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技术在制药设备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龙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5期0052-0055,共4页
围绕自动化技术在制药设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了解自动化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具体的应用要点,从自动混合配方生产反应过程控制以及自动喷码标签贴敷等多个维度展开。有利于深刻认知自动化技术在制药设备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药物制... 围绕自动化技术在制药设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了解自动化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具体的应用要点,从自动混合配方生产反应过程控制以及自动喷码标签贴敷等多个维度展开。有利于深刻认知自动化技术在制药设备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药物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创新,除了在制药设备领域广泛应用之外,也为其他生产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制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原始瓷的制作工艺和产地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剑 王龙正 +2 位作者 汪丽华 马泓蛟 王昌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90-1994,共5页
原始瓷一直是学术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其产地和工艺关系到我国古代陶瓷发展模式以及商周文化面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采用XRF和XRD等科技手段,对最新出土的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遗址7枚原始瓷片进行了测试和产地推测。分析结果... 原始瓷一直是学术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其产地和工艺关系到我国古代陶瓷发展模式以及商周文化面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采用XRF和XRD等科技手段,对最新出土的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遗址7枚原始瓷片进行了测试和产地推测。分析结果显示,应国墓地原始瓷瓷釉中磷含量明显偏高,暗示其使用了草木灰作为原料。与其他已发表的原始瓷数据相比,应国墓地出土原始瓷瓷釉的Ca/Al和P/Al值明显不同,暗示其配方工艺与南方产地产品有所差别。分析结果显示,应国墓地原始瓷产地不在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瓷 产地分析 EDX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文“城虢”为东虢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岳连建 王龙正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6,共4页
虢国是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据文献记载最初就有两个,其国君分别是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与虢叔,他们同时兼任周王朝的卿士,领有采邑和封地.
关键词 “城虢” 金文 虢国 青铜器 东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国墓地考古发掘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娄金山 王龙正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61-63,共3页
应国是我国西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小诸侯国。 1986年~ 1997年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联合对应国墓地进行了连续性考古发掘 ,共发掘古墓 30 0多座 ,出土文物上万件。
关键词 应国墓地 考古 发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 被引量:26
5
作者 姜涛 杨海青 +7 位作者 刘宇翔 王胜利 王龙正 孙建国 宁景通 胡小龙 陈素英 陈英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22,共19页
1990年10~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10)。M2010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部有生土二层台,葬具为重棺单椁加一棺罩。此墓未经盗扰,共出土随葬器物1693件,... 1990年10~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10)。M2010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部有生土二层台,葬具为重棺单椁加一棺罩。此墓未经盗扰,共出土随葬器物1693件,其中青铜器有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和棺饰等;玉器有礼器、佩件、殓玉等;另有骨器、蚌器以及木、苇、麻与丝帛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M2010的年代为西周末年,墓主人应是沈国大夫一级的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墓地 M2010 文物考古 墓葬形制 葬具
原文传递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料珠和料管的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干福熹 胡永庆 +2 位作者 董俊卿 王龙正 承焕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5-1016,共12页
为了探明我国早期(西周至春秋时期)料珠和料管的材质和制作方法,利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激光Raman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量技术,对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料珠和料管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 为了探明我国早期(西周至春秋时期)料珠和料管的材质和制作方法,利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激光Raman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量技术,对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料珠和料管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周早期的料珠是发生了晶态转变为非晶态、非晶态包裹晶态现象的硅酸镁质玉石,而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料珠和料管系人工用较纯的石英砂添加少量青铜冶炼后的炉渣或矿渣,在低温(700~800℃)烧制而成的釉砂(石英砂,faience),是古玻璃的前身。此前一般笼统地认为中国釉砂起源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截至目前中国釉砂最早可追溯到西周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珠和料管 玉石 釉砂 周朝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 X射线衍射
原文传递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0
7
作者 姜涛 王龙正 +8 位作者 王胜利 廖佳行 冯陆平 娄金山 王同绪 鲁红卫 杨青龙 陈英 陈素英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49,F0002,共31页
本文公布了应国墓地八号墓的发掘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墓主人是一位应国国君,墓葬的埋葬年代为春秋早期早段。所出应公鼎铭文显示周文王的庙号为“丁”,揭示了生活在商末周初的姬姓周王在死后用庙号的历史事实,填补了文献... 本文公布了应国墓地八号墓的发掘资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墓主人是一位应国国君,墓葬的埋葬年代为春秋早期早段。所出应公鼎铭文显示周文王的庙号为“丁”,揭示了生活在商末周初的姬姓周王在死后用庙号的历史事实,填补了文献记载中的空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等,为研究两周之际高级贵族阶层的丧葬制度和用鼎制度提供了一大批宝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国君 应公鼎 庙号
原文传递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8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涛 王龙正 +5 位作者 宁景通 胡小龙 陈素英 陈英 杨海青 辛军民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共14页
1990年3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08)。这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椁单棺。此墓曾被盗扰,部分器物被收缴追回,其中包括虢宫父盘等。墓内清理出随葬器物900余件,可分为铜、玉、石、陶、骨、... 1990年3月,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发掘清理了一座周代墓葬(M2008)。这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椁单棺。此墓曾被盗扰,部分器物被收缴追回,其中包括虢宫父盘等。墓内清理出随葬器物900余件,可分为铜、玉、石、陶、骨、蚌器等。其中铜器有300余件,包括礼器、兵器、车马器、棺饰等,从铸有铭文的铜礼器看,墓主为虢宫父,为虢国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三门峡市 虢国墓地 河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随葬器物 公安部门 被盗
原文传递
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 被引量:54
9
作者 王龙正 姜涛 袁俊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3-58,共6页
1993年初,我们在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中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M242)。墓中出土的铜礼器有鼎、篡、觯各2件,尊、爵、卣各1件。此外还出土铜兵器、铜车马器、玉器和陶鬲等器物。其中有1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内容较为重要。现将此... 1993年初,我们在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中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M242)。墓中出土的铜礼器有鼎、篡、觯各2件,尊、爵、卣各1件。此外还出土铜兵器、铜车马器、玉器和陶鬲等器物。其中有1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内容较为重要。现将此簋介绍如下,并对铭文予以初步考释,疏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器物介绍柞伯簋为敞口,斜方唇,短颈内束,浅腹外鼓且向下倾垂,腹部一对龙首形耳,下垂珥,浅圈足下一喇叭形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 铭文 考释 康王 应国墓地 小臣 周公 庶子 金文 喇叭形
原文传递
河南平顶山春秋晚期M301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龙正 王胜利 +5 位作者 王宏伟 郑永东 袁俊杰 钟镇远 谢春娟 陈英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8,共25页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溃阳镇北的溃阳岭上,是一处以应国墓葬为主的大型古墓群,墓葬的年代为两周时期与两汉时期。本文介绍的M301是1992年在应国墓地发掘的一座楚国直辖时期的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此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主要有铜器...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溃阳镇北的溃阳岭上,是一处以应国墓葬为主的大型古墓群,墓葬的年代为两周时期与两汉时期。本文介绍的M301是1992年在应国墓地发掘的一座楚国直辖时期的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此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主要有铜器、锡器、石器、漆木器、骨器等,其中铜礼器有鼎、簋、敦、盘、■、浴缶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此墓的墓主人可能是应国王室贵族的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山市 河南省 发掘简报 春秋晚期 白龟山水库 100米 新城区 伏牛山
原文传递
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7
11
作者 王龙正 夏麦陵 +6 位作者 王宏伟 姜涛 王胜利 牛清彬 娄金山 冯陆平 张水木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17,102+1-2+1,共18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的西周应国墓地,自70年代被发现以来,出土了大批文物,倍受研究者瞩目。80年代发现的第84号墓,有铜、玉石、陶、金、骨、料器等质料的随葬器物共130余件(组),以铜器和玉器最多,其中铜器多件带有铭文,有的有“应侯”字样,... 河南省平顶山市的西周应国墓地,自70年代被发现以来,出土了大批文物,倍受研究者瞩目。80年代发现的第84号墓,有铜、玉石、陶、金、骨、料器等质料的随葬器物共130余件(组),以铜器和玉器最多,其中铜器多件带有铭文,有的有“应侯”字样,证明此墓墓主为应国的一代国君。据研究者推定此墓的年代为西周恭王时期。本期刊发了简报。 1993年,在应国墓地第242号墓出土一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共8行74字。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在镐京举行大射礼,对胜利者柞伯给予奖赏之事,内容较为重要。本期刊发了有关研究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国墓地 发掘简报 铜器铭文 平顶山市 随葬器物 出土 礼器 凤鸟 文物 西周中期
原文传递
平顶山应国墓地十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胜利 王广才 +8 位作者 王宜选 鲁红卫 钟振远 陈素英 王同绪 陈英 王龙正 王宏伟 郑永东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9,86,共17页
1994年4~5月,在平顶山应国墓地所在溃阳岭的北段,发掘了一座较大型贵族墓葬,编为十号墓(MIO)。该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135件(颗),可分为铜、陶、玉、石、水晶、玛瑙、兽角与纺织品等八类。墓葬年... 1994年4~5月,在平顶山应国墓地所在溃阳岭的北段,发掘了一座较大型贵族墓葬,编为十号墓(MIO)。该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135件(颗),可分为铜、陶、玉、石、水晶、玛瑙、兽角与纺织品等八类。墓葬年代界于蔡昭侯墓与侯古堆M1之间,在公元前490年~前470年前后,大致相当于楚惠王前期的二十几年间。墓主人享用五鼎礼制,可能为下大夫级贵族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国墓地 平顶山 楚国 玉器 铜器
原文传递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M257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龙正 王胜利 +10 位作者 袁俊杰 李莉 刘全伟 张明力 郑永东 王利彬 陈钦龙 谢春娟 陈英 祝贺 翟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1,I0001-I0003,共16页
M257是平顶山应国墓地的1座小型贵族墓。该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椁之间与棺内两处。随葬器物共计115件(片),包括礼器、兵器、车器、马器、生活器皿、礼玉、殓玉等。M257墓主人应是一位... M257是平顶山应国墓地的1座小型贵族墓。该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分别放置在棺椁之间与棺内两处。随葬器物共计115件(片),包括礼器、兵器、车器、马器、生活器皿、礼玉、殓玉等。M257墓主人应是一位身份为士一级的贵族,是应侯家族内的一位成员。M257的发掘为研究应国历史与西周时期中低级贵族的丧葬礼制,乃至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山 应国墓地 M257 铜器墓 西周
原文传递
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 被引量:40
14
作者 江涛 王龙正 +1 位作者 贾连敏 宁景通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1,97-98+100+1-2,共33页
199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新发现的国君兆域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举世瞩目的M2001、M2009两座虢国国君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和十分精美的玉器。M2006也是这次发掘中... 1990年以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新发现的国君兆域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举世瞩目的M2001、M2009两座虢国国君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和十分精美的玉器。M2006也是这次发掘中比较重要的一座墓葬,现报告如下。将来如与正式报告有出入者,均以正式报告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礼器 纹饰 扁平体 标本 形制 玉器 玉质 出土 三门峡市 西周晚期
原文传递
河南平顶山应国玉器的分析测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荣 冯敏 +2 位作者 陈启贤 王龙正 王昌燧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02,共7页
本文对13件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透闪石玉是应国玉器的主要玉种,不同材质的玉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风化,其中,蛇纹石玉器普遍受沁严重,较透闪石玉器受沁为深,且受沁严重的透闪石玉器与蛇纹石玉器在... 本文对13件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玉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透闪石玉是应国玉器的主要玉种,不同材质的玉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风化,其中,蛇纹石玉器普遍受沁严重,较透闪石玉器受沁为深,且受沁严重的透闪石玉器与蛇纹石玉器在外观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所有玉器表面均附着朱砂,可能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朱砂的防虫防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国玉器 透闪石玉 蛇纹石玉 受沁 朱砂
原文传递
匍鸭铜盉与頫聘礼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龙正 姜涛 娄金山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8-91,95+1+1,共7页
1988年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管会在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西周墓葬(M50),出土了一件鸭形铜盉。此盉造型精美,在器盖内有铭文43字,内容反映了古代的頫聘礼及西周早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等问题。经考证,这件鸭盉是西周穆王时期的... 1988年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管会在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西周墓葬(M50),出土了一件鸭形铜盉。此盉造型精美,在器盖内有铭文43字,内容反映了古代的頫聘礼及西周早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等问题。经考证,这件鸭盉是西周穆王时期的遗物。本期刊发了有关研究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文 诸侯国 聘礼 西周早期 平顶山市 应国墓地 河南省 考证 西周时期 出土
原文传递
柞伯簋与大射礼及西周教育制度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龙正 袁俊杰 廖佳行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9-61,共3页
柞伯簋的铭文记录了周康王在周都举行大射礼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西周时期的贵族教育制度。下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看法,请学者及同行批评指正。一关于大射礼关于射礼,已有多位学者作过专门研究,在此我们拟作些补充说明。 1.举行大... 柞伯簋的铭文记录了周康王在周都举行大射礼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西周时期的贵族教育制度。下面我们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看法,请学者及同行批评指正。一关于大射礼关于射礼,已有多位学者作过专门研究,在此我们拟作些补充说明。 1.举行大射礼的时间柞伯簋的铭文记载八月举行大射礼,与静簋所记相同。尽管在金文中举行射礼的时间没有固定的月份,射礼大多在周王巡狩四方或出于其他目的而随时随地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礼 教育制度 两个问题 西周金文 铭文 贵族 西周时期 周王 补充说明 大学
原文传递
论旡鼎与丧服礼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俊杰 王龙正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6,共7页
无鼎是1993年在河南平顶山市应国墓地一座中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242)中出土的一件有铭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礼"中的丧服礼,为考古发掘之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本文拟对该鼎的年代、作器者的身份进行分析,并在铭文考释... 无鼎是1993年在河南平顶山市应国墓地一座中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242)中出土的一件有铭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礼"中的丧服礼,为考古发掘之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本文拟对该鼎的年代、作器者的身份进行分析,并在铭文考释的基础上对丧服礼及相关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对有的地方就现时条件下可能存在多种解释者,也采取多解并说的方法,一并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旡鼎 铭文 丧服礼 西周早期
原文传递
新见应侯见工簋铭文考释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龙正 刘晓红 曹国朋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8,共5页
最近面世的应侯见工铜簋,其铭文记载了属于"淮南夷"的毛、衰等氏族,侵犯周王朝南部边境并被周王朝打败的事情。铜簋年代应在西周中期之末的孝王、夷王时期。铜簋的器身与器盖铭文各不相同,可能是同一批盗自应国墓地的随葬器... 最近面世的应侯见工铜簋,其铭文记载了属于"淮南夷"的毛、衰等氏族,侵犯周王朝南部边境并被周王朝打败的事情。铜簋年代应在西周中期之末的孝王、夷王时期。铜簋的器身与器盖铭文各不相同,可能是同一批盗自应国墓地的随葬器物。应侯见工簋的发现,更证明应国是周王朝南方不可或缺的屏障,担负着护卫周王朝的艰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侯 应国墓地 淮夷 铜簋 铭文
原文传递
平顶山市北滍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龙正 孙新民 王胜利 《华夏考古》 1988年第1期30-44,118-119,共17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伏牛山东麓。近几年来,在市区西20公里,薛庄乡北滍村西边的滍阳岭上,因烧制砖瓦取土,陆续出土了一批应国的铜器和邓国的媵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河南省文物局曾多次派人前往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伏牛山东麓。近几年来,在市区西20公里,薛庄乡北滍村西边的滍阳岭上,因烧制砖瓦取土,陆续出土了一批应国的铜器和邓国的媵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河南省文物局曾多次派人前往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1986年3月,为配合砖厂生产,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派王龙正同志前往现场进行考古调查和钻探,发现墓葬数十座。这些墓葬主要分布在滍阳岭的中脊上,大多是两周时期的土坑竖穴墓和两汉时期的砖室墓(空心砖墓、小砖券墓和少量土坑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山市 随葬器物 车马器 铜鱼 出土 河南省 标本 纹饰 骨钉 图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