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重建垂体瘤数字化模型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史彦芳 费宏安 +1 位作者 白泽通 郑克彬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1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通过3D重建技术,重建垂体瘤数字化模型,并探究数字化模型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名垂体瘤患者的CT、MRI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21.0软件中,得到3D垂体瘤数字化模型;招募32名垂体瘤患者家属(每名患者对应一名家属),... 目的通过3D重建技术,重建垂体瘤数字化模型,并探究数字化模型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名垂体瘤患者的CT、MRI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21.0软件中,得到3D垂体瘤数字化模型;招募32名垂体瘤患者家属(每名患者对应一名家属),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16)与实验组(n=16),实验组应用3D模型,对2组家属得分数据做出统计分析。结果经MIMICS 21.0软件重建出了高保真的数字化模型,统计分析显示,使用模型后,患者家属对垂体瘤解剖结构(t=4.233,P<0.001)、临床表现(t=5.121,P<0.001)、并发症(t=5.504,P<0.001)、治疗方案(t=4.659,P<0.001)的理解显著提高。结论通过3D重建软件将二维图像重建为具有空间结构的数字化模型,生动、直观,可以更好地辅助医生进行患者病情告知,同时,患方亦更容易理解自身病情,医患沟通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认可度、配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重建技术 数字化模型 垂体瘤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岩 汪玉龙 +5 位作者 白泽通 郭岩松 李琳 邵将 王岩 郑克彬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3期501-508,共8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具侵袭性的原发肿瘤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式多样,但仍缺乏根治性治疗措施,患者生存率较低。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髓系祖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具侵袭性的原发肿瘤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式多样,但仍缺乏根治性治疗措施,患者生存率较低。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髓系祖细胞和前体细胞组成的异质性细胞群,在肿瘤免疫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MDSCs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期望通过对MDSCs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找到治疗GBM的新策略。该文总结了MDSCs的来源和特征,简要地综述了MDSCs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针对MDSCs的治疗策略,重点描述了MDSCs对GBM代谢的影响以及与GBM生长侵袭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 代谢 免疫抑制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脓肿误诊为垂体腺瘤卒中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泽通 郎丽颖 +3 位作者 郑克彬 刘海鹏 王佳良 史彦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376-377,共2页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垂体脓肿病例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MRI及治疗等方面。结果本例早期误诊为垂体腺瘤卒中,行经鼻蝶入路手术引流脓液。术后抗感染治疗,随访5个月病人未复发。结论垂体脓肿临床表... 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垂体脓肿病例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MRI及治疗等方面。结果本例早期误诊为垂体腺瘤卒中,行经鼻蝶入路手术引流脓液。术后抗感染治疗,随访5个月病人未复发。结论垂体脓肿临床表现与垂体腺瘤类似,易被误诊。垂体MRI检查为首选,脓液培养为诊断金标准,显微手术充分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脓肿 垂体腺瘤 鉴别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1例
4
作者 白泽通 郑克彬 +2 位作者 郝良超 曾昭穆 史彦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的1例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人痛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的1例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人痛感消失,心电监测可见持续窦性心律,术后遗留面部麻木及咀嚼肌无力,3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三叉神经痛诱发窦性停搏病人少见,其与血管压迫间可能存在关联性。PBC手术可解除三叉神经痛,去除窦性停搏的诱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窦性停搏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修饰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岩松 李思柔 +4 位作者 李琳 曾昭穆 白泽通 温稀超 郑克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24-1728,共5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目前临床上以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化疗、电场治疗等综合疗法,但其很难彻底切除,且很容易从原发肿瘤上脱离并穿过脑组织,导致患者复发,甚至死亡。N6⁃甲基腺嘌呤(m6A)基因修饰作为mRNA转...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目前临床上以手术切除辅以放疗、化疗、电场治疗等综合疗法,但其很难彻底切除,且很容易从原发肿瘤上脱离并穿过脑组织,导致患者复发,甚至死亡。N6⁃甲基腺嘌呤(m6A)基因修饰作为mRNA转录后修饰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其修饰过程由一系列的蛋白质完成,根据蛋白质在甲基化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分为甲基转移酶、去甲基酶和结合蛋白。动态和可逆的m6A修饰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行为,此外,在胶质瘤的诊疗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临床作用。本文将从m6A修饰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N6⁃甲基腺嘌呤 蛋白质 治疗靶点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1例
6
作者 郝良超 郑克彬 +2 位作者 白泽通 费宏安 史彦芳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815-815,共1页
10 d入院。外院头颅CT示鞍上及第三脑室内占位,考虑脊索样胶质瘤?颅咽管瘤?头颅MRI示鞍上及第三脑室内占位,幕上脑室稍大,双侧筛窦、额窦炎(图1A^C)。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开颅→暴露上矢状窦→放射状剪开硬脑膜、释放脑脊液、减压→... 10 d入院。外院头颅CT示鞍上及第三脑室内占位,考虑脊索样胶质瘤?颅咽管瘤?头颅MRI示鞍上及第三脑室内占位,幕上脑室稍大,双侧筛窦、额窦炎(图1A^C)。显微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开颅→暴露上矢状窦→放射状剪开硬脑膜、释放脑脊液、减压→暴露胼周动脉→确认中央前沟→切开胼胝体体部→暴露透明隔→两侧穹隆间造瘘→进入第三脑室,即“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术中见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其中部分与丘脑粘连紧密,组织间界限模糊,难以分开,质地脆,血供中等,大部分切除肿瘤(图1D^F)。术后病理诊断考虑脊索样胶质瘤(chordoid glioma of the third ven-tricle,CGTV;WHO分级Ⅱ级)。术后给予激素、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疗效满意,后期辅以放、化疗,随访7个月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样胶质瘤 第三脑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颈段椎管内畸胎瘤1例
7
作者 白泽通 温稀超 +3 位作者 吴文松 刘超 曾昭穆 郑克彬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1273,共3页
椎管内畸胎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一部位,但多位于胸腰椎,累及颈髓者较为少见.颈段椎管内畸胎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其他颈髓内占位性病变类似,偶见皮肤的局部表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2月收治1例以颈部皮下肿物为首发症状的颈段... 椎管内畸胎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一部位,但多位于胸腰椎,累及颈髓者较为少见.颈段椎管内畸胎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其他颈髓内占位性病变类似,偶见皮肤的局部表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2月收治1例以颈部皮下肿物为首发症状的颈段椎管内畸胎瘤的17岁患者,但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症状,行手术全切除椎管内畸胎瘤及颈部皮下肿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颈5椎管内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和颈部皮脂腺囊肿.术后5 d复查MRI显示肿瘤及囊肿全切除,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囊肿 颈段 大学附属医院 占位性病变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胸腰椎 神经外科 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多模态案例库在神经外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谢海鹏 王岩 +2 位作者 白泽通 郑克彬 张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44-46,共3页
分析神经外科实践教学工作中应用多模态案例库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神经外科接受临床实践学习的医学本科生100人,采取随机形式将医学生分组,一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共50人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多... 分析神经外科实践教学工作中应用多模态案例库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神经外科接受临床实践学习的医学本科生100人,采取随机形式将医学生分组,一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共50人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多模态案例库教学法,共50人为研究组,检测两组医学生的随堂测验、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以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医学生的随堂测验、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以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神经外科实践教学工作中应用多模态案例库,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为日后临床医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实践教学 多模态案例库 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