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 被引量:20
1
作者 曲占庆 李小龙 +4 位作者 李建雄 郭天魁 田克寒 张伟 田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1,共9页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在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对径向钻孔的布孔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压裂时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是压裂裂缝沿径向井定向扩展的根本原因,其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垂向多径向井可有效强化压裂裂缝的定向扩展效果,且具备降低起裂压力的能力;水平多径向井在远井带形成沿各径向井独立扩展的主裂缝,近井带形成沟通相邻两径向井的次级裂缝,两者协同可有效提高泄油面积、降低近井带油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诱导应力场 干扰应力场 定向扩展 扩展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强化注水调整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田克寒 葛君 +2 位作者 李欣 陈亚群 穆相骥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36期54-54,共1页
通过精细研究,对油田地质情况进行再认识,并且开始分层次、分阶段开采,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精确地调整了压力及注入量,满足了油田的开发要求。注水方式的应用,将更多的水注入到油层,实现水驱的开发状态。油田开发进入后期,针对低... 通过精细研究,对油田地质情况进行再认识,并且开始分层次、分阶段开采,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精确地调整了压力及注入量,满足了油田的开发要求。注水方式的应用,将更多的水注入到油层,实现水驱的开发状态。油田开发进入后期,针对低渗透油层或者剩余油分布的区域,重新布署注采井网,进行细分油层的注水开发,通过强化注水的模式,提高油田的产能,实现油田长期稳定的生产状态,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经济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注采井网 强化注水 优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网差异性调整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欣 陈亚群 +2 位作者 穆相骥 田克寒 葛君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36期92-92,共1页
研究油区中低渗透油藏以河流相沉积类型为主,独特的地质特点造成了目前主要存在着砂体发育不均匀、储层非均值严重,部分单元井网井距不适应;注采井距不适配,驱替不均衡;单井产注能力低等问题。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单砂体平面图... 研究油区中低渗透油藏以河流相沉积类型为主,独特的地质特点造成了目前主要存在着砂体发育不均匀、储层非均值严重,部分单元井网井距不适应;注采井距不适配,驱替不均衡;单井产注能力低等问题。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单砂体平面图和沉积微相图叠合法,通过勾绘含水分级图来半定量研究分析水淹状况及剩余油潜力。井网适配差异调整技术就是针对中低渗油藏的上述问题,通过优化调整,提高注采井网的有效性;转变思路,变单一措施为开发技术;精细注水,实现油藏有效均衡驱替,进一步夯实中低渗油藏稳产基础,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油藏 稳产基础 井网差异性调整 持续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构造模式在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与挖潜中的应用
4
作者 葛君 李欣 +2 位作者 陈亚群 穆相骥 田克寒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36期43-43,共1页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之后,如何动用剩余油成为难题,而微构造研究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较系统的阐述了微构造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在开发上的应用方法,为搞好断块油田的开发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微构造 开发 高含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