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所自育品种在浦城县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迎丰收 |
王颖姮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5 |
0 |
|
2
|
耐储藏、优质、抗逆香稻“福香占”产量创新高--龙岩市新罗区亩产714公斤 |
王颖姮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4 |
0 |
|
3
|
水稻所自育品种在浦城县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迎丰收 |
王颖姮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4 |
0 |
|
4
|
尤溪县麻洋村“内10优7185”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 |
王颖姮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4 |
0 |
|
5
|
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王颖姮
陈丽娟
崔丽丽
詹生威
宋煜
陈世安
解振兴
姜照伟
吴方喜
卓传营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6
|
杂交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米质分析 |
王颖姮
蔡秋华
廖长见
郑燕梅
何炜
张建福
谢华安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7
|
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王颖姮
朱永生
吴方喜
蔡秋华
廖长见
郑钊
郑家团
张建福
谢华安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
2009 |
4
|
|
8
|
基因芯片技术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
王颖姮
邓其明
李平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6 |
7
|
|
9
|
粳稻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 |
王颖姮
朱永生
蔡秋华
廖长见
谢鸿光
吴方喜
张建福
谢华安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2 |
0 |
|
10
|
作物杂种优势学说的发展 |
王颖姮
蔡秋华
郑燕梅
谢鸿光
谢华安
张建福
|
《福建稻麦科技》
|
2017 |
0 |
|
11
|
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召开年度学术年会 |
王颖姮
黄庭旭
|
《福建稻麦科技》
|
2016 |
0 |
|
12
|
优质稻“福香占”浦城千亩示范片亩产超千斤 |
王颖姮
林强(图)
|
《福建稻麦科技》
|
2022 |
0 |
|
13
|
水稻所召开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谷优676百亩示范片现场测产验收会 |
王颖姮
黄献光
|
《福建稻麦科技》
|
2018 |
0 |
|
14
|
杂交稻强再生力鉴定指标的建立及组合筛选 |
林强
姜照伟
林祁
王颖姮
张初长
卓传营
谢鸿光
蒋家焕
谢华安
张建福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15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
张建福
曾大力
朱永生
谢鸿光
蔡秋华
连玲
吴方喜
罗曦
王颖姮
郑轶
谢华安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6
|
优质、抗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
吴方喜
罗翠琴
王颖姮
谢云杰
罗曦
朱永生
谢鸿光
蒋家焕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17
|
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
林强
郑长林
林祁
朱永生
王颖姮
蒋家焕
姜照伟
张建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18
|
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关键农艺性状的初步分析 |
廖长见
王颖姮
林建新
卢和顶
陈山虎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1 |
25
|
|
19
|
16个青贮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及通径分析 |
廖长见
林建新
王颖姮
纪荣昌
卢和顶
陈山虎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0 |
14
|
|
20
|
高产优质香型杂交稻新组合内优航148的选育与应用 |
黄庭旭
王乌齐
杨东
游晴如
翁国华
郑家团
马宏敏
涂诗航
王志赋
吴方喜
王颖姮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