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所自育品种在浦城县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迎丰收
1
作者 王颖姮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1期29-29,共1页
立冬霜气浓,秋收岁月静。2024年11月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稻区三系杂交稻岗位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建立的150亩“内10优7185”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百亩示范片再生季进行现场观摩和测产验收。... 立冬霜气浓,秋收岁月静。2024年11月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稻区三系杂交稻岗位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建立的150亩“内10优7185”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百亩示范片再生季进行现场观摩和测产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建龙研究员、北京大学李毅教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刘杰副处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郑文静研究员、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效宁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柳武革研究员等专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技推广中心 省农业科学院 全程机械化 再生稻 自育品种 测产验收 作物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储藏、优质、抗逆香稻“福香占”产量创新高--龙岩市新罗区亩产714公斤
2
作者 王颖姮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4期50-50,共1页
2024年10月9日上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同行专家,在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斜村示范基地,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水稻优异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建立的耐储藏、优质、抗逆香稻福香占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集... 2024年10月9日上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同行专家,在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黄斜村示范基地,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水稻优异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建立的耐储藏、优质、抗逆香稻福香占提质增效栽培技术集成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与测产验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副司长方言研究员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产验收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稻 耐储藏 栽培技术集成 国家发改委 优异种质 谢华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所自育品种在浦城县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迎丰收
3
作者 王颖姮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4期14-14,共1页
立冬霜气浓,秋收岁月静。2024年11月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稻区三系杂交稻岗位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建立的150亩“内10优7185”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百亩示范片再生季进行现场观摩和测产验收。... 立冬霜气浓,秋收岁月静。2024年11月7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稻区三系杂交稻岗位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建立的150亩“内10优7185”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百亩示范片再生季进行现场观摩和测产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徐建龙研究员、北京大学李毅教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测报处刘杰副处长、辽宁农科院水稻所郑文静研究员、海南农科院粮作所王效宁研究员、广东农科院水稻所柳武革研究员等专家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中心 广东农科院 全程机械化 再生稻 三系杂交稻 自育品种 测产验收 产业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县麻洋村“内10优7185”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
4
作者 王颖姮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3期28-28,共1页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2024年8月3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海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荃银高科农科院、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同行专家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示范基地,对水稻所承担的...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2024年8月3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海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荃银高科农科院、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同行专家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再生稻示范基地,对水稻所承担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水稻优异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建立的“内10优7185”再生稻百亩示范片头季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城镇 海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种子管理 闽江学院 测产验收 再生稻 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颖姮 陈丽娟 +10 位作者 崔丽丽 詹生威 宋煜 陈世安 解振兴 姜照伟 吴方喜 卓传营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101,共13页
【目的】烟稻轮作生产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氮肥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为明确优质稻“福香占”在福建烟后稻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方法】本研究设置CK(0)、N1(51.75)、N... 【目的】烟稻轮作生产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氮肥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为明确优质稻“福香占”在福建烟后稻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方法】本研究设置CK(0)、N1(51.75)、N2(103.5)、N3(155.25)、N4(207 kg/hm^(2))5个氮肥(以纯氮计)水平,在大田环境下,分析“福香占”光合特性、田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香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随施氮量增加,“福香占”生育期逐渐延长,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叶绿体大小、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均上升,N3或者N4达到最高。两年穗总粒数和田间产量均是N2最高,结实率、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稻米加工品质N2处理表现最好,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受氮肥水平影响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氮肥量升高而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均随氮肥量增加而降低,消减值升高。N2处理糙米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含量最高。【结论】氮肥处理促进了“福香占”的光合作用,但过量氮肥使得植株贪青迟熟,结实率和产量下降。施氮量为103.5 kg/hm^(2)(N2)时,“福香占”高产和优质协调,香味物质积累多。本研究为“福香占”进一步在福建烟后稻区推广应用及优质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米质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颖姮 蔡秋华 +4 位作者 廖长见 郑燕梅 何炜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全面系统地评价杂交水稻骨干育种亲本的米质性状,对于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274份来源于中国十余个水稻主产区的骨干育种亲本及部分国外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基于类群划分的米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项... 全面系统地评价杂交水稻骨干育种亲本的米质性状,对于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274份来源于中国十余个水稻主产区的骨干育种亲本及部分国外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基于类群划分的米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项米质性状中,籼稻糙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粳稻糙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籼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27.7%~97.7%,粳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16.7%~100%,籼、粳稻垩白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均较低。籼稻类群中,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垩白性状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米质性状改良的重点,常规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优,热带籼稻中IR43、GIZA 178等米质性状优良,是杂交育种的有利种质资源。筛选出10项米质指标均达三级以上的各类亲本材料共23份,这些育种材料可以作为优异的米质性状改良的基因供体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垩白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骨干亲本 籼稻 粳稻 米质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颖姮 朱永生 +6 位作者 吴方喜 蔡秋华 廖长见 郑钊 郑家团 张建福 谢华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79-282,共4页
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20对SSR引物,对19份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0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为69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57.5%,每1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4.84个,变幅为2~12个,平... 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20对SSR引物,对19份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20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为69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57.5%,每1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4.84个,变幅为2~12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617。通过聚类,19个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可以划分到两个类群中,Ⅱ类恢复系材料间遗传距离较近,大多为恢复系明恢63的衍生系,初步表明在现有的骨干恢复系中,恢复系遗传基础相对比较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颖姮 邓其明 李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8期55-59,共5页
基因芯片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新技术,目前此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植物基因组研究中。本文对基因芯片技术在水稻的基因表达检测、特异性相关基因分离、生长发育研究、杂种优势预测、种子纯度检测以及转基因植株检测与鉴定等方面的应... 基因芯片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新技术,目前此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植物基因组研究中。本文对基因芯片技术在水稻的基因表达检测、特异性相关基因分离、生长发育研究、杂种优势预测、种子纯度检测以及转基因植株检测与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水稻 基因表达 基因检测与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9
作者 王颖姮 朱永生 +5 位作者 蔡秋华 廖长见 谢鸿光 吴方喜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前期通过对广谱稻瘟病抗性品种粳稻云引接种稻瘟病菌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构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样本基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选取该调控网络中10个比较重要的基因,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对其在接种稻瘟病菌后的时空表达进行相对定量... 前期通过对广谱稻瘟病抗性品种粳稻云引接种稻瘟病菌后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构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样本基因调控网络。在此基础上,选取该调控网络中10个比较重要的基因,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对其在接种稻瘟病菌后的时空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得到这些基因在稻瘟病菌诱导后在云引中的时空表达模式。10个基因均受到稻瘟病菌的诱导,但达到表达量峰值的时间各异,有8个基因在36h内表达量达到峰值,3个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在24h内达到峰值;部分基因表达呈先上升,后抑制,另一些基因的表达则先抑制,后上升,再下降。该研究为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在云引抗病性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引 稻瘟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及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杂种优势学说的发展
10
作者 王颖姮 蔡秋华 +3 位作者 郑燕梅 谢鸿光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根本的机理仍然没有阐述清楚。文章回顾了杂种优势学说的发展,以及一些关于杂种优势的重要基础。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组学技术... 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根本的机理仍然没有阐述清楚。文章回顾了杂种优势学说的发展,以及一些关于杂种优势的重要基础。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组学技术应用于杂种优势机理的探索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各种新技术对杂种优势学说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显性 超显性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表观遗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召开年度学术年会
11
作者 王颖姮 黄庭旭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1期8-8,共1页
为及时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各项研究进展,使实验室的研究目标能适应未来农业对农业科技发展要求,同时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规划和部署,2015年12月28日,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福州召开。会议... 为及时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各项研究进展,使实验室的研究目标能适应未来农业对农业科技发展要求,同时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规划和部署,2015年12月28日,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在福州召开。会议邀请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及我院刘波院长、张伟光副院长、翁伯琦副院长等院领导出席并致辞,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主持,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种质创新 分子育种 学术委员会 农业科技发展 李家洋 翁伯 未来农业 超级杂交稻 副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福香占”浦城千亩示范片亩产超千斤
12
作者 王颖姮 林强(图)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2022年10月12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同行专家,在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阳墩村,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稻区三系杂交稻岗位项目及浦城县闽越山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优质稻“福香占”全程机械化千亩示范片进行现场... 2022年10月12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同行专家,在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阳墩村,对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稻区三系杂交稻岗位项目及浦城县闽越山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优质稻“福香占”全程机械化千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优质稻 三系杂交稻 测产验收 产业技术体系 示范片 福建省浦城 浦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所召开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谷优676百亩示范片现场测产验收会
13
作者 王颖姮 黄献光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4期83-83,共1页
2018年10月10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在三明市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东部双季稻区生产能力提升与肥药精准施用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子任务“适... 2018年10月10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在三明市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东部双季稻区生产能力提升与肥药精准施用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子任务“适宜红黄壤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强再生力水稻品种筛选与区域优化布局”项目中的高产、抗病品种“谷优676”再生季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经田间考察,验收组在136亩示范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3块田块,每块田实割0.1亩地左右,经脱粒、称重、丈量面积,示范片干谷亩产471.1公斤;加上头季稻验收产量亩产840.8公斤,两季亩产合计高达1 311.9公斤。验收组专家指出,该示范片群体整齐、长势均衡、熟期转色好;从实收测产、田间长势长相、穗数粒数、稻谷充实度等指标判断,“谷优676”非常适合进行再生稻种植,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谷优676”最大特点是再生力强、产量高、抗稻瘟病,已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170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力 水稻所 测产 农业科学院 大面积推广 种谷 长势长相 机械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强再生力鉴定指标的建立及组合筛选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强 姜照伟 +7 位作者 林祁 王颖姮 张初长 卓传营 谢鸿光 蒋家焕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3-882,共10页
【目的】解析生产上杂交稻品种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以期筛选出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组合,为再生稻新组合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试验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以2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其中3个为再生稻发展不同阶段... 【目的】解析生产上杂交稻品种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以期筛选出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组合,为再生稻新组合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试验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以2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其中3个为再生稻发展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品种,统一采用高产栽培方式,利用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性状指标与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而确定再生力筛选指标,并进行新组合再生力的比较和筛选。【结果】头季稻产量与穗粒数的相关系数为0.83,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4.61%,因而头季高产的品种特征为重穗,以穗粒数的优势形成巨大的库容量;再生季产量与有效穗数的相关系数为0.70,达显著水平,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率达38.98%,显示再生季的库容量来源于多穗。头季稻的有效穗数、有效穗数与母茎数比率,均与再生稻产量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2,经回归分析获得再生稻产量预测模型,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0.6%~99.6%和76.5%~99.5%。【结论】再生季产量是衡量再生力强弱的直接依据,而头季有效穗数、有效穗数与母茎数比率是强再生力品种的重要筛选指标。经鉴定和筛选,内6优7206、川优7185、川优7206、荃优7028为再生稻优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力 鉴定指标 组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建福 曾大力 +8 位作者 朱永生 谢鸿光 蔡秋华 连玲 吴方喜 罗曦 王颖姮 郑轶 谢华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方法及白背飞虱频发区大田自然诱发抗虫鉴定相结合,创制了米质优、配合力好且具有水稻白背飞虱拒食抗性主效QTL位点qSI4的新恢复系材料3份(R38、R46和R58)。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创制... 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方法及白背飞虱频发区大田自然诱发抗虫鉴定相结合,创制了米质优、配合力好且具有水稻白背飞虱拒食抗性主效QTL位点qSI4的新恢复系材料3份(R38、R46和R58)。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创制的恢复系材料的白背飞虱抗性与抗源春江06的抗性水平相当,具有较强的白背飞虱抗性。这些新恢复系通过与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经过田间测产和室内米质鉴定、评比,筛选出一批集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白背飞虱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方喜 罗翠琴 +8 位作者 王颖姮 谢云杰 罗曦 朱永生 谢鸿光 蒋家焕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3-690,共8页
【目的】为满足优质稻米市场的需求,选育优质、抗稻瘟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方法】选用优质常规稻粤晶丝苗2号与优质常规香稻H603杂交,通过系谱法和穿梭育种,后代同步进行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和耐储藏特性鉴定,于2015年育成优质、... 【目的】为满足优质稻米市场的需求,选育优质、抗稻瘟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方法】选用优质常规稻粤晶丝苗2号与优质常规香稻H603杂交,通过系谱法和穿梭育种,后代同步进行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和耐储藏特性鉴定,于2015年育成优质、抗病和耐储藏的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结果】福香占于2018–201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续试和生产试验,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中抗稻瘟病,耐储藏,具有香味。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00011),分别于2018、2019年在福建省优质稻活动中获得银奖、金奖,于2020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组金奖。【结论】福香占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耐储藏、有香味等优点,属于高档香型优质稻,适宜在福建作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抗稻瘟病 耐储藏 香味 福香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林强 郑长林 +5 位作者 林祁 朱永生 王颖姮 蒋家焕 姜照伟 张建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4,84,共11页
【目的】探析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确立高效准确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为再生稻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年和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以7个生育期相近的强再生力杂交稻... 【目的】探析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确立高效准确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为再生稻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年和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以7个生育期相近的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测定指标包括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穗茎比,计算颖花量、库容量、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通过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定量研究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结果】(1)有效穗数和穗茎比对再生稻产量起决定作用,有效穗数多、穗茎比大,则热能利用率、日产量和产量较高。(2)通过颖花量和库容量的作用,穗粒数对头季产量贡献最大,而有效穗数对再生季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选择头季大穗重穗和再生季多穗特征的品种,有利形成颖花量和库容量优势,易获高产。(3)再生季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这4个性状均与产量相关极显著,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5.40%,17.03%,25.19%和20.52%,均为影响再生力的主要因子。穗茎比与再生季产量关系最密切,相关系数达0.8619,与有效穗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与穗粒数显著相关,穗茎比可作为鉴定再生力的关键指标,预测再生季产量的平均精度达90.10%。(4)以穗茎比为指标,杂交稻品种再生力可分为4级,再生季水稻产量达3750 kg/hm^(2)以上品种的库容特征:穗茎比≥1.1761,有效穗数≥330.24穗/m^(2),穗粒数≥63.89,结实率≥82.25%,千粒质量≥27.60 g。(5)选择杂交稻组合头季产量满足高产要求的前提下,品种再生力越强、穗茎比越高,再生季产量也越高,将间接指标穗茎比和直接指标产量相结合,经再生力鉴定,筛选出福优366和福两优366适合作再生稻栽培的优良新组合。【结论】头季和再生季的增产因素分别是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穗茎比可作为高效鉴定再生力的共性指标,头季大穗重穗、再生季多穗是再生稻品种总体高产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种 头季稻 再生稻 再生力 穗茎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关键农艺性状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廖长见 王颖姮 +2 位作者 林建新 卢和顶 陈山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72-576,共5页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 以29份不同农艺性状的青贮玉米材料组配54个杂交组合用于试验。经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为秸秆产量、茎粗、籽粒产量、节间数、株高、穗位高和苞叶数,建立了以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为依变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影响生物产量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对生物产量有关农艺性状的选择,并不会显著改变各个品质性状;但是对秸秆产量选育,将会降低粗蛋白含量、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因此,在选育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时,要适当降低秸秆产量,提高籽粒产量,处理好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这一对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廖长见 林建新 +3 位作者 王颖姮 纪荣昌 卢和顶 陈山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2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与国内4个主要骨干自交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8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MQ12-243是各个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 选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12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与国内4个主要骨干自交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8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MQ12-243是各个性状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生物产量高的组合为MQ12-243×18599;生物产量的狭义遗传力h2N较低,而株高的狭义遗传力h2N较高。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与生物产量为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生物产量的直接效应明显,株高和穗位高对生物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较明显;因此,在选育高生物产量品种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株高、穗位高和粒重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香型杂交稻新组合内优航14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庭旭 王乌齐 +8 位作者 杨东 游晴如 翁国华 郑家团 马宏敏 涂诗航 王志赋 吴方喜 王颖姮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内优航148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香稻不育系内香2A与自育恢复系福恢148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产量高,在福建省2a区试中平均单产8.46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1%;稻米品质达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 内优航148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香稻不育系内香2A与自育恢复系福恢148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产量高,在福建省2a区试中平均单产8.46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1%;稻米品质达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标准;中感稻瘟病。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型杂交水稻 内优航148 高产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