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2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钢仁 孙超 +1 位作者 王明喜(指导) 孙鲁(指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 Bohler角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继发横纹肌溶解症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卿 刘持善 王钢仁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21期994-995,共2页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脑出血 继发 内科保守治疗 高血压病史 甘油氯化钠 意识不清 间断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颈痛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钢仁 孙超 马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223-223,共1页
目的观察自制颈痛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实验组采用自制颈痛贴,对照组则采用颈痛舒宁贴。两组均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方法辅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 目的观察自制颈痛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实验组采用自制颈痛贴,对照组则采用颈痛舒宁贴。两组均采用三维平衡正脊方法辅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59例,治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组59例,治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96%。经检验,约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自制颈痛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贴 神经根型颈椎病 项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甲瓣联合第2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术在Ⅱ类A区拇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钢仁 王群殿 +3 位作者 屈朝庆 孙冠军 陈激光 李世帆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67-71,共5页
目的 比较传统与改良后的甲瓣联合第2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术在Ⅱ类A区拇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Ⅱ类A区拇指缺损患者20例,其中行传统及改良后的甲瓣联合第2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术各10例,分别记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目的 比较传统与改良后的甲瓣联合第2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术在Ⅱ类A区拇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Ⅱ类A区拇指缺损患者20例,其中行传统及改良后的甲瓣联合第2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术各10例,分别记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再造拇指功能相关评分、再造拇指示指捏力以及术后6个月再造拇指最大捏力时过伸现象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再造拇指功能评分、再造指力量评分、指腹皮肤感觉评分、手使用情况评分及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6、12个月改良组再造拇指捏力分别为(6.19±0.17)、(6.83±0.12)lbs,传统组分别为(5.90±0.35)、(6.41±0.26)lbs;两组同时间点比较P均<0.05。术后改良组再造拇指最大捏力时发生过伸现象0例,传统组为8例(80%),两组比较P<0.01。结论 Ⅱ类A区拇指缺损患者采取传统与改良后的甲瓣联合第2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术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改良后的术式有助于提高再造拇指捏持物体时的捏力且减少过伸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再造术 复合组织瓣 甲瓣 拇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田梦 王钢仁 +2 位作者 徐晓静 张颖川 朱晓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8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皮瓣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1周内敷料更换情况及换药次数、创面平均愈合率、皮瓣移植后的成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伤口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创面疼痛程度以及瘢痕增伤情况。结果观察组1周内渗湿纱布层数、内层纱布更换次数,以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创面平均愈合率、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以及γ-干扰素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创面疼痛程度以及随防2个月后瘢痕增伤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伤口愈合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皮瓣移植 难愈性创面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第2跖趾关节组织瓣修复掌指关节缺损6例报道
6
作者 王钢仁 屈朝庆 +2 位作者 孙冠军 陈激光 陈兰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84-86,116,共4页
手部掌指关节属多轴球窝关节,可完成屈伸、收展和旋转运动,其中屈伸活动幅度最大,通常为0°~90°,可过伸0°~30°、外展30°~45°,屈伸活动范围的大小对手指活动功能的影响也是最大的[1-4]。掌指关节是手部最... 手部掌指关节属多轴球窝关节,可完成屈伸、收展和旋转运动,其中屈伸活动幅度最大,通常为0°~90°,可过伸0°~30°、外展30°~45°,屈伸活动范围的大小对手指活动功能的影响也是最大的[1-4]。掌指关节是手部最重要的关节,担负了36%的手指运动功能[2,5]。临床上遇到手部掌指关节损伤且伴有皮肤、肌腱缺损的治疗较为棘手,对手外科医生也是一个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缺损 跖趾关节游离移植 侧副韧带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局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卿 毛芸瑾 +2 位作者 沈俭 白宇 王钢仁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8月发病72 h内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NIHSS评分≥4分的109例患者资料。治疗结局按照急性期(2周)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8月发病72 h内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NIHSS评分≥4分的109例患者资料。治疗结局按照急性期(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后改善情况分为显效组(>30%)、改善组(10%~30%)、无改善组(<10%)、加重组(<0分)和死亡组5组,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可能的影响因素与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结果与性别、吸烟史、OCSP分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否为复发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是否初始NIHSS评分>10分、是否合并发热及发病72 h内有无使用降压药物显著相关(P=0.043,0.023,0.003,0.002),其中是否使用钙离子拮抗剂CCB降压与疗效差异显著相关(P=0.001),而是否使用ACEI或ARB降压与疗效差异无显著相关性(P=0.169)。Logistic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使用降压药物是降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OR=4.406,95%CI:1.84-10.5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NIHSS>10分预示急性期治疗结果不佳,且发病72 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各种降压药物,尤其是钙离子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急性期 降压药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拇、手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Ⅰ期行肌腱神经转位修复 被引量:1
8
作者 屈朝庆 王钢仁 +1 位作者 孙冠军 陈兰 《医学信息》 2020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拇、手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Ⅰ期行肌腱神经转位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拇、手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再植Ⅰ期行肌腱神经转位修复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总优良率、... 目的研究拇、手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Ⅰ期行肌腱神经转位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拇、手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再植Ⅰ期行肌腱神经转位修复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总优良率、治疗前后手功能(拇指运动、感觉、工作能力评分)情况、背伸肌力和屈曲肌力改善情况、外形满意度以及并发症(血栓、皮肤坏死)情况。结果46例全部成活,总优良率为93.47%;治疗后拇指运动、感觉、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背伸肌力、屈曲肌力改善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结论拇、手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Ⅰ期行肌腱神经转位修复成活率高,拇、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且外观满意度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手指 旋转撕脱性 离断再植术 肌腱神经转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