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甘凤英 唐琛 +1 位作者 郭迪斌 肖丽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5期3512-3513,共2页
观察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对12例符合要求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例。治疗组进行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12个... 观察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对12例符合要求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例。治疗组进行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12个月后膝关节的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总评分及膝关节的Leuquesne指数评分。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WOMAC总评分均较用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WOMAC总评分均较用药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equesne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较前减小。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Lequesne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Lequesne指数无改善,差异不显著(P>0.05)。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可能成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骨关节炎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甘凤英 费允云 +3 位作者 侯勇 王迁 曾小峰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合并大动脉炎(Takayasu&#39;s arteritis, T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AS合并TA患者的资料。使用改良的纽约标准作为AS的诊...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合并大动脉炎(Takayasu&#39;s arteritis, T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AS合并TA患者的资料。使用改良的纽约标准作为AS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大动脉炎分类标准作为TA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查,排除结缔组织疾病或其他疾病。同时行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C反应蛋白、 HLA-B27、心脏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血管造影或CT 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骶髂关节X线和CT检查。结果7例患者诊断为AS合并TA,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就诊时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6±177;10.6)岁。5例患者HLA-B27阳性,2例阴性。所有患者ESR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 ESR平均84 mm/h。所有患者均先诊断AS,多年后又发现TA。诊断TA前,患者AS病史最短3年,最长29年,平均(13.9±177;11.6)年。发现TA的原因主要由于出现TA受累血管的症状或炎症所引起的发热。结论 AS合并TA并非随机现象,炎症因素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大动脉炎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甘凤英 叶德富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1期664-666,共3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广泛于人体各个部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MSC的多能性,在体外容易分离和扩增培养,使其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MSC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过程非常复杂,不仅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如TGF-βs,IGF-I等的协调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广泛于人体各个部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MSC的多能性,在体外容易分离和扩增培养,使其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MSC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过程非常复杂,不仅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如TGF-βs,IGF-I等的协调作用,还需要将细胞运送到所需部位的特殊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甘凤英 肖丽霞 +1 位作者 陈彬娟 叶德富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37-839,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描述MSCs的生物学特征,探索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29...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描述MSCs的生物学特征,探索M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29、CD34、CD45、CD105的表达率。取第4代MSCs进行成骨、成脂肪、成软骨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在诱导第14d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以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骨和脂肪细胞;在诱导第21d用阿新蓝染色法检测MSCs是否分化成软骨细胞。结果:从骨髓分离获得的MSCs为体积小、核浆比大、呈旋涡状生长的梭形细胞。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CD14:0.67%,CD29:94.5%,CD34:0.72%,CD45:0.39%,CD105:86.36%。MSCs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出较纯的MSCs,经扩增培养后获取足够数量的MSCs,能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在体外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MTX、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郭迪斌 李荣平 +3 位作者 陈琥 居艳娟 谷晓晶 甘凤英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地塞米松(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两组均用甲基泼尼松龙500 mg/d,连用3 d,再减为40~80 mg/d维持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地塞米松(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两组均用甲基泼尼松龙500 mg/d,连用3 d,再减为40~80 mg/d维持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MTX、DXM 10 mg鞘内注射,每周1次,1~3次;对照组联用环磷酰胺(CTX)0.5~1.0 g/m2,2~4周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沉、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均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住院(23±12)d,2例穿刺后出现一过性头晕、呕吐症状;对照组住院(39±26)d,3例出现恶心症状;治疗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症状;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神经精神狼疮可明显改善活动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地塞米松 鞘内注射 甲基泼尼松龙 环磷酰胺 神经精神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唐琛 傅芬 +1 位作者 甘凤英 刘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相关基因凝血酶原(FⅡ)基因G20210A突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采用4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检测66例HDCP患者胎盘组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组12例和子痫前期组54例)与69例正常妊娠胎...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相关基因凝血酶原(FⅡ)基因G20210A突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关系。方法采用4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检测66例HDCP患者胎盘组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组12例和子痫前期组54例)与69例正常妊娠胎盘组织FⅡ基因G20210A突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CP组和子痫前期组的FⅡ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对于GG基因型,HD-CP组的GA基因型和AA基因人群的比数比(OR)值分别为2.26、3.63,子痫前期组分别为2.41、4.52,子痫前期组A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OR值为2.15。结论HDCP患者胎盘组织中凝血系统相关基因FⅡ基因G20210A突变与HDCP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G20210A基因 高血压 妊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琥 甘凤英 +4 位作者 居艳娟 谷晓晶 李荣平 王飙 郭迪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9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CTD-I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CTD-I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总量(TLC)、CO弥散量(DLCO)、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LC、DLCO和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的TLC、DLCO和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激素治疗CTD-ILD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可能成为CTD-ILD治疗的备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肺功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谷晓晶 郭迪斌 +2 位作者 陈琥 李荣平 甘凤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IL-21)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 40例病程<1年的RA患者作为观察1组,40例病程>1年的RA患者作为观察2组,4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IL-21)与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 40例病程<1年的RA患者作为观察1组,40例病程>1年的RA患者作为观察2组,4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IL-21,对RA患者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2组的IL-21水平(520.42±74.38)ng/L高于观察1组(435.42±64.38)ng/L和对照组(332.84±30.12)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IL-2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的DAS28评分(5.02±0.87)分高于观察1组的(3.75±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的血清IL-21水平与DAS28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300,P=0.028<0.05)。结论 IL-21水平和DAS28评分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对RA的临床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类风湿关节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迪斌 王飙 +4 位作者 甘凤英 陈琥 李荣平 居艳娟 谷晓晶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8期69-70,75,共3页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口服甲氨蝶呤10 mg,1次/周,静脉注射5 mg/kg的英夫利西单抗,第1次给药后的第2、6周及以后每隔8周给予同量的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持续治疗),观察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发生率、关节压痛发生率、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西单抗 甲氨蝶呤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晓晶 陈琥 +2 位作者 李荣平 甘凤英 郭迪斌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5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各项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为2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迪斌 娟居艳 +4 位作者 李荣平 谷晓晶 王飙 甘凤英 陈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3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其治疗预后。方法:选取在2008年1月-2012年4月本院风湿科收治的SLE患者64例,其中18例合并PAH患者为观察组,46例未合并PAH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其治疗预后。方法:选取在2008年1月-2012年4月本院风湿科收治的SLE患者64例,其中18例合并PAH患者为观察组,46例未合并PAH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心悸气促、浆膜炎、雷诺现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重症SLE-PAH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心悸气促、浆膜炎以及雷诺现象均是SLE患者并发PAH的高危因素,对于并发PAH患者的治疗应在积极的SLE疾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PAH的对症治疗,并尽可能的进行早期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人斯蒂尔病性别分析的8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迪斌 李荣平 +3 位作者 居艳娟 谷晓晶 甘凤英 陈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6期61-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男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所存在的差异性。结果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3-21。男性组夏季住院比...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男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所存在的差异性。结果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3-21。男性组夏季住院比例比女性组患者要高,冬季则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临床中首发症状为皮疹,男性组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且咽痛、肌痛、肝大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上升程度高于男性组(P〈0.05)。所有患者均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患者分布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由于性别不同导致发病季节、临床表现、检测指标均存在一定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性别差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13
作者 谷晓晶 陈琥 +2 位作者 李荣平 甘凤英 郭迪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4期60-62,66,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与血脂生化结果,总结其血脂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儿的总胆固醇...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脂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的临床资料与血脂生化结果,总结其血脂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儿的总胆固醇升高率为60.00%,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率为42.00%,甘油三酯升高率为67.00%,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率为46.00%;总胆固醇升高患儿的狼疮肾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大量蛋白尿、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激素治疗与血脂测定前1个月激素剂量超过1 g率均高于总胆固醇正常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多因素分析可知,狼疮肾炎、大量蛋白尿与血脂测量前1个月激素总量超过1g属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总胆固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敏C反应蛋白降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增加为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总胆固醇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脂代谢紊乱高发,肾损害会明显影响总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脂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残端异位葡萄胎妊娠1例
14
作者 唐琛 甘凤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葡萄胎妊娠 输卵管残端 异位 深圳市龙岗区 阴道流血 末次月经 医院检查 定期复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分析
15
作者 陈彬娟 甘凤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6期8-8,共1页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它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10%,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或误诊,文献报道...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它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10%,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或误诊,文献报道误诊率可达50%,死亡率达2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 中毒性脑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制度改革是地勘单位事改企的突破口
16
作者 甘凤英 《湖北地矿》 2000年第3期84-87,共4页
地勘单位在事改企过程中 ,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抓产权制度改革 ,必须与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 ,要避免把旧机制下的问题带到新机制中去 ,产权制度改革要严格规范操作程序 ,严把改制质量关 。
关键词 地勘单位 产权制度 改革 经营机制 企业化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方法
17
作者 甘凤英 《政工师》 2000年第7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职业道德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集体主义 精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马立克病二联苗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信 孔繁玉 +1 位作者 甘凤英 范锡龙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0年第1期24-25,共2页
疫苗联合同时接种,很早以前就被成功地采用了。美国维兰公司出产的禽病疫苗及荷兰出售的禽病疫苗,为二联苗和五联苗。据此,我们引用荷兰鸡新城疫弱毒克隆株(H.Clone30)和我国现引的火鸡疮疹病毒株(HVT),分别以鸡胚和鸡胚细胞复制后,联... 疫苗联合同时接种,很早以前就被成功地采用了。美国维兰公司出产的禽病疫苗及荷兰出售的禽病疫苗,为二联苗和五联苗。据此,我们引用荷兰鸡新城疫弱毒克隆株(H.Clone30)和我国现引的火鸡疮疹病毒株(HVT),分别以鸡胚和鸡胚细胞复制后,联合干燥制成二联苗,即鸡新城疫马立克病弱毒冻干二联苗。(一)材料与方法1.毒株:①H.Clone30F_6克隆株,血凝价达1:1280(鸡胚复制);②鸡马立克火鸡疙疹病毒HVT FC126干燥株;③强毒株:F_(48)E_(48);④稀释液:马立克病毒稀释液SPGA加4%血清。2.病毒的增殖与收获:(1)H.C30株:以灭菌盐水将H.C30病毒稀释成10^(-4)接种于9~10日龄的健康鸡胚(CE),每只尿囊腔接种0.2ml,于37℃温箱中继续孵育,每日检查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 马立克病 二联苗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客家地区支气管炎内膜结核患者的纤维镜下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利霞 魏玲 甘凤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6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改善客家地区支气管炎内膜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52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支气管炎内膜结核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进...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改善客家地区支气管炎内膜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52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支气管炎内膜结核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进行两组SDS评分、心率和血压波动、遵医行为的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血压均比对照组低,焦虑症状、遵医行为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均P<0.05)。结论在支气管炎内膜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炎内膜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对诊断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冼宏 甘凤英 +1 位作者 陈利霞 周丹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62-764,共3页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对诊断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对诊断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2组,非肥胖者为对照组,肥胖者为观察组,每组31例。2组均给予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进行诊断。比较基础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颈围的差异性,比较2组各监测指标平均血氧饱和度(MSO_(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氧减指数(OD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水平,并分析肥胖OSAHS患者预测的独立指标。结果:观察组BMI、腰围与颈围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MSO_(2)、NSO_(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AT、ODI、AHI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I与MSO_(2)是预测肥胖OSAHS的独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可有效诊断肥胖合并OSAHS患者,且AHI与MSO_(2)是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 血氧饱和度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