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区分日名制与谥法制度——与杜元元同志商榷
1
作者
姜复宁
田泽人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上刊载杜元元同志的《姜齐早期国君所授谥号背景探析》一文(下简称"杜文")中,存在着将日名制与谥法制度混为一谈的问题。这种混杂导致文章得出的部分结论与史实存在脱节情况。通过对日名制和...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上刊载杜元元同志的《姜齐早期国君所授谥号背景探析》一文(下简称"杜文")中,存在着将日名制与谥法制度混为一谈的问题。这种混杂导致文章得出的部分结论与史实存在脱节情况。通过对日名制和谥法制度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对杜文中的部分论证及结论进行一定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名制
谥法制度
谥号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同事异、和而不流--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诠释
被引量:
3
2
作者
翟奎凤
田泽人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27-34,共8页
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古来解释歧义颇多,东汉末荀爽"大归虽同,小事当异"、魏王弼"同于通理,异于职事"、南宋赵汝楳"同于为善,制行则殊"三说大体相近,可以简单化为"理同事异"...
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古来解释歧义颇多,东汉末荀爽"大归虽同,小事当异"、魏王弼"同于通理,异于职事"、南宋赵汝楳"同于为善,制行则殊"三说大体相近,可以简单化为"理同事异"说。北宋程颐"同于人理之常,异于世俗之失"之"和而不流"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宋元明清易学家多从其说。总体上看,程颐的诠释与《大象》德教修养的主旨最为接近,体现了孔子儒家《易》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在意义上比较接近,"不流"更能体现出君子的人格修养。用"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来诠释"同而异"则于主旨有些疏离。全面来看,"理同事异"说也有其道理,"理事"问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到宋明理学与魏晋玄学在思想脉络上的重要关联。"同而异"不应理解为求同存异,这种现代理解没有古典依据。本于程传的精神,"君子以同而异"可以翻译为"君子因此要和而不流、特立独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睽卦
理同事异
以同而异
和而不流
和而不同
原文传递
题名
应区分日名制与谥法制度——与杜元元同志商榷
1
作者
姜复宁
田泽人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
文摘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上刊载杜元元同志的《姜齐早期国君所授谥号背景探析》一文(下简称"杜文")中,存在着将日名制与谥法制度混为一谈的问题。这种混杂导致文章得出的部分结论与史实存在脱节情况。通过对日名制和谥法制度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对杜文中的部分论证及结论进行一定补正。
关键词
日名制
谥法制度
谥号
商榷
Keywords
Diurnal name system
Posthumous law system
Posthumous title
Discussion
分类号
K207.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同事异、和而不流--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诠释
被引量:
3
2
作者
翟奎凤
田泽人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古典班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27-34,共8页
基金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
文摘
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古来解释歧义颇多,东汉末荀爽"大归虽同,小事当异"、魏王弼"同于通理,异于职事"、南宋赵汝楳"同于为善,制行则殊"三说大体相近,可以简单化为"理同事异"说。北宋程颐"同于人理之常,异于世俗之失"之"和而不流"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宋元明清易学家多从其说。总体上看,程颐的诠释与《大象》德教修养的主旨最为接近,体现了孔子儒家《易》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在意义上比较接近,"不流"更能体现出君子的人格修养。用"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来诠释"同而异"则于主旨有些疏离。全面来看,"理同事异"说也有其道理,"理事"问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到宋明理学与魏晋玄学在思想脉络上的重要关联。"同而异"不应理解为求同存异,这种现代理解没有古典依据。本于程传的精神,"君子以同而异"可以翻译为"君子因此要和而不流、特立独行"。
关键词
睽卦
理同事异
以同而异
和而不流
和而不同
Keywords
same principle over different things
Cheng Yi
harmony without losing one's faith
harmony in diversity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区分日名制与谥法制度——与杜元元同志商榷
姜复宁
田泽人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理同事异、和而不流--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诠释
翟奎凤
田泽人
《周易研究》
CSSCI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