>Si>Na>Mg>Fe>Mn,树干茎流为:Ca>Na>Mg>Si>K>Mn>Fe,且不同样品按照养分元素浓度稳定度排序为:树干茎流>穿透雨>林外雨;(3)人工落叶松林养分元素净输入排序为:K>Mg>Mn>Na>Fe>Ca>Si,净输入量依次为22.339,2.920,0.856,-0.216,-0.260,-1.280,-2.478 kg/hm2,其中,穿透雨占人工落叶松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元素输入量的98.23%,树干茎流占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落叶松林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养分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盛后财 蔡体久 +1 位作者 李奕 刘玉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以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7场降雨的观测,对兴安落叶松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的穿透降雨量、树干茎流量和冠层截留量依次为303.20,0.5... 以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7场降雨的观测,对兴安落叶松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的穿透降雨量、树干茎流量和冠层截留量依次为303.20,0.555,92.23 mm,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76.57%,0.14%,23.29%。(2)兴安落叶松林内穿透降雨量、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P〈0.01)。(3)当降雨量〉4mm时,兴安落叶松产生树干茎流,且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4)与本地区其他森林冠层对降雨截留状况相比,兴安落叶松林冠截留率偏小;与全国其它地区不同森林相比,其林冠截留率处于全国主要森林平均林冠截留(14.7%~31.8%)的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林 林冠截留 穿透降雨 树干茎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白桦林降水转化过程元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盛后财 蔡体久 琚存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了探究小兴安岭白桦林生态系统在降水转化过程中养分循环及养分平衡的变化特征,采用生态系统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和采样的方法,并利用ICP发射光谱分析仪对小兴安岭白桦林穿透雨、树干径流以及林外雨中的K、Ca、Si、Mg和Mn共5种养分元素... 为了探究小兴安岭白桦林生态系统在降水转化过程中养分循环及养分平衡的变化特征,采用生态系统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和采样的方法,并利用ICP发射光谱分析仪对小兴安岭白桦林穿透雨、树干径流以及林外雨中的K、Ca、Si、Mg和Mn共5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合白桦林对大气降雨的截留再分配比例,计算了白桦林内各元素的输入量,结果表明:1)大气降雨中各养分元素年均质量浓度Ca为最高(10.807 mg/L),Mn最低(0.069 mg/L),其排序为Ca>K>Si>Mg>Mn;大气降雨中养分输入量排序与养分年均质量浓度有相同排序规律;2)穿透雨与树干径流中的各元素年均质量浓度规律一致,均为Ca>K>Mg>Si>Mn;与大气降雨相比,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养分元素的年均浓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3)大气降雨中除Ca元素外,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其中K的变异系数最大(1.514),Ca的变异系数最小(0.827);白桦林穿透雨、树干径流中Mg元素变异系数均为最大,分别为0.989和0.827,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Si(0.46)和Mn(0.459);与大气降雨相比,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各养分元素的变异系数均小于降雨中该元素的变异系数;4)白桦林各元素年净输入量为K>Mg>Si>Mn>Ca,且Ca元素的年净输入量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雨 白桦林 穿透雨 树干径流 元素特征 养分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红松结实规律及可持续经营 被引量:13
6
作者 盛后财 满秀玲 +1 位作者 蔡体久 刘吉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共3页
选择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红松过熟林、成熟林和中龄林研究其结实规律,结果表明:①在2005—2009年期间,凉水自然保护区红松结实量为(720 292.9±346 261.3)kg,其中丰年(2008年)占71.998%;平年(2005年、2007年)占22.336%;欠年(2006年... 选择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红松过熟林、成熟林和中龄林研究其结实规律,结果表明:①在2005—2009年期间,凉水自然保护区红松结实量为(720 292.9±346 261.3)kg,其中丰年(2008年)占71.998%;平年(2005年、2007年)占22.336%;欠年(2006年)占5.666%。②红松结实丰年和欠年,红松种子收获量:成熟林>过熟林>中龄林;而结实平年松子收获量为:成熟林和过熟林高于中龄林;单株红松的松子收获量均有:成熟林>过熟林>中龄林。③为确保红松林的可持续经营,红松结实丰年,老龄林、成熟林和中龄林均可收获松子,收获量小于储量的84%;红松结实平年,收获红松老龄林和成熟林内松子,收获量小于储量的50%;红松结实欠年,全区封闭,严禁一切收获松子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结实 林龄 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冠层对大气金属输入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盛后财 李奕 李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35-939,946,共6页
为探究城市森林冠层与大气金属输入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入了解城市人工林生态系统金属迁移的环境路径,对哈尔滨市区樟子松人工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以及大气降雨进行监测,测定其中的K、Ca、Na、Mg、Cu、Fe、Zn和Mn 8种金属,分析伴随降雨... 为探究城市森林冠层与大气金属输入的相互作用关系,深入了解城市人工林生态系统金属迁移的环境路径,对哈尔滨市区樟子松人工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以及大气降雨进行监测,测定其中的K、Ca、Na、Mg、Cu、Fe、Zn和Mn 8种金属,分析伴随降雨分配过程的金属浓度变化特征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输入量。结果表明:(1)大气降雨经过森林冠层后,穿透雨中K、Na、Mg、Fe、Mn和Cu浓度增加,Ca和Zn浓度减小;树干茎流中,仅有Cu浓度减小。(2)樟子松人工林冠层对K、Ca、Cu和Zn起到过滤作用,而对Na、Mg、Fe和Mn起到淋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大气降雨 淋溶作用 过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猴腿蹄盖蕨分布特征及其可持续利用
8
作者 盛后财 蔡体久 +2 位作者 郎燕 柴汝杉 高德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内猴腿蹄盖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分布规律及地上生物量特点,为猴腿蹄盖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猴腿蹄盖蕨的高度、密度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2)不同森林...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内猴腿蹄盖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分布规律及地上生物量特点,为猴腿蹄盖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猴腿蹄盖蕨的高度、密度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2)不同森林类型单位面积猴腿蹄盖蕨的地上生物量差异很大,其排序为:谷地云冷杉林>河岸杂木林>人工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鱼鳞云杉红松林>谷地落叶松林>云冷杉红松林>谷地白桦林>山地山杨林>柞树红松林;3)猴腿蹄盖蕨在不同森林类型中地上部分的干物质量也各不相同,其中谷地云冷杉林(496.1hm2)最高(226420.1kg),柞树红松林(10.0hm2)最低(0),排序为:谷地云冷杉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河岸杂木林>人工林>云冷杉红松林>鱼鳞云杉红松林>山地山杨林>谷地白桦林>谷地落叶松林>柞树红松林;4)在保护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建议选择谷地云冷杉林、谷地落叶松林、河岸杂木林、谷地白桦林和人工林为猴腿蹄盖蕨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腿蹄盖蕨 分布规律 地上生物量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李奕 满秀玲 +1 位作者 蔡体久 盛后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96,共6页
对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枯落物蓄积量和蓄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278.71~377.98 g/kg,平均值为... 对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枯落物蓄积量和蓄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278.71~377.98 g/kg,平均值为327.67 g/kg;整个坡面土壤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29.08%和53.15%;枯落物蓄积量和最大蓄水量分别为16.72,53.24 t/hm2。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坡位降低有减小趋势,其平均值为0.84 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土壤毛管蓄水量、有效蓄水量、最大蓄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整个坡面平均毛管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最大蓄水量分别为625.90,499.05,1 130.29 t/hm2。樟子松天然林林地蓄水能力也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坡下为1 358.51 t/hm2,坡上为1 102.09 t/hm2,坡中为1 058.85 t/hm2,平均蓄水量为1 183.54 t/hm2。由此可见,山地樟子松天然林蓄水能力受坡度和坡位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樟子松天然林 坡位 土壤孔隙度 蓄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盐碱胁迫对燕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高战武 蔺吉祥 +3 位作者 邵帅 盛后财 范春燕 屈吉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56,共6页
为明确复合盐碱胁迫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发芽的影响,将中性盐NaCl、Na2SO4与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依照碱浓度逐渐增加的原则分为6个胁迫处理组,每组设定6种不同盐浓度,来测定36种复合盐碱胁迫条件下燕麦种子的发芽... 为明确复合盐碱胁迫对燕麦(Avena sativa)种子发芽的影响,将中性盐NaCl、Na2SO4与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依照碱浓度逐渐增加的原则分为6个胁迫处理组,每组设定6种不同盐浓度,来测定36种复合盐碱胁迫条件下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与胚芽长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各胁迫处理组下,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碱性盐比例越大下降越明显。在最高浓度胁迫下(144mmol·L-1),无碱性盐存在的胁迫组燕麦种子发芽率为25.6%,碱性盐比例最低的胁迫组为11.1%,其余各组处理则均为0。胚根与胚芽生长表现出与发芽率相似的变化规律,且胚根对胁迫更敏感。对各胁迫因素与发芽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众多胁迫因素中,盐浓度起主要作用。由于植物在种子发芽阶段主要受水分的控制,而在复合盐碱胁迫下,水势主要由盐浓度决定,因此,盐浓度是复合盐碱胁迫下燕麦种子发芽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复合盐碱胁迫 盐浓度 萌发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田野宏 满秀玲 +2 位作者 李奕 盛后财 段亮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118,129,共7页
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差异较大,山杨林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为最大。4种林型枯落物蓄积量变化范围为8.13~18.42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 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差异较大,山杨林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为最大。4种林型枯落物蓄积量变化范围为8.13~18.42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林。枯落物厚度在49.33~61.67mm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55.65~89.01t/hm2,山杨+白桦林最高,且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显著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平均有效拦蓄量为37.86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各林型土壤层非毛管孔隙度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山杨林最高,达16.96%。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在228.69~339.14t/hm2之间,白桦林最低,山杨林最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土层加深迅速减少。土壤初渗、稳渗速率差异较小,稳渗速率变化在0.15~0.33mm/min之间。林地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1.88~381.59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次生林 枯落物 土壤 水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雪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华 蔡体久 +2 位作者 盛后财 武秀娟 任晓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165,共5页
以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的降雪、积雪和溪流融雪径流样品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内雪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雪中浓度最高的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和C^2+,pH值为5.94,属微酸性;... 以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的降雪、积雪和溪流融雪径流样品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内雪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雪中浓度最高的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和C^2+,pH值为5.94,属微酸性;原始红松林内积雪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均高于人工落叶松林、次生白桦林和林间空地,且Ca^2+,K^+,Cl^-,NO3^-和HCO3^-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原始红松林是较好的营养库;原始红松林内积雪离子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郁闭度为0.5~0.7之间;保护区内溪流水中离子浓度在融雪径流期里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化学 降雪 积雪 融雪径流 凉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草地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的生态响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蔺吉祥 盛后财 +4 位作者 邵帅 王颖 穆春生 李卓琳 秦立鑫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也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上的建群植物,针对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生态适应性在国内外未被涉及的现状,设置3种埋种深度(1,2,3 cm)以明确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24,29,34,39 d)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的...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也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上的建群植物,针对不同成熟度羊草种子生态适应性在国内外未被涉及的现状,设置3种埋种深度(1,2,3 cm)以明确不同成熟度(盛花期后24,29,34,39 d)羊草种子对土壤埋深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羊草种子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出土成苗能力,盛花期后39 d的羊草种子活力最大,出苗率、出苗时间、叶片与根长度以及生物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余3个发育时期的种子。埋种深度也显著影响羊草种子出苗能力,由于千粒重较小,羊草种子适宜浅播,1 cm是其最适宜的播种深度,此时种子成苗的各项指标最优。研究结果可以为羊草种子的发育生理学以及生产实践中播种技术优化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成熟度 埋种深度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红松林和人工落叶松林降雨的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武秀娟 蔡体久 +1 位作者 李华 盛后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37-42,共6页
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红松林和人工落叶松林2种森林类型的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无机态N、TN、TP、K+、Ca2+、Na+、Mg2+等养分元素进行测定,研究2种森林类型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林外降雨中Ca2+含量最高,TP含量最低,... 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红松林和人工落叶松林2种森林类型的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的无机态N、TN、TP、K+、Ca2+、Na+、Mg2+等养分元素进行测定,研究2种森林类型的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林外降雨中Ca2+含量最高,TP含量最低,无机态N以NH4+-N为主,养分元素平均含量(以mg/L计)排列顺序为Ca2+>TN>K+>Na+>Mg2+>TP,各养分元素在林外降雨中的季节变化较大,变化幅度最小的是Ca2+;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穿透雨的水化学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自7月开始,K+、Mg2+含量增加,Ca2+在7月减少,8、9月增加,无机N含量降低,TP在原始红松林穿透雨中增加,在人工落叶松林中则减少;2种森林类型的树干茎流中,养分元素的含量存在明显的不同,但总体变化趋势一致,K+、Ca2+、Mg2+的含量均大于穿透雨中的含量,自7月开始,TP、K+、Ca2+、Mg2+含量均高于林外降雨中的含量,且在人工落叶松林中增加量要比在原始红松林中的高,无机态N均低于林外降雨中的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人工落叶松林 林外降雨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红松林和次生白桦林降雨截留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蔡体久 朱道光 盛后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61-65,共5页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平均林冠截留率(11.4%~36.5%)相比,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率处于中等水平。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分别为395.77和8.78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78。65%和1.74%。与次生白桦林相比,其穿透雨量减少,而树干径流量增加。统计分析表明,原始红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林内穿透雨量和树干径流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均呈现紧密的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P〈0.01),而次生白桦林的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外降雨量之间却呈现良好的直线关系(P〈0.01)。最后,对影响林内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因子进行筛选和分析。为研究针阔混交林的降雨分配效应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次生白桦林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樟子松林降雪截留及积雪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奕 蔡体久 +1 位作者 盛后财 俞正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分组成天然樟子松林降雪截留及积雪特征,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区内3种不同林分组成类型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降雪截留、积雪厚度、雪水当量及雪密度进行测量。通过对14场降雪的观测分析,结... 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分组成天然樟子松林降雪截留及积雪特征,选择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区内3种不同林分组成类型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降雪截留、积雪厚度、雪水当量及雪密度进行测量。通过对14场降雪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内,类型Ⅰ的林冠截雪量最大,其值为16.4mm,占同期降雪量的23.66%。不同林分组成类型对林内积雪厚度和雪水当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类型Ⅲ内积雪厚度和雪水当量最高,分别达到37.00cm和79.3mm。在3种林分组成类型樟子松林中,积雪雪水当量和雪密度均表现为10-20cm〉20-30cm〉0-10cm。不同林分组成类型樟子松林对林内积雪雪水当量有影响,但对雪密度无显著影响(P〉0.05),其积雪雪密度范围在0.217~0.226g/cm3之间。相比于林外空地积雪的保存率(36.04%)来看,类型Ⅲ的保存效率最高,达到57.99%,类型Ⅱ次之,为53.86%;类型Ⅰ最低,仅为50.92%。由此可见,森林具有保存积雪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樟子松 降雪截留 积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不同类型落叶松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洪亮 满秀玲 盛后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6,共5页
从森林涵养水源的角度,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5种主要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在55.58%~77.45%之间,非毛管孔隙度在9.86%~16.57%之间,毛管孔隙度在41.93%~63.20%之间。土壤容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白桦... 从森林涵养水源的角度,对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5种主要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在55.58%~77.45%之间,非毛管孔隙度在9.86%~16.57%之间,毛管孔隙度在41.93%~63.20%之间。土壤容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白桦+落叶松林>樟子松+落叶松林>落叶松纯林>杜香+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0-20 cm土层饱和蓄水量杜鹃+落叶松林最大,为1 548.91 t/hm2;白桦+落叶松林最小,为1 140.82 t/hm2。枯落物层持水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杜鹃+落叶松林(1 064.97 t/hm2)>落叶松纯林(955.92/hm2)>樟子松+落叶松林(910.40 t/hm2)>杜香+落叶松林(723.95 t/hm2)>白桦+落叶松林(672.48 t/hm2)。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杜鹃+落叶松林(1 815.12 t/hm2)>落叶松纯林(1 640.00 t/hm2)>樟子松+落叶松林(1 557.01 t/hm2)>杜香+落叶松林(1 468.54 t/hm2)>白桦+落叶松林(1 308.94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类型 土壤孔隙度 枯落物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溪流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华 盛后财 +2 位作者 武秀娟 邸雪颖 蔡体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70-75,共6页
采用集水区对比分析方法,探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集水区溪流水均呈弱酸性至中性;主要离子中阳离子均以Ca^2+的质量浓度最高,Na^+次之,阴离子均以HCO3^-的质量浓度最高... 采用集水区对比分析方法,探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集水区溪流水均呈弱酸性至中性;主要离子中阳离子均以Ca^2+的质量浓度最高,Na^+次之,阴离子均以HCO3^-的质量浓度最高,SO4^2-次之;不同集水区溪流水中TP月平均质量浓度为0.031—0.077μg/L,TN为0.682-0.942mg/L,NO3^-N的质量浓度高于NW4^+-N;Fe的月平均质量浓度为0.030-0.037mg/L,Mn为0.010~0.012mg/L。溪流水化学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除HCO3^-、SO4^2-、Ca^2+、Fe和Mn外,其他元素在融雪期(4、5月)含量均较高;大多数元素在雨季的质量浓度比9月份低,而TN、TP、Fe、Mn表现为9月份的质量浓度低于雨季。保护区内原始阔叶红松林集水区溪流水质为最优,其他研究集水区溪流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增高,但除TP和SO4^2-(P〈0.05)外,差异性均不显著。说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虽进行过森林采伐和人工造林等人为干扰,但对于溪流水质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流水化学 集水区 原始阔叶红松林 凉水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娜 盛后财 +1 位作者 金星 杨谦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0-193,共4页
红景天苷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缺氧、抗辐射以及抗癌等药理作用,可用于一些心血管疾病和肝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红景天苷也可用作保健食品,具有滋补强身、抗氧化、抗疲劳、提高体力、延缓肌体衰老等功能... 红景天苷是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缺氧、抗辐射以及抗癌等药理作用,可用于一些心血管疾病和肝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红景天苷也可用作保健食品,具有滋补强身、抗氧化、抗疲劳、提高体力、延缓肌体衰老等功能。现对红景天属植物中红景天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并简要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深入研究红景天苷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有效成分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奕 满秀玲 +1 位作者 蔡体久 盛后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5期1413-1416,1420,共5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山地樟子松天然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得出:坡位对土壤速效养分影响较大。樟子松天然林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解氮含量均有:坡上〉坡下〉坡中,二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 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山地樟子松天然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得出:坡位对土壤速效养分影响较大。樟子松天然林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解氮含量均有:坡上〉坡下〉坡中,二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4%和573.45mg/kg;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其含量平均值为2.504g/kg。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规律为:坡上〉坡中〉坡下,其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2.469、2.180和2.160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607.80、509.76和443.84mg/kg。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为:坡下〉坡中〉坡上,平均值为50.41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为:坡上〉坡中〉坡下,其值分别为:500.16、476.00和443.15mg/kg,平均值为473.10mg/k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元素含量呈正相关,除与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相关性较差,其余相关性均较好。在不同坡位上,土壤全量养分间的差异不显著,速效养分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大兴安岭 樟子松天然林 坡位 土壤养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