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甘淑贞 陈秀云 张春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479-1480,共2页
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2004年12月以来,我院有6例癌症患者使用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6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输液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出院的指导等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2004年12月以来,我院有6例癌症患者使用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6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输液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出院的指导等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输液港得到安全有效的维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恶性肿瘤 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职维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6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专人维护PICC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每周一上午输液治疗后,由不同的维护人员准备好导管维护用品到患者床边为患者进行导管的维护;观察组每周四上午输液后由PICC专业小... 目的:观察专人维护PICC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每周一上午输液治疗后,由不同的维护人员准备好导管维护用品到患者床边为患者进行导管的维护;观察组每周四上午输液后由PICC专业小组护士,准备好导管维护用品到患者床边为患者进行导管的维护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及1周内穿刺点的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经过系统规范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PICC维护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维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膀胱灌注化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甘淑贞 林丽婵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灌注化疗技术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术后需行膀胱灌注化疗的男性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40例)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处理一次性小儿吸痰管代替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术作膀胱灌...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灌注化疗技术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术后需行膀胱灌注化疗的男性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40例)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处理一次性小儿吸痰管代替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术作膀胱灌注。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膀胱灌注。比较2组的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和灌注效果。结果改良组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药液外漏、膀胱刺激征、主观感觉疼痛及粘膜损伤出血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改良组药液在膀胱内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膀胱灌注无药液外漏及膀胱粘膜损伤出血,提高了膀胱灌注的疗效,减少灌注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化疗 改良方法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式创口贴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1 位作者 林丽婵 欧英慧 《医疗装备》 2017年第6期191-191,共1页
目的采用气囊式创口贴对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ICC穿刺且血小板均低于50×109/L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采用巴德... 目的采用气囊式创口贴对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ICC穿刺且血小板均低于50×109/L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穿刺成功后两组均用无菌纱布对折4层覆盖穿刺点,用同样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粘贴固定。观察组再在透明辅料穿刺口上方贴上气囊式创口贴。比较两组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中,无出血40例,有效率80.0%;对照组48例中,无出血14例,有效率29.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式创口贴对于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气囊式创口贴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贵要静脉不同部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在贵要静脉不同部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22例。因化疗需行PICC置管,随机... 目的:观察在贵要静脉不同部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22例。因化疗需行PICC置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贵要静脉肘下二横指作为穿刺点并取传统的方法进行置管。观察组选择肘上二横指作为穿刺点并采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的出血,导管脱出和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点的出血、导管脱出、2周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贵要静脉肘上二横指穿刺点并取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上贵要静脉 B超引导下塞丁格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预防PICC局部皮肤过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局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血液科100例已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每次的导管维护用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导管;对照组只用3M9546HP透明... 目的:观察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对PICC局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血液科100例已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每次的导管维护用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导管;对照组只用3M9546HP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局部皮肤发生过敏有2例患者,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发生皮肤过敏有9例患者,发生率为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3M9546HP透明敷贴联合无痛保护膜固定,PICC导管能有效预防局部皮肤的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 9546HP 透明敷贴 无痛保护膜 局部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间歇期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52-52,5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间歇期治疗阶段实施跟踪护理,提高患者带管出院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乳腺肿瘤科1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人,两组患者均接受专职人员进行院内外常规健康教育和导管的维护。实验组...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间歇期治疗阶段实施跟踪护理,提高患者带管出院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乳腺肿瘤科1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人,两组患者均接受专职人员进行院内外常规健康教育和导管的维护。实验组在原来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定期跟踪护理,观察两组在留置PICC导管期间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皮疹,穿刺口红肿、出血、导管移位等相关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3.93,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间歇期的定期跟踪,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导管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化疗间歇期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G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甘淑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9期135-135,137,共2页
目的探讨CHG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每周进行导管维护更换敷料一次。结果 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使用CHG敷料一周后16例患者痊愈,1... 目的探讨CHG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固定。每周进行导管维护更换敷料一次。结果 17例PICC穿刺点感染的患者使用CHG敷料一周后16例患者痊愈,1例使用2周后对该敷料过敏停止使用。总的治愈率为94.1%。结论 PICC穿刺点感染应用CHG抗菌透明敷料可有效促进感染伤口的愈合,减少换药的频率,减轻护理时数,提高导管留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G敷料 PICC 穿刺点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门诊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9
作者 甘淑贞 林丽婵 陈慧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2681-268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在门诊化疗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除了在做化疗时给予健康教育外,在门诊化疗一周内电话回访1次,以后每2周1次,化疗全程结束的病人每月1次,特殊的病人根据需要... 目的探讨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在门诊化疗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除了在做化疗时给予健康教育外,在门诊化疗一周内电话回访1次,以后每2周1次,化疗全程结束的病人每月1次,特殊的病人根据需要调节次数。回访的内容包括指导功能训练、正确的用药方法、饮食营养的指导、心理护理等。对照组只在化疗时给予健康教育,不予电话回访。8个月后采用统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上述康复期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2组病人对正确用药,掌握饮食的知识,掌握功能训练,按时化疗,按时复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别经χ2检验,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电话回访能及时解决门诊化疗病人后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提高复诊率,满意度。结论电话回访服务能增加护患双方的主动性,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回访 健康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林丽婵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868-869,共2页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临床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留置PICC导管的血液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加压加定,对照组采用普通网状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4 h观察...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临床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留置PICC导管的血液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加压加定,对照组采用普通网状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4 h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及1周内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出血程度和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采用爱乐康弹性医用胶布加压止血效果好,是预防血液病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胶布 外周血管穿刺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稻“赣晚籼32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传元 雷建国 +3 位作者 张正国 王任初 甘淑贞 李马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赣晚籼32号"属中迟熟优质晚籼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优,株形好,适合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中迟熟晚稻或一季晚稻栽培。
关键词 晚籼稻 赣晚籼32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丽婵 甘淑贞 欧英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9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2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5例,...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2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2%。置管静脉:1例头臂静脉,1例肘正中静脉,1例肱静脉,2例贵要静脉;疾病类型:1例肺癌,1例乳腺癌,2例胃癌,1例卵巢癌。5例患者中1例拔除了PICC管,4例给予降纤、祛聚以及抗凝等治疗好转,不需要拔除PICC管。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可能与置管、化疗药物血液状态、药理作用、高凝状态以及护理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 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肿瘤化疗中预防深静脉导管堵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丽香 甘淑贞 林丽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3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对于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塞的作用。方法 138例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PICC置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对于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塞的作用。方法 138例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PICC置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堵塞发生率(2.90%)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肿瘤化疗的PICC置管患者中有助于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恶性肿瘤留置PICC导管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与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3
14
作者 林丽婵 甘淑贞 欧英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PICC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3月在我院留置PICC导管的17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深静...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PICC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3月在我院留置PICC导管的17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测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以及非血栓组,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D-二聚体检测结果显示,53例患者D-二聚体≥500μg/L,117例D-二聚体<500μ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D-二聚体≥500μg/L的患者中,62. 26%发生了血栓,37. 74%无血栓形成,D-二聚体<500μg/L的患者均无血栓形成。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具有近期手术外伤史的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后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属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二聚体检测,可对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早期诊断,年龄、慢性肾功能不全、近期手术外伤史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正相关,应高度警惕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PICC 深静脉血栓 早期诊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显性核不育水稻育种的方法设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传元 甘淑贞 杨素芬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8-14,共7页
本文首次对利用Ms-P型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了运用该水稻进行轮回选择(包括逐级轮回选择系统、阶梯式轮回选择系统)和将广亲和性基因S_5~n导入到具有较好配合力的材料中去的回交育种体系。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受单一显... 本文首次对利用Ms-P型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了运用该水稻进行轮回选择(包括逐级轮回选择系统、阶梯式轮回选择系统)和将广亲和性基因S_5~n导入到具有较好配合力的材料中去的回交育种体系。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受单一显性不育基因(Ms-P)控制,显性不育性稳定,在轮回选择中,它是较为理想的工具材料,建议将Ms-P基因导入到一系列胞质及核质遗传背景中,构成Ms-P型水稻种质资源库。广泛地将它应用于水稻育种,对育成超高产品种,将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水稻 轮回选择 回交育种 水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表定位方法对PICC导管置管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燕琼 董惠明 +2 位作者 邹舒倩 甘淑贞 林丽婵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0年第9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导管置管的最佳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将100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一字法"测量置入导管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横L法"测量置入导管长度,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 目的探讨PICC导管置管的最佳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将100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一字法"测量置入导管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横L法"测量置入导管长度,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7.86,p<0.01);对照组患者的异位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χ2=6.7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字法"体表定位较为准确,可提高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体表定位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丰产抗病赣早籼37号选育及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传元 甘淑贞 +2 位作者 赵开如 万建林 张正国 《江西农业学报》 1996年第1期12-16,共5页
赣早籼37号是从组合秋4010(优麦早/IR36)/M1460中,用系谱育种法育成。该品种属早籼早熟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稳产、抗稻瘟病、成熟期落色好、适应推广等特点,两年省级区试,平均比对照浙辐802增产14... 赣早籼37号是从组合秋4010(优麦早/IR36)/M1460中,用系谱育种法育成。该品种属早籼早熟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稳产、抗稻瘟病、成熟期落色好、适应推广等特点,两年省级区试,平均比对照浙辐802增产14.15%。1995年该品种成为我省早稻区试早熟组对照品种。该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作早稻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早稻 籼稻 赣早籼37号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信息随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丽香 陈丽富 +1 位作者 甘淑贞 林丽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4期121-122,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随访方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短信息随访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首次予以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访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对比不同随访方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短信息随访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首次予以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访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短信息随访,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局部感染、导管脱出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借助短信息平台向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带管相关知识的随访,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因带管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信息随访 PICC 肿瘤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护理因子系统化推送模式在放疗科PICC置管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淑群 詹丽君 甘淑贞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945-946,共2页
目的观察积极护理因子系统化推送模式在放疗科PICC置管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我科的11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接受PICC置管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P... 目的观察积极护理因子系统化推送模式在放疗科PICC置管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我科的11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接受PICC置管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PICC积极护理因子系统化推送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对肿瘤放疗患者干预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有效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耗时和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积极护理因子系统化推送模式对放疗科PICC置管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置管成功率与导管安全有效使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护理 系统化护理 放疗科 PI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优质稻育种成就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传元 甘淑贞 《江西农业学报》 199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近年来,江西的优质稻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育成了一系列品质中优至特优的水稻新品种(组合),推动了江西省“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江西优质稻育种表现四大特色:1.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手段相结合12.优质与高产多抗相结合;3.... 近年来,江西的优质稻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育成了一系列品质中优至特优的水稻新品种(组合),推动了江西省“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江西优质稻育种表现四大特色:1.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手段相结合12.优质与高产多抗相结合;3.早晚稻、常规稻与杂交稻,中优与特优米共同发展;4.重视国内外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为保持江西优质稻育种的优势地位,今后,优质稻育种的方向是:1.优质与超高产多抗相结合;2.目标多样化,文中还就育成超过9000kg/ha的超高产优质稻品种的可能性及性状标志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育种 成熟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