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遵 邢素丽 +1 位作者 曾竟成 肖加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系统归纳了采用DSC法建立的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包括模型拟合法及无模型法。模型拟合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动力学三因子,即反应模型、频率因子和反应活化能。无模型法可避免因反应模型的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动力学参数的偏差。最后... 系统归纳了采用DSC法建立的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包括模型拟合法及无模型法。模型拟合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动力学三因子,即反应模型、频率因子和反应活化能。无模型法可避免因反应模型的选择不当而造成的动力学参数的偏差。最后探讨了模型拟合法和无模型法的使用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反应 动力学模型 差示扫描量热 热固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物联网异构数据入侵检测方法
2
作者 于红磊 王遵 +2 位作者 唐学勤 彭苒 张亚强 《中国信息界》 202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引言。物联网(IoT)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关注。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计算能力和资源有限,容易成为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的目标。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及时检测和分类这些攻击变得尤为重... 引言。物联网(IoT)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关注。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计算能力和资源有限,容易成为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的目标。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及时检测和分类这些攻击变得尤为重要,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减轻其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安全 异构数据 恶意软件 物联网 网络攻击 入侵检测方法 资源有限 计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补强铝合金板残余热应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遵 曾竟成 +3 位作者 肖加余 江大志 杨孚标 文思维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215-218,共4页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技术是一种有效修复飞机受损铝合金构件的低成本方法。补片与铝合金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显著差异,会在构件中引入残余热应力,对构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文中采用单向碳/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对航空铝合金LY12CZ薄板进行单面补强...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技术是一种有效修复飞机受损铝合金构件的低成本方法。补片与铝合金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显著差异,会在构件中引入残余热应力,对构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文中采用单向碳/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对航空铝合金LY12CZ薄板进行单面补强,并通过确定应力释放温度测量了铝板及补片上的残余热应变。结果表明,对完好铝板而言,铝板和补片的残余热应变可分别达到-488με和285με;对于含中心裂纹铝板而言,裂纹长度对于残余热应变的影响较小。采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双金属片模型分别预测了复合材料补片及铝合金板在胶接面上的残余热应力。经典层合板理论对补片和完好铝板残余热应力的预测值分别为-79.8MPa和50.8MPa;双金属片模型的计算值偏大,分别为-98.4MPa和64.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热应力/应变 复合材料补片 铝合金 胶接修复 层合板理论 双金属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对含腐蚀损伤铝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遵 张移山 +1 位作者 薛军 陈群志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59-64,83,共7页
目的研究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对含腐蚀损伤铝板静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设计加工模拟铝合金腐蚀损伤的试验件,采用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技术对试验件进行修理,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考核该修理技术对试验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复合材料胶接修理对含腐蚀损伤铝板静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设计加工模拟铝合金腐蚀损伤的试验件,采用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技术对试验件进行修理,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考核该修理技术对试验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技术能够有效缓解试验件的应力集中情况。试验件修理后与修理前的对比静强度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Ⅰ型试验件的破坏载荷提升了45.9%,疲劳寿命增加了9.3倍;Ⅱ型试验件的破坏载荷提升了11.4%,疲劳寿命增加了3.6倍。结论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飞机铝合金结构腐蚀损伤修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修理 铝合金 腐蚀 静力 疲劳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胶接修复金属构件残余热应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遵 肖加余 +1 位作者 曾竟成 杨孚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技术是一种有效修复飞机受损构件的低成本方法。由于补片与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显著差异,会在构件中引入残余热应力。归纳了复合材料修复技术中关于残余热应力的研究热点及成果,涉及常用的残余热应力分析模型、结构约... 复合材料补片胶接技术是一种有效修复飞机受损构件的低成本方法。由于补片与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显著差异,会在构件中引入残余热应力。归纳了复合材料修复技术中关于残余热应力的研究热点及成果,涉及常用的残余热应力分析模型、结构约束及固化制度对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减小残余热应力的途径等,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热应力 复合材料补片 金属构件 胶接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磷酸阳极化及胶接性能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孚标 肖加余 +3 位作者 曾竟成 邢素丽 王遵 姜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磷酸阳极化方法对铝合金试片进行了处理并测试了其粘接性能。测试了铝合金试片表面预处理和阳极化后的性能,研究了阳极化工艺参数对接头胶接性能的影响,观察了磷酸阳极化处理后的铝合金试片的表面形貌和其与胶粘剂粘接时的粘接界面... 采用磷酸阳极化方法对铝合金试片进行了处理并测试了其粘接性能。测试了铝合金试片表面预处理和阳极化后的性能,研究了阳极化工艺参数对接头胶接性能的影响,观察了磷酸阳极化处理后的铝合金试片的表面形貌和其与胶粘剂粘接时的粘接界面,分析了其粘接拉剪破坏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金属表面预处理和阳极化不影响铝合金试片的性能。阳极化处理不仅改变了铝合金胶接表面的材料组成,而且在铝合金试片粘接表面形成厚度可达90μm、凹凸不平的、多孔的膜。胶接时胶粘剂能够渗透进入阳极化铝合金表面孔洞并在粘接界面形成厚度约为20μm的过渡层。阳极化处理提高了铝合金粘接副之间的拉剪强度,其最大拉剪强度为45.99MPa,其接头拉剪破坏模式为混合破坏,而未阳极化的铝合金胶接副的拉剪强度只有13.5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阳极化 胶接 铝合金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潜伏性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16
7
作者 邢素丽 王遵 +3 位作者 曾竟成 肖加余 杨孚标 邱求元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改性咪唑类固化剂(MIM)及其微胶囊固化剂(MIC)与E-51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方程对该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固化剂包覆处理前后其环氧树脂体...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对改性咪唑类固化剂(MIM)及其微胶囊固化剂(MIC)与E-51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并利用Kissinger和Crane方程对该固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固化剂包覆处理前后其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与固化剂室温贮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下,E-51/MIM反应体系的放热量均大于E-51/MIC体系;两固化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均为0.89;与E-51/MIM体系相比,E-51/MIC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和频率熵因子均较大,并具有更好的室温贮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固化剂 微胶囊 固化反应动力学 环氧树脂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邱求元 邢素丽 +2 位作者 肖加余 曾竟成 王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436-439,共4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CFRP)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主要从碳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及优化CFRP成型工艺两方面综述了对碳纤维/树脂基体界面进行优化的常用方法,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CFRP)是一类应用较为广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主要从碳纤维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及优化CFRP成型工艺两方面综述了对碳纤维/树脂基体界面进行优化的常用方法,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剂的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邢素丽 曾竟成 +3 位作者 肖加余 邱求元 王遵 杨孚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6-939,共4页
利用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对2-乙基-4-甲基咪唑(EMZ)进行了改性,合成了含有羟基的EMZ固化剂(M-EMZ)。以所合成的M-EMZ为芯材、以聚醚酰亚胺(PEI)为壁材,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技术,成功制备了M-EMZ固化剂微胶囊。该固化剂微胶囊均具有规则... 利用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对2-乙基-4-甲基咪唑(EMZ)进行了改性,合成了含有羟基的EMZ固化剂(M-EMZ)。以所合成的M-EMZ为芯材、以聚醚酰亚胺(PEI)为壁材,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技术,成功制备了M-EMZ固化剂微胶囊。该固化剂微胶囊均具有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约为25μm。所制备的固化剂微胶囊具有优良的固化活性、释放性能和潜伏性能,可以在100℃下使E-51环氧树脂在2h内固化且室温储存期在3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潜伏性固化剂 环氧树脂 乳液溶剂 蒸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潜伏性M-DDM微胶囊固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邢素丽 曾竟成 +3 位作者 王遵 肖加余 杨孚标 邱求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6-199,共4页
利用E-44环氧树脂对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环氧树脂固化剂(DDM)进行了改性,合成了含有羟基的E-44-DDM固化剂(M-DDM)。以所合成的M-DDM粉体为囊芯、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为壁材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技术,首次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聚脲M-DDM... 利用E-44环氧树脂对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环氧树脂固化剂(DDM)进行了改性,合成了含有羟基的E-44-DDM固化剂(M-DDM)。以所合成的M-DDM粉体为囊芯、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为壁材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技术,首次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聚脲M-DDM微胶囊固化剂。该微胶囊固化剂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约为2.54μm。囊壁是TD I与囊芯粉体表面的羟基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壁厚约为100 nm。所制备的微胶囊固化剂具有优良的固化性能和潜伏性能,可以在100℃使环氧树脂E-51在1 h内固化,并且其室温潜伏期可达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潜伏性固化剂 环氧树脂 界面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磷酸阳极化和胶接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孚标 肖加余 +3 位作者 曾竟成 邢素丽 王遵 姜楠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40,48,共5页
采用磷酸阳极化方法对铝合金试片进行了处理并考察了其粘接性能。阳极化处理使铝合金试片表面产生了微观粗糙的多孔膜,最初形成的孔互不连通,随着阳极化过程的继续,孔与孔之间互相贯通;胶接时胶粘剂能够渗入多孔膜,并在粘接界面上形成... 采用磷酸阳极化方法对铝合金试片进行了处理并考察了其粘接性能。阳极化处理使铝合金试片表面产生了微观粗糙的多孔膜,最初形成的孔互不连通,随着阳极化过程的继续,孔与孔之间互相贯通;胶接时胶粘剂能够渗入多孔膜,并在粘接界面上形成过渡层,实现良好的机械啮合。经阳极化处理后,铝合金试片粘接性能显著提高,拉剪强度在粘接副为铝合金时提高了238%,粘接副为铝合金/复合材料时提高了104%,且破坏模式为混合破坏。对粘接副的耐候性进行了考核,在25~70℃时,其拉剪强度保持不变,100℃时拉剪强度为30.25MPa,与常温拉剪强度相比下降了19.2%;粘接副经碱水浸泡后拉剪强度降低,经过100h浸泡后拉剪强度为35.55MPa,降低了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阳极化 粘接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面修补中心裂纹铝合金板的静态和疲劳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孚标 肖加余 +2 位作者 江大志 曾竟成 王遵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真空袋压工艺,采用单向炭纤维复合材料补片对中心裂纹铝合金板进行了单面胶接修补。测试了复合材料修补板的静态拉伸强度及修补板在拉拉疲劳过程中的裂纹扩展、界面脱粘和剩余拉伸强度等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能... 利用真空袋压工艺,采用单向炭纤维复合材料补片对中心裂纹铝合金板进行了单面胶接修补。测试了复合材料修补板的静态拉伸强度及修补板在拉拉疲劳过程中的裂纹扩展、界面脱粘和剩余拉伸强度等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能有效地提高裂纹板的破坏强度和刚度,降低裂纹板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提高其疲劳寿命。裂纹板经单向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补片修补后,其破坏强度从311.48 MPa提高到364.74 MPa,疲劳寿命从32217次提高到77546次。疲劳导致修补结构的粘接界面脱粘,脱粘区域近似椭圆形;脱粘面积随疲劳周次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与疲劳周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补片 破坏强度 脱粘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化处理对铝合金表面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孚标 肖加余 +2 位作者 曾竟成 邢素丽 王遵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56,共5页
对铝合金进行了磷酸阳极化处理,测试了阳极化各阶段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考察了阳极化铝合金粘接副在不同环境下的拉剪强度及其耐久性。结果表明:阳极化处理对铝合金力学性能影响较小;阳极化后铝合金的粘接性能大幅度提高,与铝... 对铝合金进行了磷酸阳极化处理,测试了阳极化各阶段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考察了阳极化铝合金粘接副在不同环境下的拉剪强度及其耐久性。结果表明:阳极化处理对铝合金力学性能影响较小;阳极化后铝合金的粘接性能大幅度提高,与铝合金粘接时拉剪强度提高了238%,与复合材料粘接时拉剪强度提高了近104%。阳极化铝合金粘接副具有较好的耐候性,经过100 h碱液浸泡后,铝合金/铝合金粘接副的拉剪强度降低了8.1%,经过60 d的室外放置后,铝合金/复合材料粘接副的拉剪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楔形试验结果表明阳极化铝合金粘接副具有较佳的耐久性,水分存在会加速楔形试样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化 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纤维拔出试验表征硼纤维/环氧界面剪切强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文思维 曾竟成 +3 位作者 肖加余 杨孚标 王遵 张昌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7,共5页
设计了一种单根硼纤维拔出试样制备方法,并测试了不同树脂基体的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了单根硼纤维拔出界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单根硼纤维拔出过程中,首先在纤维包埋起始部位和包埋端部产生裂纹,最后包埋中间部位的... 设计了一种单根硼纤维拔出试样制备方法,并测试了不同树脂基体的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了单根硼纤维拔出界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单根硼纤维拔出过程中,首先在纤维包埋起始部位和包埋端部产生裂纹,最后包埋中间部位的树脂基体破坏.摩擦力承担着较大的纤维拔出载荷;加入15%的液体丁腈橡胶硼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为33.6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剪切强度 单纤维拔出试验 硼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受载裂纹板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补片的胶接修补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孚标 肖加余 +3 位作者 曾竟成 江大志 邢素丽 王遵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25,共5页
建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双向受载裂纹板的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补片的单面胶接修补效果,探讨了补片材料、铺层顺序、补片长度及载荷比等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补片的存在使裂纹板垂直裂纹方向载荷... 建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双向受载裂纹板的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补片的单面胶接修补效果,探讨了补片材料、铺层顺序、补片长度及载荷比等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补片的存在使裂纹板垂直裂纹方向载荷和平行裂纹板方向载荷发生耦合作用,从而影响补片修补效果。平行裂纹方向的压应力可降低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因子,而拉应力可提高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补片 有限元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中心裂纹铝合金板的复合材料补片单面修补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孚标 江大志 +2 位作者 王遵 肖加余 曾竟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利用袋压工艺、采用单向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对含中心裂纹的铝合金板进行了修补,测试了胶接修补前后板的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修补后,铝合金板抵抗静态拉伸破坏和疲劳破坏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提高,其静态抗拉强度从25... 利用袋压工艺、采用单向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对含中心裂纹的铝合金板进行了修补,测试了胶接修补前后板的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修补后,铝合金板抵抗静态拉伸破坏和疲劳破坏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提高,其静态抗拉强度从258.35 MPa增加到349.69 MPa,提高了35.35%;其疲劳寿命从25446周次增加到63868周次,提高了1.51倍,裂纹起始扩展速率从0.34μm/周次降低到0.16/μm/周次,临界裂纹长度从20.20mm增加到28.0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板 复合材料补片 疲劳寿命 静态失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裂纹板的阳极化处理与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理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孚标 肖加余 +3 位作者 曾竟成 江大志 王遵 邢素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7,21,共6页
采用磷酸阳极化方法对胶接修理铝合金裂纹板的粘接表面进行了处理,并用单向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对铝合金进行了修补。测试了阳极化铝合金的粘接性能、修补结构的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考察了粘接表面的阳极化处理对修补结构的静... 采用磷酸阳极化方法对胶接修理铝合金裂纹板的粘接表面进行了处理,并用单向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对铝合金进行了修补。测试了阳极化铝合金的粘接性能、修补结构的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考察了粘接表面的阳极化处理对修补结构的静态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阳极化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多孔膜,复合材料补片修补胶接时胶粘剂能渗透进入阳极化铝合金表面的多孔膜,在粘接界面上形成一层过渡层,该过渡层的形成能有效提高其与复合材料的粘接性能,其粘接副的拉剪强度提高了104%;铝合金裂纹板胶接修理前的粘接表面的阳极化处理能大幅度地提高修复结构的静态强度和疲劳寿命,当用单向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补片单面修补时,修补结构的破坏强度为418.13MPa,恢复到完好板的93.42%;修补结构的疲劳寿命相对裂纹板延长了1.42倍,比未阳极化的修补板的疲劳寿命增加了27.59%。修补前的阳极化处理也使修补结构在一定周次疲劳后的剩余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化 胶接 破坏强度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法检测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改进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鑫华 傅英松 +3 位作者 韩波 何淑兰 王遵 陈强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2-284,共3页
改进了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即用惰性基体纳米微球包埋荧光染料,将荧光纳米微球转运进细胞,用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实时测定.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染料不易泄漏,不会出现分室现象,不易光漂白,是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改进了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即用惰性基体纳米微球包埋荧光染料,将荧光纳米微球转运进细胞,用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实时测定.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染料不易泄漏,不会出现分室现象,不易光漂白,是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测量活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钙离子 检测 荧光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及复合材料板开孔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素丽 王遵 +2 位作者 肖加余 曾竟成 江大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9,共3页
分析计算了中心开孔损伤对铝合金板和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板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孔尺寸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板宽的增大,开孔损伤板的应力集中因数减小;随着材料各向异性程度的提高,开孔损伤对板件的应力集中因数和承栽能力... 分析计算了中心开孔损伤对铝合金板和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板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孔尺寸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板宽的增大,开孔损伤板的应力集中因数减小;随着材料各向异性程度的提高,开孔损伤对板件的应力集中因数和承栽能力的影响增大。这一结果在试验中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复合材料 铝合金板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b波的修补后损伤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移山 王遵 王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71-1974,共4页
利用损伤对结构中Lamb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对用复合材料补片修补后的金属损伤结构的健康监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用复合材料补片对含裂纹的铝合金试件进行修理后,在复合材料补片周围安装了3个压电陶瓷传感器。压电陶瓷传感器在试验中... 利用损伤对结构中Lamb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对用复合材料补片修补后的金属损伤结构的健康监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用复合材料补片对含裂纹的铝合金试件进行修理后,在复合材料补片周围安装了3个压电陶瓷传感器。压电陶瓷传感器在试验中的响应数据被周期性的记录下来。为了描述修补后损伤金属结构的健康状态,定义了3种基于传感器响应数据的损伤指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波形相关性的损伤指数可更好的描述修补结构的损伤发展过程。研究结论在某型飞机疲劳试验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补片 健康监测 LAMB波 压电陶瓷传感器 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