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培酮与利他林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白雪光 彭代辉 张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ADHD)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争论很多。我们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利培酮与利他林治疗ADHD的疗效与副反应。资料一般资料:两组共33例,均为1997年7月至9月门诊病人,症...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ADHD)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争论很多。我们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利培酮与利他林治疗ADHD的疗效与副反应。资料一般资料:两组共33例,均为1997年7月至9月门诊病人,症状符合CCMD-Ⅱ-R标准;排除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障碍 儿童 药物疗法 利培酮 利他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对痴呆患者精神病性等症状的疗效 被引量:13
2
作者 白雪光 黄永兰 +1 位作者 刘忠纯 张春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了解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及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 (MID)患者精神病性等症状的疗效。 方法 :对 11例 AD和 10例 MID住院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 4周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进行评定、比较。... 目的 :了解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AD)及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 (MID)患者精神病性等症状的疗效。 方法 :对 11例 AD和 10例 MID住院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 4周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 :应用利培酮治疗中发现 ,利培酮用量小 ,治疗后 MMSE总分明显增加 ,SCAG各项因子分明显改善。 结论 :利培酮治疗AD及 MID的精神病性等症状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阿尔茨海默病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少年强迫症4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白雪光 舒畅 白晶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896-896,共1页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和少年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强迫症患者给予氟伏沙明25~200 mg·d-1,<10岁儿童患者,起始药量25 mg,PO,qn,≥10岁患者,起始药量50 mg,PO,qn.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6周末用YALE-BROWN(Y-B)强迫量... 目的观察氟伏沙明治疗儿童和少年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强迫症患者给予氟伏沙明25~200 mg·d-1,<10岁儿童患者,起始药量25 mg,PO,qn,≥10岁患者,起始药量50 mg,PO,qn.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6周末用YALE-BROWN(Y-B)强迫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不良反应量表对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Y-B量表总分、强迫行为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6周后Y-B量表总分、强迫思维分、强迫行为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强迫行为分减分率高于强迫思维减分率(P<0.01).早期有思睡、恶心,治疗第6周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伏沙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性较好的治疗儿童和少年强迫症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伏沙明 强迫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的精神病性症状2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雪光 黄永兰 +1 位作者 刘忠纯 张春香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3期215-216,共2页
了解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的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 2 1例符合CCMD Ⅱ R诊断标准的老年性痴呆的住院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 4周 ,采用简明智力量表 (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进行评定 ,将治疗前、治疗后 4周的MMSE总分... 了解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的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取 2 1例符合CCMD Ⅱ R诊断标准的老年性痴呆的住院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 4周 ,采用简明智力量表 (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进行评定 ,将治疗前、治疗后 4周的MMSE总分、SCAG各因子分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 :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性症状有如下特征 :①利培酮用量小。②治疗后MMSE总分明显增加。③SCAG各项因子分明显改善。结论 :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老年性痴呆 药物疗法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病性症状与认知功能的探讨
5
作者 白雪光 刘忠纯 成敬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1期1631-163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痴呆 精神症状 认识功能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考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6
作者 白雪光 王小平 +3 位作者 刘铁榜 吴斯珍 臧德馨 熊美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4年第4期204-205,共2页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初中三年级快班118名学生中考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国内常模比较,发现中考学生的SCL—90总分、总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各因子分除躯体化无明显差异外,其余8个因子分呈增高趋势。提示学校和家庭对中考...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初中三年级快班118名学生中考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国内常模比较,发现中考学生的SCL—90总分、总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各因子分除躯体化无明显差异外,其余8个因子分呈增高趋势。提示学校和家庭对中考学生除加强文化课的复习准备外,要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快班中考学生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精神分裂症46例临床对照研究
7
作者 白雪光 徐顺生 +2 位作者 王小平 吴建红 童峰 《中国民康医学》 1997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分裂症 临床对照 儿童与成人 儿童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 年幼儿童 精神科 发病诱因 北京医科大学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思通治疗儿童抽动障碍58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白雪光 罗小年 +1 位作者 郭伶俐 刘忠纯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2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抽动障碍 维思通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唐记华 王高华 +3 位作者 王晓萍 白雪光 翁深宏 刘忠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和自杀观念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75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采用自编调查资料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和自杀观念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75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采用自编调查资料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对其进行相应测查。结果:不同性别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和自杀观念有较大差别,有无自杀观念受母亲受教育程度影响较大,有自伤行为的患者存在较多自评精神症状,且自伤行为和自杀观念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有关。结论:有自伤行为的患者受较多外界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自伤 自杀 横断面研究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儿童青少年部分的修订与现场测试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李雪荣 苏林雁 +22 位作者 罗学荣 杜亚松 陶国泰 林节 李宝林 杨晓玲 王玉凤 张世吉 郑毅 单友和 郭兰婷 郭传琴 翟静 万国斌 白雪光 李翔 张志雄 牟少蓉 徐顺生 金德珍 才世辉 徐继海 杨可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 :修订CCMD -3儿童部分 ,并作临床测试。方法 :以ICD -10为蓝本结合国情修订 ,将精神发育迟滞及其它发育障碍归于 70 -79大类 ,其它行为情绪问题归于 80 -89类。临床测试在全国 12省市17所医院进行。每例由两名医师评定。结果 :共... 目的 :修订CCMD -3儿童部分 ,并作临床测试。方法 :以ICD -10为蓝本结合国情修订 ,将精神发育迟滞及其它发育障碍归于 70 -79大类 ,其它行为情绪问题归于 80 -89类。临床测试在全国 12省市17所医院进行。每例由两名医师评定。结果 :共收回有效病例 773例 (男 60 5例 ,女 168例 )。二评定员之间诊断一致性为 93 3 3 % -10 0 % ,Kappa值 0 82 -1 0 0。各类症状出现率高。结论 :本方案科学 ,可靠 ,适应我国国情可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 儿童青少年部分 修订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合并碳酸锂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唐记华 王高华 +5 位作者 白雪光 王晓萍 翁深宏 刘忠纯 王惠玲 舒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评价刺五加合并碳酸锂(简称刺五加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以氟西汀合并碳酸锂为对照(简称氟西汀组),疗程6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情况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 目的评价刺五加合并碳酸锂(简称刺五加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以氟西汀合并碳酸锂为对照(简称氟西汀组),疗程6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情况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76例,进行意向分析(ITT分析)刺五加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37例和39例,按符合方案分析(PP分析)前者35例,后者34例。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2周氟西汀组HAMD减分较刺五加组多(P<0.05),其后4、6周则无差异,疗程结束时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TESS评分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刺五加组低于氟西汀组。结论刺五加联合碳酸锂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疗效好,与氟西汀联合碳酸锂疗效相当,副反应少于后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刺五加 碳酸锂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振华 白雪光 +3 位作者 王晓萍 章华 王高华 藏德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托吡酯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疗效 体重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高华 唐记华 +3 位作者 王晓萍 白雪光 刘忠纯 李洁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相应测查...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6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童归因风格问卷(CASQ)、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相应测查,并同时对125例正常对照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与正常青少年相比,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亲温暖理解[父亲(42.31±8.22)分;母亲(43.63±10.39)分]、惩罚严厉[父亲(20.13±6.26)分;母亲(15.75±6.17)分]和拒绝否认[父亲(12.81±4.50)分;母亲(18.56±5.68)分]因子得分均差异有显著性,应对方式中自责(0.59±0.29)、求助(0.51±0.19)、幻想(0.70±0.18)及退避(0.60±0.19)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归因风格(25.69±5.65)亦差异有显著性。与应对方式和归因风格相关的养育方式有父亲过干涉、母亲温暖理解和母亲拒绝否认。结论抑郁障碍青少年存在消极应对和悲观归因,不良养育方式可能与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养育方式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心理发育特征初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丹 白雪光 +3 位作者 石淑华 张静 王凤 徐顺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索孤独症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及病理行为学规律 ,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 (C PEP)操作手册 ,测评 98例孤独症儿童。结果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育进展和次序异常 ,其中 90 %发... 目的 探索孤独症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及病理行为学规律 ,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 (C PEP)操作手册 ,测评 98例孤独症儿童。结果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育进展和次序异常 ,其中 90 %发育商小于 70 ,随年龄的增长 ,发育商有下降的趋势 ;语言质的障碍最突出 ,其次是人际关系和游戏、物品喜好的异常。结论 早期干预于 2~ 3岁为最佳期 ,于 4~ 6岁为希望期 ;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损害与有关的社会和交流问题相互关联 ,其中心理理论的损害起主导作用 ,心理理论的损害在先 ,异常社会关系的形成在后 ;感觉模式异常、感知觉能力落后应作为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孤独症 心理发育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兰扎平治疗躁狂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忠纯 朱帆 +3 位作者 邱得胜 白雪光 阳胜秋 王高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躁狂症 奥兰扎平 治疗 临床分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教结合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综合素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丹 田文雁 +2 位作者 白雪光 石淑华 张静 《中国康复》 2003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研究尝试将医疗与教育相结合 ,总结一套实用、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不良表现 ,提高综合素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家长、教师 )及标准测验法调查有学习障碍儿童 2 4例 ,通过全面了解其神经心理机能、行为表现... 目的 :研究尝试将医疗与教育相结合 ,总结一套实用、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不良表现 ,提高综合素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家长、教师 )及标准测验法调查有学习障碍儿童 2 4例 ,通过全面了解其神经心理机能、行为表现、学习能力及智力水平 ,实施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心理咨询与改善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相结合干预学习障碍儿童。结果 :干预后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学习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 (P <0 .0 0 1) ;焦虑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5) ;冲动 多动问题、多动指数、心身问题、学习问题及智商前后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医疗与教育 (学校、家庭 )的有机结合 ,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步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 ,增强其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 ,提高学习成绩 ,减轻或消除其不良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结合 学习障碍 儿童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对周围人的态度
17
作者 白雪光 罗小年 +2 位作者 李秋英 段金莲 吴斯珍 《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他恢复期精神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周围人的态度与其他精神病人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恢复期 精神分裂症 态度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联合碳酸锂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记华 王高华 +4 位作者 白雪光 王晓萍 翁深宏 刘忠纯 刘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刺五加联合碳酸锂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连续收集门诊及住院的12-17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5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刺五加联合碳酸锂治疗组,B组氟西汀联合碳酸锂治疗组,疗... 目的:探讨刺五加联合碳酸锂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连续收集门诊及住院的12-17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5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入选对象分为A组刺五加联合碳酸锂治疗组,B组氟西汀联合碳酸锂治疗组,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情况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后有效病例63例(A组32例,B组31 例),脱落2例(均为B组)。进行意向(ITT)分析A组32例,B组33例,按符合方案(PP)分析前者32例, 后者31例。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各周A、B两组之间HAMD减分t检验,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有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转相,但转躁率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刺五加联合碳酸锂治疗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有明显的效果,且无转躁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临床试验 刺五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舒畅 白雪光 +1 位作者 王晓萍 白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多动及冲动等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对其进行Conners父母量表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多动及冲动等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儿童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疗程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对其进行Conners父母量表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等症状即有显著改善(P<0.001)。治疗4周改善更明显。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能有效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和儿童孤独症的冲动及多动行为,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儿童孤独症 精神发育迟滞 行为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0年变迁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永兰 陈振华 +1 位作者 白雪光 王高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近10年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演变趋势。方法:分别比较1994年、1999年及2004年综合医院精神科向非精神科患者提供会诊的科室、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请精神科会诊的科室:妇产科减少,神经科增加,其它科室没有明显差异。... 目的:探讨近10年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演变趋势。方法:分别比较1994年、1999年及2004年综合医院精神科向非精神科患者提供会诊的科室、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请精神科会诊的科室:妇产科减少,神经科增加,其它科室没有明显差异。会诊后的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及焦虑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应激相关障碍呈现递减趋势。会诊后的治疗方案:转入精神科治疗及未经精神科治疗的比例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使用呈现上升趋势,安定类药物应用无明显变化。结论:综合医院内精神科会诊已经演变为以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会诊后的治疗方案也变为在非精神科应用精神科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精神障碍 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