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鑫丹 刘甲炎 +3 位作者 周国萍 蒋小兰 李梅英 庞迤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量与开腹组相当(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28.4±39.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1.5±2.8)h、术后住院时间(11.5±2.8)d,均分别优于开腹组的(296.2±41.7)ml、(72.2±6.7)h、(13.7±3.6)d(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的综合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鑫丹 刘甲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54-55,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的100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联合端端吻合术进行治疗,B组则进...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的100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联合端端吻合术进行治疗,B组则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输卵管通畅情况、宫内妊娠率及其对卵巢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输卵管通畅情况及宫内妊娠率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患者的卵巢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联合端端吻合术的临床疗效佳,且可有效保留输卵管功能,同时对卵巢影响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输卵管节段切除术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 综合疗效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治疗概况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鑫丹 吕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27-829,共3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一直都是广大妇科肿瘤医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和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三种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地威胁着妇女健康。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一直都是广大妇科肿瘤医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手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和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三种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技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及同步放化疗等技术或方法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使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得到极大提高,笔者就近年来宫颈癌治疗的文献报道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腹腔镜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辅助 化学疗法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鑫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4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剔除肌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在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者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按照是否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分成两组,其中行剖宫产...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剔除肌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在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者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按照是否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分成两组,其中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58例(治疗组),其余50例患者仅实施剖宫产手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8例均治愈,手术时间(60.0±19.3)min,术中出血量(268±49)ml,术中缩宫素使用量(46.1±6.2)U,术后缩宫素使用量(26.5±4.7)U;对照组50例手术时间(47.6±11.3)min,术中出血量(254±35)ml,术中缩宫素使用量(27.4±4.3)U,术后缩宫素使用量(25.9±3.8)U。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45.581),术中缩宫素使用量较对照组多(t=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t=5.824)、术后恶露干净时间(t=4.338)、术后住院天数(t=4.55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肌瘤大小、所处部位、类型以及术者手术经验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在剖宫产同时行剔除肌瘤及其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1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鑫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117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镜下盆腔病变101例,宫腔病变16例,盆腔、宫腔均有病变7例;不孕症病因中盆腔炎症和子...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女性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117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镜下盆腔病变101例,宫腔病变16例,盆腔、宫腔均有病变7例;不孕症病因中盆腔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术前有90条输卵管阻塞,术后通畅71条,复通率为78.89%;随访6~12个月时间中,妊娠率妊娠率39.08%(34/87),其中输卵管妊娠3例,其余均为宫内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能明确不孕症病因,并对盆腔、宫腔及输卵管病变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女性不孕症的有效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宫腔镜 腹腔镜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鑫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于2004年2月~2012年8月收治31例CSP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31例CSP患者中,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8例,成功12例;7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5例行双侧子宫...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于2004年2月~2012年8月收治31例CSP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31例CSP患者中,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8例,成功12例;7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及子宫修补术;5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行急诊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超声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应选择针对性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剔除术33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蒋小兰 刘甲炎 +2 位作者 王鑫丹 周国萍 李梅英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摘除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3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等。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摘除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3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等。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7±12.3)min,术中出血量(38.5±1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2±3.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0.8)d;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6个月均正常、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巨大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子宫肌瘤传统腹腔镜剔除术与改良腹腔镜剔除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庞迤 周国萍 +3 位作者 刘甲炎 李梅英 王鑫丹 马庆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3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改良剔除术与传统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4个≤肌瘤数目≤10个)患者42例,其中改良腹腔镜剔除术21例(A组),传统腹腔镜剔除术21例(B... 目的: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改良剔除术与传统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4个≤肌瘤数目≤10个)患者42例,其中改良腹腔镜剔除术21例(A组),传统腹腔镜剔除术21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肌瘤遗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手术时间、肌瘤遗漏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与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特别是直径小于2cm的肌壁间肌瘤,术中定位困难,寻找肌瘤时间长,小肌瘤容易被遗漏,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解决了肌瘤的定位难题,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肌瘤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腔镜剔除术 传统腹腔镜剔除术 多发性子宫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甲炎 王鑫丹 +2 位作者 周国萍 庞迤 李梅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62例,其中观察组32例行盆底重建组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阴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以及随访期间POP-Q分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62例,其中观察组32例行盆底重建组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阴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以及随访期间POP-Q分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治愈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Prolift补片系统进行盆底修复,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改善盆底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术 Prolift补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甲炎 王鑫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 391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202例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目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 391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202例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开腹组189例采用传统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复发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6%,显著低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后可有利于其尽快恢复机体健康,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除术19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甲炎 王鑫丹 《右江医学》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及技能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微创理念已深刻影响妇产科领域,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越来越受到妇科医师的重视和患者的青睐,据报道[1],国外TVH已占全子宫切除术的6l%-90%。TVH是利用女性生殖...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及技能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微创理念已深刻影响妇产科领域,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越来越受到妇科医师的重视和患者的青睐,据报道[1],国外TVH已占全子宫切除术的6l%-90%。TVH是利用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通道进行操作的,具有手术创伤小、质量高、患者痛苦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康复快且无腹部刀口瘢痕等优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手术 子宫切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黎柳明 杜昌宇 王鑫丹 《右江医学》 2024年第9期847-851,共5页
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占成年女性的9.6%,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顶端支持在脱垂手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降低脱垂复发的再手术率。腹腔镜骶骨固定术(laparoscopic sacrolcolpopexy,LSC)自首次报道以来,已... 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占成年女性的9.6%,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顶端支持在脱垂手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降低脱垂复发的再手术率。腹腔镜骶骨固定术(laparoscopic sacrolcolpopexy,LSC)自首次报道以来,已成为治疗女性中盆腔器官脱垂的金标准术式,它不仅可以纠正中盆腔缺陷,同时对于纠正重度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也有一定作用,长期的临床疗效显示主、客观治愈率较高,阴道顶端脱垂的复发率极低,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少,网片相关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本文就LSC的现状、技术方法、手术途径、手术的优势、移植物材料、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做以下综述,旨在为今后更好地制订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探索研究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骶骨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鑫丹 黄静 +2 位作者 赵冰冰 李状 李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调查2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arpini评估模型、Wells DVT评估模型和Khorana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分及分层验证,应用非参数检验和...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调查2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arpini评估模型、Wells DVT评估模型和Khorana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分及分层验证,应用非参数检验和ROC曲线分析评价3种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Carpini评估模型在DVT组和对照组中风险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lls DVT评估模型和Khorana评估模型中DVT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风险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lls DVT评估模型使DVT患者更大可能地划分至更高的风险等级,同时将更多非患者分类到低危风险等级。取中危组作为DVT阳性可能时,Wells DVT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88。Wells DVT评估模型和Khorana评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9.289,P=1)。结论:临床上可将Caprini评估模型和Wells DVT评估模型充分结合,有效识别高危患者,并指导个体化预防方案,同时排除更多非DVT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评估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手术模式下宫腔镜技术诊治常见妇科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鑫丹 林忠 +2 位作者 郑萍 韦红兰 陈武玲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宫腔镜技术诊治常见妇科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 744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日间手术室完成宫腔镜手术,总结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 ...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宫腔镜技术诊治常见妇科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 744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日间手术室完成宫腔镜手术,总结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 744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提示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82例,直接转住院治疗;术中提示双侧输卵管病变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388例,建议住院处理输卵管积水后再行辅助生殖技术;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例,怀疑子宫内膜结核2例,均建议住院治疗。有8例(0.3%)患者出现较严重麻醉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且当日出院。符合出院标准的2 562例患者于当天办理出院。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 902.04±824.96)元。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满意度为100%。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宫腔镜技术更能体现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不仅能用于治疗常见疾病并快速评估患者病情,还能尽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有利于及时决策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日间模式 宫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鑫丹 郑萍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36-540,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以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痛及不孕为主要症状的妇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腹腔微环境的异常免疫反应对异位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及血管生成至关重要。异位内膜的生长聚集大...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以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痛及不孕为主要症状的妇科常见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腹腔微环境的异常免疫反应对异位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及血管生成至关重要。异位内膜的生长聚集大量多样性的免疫细胞,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其中促炎因子、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增加。几乎所有类型的免疫细胞在EMs患者中都表现出了异常的免疫功能,如T细胞反应性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毒性降低,B细胞的多克隆激活和抗体产生增加,腹腔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化增加以及炎性介质的变化。进一步的探讨异位内膜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稳态失衡的机制,深层次了解异位内膜引发的免疫逃逸机制,可能成为新型非激素治疗的目标,从而制定出更全面的治疗EM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 先天 免疫 细胞 免疫 体液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鑫丹 《右江医学》 2016年第5期586-589,共4页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良性病变,以进行性加剧的痛经、月经量多、不P不育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妇科常见病,并成为女性不P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药物治疗 手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病因 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鑫丹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5期5008-5010,共3页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排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年国内新发宫颈癌病例高达13万以上,且其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1]。宫颈癌有别于其他恶性肿瘤之处是其病因学和高危因素较为明确,且早期检查方法较...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排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每年国内新发宫颈癌病例高达13万以上,且其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1]。宫颈癌有别于其他恶性肿瘤之处是其病因学和高危因素较为明确,且早期检查方法较多,能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良好的参考和便利。随着病因学和一些预防性疫苗的研究深入,其防治方法和技术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本文就有关宫颈癌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宫颈癌 病因学 防治 女性恶性肿瘤 年轻化趋势 预防性疫苗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雪丽 王鑫丹 +2 位作者 高干 杨兴兴 刘春明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4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牗PCOS牘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对血清脂质代谢、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醋酸环丙孕酮,41例)和B组(二甲...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牗PCOS牘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对血清脂质代谢、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醋酸环丙孕酮,41例)和B组(二甲双胍联合醋酸环丙孕酮,59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犤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雌二醇(E2)犦、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及卵巢形态学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后,B组患者的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犤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E(ApoE)及ApoB/ApoA1比值犦、LH,T,E2水平均低于A组,载脂蛋白B牗ApoB牘水平高于A组(P<0.05);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均低于A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A组(P<0.05);卵泡数、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及两者比值(SA/TA)均低于A组,排卵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醋酸环丙孕酮治疗PCOS,可调节患者的脂质代谢,改善性激素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卵巢形态,促进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醋酸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 性激素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 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患者阴道微生态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雁 孟丽萍 +2 位作者 王鑫丹 林忠 郑萍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及腺肌症患者阴道微生态和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内异症患者48例(内异症组),腺肌症患者54例(腺肌症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化学反应法检测3组受试者阴道分泌物的微生态状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及腺肌症患者阴道微生态和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内异症患者48例(内异症组),腺肌症患者54例(腺肌症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化学反应法检测3组受试者阴道分泌物的微生态状况及菌群分布情况,并对3组受试者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细胞类型、菌群密集度、菌群分布及微生态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受试者阴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比较及阴道微生态功能指标Nugent评分、过氧化氢及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异症及腺肌症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相对更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阴道微生物 指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联合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兴民 王鑫丹 +2 位作者 庞朗 吕健勇 杨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9期48-51,共4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方法:收集7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标本,进行常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P16、Ki-67在宫颈标本中的表达。结果:随着宫颈疾病的加重,P16呈逐渐弥漫阳性表达,并...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方法:收集7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标本,进行常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P16、Ki-67在宫颈标本中的表达。结果:随着宫颈疾病的加重,P16呈逐渐弥漫阳性表达,并且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同时Ki-67指数也同时升高。结论:宫颈病理标本进行P16联合Ki-67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