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的虚无:灰色生态学视域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偏离与对齐
1
作者 申灵灵 周一鸣 +2 位作者 卢锋 张金帅 陆凯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重塑新的社会格局,也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促进“人—技术—教育”多元融通的现代教育生态形成。然而,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技术加速发展造成的“时空压缩”,会导致一种新型生态污染——灰色污染,使人们丧失对真...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重塑新的社会格局,也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促进“人—技术—教育”多元融通的现代教育生态形成。然而,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技术加速发展造成的“时空压缩”,会导致一种新型生态污染——灰色污染,使人们丧失对真实世界的体验,有偏离教育根本意图的风险。在“时空压缩”逻辑下,过度的虚拟空间和网络时间引发“教育世界景观异质化”“教育主体生态位偏移”以及“教育关系结构性错位”等危机,将人类推向一种真实的虚无。教育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复杂实践,无论人工智能何其先进,其“育人”逻辑始终不可动摇,因此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要始终对齐人的发展,从目标、速度和价值三个层面优化对齐路径,构建人工智能与人协同发展进化的良好教育生态。目标对齐要求人工智能应用要遵循以人为本这一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速度对齐要求人工智能应用要适配教育应有的节奏,遵循循序渐进的人的发展规律;价值对齐要求人工智能应用要以激发人的身体潜能、丰富心智功能为根本,既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又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与教育 灰色生态学 偏离 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2008-2014年国际文献研究特点分析与趋势思考 被引量:118
2
作者 申灵灵 韩锡斌 程建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7-26,共10页
近年来,MOOCs成为国内外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超级热点,各个学科背景的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踊跃参与,良莠不齐的各类文献急剧增长。从MOOCs述评、课程教学和教育改革三个方面,针对2008-2014年649篇各类文献的梳理发现:MOOCs研究以述... 近年来,MOOCs成为国内外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超级热点,各个学科背景的学者乃至社会工作者踊跃参与,良莠不齐的各类文献急剧增长。从MOOCs述评、课程教学和教育改革三个方面,针对2008-2014年649篇各类文献的梳理发现:MOOCs研究以述评为主,主题发散,深度不足;经历了从cMOOC到xMOOC的内涵变异、商业链的形成和调整,以及从狂热追逐和片面否定转向理性思考和实践的过程。MOOCs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向全社会彰显了技术对教育具有巨大影响的潜能,但它不是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是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催化剂。MOOCs只是在线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事件,不足以称之为"时代",而应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在线教育的发展规律,将MOOCs回归到网络课程与在线教育的系统中,关注其最新发展,开展有针对的研究,实现教学层面逐渐融入网络教学、办学和管理层面逐渐回归开放远程教育、教学改革层面重新关注混合教学、研究层面推进泛在式在线教育整个体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MOOCs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媒介素养培养途径探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申灵灵 张舒予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媒介素养成为大众必备的一种素养,而教育技术专业的双重属性和教育技术人的多重身份,使得加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媒介素养培养的要求更为突出。论文在分析教育技术人才媒介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教... 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媒介素养成为大众必备的一种素养,而教育技术专业的双重属性和教育技术人的多重身份,使得加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媒介素养培养的要求更为突出。论文在分析教育技术人才媒介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教育技术人才的特点提出了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与定位,进而探析教育技术人才媒介素养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媒介素养 视觉素养 读图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地图在美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申灵灵 罗立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本文在阐述思维地图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思维地图的应用特点,并通过国外的教学案例加以阐释,为国内应用思维地图提供依据,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她使用可视化工具,从而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 教学案例 地图 思维 应用 美国 可视化工具 学习能力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视觉素养教育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申灵灵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120,共5页
视觉素养教育在国内逐渐兴起,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视觉素养课程,这些课程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于20世纪末开始开设视觉素养课程,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有独到之处。分析肯特州立大学的视觉素养教学实践,... 视觉素养教育在国内逐渐兴起,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视觉素养课程,这些课程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于20世纪末开始开设视觉素养课程,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有独到之处。分析肯特州立大学的视觉素养教学实践,能够为我国视觉素养课程的设计以及视觉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并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素养 肯特州立大学 实践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资源开发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申灵灵 罗立群 陈金鑫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3-36,共4页
视觉文化研究作为教育资源创新过程中的媒介,可以让更多的视觉教育资源脱颖而出,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学作用。视觉文化研究开拓了教育技术的新视野,也要求教育技术人要把真正适合于教育、学习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把视觉文化的研究融... 视觉文化研究作为教育资源创新过程中的媒介,可以让更多的视觉教育资源脱颖而出,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学作用。视觉文化研究开拓了教育技术的新视野,也要求教育技术人要把真正适合于教育、学习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把视觉文化的研究融入进去,走出一条适合我们本土教育模式的道路,开发出适合本土教育的视觉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教育资源 视觉教育资源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开发与价值体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申灵灵 张舒予 《远程教育杂志》 2006年第5期9-12,共4页
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事关中华民族现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远程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与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开发为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与传播作用,把这种资源用于全民教育之中,让更多的人... 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事关中华民族现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远程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技术支撑与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开发为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与传播作用,把这种资源用于全民教育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进行保护和继承,将是一件重大而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读图时代 优秀传统文化 资源开发 价值体现 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专业视觉素养教育的“4W”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申灵灵 张舒予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视觉素养教育理论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对许多学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技术学这样一门伴随媒体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专业内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其目标与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视觉素养教育前需要厘清四个基本问题:Why-为... 视觉素养教育理论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对许多学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技术学这样一门伴随媒体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专业内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其目标与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视觉素养教育前需要厘清四个基本问题:Why-为什么进行视觉素养教育?What-视觉素养教育的内容是什么?How-怎样进行视觉素养教育?Who-谁已经做了相关研究?称之为"4W"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专业 视觉素养教育 4W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永海 叶晓玲 +1 位作者 姜杰 申灵灵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1年第6期F0002-F0002,82,共2页
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主题为“未来与使命“的“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11月19—20日在随园校区举行。来自国内外35所高等院校和媒体杂志等专家学者和博、硕士研究生二百余人分享了一次学术盛宴。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 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主题为“未来与使命“的“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11月19—20日在随园校区举行。来自国内外35所高等院校和媒体杂志等专家学者和博、硕士研究生二百余人分享了一次学术盛宴。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福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Clougherty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沈书生教授和庞明勇教授等出席。论坛主要分大会主报告、博士生分论坛和专题研讨等三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学术论坛 教育技术学专业 论坛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 南京师范大学 综述 纽约州立大学 硕士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雅理念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竹明 张舒予 申灵灵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98,103,共6页
为响应时代文化形态转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与十年"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整体研究相呼应,课程... 为响应时代文化形态转变,"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与十年"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整体研究相呼应,课程从"校级博雅课程"发展至"国家精品课程"。课程体现"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特色,课程设计"以博雅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技术为支撑",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成果应用广泛、价值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雅教育 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知识生产:数字时代教育领域视觉素养研究的转向
11
作者 张沿沿 申灵灵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数字时代图像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虽然视觉素养的知识生产转向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教育领域,视觉素养的知识生产价值尚未引起广泛重视。基于学理角度分析知识生产转向的可行性,从“是什么”“传达了什么”与“如何发生”三... 数字时代图像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虽然视觉素养的知识生产转向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教育领域,视觉素养的知识生产价值尚未引起广泛重视。基于学理角度分析知识生产转向的可行性,从“是什么”“传达了什么”与“如何发生”三个维度对视觉素养研究的知识生产转向进行内涵阐释,提出通过跨视域需求唤醒知识生产意识,通过跨学科学习夯实知识生产能力,通过跨文化理解拓宽知识生产视野,通过跨方法互证提高知识生产质量,以期推动视觉素养研究的知识生产转向,充分发挥图像研究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视觉素养研究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商业大数据分析”课程教学策略
12
作者 罗立群 申灵灵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048-051,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为本科数字经济专业构建“商业大数据分析”课程。课程设计结合了系统化的课程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线下讲授与线上自学相结合... 本研究探讨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为本科数字经济专业构建“商业大数据分析”课程。课程设计结合了系统化的课程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线下讲授与线上自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实现了灵活高效的学习过程;具有数字经济特色的数据库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平台;技能型与研究型的混合考核方式,则确保了学生在实践与研究能力上的全面提升。文章结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特点,提出了包括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具有数字经济特色的数据库建设等一系列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商业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水平,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业大数据分析”课程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身到具身:元宇宙教育应用的价值效能与风险考量 被引量:20
13
作者 申灵灵 卢锋 +1 位作者 张金帅 刘思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
元宇宙是身体高度沉浸的虚拟世界,关注深层次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探索,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也伴随生命异化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以具身理论为依据,首先,梳理出元宇宙发展历程中的化身发展与具身转向,阐释元宇宙与身体的作用机理... 元宇宙是身体高度沉浸的虚拟世界,关注深层次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探索,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也伴随生命异化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以具身理论为依据,首先,梳理出元宇宙发展历程中的化身发展与具身转向,阐释元宇宙与身体的作用机理变化。其次,从身体参与视角分析元宇宙在教育应用中的价值效能:扩容共存在场的拟态场域、推进多维感知的脱域融合以及重构具身交往的耦合关系。最后,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从自然人进化逻辑的技术转向、社会人交往发展的认知冲突与虚拟人身份认同的反向适应三个层面考量元宇宙教育应用将会面临的风险,以期帮助人们理性认识与应用元宇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身 具身 元宇宙 价值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莫拉维克悖论:人工智能教育的身心发展隐忧与应对 被引量:23
14
作者 申灵灵 卢锋 张金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2,共7页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化赋能令人赞叹“智能”的无穷魅力,然而莫拉维克悖论让人们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可为”与“不可为”,从而可以更加理性地审思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为何”与“何为”。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的“无感”特...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化赋能令人赞叹“智能”的无穷魅力,然而莫拉维克悖论让人们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可为”与“不可为”,从而可以更加理性地审思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为何”与“何为”。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的“无感”特性使其在教育中的应用难免存在“离身”的现实局限,从而导致“离身”规训和教育的“具身”需求产生矛盾。由此引发的教育中的身心消解隐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由真实存在让渡虚拟生成,引发身体功能退化;二是教育由积极效能转向被动规训,导致心智功能产生异化。为避免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出现上述问题,需要以“身心回归”为根本逻辑,通过唤醒身体的教育潜能与重塑心智的正向生成,促进人机和谐共生并走向协同共进,在技术向善和生命至善的伦理场域达成“人、智能技术和教育”相互成就的自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拉维克悖论 人工智能教育 发展隐忧 具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V-MIL教育的内容模型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灵灵 周灵 吴文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8,共9页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媒介形态的不断演变,媒介融合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以视觉为中心的多种媒介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人类的生活与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引发大众在传播环境中“观看”逻辑、“认知”结构和“参与”...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媒介形态的不断演变,媒介融合成为时代发展趋势。以视觉为中心的多种媒介技术的深度融合,对人类的生活与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引发大众在传播环境中“观看”逻辑、“认知”结构和“参与”方式的转变。以视觉素养为先导、融合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视觉—媒介信息素养”(V-MIL)作为一种新综合性素养,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大众素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在视觉、媒介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探索,提炼出一种包括知识融合、认知能力和价值意识三个维度的V-MIL教育内容模型,为V-MIL教育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未来有效推进V-MIL教育的创新实践可以参考如下三条路径:一是要协同多元主体,系统设计V-MIL教育;二是要打通学科壁垒,创新V-MIL教育分段体系;三是要拓宽参与体验,丰富V-MIL教育教学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视觉—媒介信息素养 素养教育 内容模型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与教育共生的困局与出路 被引量:21
16
作者 申灵灵 何丽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18,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入场”解决了教育中“知识传授”的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其工具理性膨胀对教育中“人的发展”的破坏性影响。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具有未完成性和发展性的复杂主体,技术尝试以“役物”的方式去...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入场”解决了教育中“知识传授”的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其工具理性膨胀对教育中“人的发展”的破坏性影响。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具有未完成性和发展性的复杂主体,技术尝试以“役物”的方式去“役人”,结果注定将是失败的,人是技术难以跨越的教育尺度。然而,教育发展改革并不意味与技术割裂,而是要摆脱技术思维的束缚,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即“人”的层面探寻技术与教育共生的逻辑,从技术源头控制和减少技术的负效应,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对技术“全程控制”的逻辑框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异化 回归 智能 共生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微教育:破解农民工继续教育困境的新范式 被引量:7
17
作者 申灵灵 罗立群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2,共7页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数智技术赋能农民工,向其开展继续教育并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科技变革已成为学界研究重点。针对当前农民工继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数智技术赋能的微教育范式,在化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需失衡...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数智技术赋能农民工,向其开展继续教育并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科技变革已成为学界研究重点。针对当前农民工继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数智技术赋能的微教育范式,在化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需失衡矛盾、满足农民工继续教育多元发展需求和实现农民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探寻微教育的价值路径。根据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时代诉求,基于数智技术建构“翻转微教育”“混合微培训”和“泛在微教育”三种模式,推动农民工继续教育公平稳定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农民工 继续教育 微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硕士”项目:基于慕课的混合教育模式创新 被引量:5
18
作者 申灵灵 张刚要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12期94-100,共7页
"微硕士"是由edX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首创的新型项目,陆续有10个国家(地区)和20多所世界名校加入该项目。"微硕士"项目打破传统慕课开放、免费、大规模等模式,以优质职业教育为发展导向,推动慕课的混合教育模式... "微硕士"是由edX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首创的新型项目,陆续有10个国家(地区)和20多所世界名校加入该项目。"微硕士"项目打破传统慕课开放、免费、大规模等模式,以优质职业教育为发展导向,推动慕课的混合教育模式创新。文章首先介绍"微硕士"项目的起源和发展概况,然后从课程耦合渐增强、世界名校做后盾、收费机制有改变、翻转入学为创新、校企联合辟新径等五个方面剖析"微硕士"项目的特征与演变,最后总结"微硕士"项目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硕士 慕课 混合教育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在线课程设计的定位与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灵灵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8-61,共4页
探究职业院校在线课程设计的定位与模式对提升在线课程的质量并促进混合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职业院校在线课程设计的现状,从三个方面剖析课程设计的定位:以混合教学为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终身教育发展为宗旨。继而... 探究职业院校在线课程设计的定位与模式对提升在线课程的质量并促进混合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职业院校在线课程设计的现状,从三个方面剖析课程设计的定位:以混合教学为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终身教育发展为宗旨。继而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两个层面探讨在线课程设计的模式,进一步阐明课程设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在线课程 混合教学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数字化教学视频拍摄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永贵 申灵灵 +1 位作者 张刚要 刘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进行复杂场景下数字化教学视频的拍摄与基于眼动仪认知效果评价数据的改进,存在高风险、高成本与伦理限制.该文提出虚拟野外青蛙生存场景拍摄实验、虚拟博物馆实景授课场景拍摄实验、基于虚拟眼动仪的数字化教学视频认知效果评价实验的... 进行复杂场景下数字化教学视频的拍摄与基于眼动仪认知效果评价数据的改进,存在高风险、高成本与伦理限制.该文提出虚拟野外青蛙生存场景拍摄实验、虚拟博物馆实景授课场景拍摄实验、基于虚拟眼动仪的数字化教学视频认知效果评价实验的设计思路.学生按照"拍摄—效果评估—改进"的过程进行实验,培养和提高在复杂场景中综合应用教学媒体设计、视频拍摄、学科知识可视化等多项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视频 眼动仪 复杂场景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