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肌移位治疗麻风兔眼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载明 李伏田 董立闻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用Gillies颞肌移位术及其Johnson氏改良法,矫治21例麻风患者的30只兔眼,受治者中男18例,女3例,年龄33~54岁;T型12例,B型7例及L型2例。术后随访10个月~15年,平均7.2年,术前闭眼时眼裂3~9毫米,术后3只眼眼睑能闭合,21只眼闭眼时眼裂小... 用Gillies颞肌移位术及其Johnson氏改良法,矫治21例麻风患者的30只兔眼,受治者中男18例,女3例,年龄33~54岁;T型12例,B型7例及L型2例。术后随访10个月~15年,平均7.2年,术前闭眼时眼裂3~9毫米,术后3只眼眼睑能闭合,21只眼闭眼时眼裂小于2毫米,4只眼大于3毫米,2只眼与术前一样。作者认为原法和改良法之疗效相似,但改良法之切口较小,受病人欢迎;术后3周就应训练患者咬牙,以增强颞肌的肌力,并防止移植条粘连导致手术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移位 麻风 兔眼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足底溃疡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载明 李伏田 董立闻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7-228,共2页
使麻风病人的足底溃疡愈合并不难,难的是防止其复发。近10余年我们以手术治疗为主,加强对病人的自我护理教育,经5年以上的观察,复发明显减少。共治疗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4~65岁,平均52岁;共55只溃疡。
关键词 麻风 足底溃疡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麻风早期发现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载明 梁中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麻风病 诊断 早期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苯砜导致粒细胞缺乏死亡一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载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2-,157,共2页
氨苯砜40年代即用于麻风等病的治疗,罕见引起粒细胞缺乏,我院1例BB麻风在联合化疗一个月后,因粒细胞缺乏死亡,现报导如下: 病史简要:毛××,女,46岁,农民,浙江人,1988年5月23日来我院门诊,体检见左面颊,左下额为淡红色环形浸润... 氨苯砜40年代即用于麻风等病的治疗,罕见引起粒细胞缺乏,我院1例BB麻风在联合化疗一个月后,因粒细胞缺乏死亡,现报导如下: 病史简要:毛××,女,46岁,农民,浙江人,1988年5月23日来我院门诊,体检见左面颊,左下额为淡红色环形浸润性损害,四肢为浸润性斑片,部份皮损呈免疫区,尤以肘部及右膝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 氨苯砜 联合化疗 药物过敏 白细胞减少 肝脏损害 淋巴细胞增多 氢化考的松 麻疹样 固定性红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菌型麻风治愈30余年复发1例报告
5
作者 王载明 梁中原 陈家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少菌型麻风 治愈30余年 复发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后肌移位术矫治41只麻风垂足远期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载明 陈家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99-300,共2页
我院对开展胫后肌移位术矫治麻风垂足手术的38例患者(41只垂足)随访5~37年。根据术后足背屈度,步态评估,其中优27只,良8只,尚可5只,无效1只,有效率98%。疗效与胫后肌肌力、垂足的畸残程度、跟腱挛缩和手术方法有关,骨孔法优... 我院对开展胫后肌移位术矫治麻风垂足手术的38例患者(41只垂足)随访5~37年。根据术后足背屈度,步态评估,其中优27只,良8只,尚可5只,无效1只,有效率98%。疗效与胫后肌肌力、垂足的畸残程度、跟腱挛缩和手术方法有关,骨孔法优于皮下法。作者选择4例将麻痹的胫前肌取出,末端固定于胫后肌止点,近端缝于腓肠肌,术后未发生足弓变平。对肌腱脱落,作者作了手术改进取得较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肌 移位矫治 垂足 足背曲度 骨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麻风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8
7
作者 陈家琨 侯玉鸿 王载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麻风 防治工作 问题 对策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麻风基本消灭后新发现麻风病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侯玉鸿 王载明 +3 位作者 梁中原 景志春 张仁宝 陈家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上海市 新发现麻风病例 分析 流行病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病人的发现方式和健康教育 被引量:8
9
作者 景志春 张仁宝 +2 位作者 侯玉鸿 王载明 陈家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麻风 发现方式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病误漏诊和诊断过度的可能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玉鸿 王载明 陈家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878-1879,共2页
关键词 麻风病 漏诊 诊断过度 误诊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背阔肌肌肉皮肤瓣移植修复足底溃疡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立闻 王载明 +1 位作者 彭金虎 陆轶敏 《上海医学》 CAS 1982年第5期300-301,共2页
足底溃疡是麻风病胫后神经受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即使在施行畸形矫正术,重建负重点后,仍可因皮肤及软组织垫缺损,以致足底溃疡久治不愈:或虽结疤愈合,但仍甚易复发。最近我们应用游离背阔肌肌内皮肤瓣移植修复2例足底巨大溃疡... 足底溃疡是麻风病胫后神经受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即使在施行畸形矫正术,重建负重点后,仍可因皮肤及软组织垫缺损,以致足底溃疡久治不愈:或虽结疤愈合,但仍甚易复发。最近我们应用游离背阔肌肌内皮肤瓣移植修复2例足底巨大溃疡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于腋后线切口处找到背阔肌的外侧缘,将肌肉向内侧翻开,在距离外侧缘2厘米外的肌肉深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溃疡 三角肌 皮肤 解剖部位 背阔肌 移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足与小腿溃疡癌变5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玉鸿 王载明 +2 位作者 陈家琨 龚超 沙汝娟 《世界感染杂志》 2009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麻风足溃疡是麻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探讨麻风足溃疡癌变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及其早期临床表现、病理图像、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来发现的5例溃疡癌变患者进行了观察、病史回顾、分析和治疗。结果麻风足... 目的麻风足溃疡是麻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探讨麻风足溃疡癌变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及其早期临床表现、病理图像、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来发现的5例溃疡癌变患者进行了观察、病史回顾、分析和治疗。结果麻风足与小腿溃疡发生癌变并非罕见,溃疡癌变多见于足底,但其它部位也可发生。癌变与溃疡长期炎症刺激有关,因此对任何部位、不易愈合的溃疡均应引起注意,对肉芽组织异常增生或呈菜花状,渗液、臭味加重的溃疡宜多次、多处活检以筛查是否癌变。临床上鳞癌最多见。确诊后截肢可获满意疗效。癌变的发展可向腹股沟淋巴结扩散,晚期向肺部转移,预后不良。结论对溃疡病人应加强自我护理,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治愈溃疡并防止复发,临床上应对溃疡癌变保持高度警惕,争取早期发现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溃疡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周围神经粗大的探查研究
13
作者 董立闻 李伏田 +5 位作者 顾忠精 陈家琨 张嘉麟 顾大欣 王载明 彭金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4,共4页
对55例周围神经粗大而临床诊断困难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麻风者32例(58.29%),肘后尺神经炎7例,单神经纤维瘤、神经淀粉样变、损伤性腓总神经炎及局限性皮神经炎各1例,耳大及腓浅神经炎各2例,肥大性神经炎3例,... 对55例周围神经粗大而临床诊断困难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麻风者32例(58.29%),肘后尺神经炎7例,单神经纤维瘤、神经淀粉样变、损伤性腓总神经炎及局限性皮神经炎各1例,耳大及腓浅神经炎各2例,肥大性神经炎3例,腓总神经鞘囊肿5例。长期来对周围神经粗大并有相应的功能障碍者,往往考虑为纯神经炎麻风,本组探查结果证明并非如此。对各种神经炎的病因、临床症状等作了讨论。作者认为只要严格掌握神经探查的适应症和正确的手术方法,不仅可作诊断,也是一种治疗措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粗大 麻风患者 淀粉样变 神经纤维瘤 腓浅神经 探查结果 腓总神经 神经探查 挠神经 肘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7例多菌型麻风改良MDT复治后17年监测
14
作者 景志春 周道海 +3 位作者 陈家琨 王载明 张仁宝 侯玉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 : 探讨MDT复治对降低DDS单疗已愈MB病人复发的作用。方法 : 运用改良的MDT对DDS单疗治愈的 6 5 7例MB病人复治 1年 ,并进行临床和细菌学监测 17年 ,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94 .74 %的病人完成治疗 ,毒副反应少。 1例在随访 1... 目的 : 探讨MDT复治对降低DDS单疗已愈MB病人复发的作用。方法 : 运用改良的MDT对DDS单疗治愈的 6 5 7例MB病人复治 1年 ,并进行临床和细菌学监测 17年 ,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94 .74 %的病人完成治疗 ,毒副反应少。 1例在随访 14年复发 ,复发率 0 .12 % ,或者 0 .15 10 0 0人年。复治过的病人较未复治者复发率明显下降 (P <0 .0 0 1)。结论 : 复治效果明显 ,但考虑到复治的费用 ,在复发率高、有条件的地区可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型麻风 联合化疗 MDT 复治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趾蹼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15
作者 董立闻 李伏田 +1 位作者 彭金虎 王载明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0,共2页
第一趾蹼皮瓣是拇趾外侧面与第二趾内侧面及其相连部分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所构成的皮瓣,用第Ⅰ跖骨背动脉或趾底总动脉为蒂,既可用作游离移植,也可作岛状移植,以修复皮肤软组织垫缺损;关键是转移皮瓣时要避免血管蒂折成锐角。其优点... 第一趾蹼皮瓣是拇趾外侧面与第二趾内侧面及其相连部分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所构成的皮瓣,用第Ⅰ跖骨背动脉或趾底总动脉为蒂,既可用作游离移植,也可作岛状移植,以修复皮肤软组织垫缺损;关键是转移皮瓣时要避免血管蒂折成锐角。其优点是有知名的血管神经束,位置较恒定,部位隐蔽,皮肤柔软,皮下脂肪较多,外形良好,切取后不影响功能。作者用作岛状移植修复16例麻风的第Ⅰ、Ⅱ跖骨头部溃疡,经随访只1例于12个月后因皲裂溃疡复发,其余15例随访48~124个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蹼皮瓣 移植 足底溃疡 麻风 解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弓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足底溃疡
16
作者 董立闻 王载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28,共2页
麻风足底溃疡常发生在行走的负重部位,由于反复感染,可致皮肤及软组织垫缺损,久治不愈,且甚易复发。最近我们用足弓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4例溃疡获得成功。术前先沿胫后动脉的搏动作标记,以足底内侧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神经为蒂,取足弓... 麻风足底溃疡常发生在行走的负重部位,由于反复感染,可致皮肤及软组织垫缺损,久治不愈,且甚易复发。最近我们用足弓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4例溃疡获得成功。术前先沿胫后动脉的搏动作标记,以足底内侧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和神经为蒂,取足弓皮肤包括筋膜为瓣,使其远端可达第一跖骨头近端。于内踝后作弧形切口,打开踝管,找到胫后神经血管束;在屈肌支持带远侧缘,拇收肌起端的下方,可见其动脉分叉为足底外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动脉 皮瓣移植修复 血管蒂 足弓 足底外侧动脉 胫后动脉 胫后神经 屈肌支持带 拇收肌 跖骨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并发其他疾病4例
17
作者 侯玉鸿 王载明 陈家琨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56-757,共2页
关键词 瘤型麻风 疾病患者 并发 结核样型麻风 皮肤骨膜肥厚症 进行性脊肌萎缩 神经纤维瘤病 Ⅰ型麻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样麻风瘤10例分析
18
作者 侯玉鸿 陈家琨 王载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组织样麻风瘤为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发生可能与氨苯砜(DDS)耐药有关。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门诊10例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细菌、病理检查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组织样麻风瘤 耐药 氨苯砜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真务实 甘于平凡——记著名麻风专家陈家琨教授
19
作者 侯玉鸿 王载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7期625-626,共2页
关键词 麻风防治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求真务实 教授 专家 复旦大学医学院 麻风病防治 九三学社 皮肤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麻风防治工作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20
作者 海山 陈家琨 +1 位作者 王载明 侯玉鸿 《皮肤病与性病》 2006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麻风防治 上海市 综合性防治措施 科学技术 持续发展 卫生部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