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典型“三软”地层下长距离综放工作面回采设计研究
1
作者 张明毅 田昭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7,共3页
通过对北皂煤矿的极典型"三软"地层条件下长距离4402工作面回采技术进行研究,拓宽了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国内类似条件的煤层开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 “三软”地层 长距离综放工作面 回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冲击地压的推采速度效应及其动态调控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金海 孙浩 +4 位作者 田昭军 姜福兴 李东 王永 朱权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58-1865,共8页
针对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存在推采速度效应问题,通过案例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探讨了采场推采模式及速度与冲击地压的关系,揭示了采场推采速度效应产生机制,并通过对类似工作面微震特征的分析,建立了采场推采速度效应动态调控的方法。研... 针对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存在推采速度效应问题,通过案例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探讨了采场推采模式及速度与冲击地压的关系,揭示了采场推采速度效应产生机制,并通过对类似工作面微震特征的分析,建立了采场推采速度效应动态调控的方法。研究表明: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与采场推采模式及速度具有相关性,其中高速推采、非匀速推采易诱发冲击地压;高速推采造成多顶板势能转化和多煤层应变能均衡释放,非匀速推采导致煤层应变能集中释放;基于微震响应特征构建的采场推采速度效应动态调控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冲击地压 速度效应 动态调控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富水工作面“动—静”应力效应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东 姜福兴 +4 位作者 陈洋 舒凑先 田昭军 王永 王维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4-1722,共9页
冲击地压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诱发的结果。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动—静"应力效应诱发的("动"指工作面回采时,上覆岩层运动对前方煤体施加超前支承压力及扰动;"静"指水仓突水后,煤层上方相当于开采一个解放层,突... 冲击地压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诱发的结果。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动—静"应力效应诱发的("动"指工作面回采时,上覆岩层运动对前方煤体施加超前支承压力及扰动;"静"指水仓突水后,煤层上方相当于开采一个解放层,突水区域上覆岩层部分应力向周边转移,使突水区域周边的静应力升高)新型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本文采用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工程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应力来源、突水造成的煤体岩性改变特征、工作面回采的动态影响等,得出以下结论:(1)突水打破了原岩应力平衡,使其周边煤体静应力升高,这是冲击地压发生的静应力来源。(2)煤体浸水30天,使煤体的强度大幅降低,使其在同等应力作用下增大了"蠕变"冲击发生的风险。(3)1301工作面回采,超前支承压力是发生冲击地压的动应力来源;超前支承压力与高静应力叠加,增大了应力的集中程度,再加上上覆岩层对高应力集中区的动态扰动,使冲击地压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该方法对于富水工作面的防冲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支承压力 静应力 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皂煤矿海域扩采区地应力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国磊 田昭军 +2 位作者 李恭建 高兆利 袁承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29,共4页
基于北皂煤矿海域扩采区为三软地层,为了合理布置巷道,解决巷道支护较困难问题,采用地应力解除法,使用空芯包体应力计对海域扩采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北皂煤矿海域扩采区水平构造应力与垂向应力的比值平均为... 基于北皂煤矿海域扩采区为三软地层,为了合理布置巷道,解决巷道支护较困难问题,采用地应力解除法,使用空芯包体应力计对海域扩采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北皂煤矿海域扩采区水平构造应力与垂向应力的比值平均为1.56,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偏东约45,°因此建议巷道轴线方向应尽可能沿北东方向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空芯包体应力计 地应力解除法 巷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在复杂地质区域地应力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权洁 王胜开 +2 位作者 田昭军 刘金海 王永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28,共5页
地应力场反演工作是深部矿井安全有序、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为了提升复杂地质区域地应力场的建模和反演速度,利用MATLAB特性将其"胶水式"地应用于地应力场反演过程,减少手动干预的影响,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利用MA... 地应力场反演工作是深部矿井安全有序、高效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为了提升复杂地质区域地应力场的建模和反演速度,利用MATLAB特性将其"胶水式"地应用于地应力场反演过程,减少手动干预的影响,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利用MATLAB编制了模型搜索程序,快速找寻到与工程现场实测测点对应的数值模型中ZONE单元编号及位置;(2)根据主应力、正-剪应力的相互关系,编写了基于MATLAB的二者转换模块,实现了由主应力向正-剪应力的快速变换;(3)利用MATLAB中的regress模块,建立了地应力反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求解得到的判定系数达到88.26%(1为最大),从而实现了对初始地应力场的重构,为矿井后期的开采设计、安全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MATLAB的应用使整个反演与重构过程实现了无缝衔接,大大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杜绝了大量数据人工处理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多元线性回归 地应力场反演 FLAC3D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煤层爆破卸压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昭军 王永 冯美华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9期54-58,共5页
针对煤体爆破防治巷道冲击地压卸压效果检验的问题,分析了煤层爆破卸压防冲机理与电磁波在地下煤岩体衰减规律,建立了基于爆破产生裂隙区与电磁波衰减良好对应关系的电磁波CT评价冲击危险的方法及模型。采用电磁波CT法对郓城煤矿1301回... 针对煤体爆破防治巷道冲击地压卸压效果检验的问题,分析了煤层爆破卸压防冲机理与电磁波在地下煤岩体衰减规律,建立了基于爆破产生裂隙区与电磁波衰减良好对应关系的电磁波CT评价冲击危险的方法及模型。采用电磁波CT法对郓城煤矿1301回风巷煤层爆破卸压前后的电磁波衰减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煤层爆破卸压显著降低了爆破区域的煤体强度,使得煤体中部的应力向煤体深处转移,从而降低了冲击危险性;同时,爆破对支护区围岩的损伤较小,卸压与支护耦合性较好。基于检验结果确定了合理的爆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层爆破 效果检验 电磁波CT 冲击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田昭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6期117-118,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对照...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接受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对照组接受一般骨牵引治疗+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手法 胫腓骨骨折 闭合复位 内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田昭军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0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结合交锁髓内针技术治疗骨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结合交锁髓内针技术治疗骨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手术后2d,给患者口服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的药物,连续治疗2~3周。治疗中期以补肾健脾为主,连续治疗3~4周。治疗后期应该以壮骨补肾为主,术后连续治疗9周。拆线之后,进行中药外敷,对于活动不利或肿胀者给予海桐皮熏洗。结果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有创伤小,愈合环境干扰比较小,固定比较牢固,皮下组织及皮肤无坏死,治愈率高、愈合快,恢复功能好等特点。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结论中医治疗结合交锁髓内针技术治疗骨伤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交锁髓内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丛集性头痛1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昭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158-158,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方法 ,总结中草药治疗急症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加味以疏肝泻火、缓急止痛。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87.5%。结论运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急性剧烈头痛效果理想,无任何副... 目的探讨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方法 ,总结中草药治疗急症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加味以疏肝泻火、缓急止痛。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87.5%。结论运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急性剧烈头痛效果理想,无任何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丛集性头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凝胶防治煤自燃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昭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年第7期33-34,共2页
针对矿井煤炭自燃问题,在传统水玻璃凝胶中加入凝胶增塑剂,制备了新型塑性凝胶。与水玻璃凝胶相比,塑性凝胶保水率提高54%,抗压强度提高11%。塑性凝胶有效改进了水玻璃凝胶固结体失水后易开裂等缺陷,且成胶时间可控。另外,塑性凝胶用于... 针对矿井煤炭自燃问题,在传统水玻璃凝胶中加入凝胶增塑剂,制备了新型塑性凝胶。与水玻璃凝胶相比,塑性凝胶保水率提高54%,抗压强度提高11%。塑性凝胶有效改进了水玻璃凝胶固结体失水后易开裂等缺陷,且成胶时间可控。另外,塑性凝胶用于煤矿现场表现出极好的降温、抑制煤氧化的作用,几个代表性位置的平均温度控制在31. 3℃以下,CO含量在23pp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凝胶 成胶时间可控 注浆工艺 抑制煤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及冲击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翟明华 刘金海 +2 位作者 田昭军 王永 郭信山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2,29,共5页
为得到深井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和评价邻近区域冲击危险性,采用钻孔、地震CT等方法对某矿1300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进行了探测,结合应力对冲击地压的控制作用,对距该采空区80 m处的1301运输巷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 为得到深井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和评价邻近区域冲击危险性,采用钻孔、地震CT等方法对某矿1300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进行了探测,结合应力对冲击地压的控制作用,对距该采空区80 m处的1301运输巷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工程案例对探测与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300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155 m,低应力区宽度小于20 m,1301运输巷具有强冲击危险,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演化的滞后性易造成邻近区域发生滞后性冲击地压。研究结果揭示了深井综放工作面邻近区域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为邻近区域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综放工作面 侧向支承压力 冲击危险性 地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6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田昭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8期124-125,共2页
目的改善股骨头微循环,释放股骨头内压力,促使新骨形成,达到阻止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目的。方法运用4种经皮微创方法,即经皮病灶切除、经皮骨髓移植、经皮股深动脉药物灌注、经皮中药外敷。结果所有病例经3~24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变... 目的改善股骨头微循环,释放股骨头内压力,促使新骨形成,达到阻止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目的。方法运用4种经皮微创方法,即经皮病灶切除、经皮骨髓移植、经皮股深动脉药物灌注、经皮中药外敷。结果所有病例经3~24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变化,通过拍摄CR片、CT片检查进行比对,优良率达64.3%。结论4种微创方式联合应用,比单用一种或两种疗效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清除 骨髓移植 动脉灌注 中药外敷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努利方程在原油长输管道中的应用与探讨
13
作者 田昭军 雷电光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6期358-358,349,共2页
在原油长输管道中,流速的选择决定了输送成本的高低,从而确定了管径和泵排量、杨程的选型安装。本文通过推广应用伯努利方程,在我厂胡二集输站至胡状联合站低含水输油管线中,针对目前出现的不利现象,探索解决途径。
关键词 摩阻损失 经济流速 能量守恒 水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巷道影响规律实测分析
14
作者 田昭军 刘明明 高兆利 《山东煤炭科技》 2011年第3期122-123,共2页
该文以北皂煤矿煤4开采对上部巷道影响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软岩下部煤层开采边界上方空间采动应力分布以及与岩层移动的关系,总结了下部煤4层开采边界外煤2层顶板及煤2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达到寻求保护巷道的方法和保障巷道在采... 该文以北皂煤矿煤4开采对上部巷道影响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软岩下部煤层开采边界上方空间采动应力分布以及与岩层移动的关系,总结了下部煤4层开采边界外煤2层顶板及煤2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达到寻求保护巷道的方法和保障巷道在采动影响期间使用状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部煤层开采 采动应力 上部巷道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对骨折术后切口促进愈合作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健 田昭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9期131-133,共3页
目的:总结并归纳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对骨折术后切口促进愈合作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采取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63例... 目的:总结并归纳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对骨折术后切口促进愈合作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样本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采取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63例对照组及63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精神状态积分、肿胀情况积分及血液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41%(62/63)、3.18%(2/63),与对照组的88.89%(56/63)、17.46%(11/63)相比均具有显著优越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积分、肿胀情况积分、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积分、肿胀情况积分、Hb水平及RBC水平均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骨折手术患者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并降低贫血、水肿、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味 骨折 切口 愈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刺、拔罐、放血、姜片贴敷治疗增生性脊柱炎226例
16
作者 田昭军 徐菊梅 李国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0期41-42,共1页
增生性脊柱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院采用挑刺、拔罐、放血、姜片贴敷四联疗法综合治疗该病患者226例,并与单纯口服抗骨质增生药物、针灸等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组226例,男142例,女84例,年龄50~76岁,... 增生性脊柱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院采用挑刺、拔罐、放血、姜片贴敷四联疗法综合治疗该病患者226例,并与单纯口服抗骨质增生药物、针灸等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组226例,男142例,女84例,年龄50~76岁,病程30天至12年。其中单纯腰背部酸痛、活动不利者168例,腰背部酸痛伴下肢麻木胀痛者58例。根据X线片按增生程度分为单纯腰椎、椎体唇样增生或骨刺形成者12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贴敷 拔火罐儿 增生性脊柱炎 姜片 夹脊穴
全文增补中
油页岩反采采后短期内送巷技术研究
17
作者 刘明明 田昭军 高兆利 《山东煤炭科技》 2011年第5期80-82,共3页
该文是根据矿井生产接续的需要,首先从软岩矿山压力控制角度,论证了反采采后短期内送巷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反采小煤柱护巷巷道支护参数,并对反采采后短期内送巷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该项技术研究,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确保了... 该文是根据矿井生产接续的需要,首先从软岩矿山压力控制角度,论证了反采采后短期内送巷技术的可行性,介绍了反采小煤柱护巷巷道支护参数,并对反采采后短期内送巷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该项技术研究,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确保了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反采 小煤柱 短期 送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周道安 田昭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2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采用浮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就诊顺序,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膝四针电针法,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采用浮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就诊顺序,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膝四针电针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浮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测定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同时对患者膝关节金属蛋白酶-1(MMP-1)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疗效总体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病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见方效应”与“应力击穿效应”联动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东 姜福兴 +2 位作者 王存文 田昭军 王永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4-1021,共8页
为保障工作面推进至接近见方位置时安全回采。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深井、厚表土、厚基岩特厚煤层工作面推进至见方位置时的致灾机理与安全开采技术。得到如下结论:深井、厚... 为保障工作面推进至接近见方位置时安全回采。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深井、厚表土、厚基岩特厚煤层工作面推进至见方位置时的致灾机理与安全开采技术。得到如下结论:深井、厚表土、厚基岩、特厚煤层工作面仍存在"见方效应",见方时,前方煤体集中应力和集中应力系数达到最大;对厚表土起承载作用的岩层跨度达到极限破坏长度,厚表土载荷将岩层击穿,称为厚表土的应力击穿效应,此时厚表土由静载转化为动载加载至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击穿效应"为冲击地压发生的诱发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见方效应"与"应力击穿效应"相互叠加致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集中的范围在70 m左右,微震监测和应力在线实时监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方效应 应力击穿效应 集中应力 冲击地压
原文传递
深井突水诱发静压冲击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东 姜福兴 +3 位作者 王存文 田昭军 王永 刘金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038-4046,共9页
冲击地压发生的根源是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改变,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为研究冲击区域受采动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冲击发生的根源,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检测、工程试验等方法研究水仓围岩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岩性的改变,研究内容为... 冲击地压发生的根源是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改变,以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为研究冲击区域受采动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冲击发生的根源,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检测、工程试验等方法研究水仓围岩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岩性的改变,研究内容为:(1)新型冲击地压类型“静压冲击”,以及“静压冲击”发生的机制;(2)水仓围岩应力的分布规律;(3)通过煤岩体浸水试验揭示水仓周围煤岩体浸水一个月岩性发生的变化。从而揭示了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1·8”事故演化的过程:水仓煤柱失效,顶板由“θ”型结构向“O”型结构转变,水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再加上煤岩体浸水导致煤岩体岩性特别是煤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由原来的16.7MPa降低为10.63MPa,进而得出郓城煤矿1301工作面“1·8”事故发生的根源,该方法对于类似条件工作面的防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地压 支承压力 静压冲击 顶板结构 浸水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