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分离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申剑冰 张泱泱 姚成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7期13-14,共2页
文章在溶液中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四硝基酞菁钴和四氨基酞菁钴配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毒性小、产率高等特点,两种产物产率分别为60.0%和89.6%。并探索出柱层析法分离提纯四硝基酞菁钴的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核磁共振仪... 文章在溶液中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四硝基酞菁钴和四氨基酞菁钴配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毒性小、产率高等特点,两种产物产率分别为60.0%和89.6%。并探索出柱层析法分离提纯四硝基酞菁钴的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核磁共振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条件 酞菁配合物 分离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CoPc的微-介孔Cu-BTC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2
作者 申剑冰 张泱泱 姚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在合成的具有介孔结构的[Cu3(BTC)2(H2O)3]n(Cu-BTC)试样b上,浸渍负载四取代硝基酞菁钴(Co Pc),制备不同负载量的催化活性比较高的复合型催化剂试样c-f。采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型催化剂的... 在合成的具有介孔结构的[Cu3(BTC)2(H2O)3]n(Cu-BTC)试样b上,浸渍负载四取代硝基酞菁钴(Co Pc),制备不同负载量的催化活性比较高的复合型催化剂试样c-f。采用X线粉末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型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对比了试样Co Pc、试样a、试样b以及复合型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负载Co Pc的复合型催化剂催化能力明显比其他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甲醇的能力高,当Co Pc负载量为10.2%时(即试样e),于60℃反应2 h苯甲醛收率最高,产率达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TC 复合型催化剂 酞菁钴 浸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亚酞菁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动物活体成像研究
3
作者 张泱泱 申剑冰 姚成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0-76,共7页
以4-氨基邻苯二腈、无水ZnCl2、叶酸等为原料,经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三取代氨基亚酞菁锌(NH2-Sub-PcZn),进一步通过酰胺反应合成了叶酸修饰的三取代氨基亚酞菁锌(FA-Pc)。采用MTT方法评价了NH2-Sub-PcZn、FA-Pc以及四取代氨基酞菁锌(NH2-Pc... 以4-氨基邻苯二腈、无水ZnCl2、叶酸等为原料,经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三取代氨基亚酞菁锌(NH2-Sub-PcZn),进一步通过酰胺反应合成了叶酸修饰的三取代氨基亚酞菁锌(FA-Pc)。采用MTT方法评价了NH2-Sub-PcZn、FA-Pc以及四取代氨基酞菁锌(NH2-Pc-Zn)对Hela细胞的毒性,毒性试验表明,加入2 mg/mL FA-Pc,Hela细胞的抑制率超过60%;同时研究了FA-Pc的活体成像特性,近红外荧光成像结果表明,FA-Pc定向聚集在裸鼠的肿瘤肝肾部位且可以稳定12 h。因此说明FA-Pc可用于活体肝癌的选择性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 叶酸 亚酞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5
4
作者 席尔莉 俞中锋 +2 位作者 申剑冰 张泱泱 姚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聚丙二醇(PPG)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反应原料,制备端异氰酸根聚氨酯(PU)预聚体,并利用它对E-51型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制得PU预聚体与E-51型环氧树脂的接枝共聚物(g-PU/EP)。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 采用聚丙二醇(PPG)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反应原料,制备端异氰酸根聚氨酯(PU)预聚体,并利用它对E-51型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制得PU预聚体与E-51型环氧树脂的接枝共聚物(g-PU/EP)。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其与二聚酸聚酰胺固化剂的固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固化体系的活化表观能为66.10 kJ/mol,反应级数为0.930。固化反应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分别为310.77、364.62和397.18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体 环氧树脂 接枝 二聚酸聚酰胺固化剂 固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预聚体接枝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固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席尔莉 俞中锋 +2 位作者 张泱泱 申剑冰 姚成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7期17-18,共2页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预聚体/环氧树脂(E-51)接枝共聚物(g-PU/EP),以自制二聚酸聚酰胺为固化剂,对固化体系的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当PU预聚体/E-51质量比为20∶100时,固化体系的剪切强度(铝-铝)最大为14.1 MPa;SEM分析...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预聚体/环氧树脂(E-51)接枝共聚物(g-PU/EP),以自制二聚酸聚酰胺为固化剂,对固化体系的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当PU预聚体/E-51质量比为20∶100时,固化体系的剪切强度(铝-铝)最大为14.1 MPa;SEM分析结果表明,接枝后固化物呈典型韧性断裂;TG分析表明,接枝改性对固化物耐热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体 环氧树脂 接枝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