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铁蛋白自噬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研究
1
作者 周慧媛 王玉鑫 +4 位作者 张新如 左怀文 皮艺林 邓腊梅 宋红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MSC-exos)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脂多糖(LPS)诱导HSC形成激活体外模型。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Con)、活化组(LPS)、LPS+BMMSCs(L+B)组、LPS+BMMSC-exo(L+B-exo)组、L...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MSC-exos)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脂多糖(LPS)诱导HSC形成激活体外模型。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Con)、活化组(LPS)、LPS+BMMSCs(L+B)组、LPS+BMMSC-exo(L+B-exo)组、L+B-exo+小干扰RNA阴性对照组(si-NC)及L+B-exo+敲降NCOA4组(si-NCOA4)。通过细胞增殖测定细胞活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和铁蛋白(FTH1)mRN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NCOA4、FTH1、波形蛋白(Vimentin)、α-SM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p62、环氧合酶-2(COX-2)、苄氯素1(Beclin 1)及微管相关蛋白(LC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化学检测NCOA4、FTH1及Vimentin表达;检测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脂质活性氧(Lipid ROS)含量变化,多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MMSC-exos对活化的HSC-T6细胞的影响:L+B-exo组纤维化标志物α-SMA和Vimentin表达量(0.58±0.04、0.25±0.05)低于LPS组(1.26±0.04、1.06±0.03)和L+B组(0.76±0.04、0.75±0.15,F=50.607、35.916,P<0.05)。BMMSC-exos促进活化的HSC-T6细胞铁死亡和自噬:L+B-exo组MDA与Lipid ROS的表达量[(4.27±1.06)nmol/(mg·prot)、8950.49±114.34]高于LPS组[(2.27±0.73)nmol/(mg·prot)、5492.73±25.69]和L+B组[(3.27±0.90)nmol/(mg·prot)、7198.05±116.63,F=1.263、1372.009,P<0.05];L+B-exo组GSH水平[(10.47±0.31)μg/10^(6)cells]低于LPS组[(15.94±0.11)μg/10^(6)cells]和L+B组[(12.60±0.15)μg/10^(6)cells,F=646.842,P<0.05];L+B-exo组NCOA4蛋白表达量[(1.19±0.06)]高于LPS组[(0.73±0.12)]和L+B组[(0.95±0.13),F=44.456,P<0.05];L+B-exo组FTH1蛋白表达量(0.25±0.05)低于LPS组(1.06±0.03)和L+B组(0.75±0.15,F=35.916,P<0.05)。NCOA4介导的铁蛋白自噬参与BMMSC-exos对HSC-T6细胞的作用:si-NCOA4组的MDA[(0.83±0.11)nmol/(mg·prot)]低于si-NC组[(1.17±0.09)nmol/(mg·prot),F=17.217,P<0.05]。结论BMMSC-exos通过NCOA4介导的铁蛋白自噬诱导活化的HSC铁死亡,从而抑制HSC活化,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自噬 铁死亡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铁死亡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新如 王玉鑫 +4 位作者 左怀文 皮艺林 周慧媛 邓腊梅 宋红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调控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和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只SD雄性大鼠(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腹腔注射橄榄油12周作为对照组;选取15只SD大鼠腹腔注射含40%CCl4的橄榄油8周建立...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调控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和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只SD雄性大鼠(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腹腔注射橄榄油12周作为对照组;选取15只SD大鼠腹腔注射含40%CCl4的橄榄油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BMMSCs治疗组和小檗碱组,每组5只;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对照组(Ctrl)、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激活组、PDGF-BB+BMMSCs共培养组、PDGF-BB+爱拉斯汀(erastin)组及PDGF-BB+BMMSCs+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评估肝脏病理,检测不同组别的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纤维化和铁死亡指标水平。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及以上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MMSCs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BMMSCs共培养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低于PDGF-BB激活组(0.80±0.10比1.13±0.06,F=32.914,P<0.05)。BMMSCs组大鼠肝脏MDA含量高于模型组[(0.37±0.02)μmol/mg比(0.23±0.02)μmol/mg,F=56.360,P<0.05]。BMMSCs共培养组MDA含量高于PDGF-BB激活组[(1.54±0.18)nmol/mg prot比(1.14±0.06)nmol/mg prot,F=16.397,P<0.05],GSH含量低于PDGF-BB激活组[(0.63±0.05)μg/10^(6) cells比(0.96±0.03)μg/10^(6) cells,F=50.638,P<0.05]。fer-1预处理组细胞活力高于BMMSCs共培养组[(78.50±2.73)%比(24.07±8.92)%,F=89.533,P<0.05],并且fer-1抑制BMMSCs介导的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和减轻纤维化作用。结论铁死亡参与BMMSCs抑制HSCs活化和减轻肝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纤维化 铁死亡
原文传递
针状刀乳头开窗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2
3
作者 皮艺林 宋吉涛 陈晶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169-174,共6页
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完成选择性胆管插管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必备条件。然而在困难插管的患者中,插管失败率高,同时伴随着术后胰腺炎、穿孔等一系列并发症。过去针状刀乳头开窗术主要用于困难插管或作为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后的补救措... 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完成选择性胆管插管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必备条件。然而在困难插管的患者中,插管失败率高,同时伴随着术后胰腺炎、穿孔等一系列并发症。过去针状刀乳头开窗术主要用于困难插管或作为常规插管方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近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其作为手术的初始术式,但是何时应用针状刀乳头开窗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针状刀乳头开窗术 十二指肠乳头类型 应用时机
原文传递
微型机器人及其联合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皮艺林 宋红丽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562-567,共6页
微型机器人可在体内被无线控制,使诊断和治疗的侵入性减到最小;其联合干细胞移植是实现靶向精准治疗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治疗许多临床疾病中具有很大潜力,但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诸如细胞栓塞导致的肺栓塞和梗死、感染、... 微型机器人可在体内被无线控制,使诊断和治疗的侵入性减到最小;其联合干细胞移植是实现靶向精准治疗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治疗许多临床疾病中具有很大潜力,但在实际应用时,仍存在诸如细胞栓塞导致的肺栓塞和梗死、感染、靶向性差等问题。本文从微型机器人的起源、设计类型、驱动方式、材料以及成像系统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微型机器人及其联合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结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干细胞移植 靶向 运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