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紫锥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慧媛 张文珍 +6 位作者 陈凤 杨平林 穆素杰 徐进 张跃进 杨建东 马亚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目的]探究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L.)Moench)在陕西省凤县的应用潜力及栽培技术。[方法]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以施肥量为主区,共设5个处理F0~F4(施肥量依次为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0、1200、2100、3... [目的]探究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L.)Moench)在陕西省凤县的应用潜力及栽培技术。[方法]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以施肥量为主区,共设5个处理F0~F4(施肥量依次为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0、1200、2100、3000、3900 kg·hm^(-2);酵母源有机无机复混肥:0、360、630、900、1170 kg·hm^(-2));移栽密度为裂区,设置2个水平,D1(63000窝·hm^(-2))和D2(31500窝·hm^(-2)),平均每窝种植3株,分别在2022年10月、2023年7月和2023年10月采样,测定不同处理紫锥菊株高、茎粗、开花枝条数、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黄酮、多糖含量和紫锥菊药材产量等指标。[结果]在同一施肥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紫锥菊的各生物学性状指标降低,除多糖含量以外其它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栽培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生物学性状指标、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材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种植密度以及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紫锥菊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黄酮、多糖含量和紫锥菊药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紫锥菊地上部分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黄酮含量高于地下部分,而地下部分多糖含量高于地上部分,并且以2023年7月采收的紫锥菊质量及产量最佳。其中F1D1、F2D1处理组有较高的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结论]推荐紫锥菊种植时施1200~2100kg·hm^(-2)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和360~630kg·hm^(-2)酵母源有机无机复混肥,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3000窝(种植株距为30 cm,行距为60 cm),以获得较高品质和产量的紫锥菊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种植密度 施肥量 菊苣酸 单咖啡酰酒石酸 多糖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松花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电源配比研究
2
作者 孙雷 杜超 白慧媛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优势资源协同开发,开展东北地区松花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电源配比研究。通过电力系统生产模拟、一体化财务评价等方法,结合地区资源条件、需求特性以及电源出力特性,优化可再生能源电站一体化开发电... 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优势资源协同开发,开展东北地区松花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电源配比研究。通过电力系统生产模拟、一体化财务评价等方法,结合地区资源条件、需求特性以及电源出力特性,优化可再生能源电站一体化开发电源配比。研究认为,在具备足够用电需求的前提下,为确保技术经济可行性,一体化模式中的抽水蓄能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合理比例为1∶1.4~1∶3.2。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开展需要较为理想的外部条件,建议稳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可再生能源 一体化开发 电力系统生产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PRAT评估模型的中美碳排放与电力消费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杰 于淼 白慧媛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10期1-7,共7页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两个国家,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采用1990~2019年相关数据,对中美经济、碳排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人... 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两个国家,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采用1990~2019年相关数据,对中美经济、碳排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差距仍较大。中国碳排放总量始终处于增长态势,但人均碳排放量水平不高,碳排放强度较高,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弱脱钩性;而美国近期碳排放量呈减少态势,人均碳排放量较大,碳排放强度较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强脱钩性。散点图分析结果证明,中美经济与碳排放量的相互关系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通过对中美经济、人口、电力能源消费占比及碳排放等数据的整理分析,搭建STIPRAT评估模型,研究论证中美碳排放与电力消费的相互关系。线性回归模型数据表明,中国电力能源消费占比的提高有利于碳减排工作的开展;而美国由于电力能源消费占比长期保持在较平稳水平,线性回归模型数据拟合优度(R-squared)偏低,拟合可信度不高。根据模型拟合参数,建议我国要采取加大电力在能源消费终端利用率,提高电力能源的发电效率,增强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侧比重等措施,以促进中国碳达峰的尽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经济 碳排放 脱钩性 评估模型 电力消费占比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法结合响应曲面法多指标优选天麻鲜切片加工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凤 张小燕 +4 位作者 张跃进 孙建华 张文珍 白慧媛 马亚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338-4349,共12页
目的建立天麻Gastrodia elata鲜切片质量评价方法,为天麻饮片产地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7个指标(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得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CRI... 目的建立天麻Gastrodia elata鲜切片质量评价方法,为天麻饮片产地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7个指标(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得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考察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对天麻鲜切片质量的影响,筛选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不同单因素天麻趁鲜加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为新鲜天麻块茎,洗净,待水沸后置于蒸锅上,一级天麻蒸制25 min,二级天麻蒸制15 min,三级天麻蒸制10 min,取出,斜切6 mm,55℃干燥13 h。结论AHP-CRITIC评分法将主客观相结合,综合评价天麻趁鲜加工饮片质量优劣,评分结果科学、可靠,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好、简便可行,可用于天麻饮片趁鲜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趁鲜切制 加工工艺 质量评价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巴利森苷A 巴利森苷B 巴利森苷C 巴利森苷E 醇溶性浸出物 AHP-CRITIC法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五味子乙素对氯氮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白慧媛 俸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schizandrin B,Sch B)能否缓解氯氮平(clozapine,CLZ)引起的肝损伤,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为减轻氯氮平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CLZ连续给药3周造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观察不同剂量Sch B对CLZ肝... 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schizandrin B,Sch B)能否缓解氯氮平(clozapine,CLZ)引起的肝损伤,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为减轻氯氮平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CLZ连续给药3周造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观察不同剂量Sch B对CLZ肝损伤保护作用: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损伤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Nrf2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 1,HO-1)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较低剂量(25和50 mg·kg^(-1))的Sch B可使小鼠ALT、AST和ALP水平降低,SOD和GSH含量升高,且MDA含量降低。此外,Sch B各剂量均能上调Nrf2蛋白表达,同时诱导其核转位,其下游的NQO1和HO-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本研究表明,Sch B能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在一定剂量范围(25~50 mg·kg^(-1))内减轻CLZ所致小鼠肝损伤,而高剂量(100 mg·kg^(-1))Sch B未显示出肝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氯氮平 Nrf2/ARE信号通路 肝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