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何首乌致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梁幼玲 黄娟 +1 位作者 白俊其 丘小惠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筛选何首乌相关化学成分映射肝损伤作用靶点,构建何首乌成分-靶点-肝损伤网络图,探讨何首乌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ID、TCMGenDIT数据库及综合已报道文献检索何首乌化学成分,从中药系统药理...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筛选何首乌相关化学成分映射肝损伤作用靶点,构建何首乌成分-靶点-肝损伤网络图,探讨何首乌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ID、TCMGenDIT数据库及综合已报道文献检索何首乌化学成分,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并获取成分对应靶点;通过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多数据库联合检索肝损伤靶点,整合分析交集靶点建立STRING蛋白交互关系,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肝损伤可视化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基因功能(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收集何首乌化学成分38个,成分靶点307个,肝损伤靶点6140个,成分与肝损伤交集靶点252个,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共涉及838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为111条,预测其涉及肝损伤作用机制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HIF-1信号通路、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结论:进一步阐释了何首乌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特点,为解析何首乌致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肝损伤 靶点 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与南板蓝根及其混淆品的ITS2条形码鉴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志海 丘小惠 +4 位作者 宫璐 黄娟 徐文 张靖 白俊其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定区分中药板蓝根与南板蓝根及其混淆品蓼蓝和大青。方法:提取4种中药基原植物基因组DNA扩增ITS2序列,隐马尔科夫模型HMMer进行序列注释,Clustal W法进行序列比对,K2P模型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邻接法构建进化...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定区分中药板蓝根与南板蓝根及其混淆品蓼蓝和大青。方法:提取4种中药基原植物基因组DNA扩增ITS2序列,隐马尔科夫模型HMMer进行序列注释,Clustal W法进行序列比对,K2P模型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邻接法构建进化树。结果:遗传距离分析显示,4个物种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为0.034,最小种间遗传距离为0.347,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大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同时4个物种可以在进化树上明显区分开来。结论:ITS2序列可以用于板蓝根与南板蓝根及其混淆品蓼蓝和大青的分子鉴定,相较于传统鉴定方法,该方法更加高效与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南板蓝根 鉴定 ITS2 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造血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铭超 危建安 +3 位作者 白俊其 郭兰 欧阳玲玲 丘小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6-739,746,共5页
目的探究何首乌中主要成分之一的大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造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BMSCs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BMSCs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 目的探究何首乌中主要成分之一的大黄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造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BMSCs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BMSCs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RT-PCR方法探究大黄素对造血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黄素0.1μg/ml、1μg/ml在作用BMSCs 48 h与72 h后增殖率明显增高(P<0.05);大黄素作用48 h后,0.1μg/ml能促使细胞周期的G2/M期增多(P<0.05),1μg/ml使S期增多(P<0.01),G1/G0期降低(P<0.05);大黄素在1μg/ml作用48 h后能有效抑制细胞的凋亡(P<0.01);大黄素0.1μg/ml、1μg/ml在作用BMSCs 48 h后对造血因子TPO的表达有显著提高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具有促进BMSCs增殖作用,并且可能通过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造成影响达到增殖作用,并能促使BMSCs中造血因子TPO表达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周期 凋亡 造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何首乌全球生态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志海 徐文 +3 位作者 张靖 黄娟 白俊其 丘小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982-985,共4页
目的: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野生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何首乌进行全球生态适宜性分析,为何首乌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何首乌道地产区、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的分布样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 目的: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野生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何首乌进行全球生态适宜性分析,为何首乌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何首乌道地产区、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的分布样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系统对其进行7个生态因子的聚类分析,得到何首乌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人工栽培区。结果:何首乌在世界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域总面积约为780.7万平方千米,位于69个国家或地区,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巴西、乌克兰、法国等;何首乌在中国的主要适宜区为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不同产区何首乌品质不同。结论:何首乌的全球生态适宜性区域范围较广,GMPGIS为何首乌的全球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生态因子 GMPGIS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络石藤及其习用品的DNA条形码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宫璐 黄志海 +4 位作者 张靖 白俊其 苏贺 张晓柠 徐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8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本研究应用ITS2序列鉴定区分络石藤及其习用品广东络石藤、地瓜藤、薜荔藤和扶芳藤。方法:提取以上5种中药基原植物基因组DNA,扩增不同样品的ITS2序列。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er进行序列注释,Clustal W法进行序列比对,K2P模型计算... 目的:本研究应用ITS2序列鉴定区分络石藤及其习用品广东络石藤、地瓜藤、薜荔藤和扶芳藤。方法:提取以上5种中药基原植物基因组DNA,扩增不同样品的ITS2序列。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er进行序列注释,Clustal W法进行序列比对,K2P模型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分析,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结果:5个物种的ITS2序列长度各不相同,在220-243 bp之间。遗传距离分析显示,5个物种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为0.038,最小种间遗传距离为0.113,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大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同时5个物种可以在进化树上区分开来。结论:ITS2序列可以用于中药络石藤及其习用品的分子鉴定,为准确区分该类药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石藤 鉴定 ITS2 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类中药精准煮散饮片探索实例—制何首乌 被引量:6
6
作者 白俊其 黄志海 +5 位作者 黄娟 宫璐 肖水明 李西文 徐江 丘小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本文对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用药形式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比较制何首乌饮片及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比较3批制何首乌饮片及采用相同饮片制备的煮散饮片质量的均一性,并对其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相对峰面积比较共有峰含量和... 目的:本文对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用药形式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比较制何首乌饮片及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比较3批制何首乌饮片及采用相同饮片制备的煮散饮片质量的均一性,并对其化学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相对峰面积比较共有峰含量和质量均一性。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何首乌原药进行鉴定。结果:制何首乌精准煮散饮片出膏率为原饮片的2.5倍;3批原饮片煎煮液二苯乙烯苷平均含量为3.56±2.61 g·mg-1,RSD为73.28%,煮散饮片煎煮液二苯乙烯苷平均含量为13.23±0.37 g·mg-1,RSD为2.82%;煮散饮片与原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基本一致,但煮散饮片各共有峰的含量、均一性明显提高。ITS2序列对何首乌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结论:制何首乌煮散饮片显著提高煎煮率及质量均一性,可节约资源,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何首乌 精准煮散饮片 煎出率 均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精准煮散饮片与原饮片的煎煮质量 被引量:5
7
作者 白俊其 苏贺 +5 位作者 黄娟 宫璐 李西文 徐江 黄志海 丘小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68-471,478,共5页
目的:研究化学指纹图谱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在肉桂精准煮散饮片质量体系的应用。方法:应用psb Atrn H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肉桂进行鉴定;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原饮片及不同规格煮散饮片的出膏率。建立肉桂HPLC指纹图谱,测定指标... 目的:研究化学指纹图谱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在肉桂精准煮散饮片质量体系的应用。方法:应用psb Atrn H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肉桂进行鉴定;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原饮片及不同规格煮散饮片的出膏率。建立肉桂HPLC指纹图谱,测定指标成分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同时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比较各样品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及相似度评价。结果:psb A-trn H序列对肉桂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精准煮散饮片平均出膏率及煎煮液中指标成分肉桂酸、肉桂醛含量略高于原饮片,且含量差异性明显减小,RSD从原饮片的5.19%、26.80%降低为0.36%、0.42%。10个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均有所升高,均一性明显提高。结论:肉桂精准煮散饮片可提高原饮片的煎煮效率及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精准煮散饮片 DNA条形码 质量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的岭南特色药材广东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娟 徐文 +3 位作者 谭瑞湘 白俊其 李西文 黄志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8期1408-1412,共5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进行分析,建立对岭南中药广东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的快速鉴定法。方法:收集广东海桐皮等9个物种样本,提取样本基因组DNA,扩增ITS2基因片段,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所... 目的:本研究主要应用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进行分析,建立对岭南中药广东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的快速鉴定法。方法:收集广东海桐皮等9个物种样本,提取样本基因组DNA,扩增ITS2基因片段,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采用Codon Code Aligner进行拼接。利用MEGA 6.06软件进行种间变异及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9个物种的ITS2序列长度范围为224-237 bp,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0.000-0.017)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0.045-0.820),NJ和ML聚类树显示,各物种样本独聚一支,表现出单系性。结论:ITS2序列能够有效鉴别植物海桐皮、木棉花与其混淆品,为其基原植物鉴定提供依据,为保证用药真实及其临床疗效提供分子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皮 木棉花 ITS2序列 分子鉴定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石斛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白俊其 黄娟 +4 位作者 徐文 张靖 宫璐 黄志海 丘小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72-2275,共4页
目的: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石斛碱浓度,考察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SD大鼠6只灌胃给予石斛碱(20 mg/k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45、60、90.120、180、240、420、600、1 440 min眼内眦静脉从取血,测定大鼠血浆... 目的: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石斛碱浓度,考察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SD大鼠6只灌胃给予石斛碱(20 mg/k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45、60、90.120、180、240、420、600、1 440 min眼内眦静脉从取血,测定大鼠血浆石斛碱浓度。用DAS2.0统计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石斛碱浓度在0.5~5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定量下限为0.5 ng/m L,低(1 ng/m L)、中(5 ng/m L)、高(20 ng/m L)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78.86±4.56)%、(85.25±1.23)%及(80.56±2.23)%;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10%。石斛碱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为t1/2为(51.27±2.65)min,Tmax为(10.00±0.17)min,Cmax为(0.12±0.08)mg/L,AUC(0-∞)为(7.91±0.25)mg/L·min。结论:本分析方法对石斛碱体内外检测具有专属性,且灵敏、可靠,适用于石斛碱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碱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千祥 梁幼玲 +4 位作者 史旭华 白俊其 黄娟 黄志海 丘小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8-434,共7页
目的:建立黑豆药材的指纹图谱和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更好地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指纹图谱并检测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流动相为乙腈-0.12%甲酸水溶液(... 目的:建立黑豆药材的指纹图谱和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更好地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指纹图谱并检测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流动相为乙腈-0.1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大豆苷为参照,绘制12批黑豆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分别采用SPSS 20.0软件和SIMCA 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2批黑豆药材样品共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4;指认了5个成分,分别为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黑豆药材样品可聚为两类,即S1~S3聚为一类,S4~S12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261%、40.71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976%。上述5种成分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5.97~191.00μg/mL(r=0.9999)、1.05~33.46μg/mL(r=0.9999)、8.93~285.61μg/mL(r=0.9995)、0.82~26.33μg/mL(r=0.9999)、0.93~29.64μg/mL(r=0.9997);定量限分别为0.8811、0.6116、0.0786、0.2433、0.5116μg/mL,检测限分别为0.2643、0.2447、0.0214、0.1248、0.1067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为95.15%~96.56%(RSD=0.51%,n=6)、98.52%~103.45%(RSD=1.88%,n=6)、95.37%~97.91%(RSD=0.95%,n=6)、99.75%~102.00%(RSD=0.78%,n=6)、100.26%~103.65%(RSD=1.21%,n=6)。12批黑豆药材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1783~0.2659、0.0217~0.0962、0.2885~0.5972、0.0141~0.0588、0.0129~0.0829 mg/g。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和5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均可用于黑豆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黑豆药材中异黄酮类成分相似,但含量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异黄酮类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大鼠血清肝功能、肝脏转运蛋白及代谢酶UGT1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韦美金 黄娟 +2 位作者 白俊其 蔡锡潮 丘小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研究长期灌胃给予大黄素对大鼠血清肝功能、肝脏转运蛋白及代谢酶UGT1A1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黄素低剂量组(20 mg·kg^(-1)·d^(-1))、中剂量组(40 mg·kg^(-1)·d^(... 目的研究长期灌胃给予大黄素对大鼠血清肝功能、肝脏转运蛋白及代谢酶UGT1A1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黄素低剂量组(20 mg·kg^(-1)·d^(-1))、中剂量组(40 mg·kg^(-1)·d^(-1))及高剂量组(80 mg·kg^(-1)·d^(-1)),灌胃30 d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大鼠肝脏中转运蛋白P-gp、Mrp2、Mrp3、Oatp1、Oatp2、Bsep、Ntcp及代谢酶UGT1A1的mRNA表达,以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肝脏中P-gp、Mrp3、Ntcp及UGT1A1的蛋白表达。结果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BIL、DBIL、TBA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脏P-gp、Mrp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而肝脏中Ntcp及UGT1A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长期给予较高剂量的大黄素有肝脏毒性的风险。大黄素致肝毒性可能与肝脏中P-gp、Mrp3表达的上调、Ntcp及UGT1A1表达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肝毒性 肝功能 转运蛋白 UGT1A1
原文传递
采用UHPLC-MS和质量亏损过滤技术分析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幼玲 史旭华 +4 位作者 白俊其 黄志海 徐文 黄娟 丘小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5-681,共7页
目的:分析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推测代谢途径。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浆组(n=3)、尿液组(n=3)、胆汁组(n=3)和组织组(n=9),各组大鼠均单次灌胃二苯乙烯苷200 mg/kg,分别收集给药后10、30 min和1、1.5、2、4 h的血浆,... 目的:分析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推测代谢途径。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浆组(n=3)、尿液组(n=3)、胆汁组(n=3)和组织组(n=9),各组大鼠均单次灌胃二苯乙烯苷200 mg/kg,分别收集给药后10、30 min和1、1.5、2、4 h的血浆,给药后0~6 h的尿液,给药后0~4 h的胆汁以及给药后30 min和1、2 h(每个时间点3只)的心、肝、脾、肺、肾、胃组织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和质量亏损过滤技术联合分析、鉴定各样本中的代谢产物,推测代谢途径。结果:从血浆、尿液、胆汁、心、肝、脾、肺、肾、胃样品中分别检出6、7、11、1、5、1、3、4、4个代谢产物,包括Ⅰ相代谢(如水解、加氢、羟化)产物2个、Ⅱ相代谢(如葡萄糖醛酸结合和硫酸化)产物18个,其中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有12个。结论:二苯乙烯苷在胆汁中的代谢产物种类居多,以Ⅱ相代谢产物二苯乙烯苷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为主;代谢途径主要涉及葡萄糖水解、加氢、羟化、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化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 质量亏损过滤技术 代谢产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叶煮散饮片煎煮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宫璐 白俊其 +5 位作者 苏贺 张鹏 肖水明 李西文 黄志海 徐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对比侧柏叶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煎煮质量。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侧柏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化学指纹图谱表征药材化学组成,评价市售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相似度,测定指标成分槲皮苷的含量,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同时,采... 目的:对比侧柏叶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煎煮质量。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侧柏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化学指纹图谱表征药材化学组成,评价市售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相似度,测定指标成分槲皮苷的含量,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同时,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市售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煎煮效率,对煮散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ITS2序列对侧柏叶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与原饮片比较,煮散饮片煎煮效率有所增加,且指纹图谱相似度有所提高,但按标准汤剂煎煮法,煮散饮片出膏率增加20%左右,指标性成分槲皮苷的含量未有显著增长,其余化学成分的煎出率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精准煮散饮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侧柏叶的煎煮效率及药材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精准煮散饮片 DNA条形码 侧柏叶 均一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何首乌中异黄酮成分的检测及对BMSCs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千祥 史旭华 +5 位作者 梁幼玲 刘铭超 宋嬿 白俊其 黄志海 丘小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2,I0011,共7页
目的采用Q Exactive Plus LC-MS/MS定性鉴定豆制何首乌中微量异黄酮类成分,建立豆制何首乌与清蒸何首乌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并考察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UPLC-Q-Exactive高性能四极杆... 目的采用Q Exactive Plus LC-MS/MS定性鉴定豆制何首乌中微量异黄酮类成分,建立豆制何首乌与清蒸何首乌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并考察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UPLC-Q-Exactive高性能四极杆母离子选择性与高分辨准确质量数(HR/AM)Orbitrap检测相结合的技术定性鉴定目标成分,选用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100 mm×2.1 mm,1.7μm Phenomenex公司,美国);流动相:乙腈(D)-0.1%甲酸水(A)梯度洗脱,质谱采用负离子监测模式、采用全扫描及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对微量目标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对豆制何首乌中黑豆异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MTT法检测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BMSCs的增殖作用。结果UPLC-Q-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使用少量对照品快速分析鉴定出豆制何首乌中微量的目标成分,具有高效分离及高灵敏检测优势;TLC鉴别大豆苷元斑点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方法简便;染料木素对BMSCs具有抑制作用,大豆苷元具有促进BMSCs增殖的作用。结论豆制何首乌中可检测到异黄酮微量组分,其中大豆苷元为LC-MS与TLC较易检测成分,可作为TLC鉴别豆制何首乌与清蒸何首乌的特征成分,可能为豆制何首乌补血功效增强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何首乌 Q-Exactive Plus LC-MS/MS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薄层色谱 BM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玲玲 徐文 +2 位作者 白俊其 郭兰 丘小惠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6种亚型的影响以及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和参与酶亚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C-MS/MS检测方法,建立6种混合探针底物的Cocktail体外方法,快速评价大黄素对CYP450同工酶活性...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6种亚型的影响以及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和参与酶亚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C-MS/MS检测方法,建立6种混合探针底物的Cocktail体外方法,快速评价大黄素对CYP450同工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在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大黄素和CYP450各亚型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检测大黄素的代谢清除率,鉴定大黄素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和代谢酶表型。结果:大黄素对CYP2D6和CYP2C19有强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0060μmol·L-1和0.5370μmol·L-1。大黄素在人肝微粒体中有1个氧化代谢产物,参与代谢的酶亚型为CYP1A2、CYP2E1和CYP2C19。结论:大黄素对CYP2D6和CYP2C19有抑制作用,提示在临床上需注意大黄素的用药剂量以及与其他被CYP2D6和CYP2C19代谢的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体外 大黄素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三七总皂苷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龚铭炯 白俊其 +4 位作者 徐文 宫璐 丘小惠 黄志海 张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2548-2555,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三七总皂苷入血成分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途径。方法:检测并确定三七总皂苷的主要入血成分为潜在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系统,结合CooLGeN及GeneCards服务器筛选... 目的: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三七总皂苷入血成分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途径。方法:检测并确定三七总皂苷的主要入血成分为潜在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系统,结合CooLGeN及GeneCards服务器筛选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及“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入血成分与潜在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确认三七总皂苷入血成分20个,得到入血成分治疗肾纤维化的潜在靶点31个,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凋亡、增殖、基质分解等生物过程和PI3K-AKT、Rap1、HIF-1、FoxO等8个显著相关信号通路。网络分析表明,AKT1、SRC、CASP3、NOS2、EGFR等是抗肾纤维化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入血成分人参皂苷Rh2、丙二酰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g3等与主要靶点AKT1、SRC、CASP3、NOS2的结合活性较强。结论:初步揭示三七总皂苷治疗肾纤维化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开发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肾纤维化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旭华 黄舒怡 +3 位作者 梁幼玲 黄娟 白俊其 丘小恵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89-2395,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方法:大鼠单次灌胃给药,收集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及心、肝、脾、肺、肾、脑、尿液、胆汁等生物样品;采用UPLC-Q-Exactive MS法分析鉴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原型及代谢... 目的:研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方法:大鼠单次灌胃给药,收集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及心、肝、脾、肺、肾、脑、尿液、胆汁等生物样品;采用UPLC-Q-Exactive MS法分析鉴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原型及代谢产物。利用Xcalibur 3.1工作站对生物样品质谱图进行分析,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和保留时间,推测其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在大鼠血浆、心、肝、脾、肺、肾、脑、尿液及胆汁样品中发现了47种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及其代谢产物,主要化学反应为水解、羟基化、甲基化、羧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等。结论:基于UPLC-Q-Exactive MS能准确、快速地分析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灌胃后的大鼠体内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该研究可为后期研究该化合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何首乌、大黄、虎杖等中药材在体内代谢情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代谢产物 UPLC-Q-Exactive MS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LTQ-Orbitrap-MS^n快速鉴别党参药材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靖 徐筱杰 +4 位作者 徐文 黄娟 白俊其 朱大元 丘小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3,共5页
目的:建立党参药材中化学成分HPLC-LTQ-Orbitrap-MSn定性分析快速鉴定方法,对党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信息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党参药材中化学成分HPLC-LTQ-Orbitrap-MSn定性分析快速鉴定方法,对党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信息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ESI-LTQ-Orbitrap质谱负离子模式采集,傅里叶变换回旋共振检测高分辨质谱数据,一级全扫描离子在离子阱内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测定二级质谱。结果:HPLC对党参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实现有效分离,从党参中分离得到19个化学成分峰,根据精确相对分子量信息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对照品质谱行为快速分析鉴定了其化学成分结构,主要为苯丙苷类、炔苷类、生物碱类、己醇苷及己烯醇苷类等成分。结论:该方法具有高效分离及高灵敏检测优势,可同时实现对熟党参中不同类型化合物快速鉴别分析,为进一步阐明党参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制首乌辅料黑豆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艳刚 白俊其 +2 位作者 闵江 蔡锡潮 丘小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2,共5页
目的:建立制首乌辅料黑豆原料及其在炮制品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比较黑豆、豆制何首乌和清蒸何首乌HPLC色谱图差异,确定制何首乌辅料黑豆的质量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豆制何首乌中黑豆的检测方法和黑豆原料的质量控制方法。结... 目的:建立制首乌辅料黑豆原料及其在炮制品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比较黑豆、豆制何首乌和清蒸何首乌HPLC色谱图差异,确定制何首乌辅料黑豆的质量控制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豆制何首乌中黑豆的检测方法和黑豆原料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通过HPLC色谱图比较,检测到豆制何首乌中的微量大豆苷元。建立了制何首乌中黑豆的TLC色谱检测方法。采用HPLC,建立了黑豆原料中大豆苷元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12批不同产地黑豆,以广东产黑豆大豆苷元含量最高。结论:本方法可作为制首乌辅料黑豆原料及其在炮制品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首乌 辅料 黑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综合评分法优选黑豆汁提取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白俊其 宋艳刚 丘小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优选何首乌炮制中黑豆汁的制备工艺。方法:以黑豆中总黄酮和干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和综合评分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10倍量,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结论:... 目的:优选何首乌炮制中黑豆汁的制备工艺。方法:以黑豆中总黄酮和干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和综合评分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10倍量,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结论:与《中国药典》黑豆汁制法比较,两种工艺总黄酮和干固物的含量无差异。优选工艺条件能有效保证黑豆中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设计 综合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