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thon在酸碱滴定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伟 李鑫 +5 位作者 贾树恒 白海鑫 赵士举 吴璐璐 张海燕 范彩玲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377-385,共9页
基于Python自主设计开发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酸碱滴定学习软件,实现了一元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等不同酸碱体系滴定曲线图像的可视化绘制,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的计算。软件的运用使得教学... 基于Python自主设计开发的图形用户界面(GUI)酸碱滴定学习软件,实现了一元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等不同酸碱体系滴定曲线图像的可视化绘制,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的计算。软件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化,有助于获得滴定曲线变化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其概念与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滴定 PYTHON 学习软件 滴定曲线 滴定突跃 滴定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与Indo-1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白海鑫 杨成 杨秀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 in,BSA)与荧光探针Indo-1为蛋白质和配体模型,基于Indo-1的荧光强度与BSA的分析浓度间的关系,建立了计算二者相互作用位点数的方法,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各种荧光技术对Indo-1和BSA的相互作用进... 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 in,BSA)与荧光探针Indo-1为蛋白质和配体模型,基于Indo-1的荧光强度与BSA的分析浓度间的关系,建立了计算二者相互作用位点数的方法,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各种荧光技术对Indo-1和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ndo-1在BSA中有3个作用位点,这3个作用位点与BSA中的212位色氨酸(Trp 212)间的距离分别为2.93,2.57和2.40 nm;Indo-1通过疏水性作用进入到BSA的3个疏水性空腔.在荧光猝灭实验中,通过M icrolab 500系列进样器和PTI荧光仪的联用实现了荧光强度的自动和实时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探针Indo-1 结合位点数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一步萃取将组蛋白分为多个亚组分的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2 位作者 杨帆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4-1321,共8页
将基于正丙醇、氯化钠和水的双水相体系用于蛋白质组的预分离研究,并考察了体系酸度及在不同浓度的盐、正丙醇及蛋白质存在时该双水相体系对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将经该双水相体系预分离过的蛋白质组样品在未与成相试剂分离的条件下直接用... 将基于正丙醇、氯化钠和水的双水相体系用于蛋白质组的预分离研究,并考察了体系酸度及在不同浓度的盐、正丙醇及蛋白质存在时该双水相体系对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将经该双水相体系预分离过的蛋白质组样品在未与成相试剂分离的条件下直接用于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可通过一步萃取将蛋白质组样品分为3个亚组群.该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并具有生物相容性、可连续操作性、无需昂贵复杂仪器以及在进行电泳分析前无须(或易于)将目标蛋白与成相试剂分离等优点.该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的建立在蛋白质组学和方法学方面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预分离方法 双水相体系 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15负载MgO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1 位作者 王喜云 刘圣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659,共4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原位法合成了MgO负载的SBA-15碱性催化剂.以大豆油为原料,加入甲醇,在醇油质量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3%,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检测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酯交换反应中的活性.研究...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原位法合成了MgO负载的SBA-15碱性催化剂.以大豆油为原料,加入甲醇,在醇油质量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3%,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检测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酯交换反应中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法合成的30%负载量的MgO-SBA-15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生物柴油产率达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MgO 催化 生物柴油 SBA-15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水溶液中中性红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1 位作者 王瑾 金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79,共7页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GO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动力学及热力学吸附规律.结果表明,GO对中性红具有显著、快速的去除能力,最大饱和吸附量可达到约900mg/g,该吸附过程可用准...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GO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动力学及热力学吸附规律.结果表明,GO对中性红具有显著、快速的去除能力,最大饱和吸附量可达到约900mg/g,该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进行描述.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研究表明GO对中性红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是一个自发、放热、熵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中性红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袁超 《河南科学》 2008年第12期1477-1480,共4页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共存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叶酸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且在发生荧光淬灭的同时生成了蛋白质与药物的复合物;人血清白蛋白是通过疏水性...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人血清白蛋白与叶酸共存时会发生相互作用;叶酸对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且在发生荧光淬灭的同时生成了蛋白质与药物的复合物;人血清白蛋白是通过疏水性作用力与叶酸发生相互作用的,叶酸在血清白蛋白中仅有一个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叶酸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与Indo-1相互作用时构象变化的荧光光谱法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海鑫 李聪 +1 位作者 刘小花 袁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系用荧光光谱及吸收光谱法证明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荧光探针Indo-1共存时二者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并用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研究了BSA与Indo-1相互作用时构象变化的情况,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系用荧光光谱及吸收光谱法证明了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荧光探针Indo-1共存时二者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并用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研究了BSA与Indo-1相互作用时构象变化的情况,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探针Indo-1在与BSA相互作用时未引起该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认为Indo-1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诸如BSA这样的蛋白质与其它配体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探针分子 Indo-1 相互作用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1 位作者 刘圣勇 沙宇芳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9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将唯物辩证法规律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问题的理解与掌握,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规律 化学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吩噻嗪相互作用时的构象变化研究
9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1 位作者 李永芳 沙宇芳 《河南科学》 2009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吩噻嗪相互作用时的荧光淬灭及构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吩噻嗪通过静态方式对HSA的荧光进行淬灭,并与HSA形成了复合物;吩噻嗪在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未引起该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因此,吩噻嗪作为药物在用于某... 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吩噻嗪相互作用时的荧光淬灭及构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吩噻嗪通过静态方式对HSA的荧光进行淬灭,并与HSA形成了复合物;吩噻嗪在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时未引起该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因此,吩噻嗪作为药物在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时,不会影响到人血清白蛋白这样的传输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研究对药理学和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吩噻嗪 相互作用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氰合铁配合物光度法测定有机溶剂的水含量
10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2 位作者 李鑫 孟彦羽 魏彦彦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9期82-84,共3页
本研究基于硫氰合铁配合物{[Fe(SCN)n](3-n)}在不同水含量的乙醇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变化,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有机溶液中水含量的方法。探讨了[Fe(SCN)n](3-n)在含水乙醇中的变色机理及光谱测定条件。研究表明[Fe(SCN)n](3-n)在有... 本研究基于硫氰合铁配合物{[Fe(SCN)n](3-n)}在不同水含量的乙醇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变化,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有机溶液中水含量的方法。探讨了[Fe(SCN)n](3-n)在含水乙醇中的变色机理及光谱测定条件。研究表明[Fe(SCN)n](3-n)在有机溶剂中的吸光度与其含水量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7^-0.9905。该法具有低成本、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优点。该法在实际样品测定呈现结果令人满意,有较好的加标回收率(98.46%~10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合铁配合物 吸收光谱 测定 有机溶剂 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平衡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永根 白海鑫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脂肪酸平衡是继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后的又一新概念。脂肪酸平衡主要包括3个方面:短、中、长链脂肪酸平衡,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平衡,ω_(3)和ω_(6)脂肪酸平衡。随着研究的深入,脂肪不再单一地被认为只发挥能量效应,更多个体脂肪酸或脂肪... 脂肪酸平衡是继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后的又一新概念。脂肪酸平衡主要包括3个方面:短、中、长链脂肪酸平衡,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平衡,ω_(3)和ω_(6)脂肪酸平衡。随着研究的深入,脂肪不再单一地被认为只发挥能量效应,更多个体脂肪酸或脂肪酸间组合的生物活性效应被陆续挖掘。文章主要综述了长链脂肪酸平衡在反刍动物上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平衡 消化吸收 转化沉积 生产性能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高校化学教学实践
12
作者 白海鑫 刘小花 赵钟麟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1年第9期62-63,共2页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线下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形式相对单一;线上教学平台虽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却无法完全替代线下教学。本研究以高校化学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线下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形式相对单一;线上教学平台虽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却无法完全替代线下教学。本研究以高校化学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构建了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师生受益。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还能引导学生用好信息化教学工具,符合教育大数据的时代发展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平台 高校化学 混合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碘化钾-乙基紫体系浮选分离Pb(Ⅱ) 被引量:44
13
作者 宋连卿 白海鑫 李全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研究了硫酸铵 碘化钾 乙基紫体系浮选Pb(Ⅱ )的性能及Pb(Ⅱ )与常见离子的分离。研究表明 ,在水溶液中 ,Pb(II)与I- 、乙基紫阳离子 (EV+ )生成三元离子缔合物沉淀 (PbI- 3)·(EV+ ) 2 和 (PbI2 - 4)·(EV+ ) 2 。在 0 1g/mL ... 研究了硫酸铵 碘化钾 乙基紫体系浮选Pb(Ⅱ )的性能及Pb(Ⅱ )与常见离子的分离。研究表明 ,在水溶液中 ,Pb(II)与I- 、乙基紫阳离子 (EV+ )生成三元离子缔合物沉淀 (PbI- 3)·(EV+ ) 2 和 (PbI2 - 4)·(EV+ ) 2 。在 0 1g/mL (NH4 ) 2 SO4 存在下 ,该沉淀能很好地浮于水相表面。在水相pH为 1 0~ 4 0时 ,通过浮选可使Pb(Ⅱ )与Zn(Ⅱ )、Mn(Ⅱ )、Fe(Ⅲ )、Co(Ⅱ )、Al(Ⅲ )、Ni(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铵 碘化钾 乙基紫 Pb(Ⅱ) 浮选分离 三元缔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小花 余大杰 白海鑫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通过在裸玻碳电极表面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SWNTs/GC).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2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2种异构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化性能.... 通过在裸玻碳电极表面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玻碳电极(SWNTs/GC).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2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2种异构体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化性能.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位差值为106 mV,这表示2种异构体可以在SWNTs/GC电极上完全分开.基于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SWNTs/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苯二酚2种异构体同时测定的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10-6~8.0×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mol·L-1.对苯二酚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6~1.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7×10-6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电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教师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小花 白海鑫 党玉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6-58,共3页
以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为基础,主要针对教师的责任、如何选题和调研、正确指导及论文撰写等几个方面做了初步探讨,并就如何发挥指导教师在化学专业学生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 本科 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 选题 指导方法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对中性红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小花 白海鑫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GO-CS)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GO-CS用量、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中性红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吸附规律。结果表明,GO-CS对中性红具有显著的去除能力,且符合二级动力学...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GO-CS)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GO-CS用量、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中性红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吸附规律。结果表明,GO-CS对中性红具有显著的去除能力,且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GO-CS对中性红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饱和吸附量约为330 mg·g^(-1),该吸附过程为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 中性红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与叶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党玉丽 刘小花 +3 位作者 白海鑫 吴函殷 王喜云 李永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蛋白质与同质量浓度叶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产生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随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产生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加,且蛋白质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还研究了三聚氰氨对蛋白质质量浓度...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蛋白质与同质量浓度叶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产生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随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产生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加,且蛋白质质量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还研究了三聚氰氨对蛋白质质量浓度测量的影响,以及用此方法测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可行性.据此建立了有效测量蛋白质质量浓度的以荧光光谱为基础的新方法.该法最低检测限为5×10-6mg.L-1,检测范围广,线性范围是3.77×10-2~827 mg.L-1(827 mg.L-1不是最大范围,最大值未测定),相关系数为0.998 9,加标回收率为93.71%~1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质量浓度 叶酸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测定邻苯二酚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小花 白海鑫 王瑾 《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制备了用于测定邻苯二酚的单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邻苯二酚进行了测... 制备了用于测定邻苯二酚的单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邻苯二酚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邻苯二酚浓度在2×10^(-6)~1×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2,检出限为4×10^(-7) mol/L.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用于模拟废水中邻苯二酚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邻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小花 白海鑫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恒电位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两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这两种异构体的氧化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 通过恒电位法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Nafion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两种异构体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苯二酚的这两种异构体的氧化表现出了优异的识别能力和电催化性能.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氧化峰电位差值为102 mV,这表明两种异构体可以在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上完全分开.基于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在石墨烯-Nafion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了苯二酚两种异构体同时测定的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浓度在6.0×10-5~1.0×10-3 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5 mol/L .对苯二酚的浓度在8.0×10-6~1.0×10-3 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6 mol/L .该电极可用于模拟样品中两种异构体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滿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循环伏安法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硅胶复合物对中性红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小花 白海鑫 +1 位作者 牛曼蓉 刘也可 《河南科学》 2018年第12期1915-1919,共5页
以壳聚糖-硅胶复合物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染料浓度、吸附温度等因素对该吸附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壳聚糖-硅胶复合物对中性红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该吸... 以壳聚糖-硅胶复合物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染料浓度、吸附温度等因素对该吸附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壳聚糖-硅胶复合物对中性红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可用来描述该吸附等温线,且该吸附是个放热过程. 298 K时,壳聚糖-硅胶复合物对中性红的最大吸附量为132.46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硅胶复合物 中性红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