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宜肥 柳源 陶国贵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儿童烧(烫)伤常常纠结着患儿全家人的心,也给患儿将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我院烧伤住院儿童的致伤因素、年龄分布及病情特点,为预防儿童烧伤提供依据,笔者对我院2007-01至2012-06收治的年龄小于14岁的烧伤住... 儿童烧(烫)伤常常纠结着患儿全家人的心,也给患儿将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我院烧伤住院儿童的致伤因素、年龄分布及病情特点,为预防儿童烧伤提供依据,笔者对我院2007-01至2012-06收治的年龄小于14岁的烧伤住院儿童544例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烧伤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血管内折缩小缝合法6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宜肥 汤拥军 +1 位作者 王建峰 柳原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119-1120,共2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 血管移植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宜肥 侯哲 霍咏梅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543-545,共3页
关键词 烧伤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s、TNF-α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宜肥 汤少明 +1 位作者 罗少军 郝新光 《武警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s族(TGF-β1,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不同类型瘢痕组织和1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s和TNF-α的表达,并按瘢痕的不同类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s族(TGF-β1,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不同类型瘢痕组织和1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s和TNF-α的表达,并按瘢痕的不同类型、不同病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1)TGF-βs在正常皮肤组织中无免疫阳性表达;(2)TGF-β12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较强,并在病程1a以上、甚至5a的增生性瘢痕中仍有表达;(3)TGF-β3则在扁平瘢痕和病程在1a以上者及女性组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较强;(4)TGF-βs在不同年龄组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5)TNF-α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较低,而在扁平瘢痕中表达较高。结论(1)TGF-β1,2表达增强、而TGF-β3TNF-α表达减低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关,瘢痕的延迟成熟与软化也与TGF-β1,2的持久表达有关;(2)年龄因素不影响TGF-βs的表达;(3)女性TGF-β3的表达较强,提示女性有比男性较强的抗瘢痕增生能力,值得进一步观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TNF-Α TGF-βs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位和临近带蒂皮瓣(管)急诊修复手外伤7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宜肥 谭新东 +2 位作者 卢仕良 周海强 吴文安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带蒂皮瓣以不需吻合血管,不需特殊设备,方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1]的优点在手外伤的修复中仍占有重要位置。近4年来本科收治手外伤急诊病人286例,现对其中用皮瓣修复并得到3~15个月随访的73例手术效果作一分析。1临床... 带蒂皮瓣以不需吻合血管,不需特殊设备,方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1]的优点在手外伤的修复中仍占有重要位置。近4年来本科收治手外伤急诊病人286例,现对其中用皮瓣修复并得到3~15个月随访的73例手术效果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3例中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带蒂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全头皮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拥军 柳原 +1 位作者 陶国贵 田宜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797-3797,共1页
全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性损伤,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及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头皮撕脱伤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3例全头皮撕脱伤患者,现对3例患者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 全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性损伤,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及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头皮撕脱伤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3例全头皮撕脱伤患者,现对3例患者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进行讨论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撕脱伤 头面颈部 机械性损伤 吻合血管 临床资料 静脉回流障碍 植皮区 机器绞伤 患者全身情况 负压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加利福平油纱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汤拥军 张弛 +1 位作者 柳原 田宜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寻求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有效方法,缩短疗程并利于康复治疗。方法应用rhEGF加利福平油纱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26个,并与单用皮维碘软膏的20个创面在创面愈合速度及创面细菌清除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rhEGF加利福平... 目的寻求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有效方法,缩短疗程并利于康复治疗。方法应用rhEGF加利福平油纱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26个,并与单用皮维碘软膏的20个创面在创面愈合速度及创面细菌清除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rhEGF加利福平油纱对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创面细菌清除率为89.5%,明显高于单用皮维碘组的55.6%(P<0.025);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单用皮维碘组。烧伤残余创面细菌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常见,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rhEGF加利福平油纱对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皮维碘软膏 烧伤 残余创面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16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卢仕良 谭新东 +3 位作者 周海强 田宜肥 谢伟勇 李凤环 《武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大隐静脉 皮瓣 修复 足跟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大鼠内脏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汤拥军 张驰 +1 位作者 柳原 田宜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2-1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组织内蛋白表达,判定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30%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大鼠创面外涂绿脓杆菌制作创面脓毒症模型,于感染后3 d切除感染焦痂...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组织内蛋白表达,判定切痂植皮对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30%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大鼠创面外涂绿脓杆菌制作创面脓毒症模型,于感染后3 d切除感染焦痂,对比创面脓毒症组,抗生素治疗组及切痂植皮+抗生素治疗组大鼠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内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切痂植皮治疗可降低脓毒症大鼠HMGB1在肺内mRNA表达及在肝、肾、肺组织内蛋白表达。结论切痂植皮,针对创面脓毒症病因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这为临床上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痂植皮 烧伤 创面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训练致肘管综合征23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伟勇 田宜肥 +1 位作者 谭新东 汤拥军 《人民军医》 2003年第8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军事训练 肘管综合征 临床症状 致伤机制 尺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鼻烟壶部动静脉内瘘术42例体会
11
作者 柳原 汤拥军 田宜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5-65,69,共2页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鼻烟壶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深度烧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汤拥军 柳原 +1 位作者 张弛 田宜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削痂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植皮及常规的处理。... 目的分析并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削痂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植皮及常规的处理。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计数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所需时间及等待植皮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可以加速创面愈合,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四肢深度烧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2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海强 谢伟勇 +2 位作者 谭新东 田宜肥 卢仕良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我院1993年1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外伤性断指256例395指,现对治疗结果作一总结,并对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主要因素作一分析。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治疗结果 外伤性 成活 影响 分析
全文增补中
应用Foley氏导尿管行简易急性皮肤扩张术
14
作者 卢仕良 谭新东 田宜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FOLEY氏导尿管 急性皮肤扩张术 创面修复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和α-SMA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田宜肥 汤少明 +1 位作者 罗少军 郝新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1,TGF β2 ,TGF β3)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的表达 ,探讨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 8例增生性瘢痕 ,19例表浅性瘢痕和 16...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1,TGF β2 ,TGF β3)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的表达 ,探讨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 8例增生性瘢痕 ,19例表浅性瘢痕和 1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 β和α SMA的表达水平 ,并按年龄 ,性别 ,病程分组进行比较及TGF β和α SMA相关性分析。 结果 ①TGF β和α SMA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几乎无表达 ,而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②在增生性瘢痕中TGF β1,TGF β2 ,α SMA均有较强表达 ,与正常皮肤和表浅性瘢痕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③TGF β3在表浅性瘢痕和女性患者以及病程 1年以上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较强。④少儿和成年组间TGF β和α SMA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⑤TGF β和α SMA相关性分析显示TGF β1+TGF β2 -TGF β3的积分代数和与α SMA计数值呈正相关 ,r =0 .5 7,TGF β3与α SMA呈负相关 ,r =- 0 .80。结论 ①瘢痕的增生和挛缩是TGF β三种亚型的综合调节作用的结果 ,TGF β1和TGF β2 与α SMA的表达以及瘢痕的增生和挛缩有关 ,TGF β3与瘢痕增生的缓解有关。抑制TGF β1和TGF β2 或促进TGF β3的表达可能有益于防治瘢痕的增生和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 Α-SMA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传统型与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宜肥 沈凤军 +1 位作者 柳原 陶国贵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1-913,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型与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4月应用单管型VSD技术或双管型VSD技术治疗的123例复杂创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8例,女45例;年龄11~83岁,平均56岁;按应用VSD... 目的比较传统型与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4月应用单管型VSD技术或双管型VSD技术治疗的123例复杂创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8例,女45例;年龄11~83岁,平均56岁;按应用VSD类型分为两组:传统组(n=26,应用单管型VSD技术)和改进组(n=97,应用双管型VSD)。急性皮肤软组织缺损43例,压疮27例,糖尿病足6例,静脉淤血性溃疡19例,骨折术后皮肤坏死13例,坏死性筋膜炎1例,橡皮肿2例,烧伤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VSD敷料的有效使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床、肉芽组织及创面面积等情况。结果123例患者创面均获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床缩小,Ⅱ度烧伤创面痊愈。传统型VSD单次有效使用时间平均为(4.2±1.3)d,人均更换VSD装置为0.54次;而改进型VSD单次有效使用时间平均为(7.6±1.7)d,人均更换VSD装置0.3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VSD的使用时效更长,冲洗方便,其效果优于传统型V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负压伤口疗法 引流术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皮肤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93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田宜肥 沈凤军 +1 位作者 柳原 陶国贵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或器官缺损畸形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4月,笔者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或器官缺损畸形病例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通过在头面颈部瘢痕畸形邻... 目的总结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或器官缺损畸形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4月,笔者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或器官缺损畸形病例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通过在头面颈部瘢痕畸形邻近正常皮肤区域放置1~4个30~400mL容积不等的皮肤皮肤扩张器,共计放置皮肤皮肤扩张器212个,平均放置2.28个,93例患者的瘢痕畸形得到修复,瘢痕面积减少,畸形程度减轻,患者满意或基本满意,仅有1例颈部浅表性瘢痕畸形者,虽手术后瘢痕畸形面积减少,但术后在扩张皮瓣的切口部位形成新的增生性瘢痕,使颈部的瘢痕畸形更为明显。结论头面颈部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瘢痕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多与患者沟通,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注水扩张期注意无菌操作,观察扩张器放置部位有无异常反应,及时对症处理;术中合理剪裁皮瓣,严密止血,术后严密观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皮肤皮肤扩张器 头面颈 瘢痕畸形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6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宜肥 卢士良 +3 位作者 谢伟勇 汤拥军 周启林 张驰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89-89,共1页
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足部软组织部分缺损89例,分别采用了大隐静脉蒂岛状皮瓣、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蒂皮瓣、足底内侧血管蒂皮瓣、足底外侧血管蒂皮瓣、踝后双桥式皮瓣、植皮修复等不同的方法,其中应用腓... 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足部软组织部分缺损89例,分别采用了大隐静脉蒂岛状皮瓣、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蒂皮瓣、足底内侧血管蒂皮瓣、足底外侧血管蒂皮瓣、踝后双桥式皮瓣、植皮修复等不同的方法,其中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6例,33例获得成功,3例失败。我们希望通过对36例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成败原因的分析,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软组织缺损 营养血管 腓肠神经 皮瓣修复 血管蒂皮瓣 皮瓣移植修复 足底内侧 蒂岛状皮瓣
原文传递
138例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宜肥 侯哲 伍新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调查 细菌鉴定
原文传递
手指皮肤结核误诊二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宜肥 柳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29,共1页
例1女,41岁,农民。因右示指反复肿痛3年入院。患者2004年末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手食指肿胀,疼痛,可忍受,未作治疗,后反复发作,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化脓性感染”等,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或局部... 例1女,41岁,农民。因右示指反复肿痛3年入院。患者2004年末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手食指肿胀,疼痛,可忍受,未作治疗,后反复发作,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化脓性感染”等,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或局部注射激素封闭治疗,右示指肿胀时有缩小,后因再次出现明显肿胀在外院予以局部穿刺和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疗效而来我院。临床检查:全身一般情况良好,营养中等,右示指近、中节明显肿胀,中节皮肤发红,局部温度稍高,无溃烂,其近侧的掌面亦可扪及梭形的包块,轻压痛,手指因肿胀而活动受限。X线片未见骨质异常。入院后局部穿刺抽出少许血性液体,考虑为“腱鞘巨细胞瘤合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结核 手指 激素封闭治疗 抗感染治疗 误诊 风湿性关节炎 腱鞘巨细胞瘤 反复发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