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导引术在绝经前后诸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凡 代金刚 +7 位作者 陈彤 郁悦 赵红玉 朱诗琴 张娜娜 张武凡 王超颖 刘新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5,共4页
中医导引术采用形体运动、呼吸吐纳、精神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从精、气、神对人体进行调节,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状态、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作用。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烘热汗出、面红潮热、烦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心悸、... 中医导引术采用形体运动、呼吸吐纳、精神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从精、气、神对人体进行调节,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状态、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作用。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烘热汗出、面红潮热、烦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心悸、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精神倦怠、腰背酸痛、月经紊乱等症状,对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均有不良影响。中医导引术是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局部身体症状,还有助于调节机体气血、脏腑、阴阳,使机体达到整体相对平衡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导引法 绝经前后诸证 围绝经期 疾病治疗 养生康复 调身 调息 调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肿瘤药物相关性肺损伤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超颖 王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826-830,共5页
抗肿瘤药物的肺损伤是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典化疗药物肺损伤的发病率似乎很低,但是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出现,肺损伤的发生越来越多见。文献报道的抗肿瘤药物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约10%,以浸润性肺疾病(i... 抗肿瘤药物的肺损伤是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典化疗药物肺损伤的发病率似乎很低,但是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及新型抗肿瘤药物出现,肺损伤的发生越来越多见。文献报道的抗肿瘤药物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约10%,以浸润性肺疾病(infiltrative lung disease,ILD)为主要表现,包括肺间质纤维化、过敏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及肺泡出血所致的ARDS等。诊断是一种排它性诊断,需排除可能引起肺损害的其他疾病;即使及时适当的治疗有效,仍有部分致死。临床医生应了解抗肿瘤药物引起肺损伤的临床及放射学表现、相关的诊断方法、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肺损伤 抗肿瘤药物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弥漫性肺泡损伤 肺间质纤维化 诊断方法 临床医生 损伤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原市雨量场的气候分区和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超颖 黄式琳 +1 位作者 邢凤娟 高凤岐 《吉林气象》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气象站点30年气候资料和1995-2004年26个水文气象站点的雨量资料,将松原市雨量场气候区划分为西、中、东、南四片,经客观检验,这种划分是合理的。气候特征分析表明:近十年处于少雨期中,年平均降水量最少;雨量场气候分布特征是自西... 利用气象站点30年气候资料和1995-2004年26个水文气象站点的雨量资料,将松原市雨量场气候区划分为西、中、东、南四片,经客观检验,这种划分是合理的。气候特征分析表明:近十年处于少雨期中,年平均降水量最少;雨量场气候分布特征是自西向东递增,而东部雨量梯度场明显大于中、西部;由降水绝对差值对比,各气候片间夏季(7月)差值最大,春季(4月)和秋季(10月)两季差异最小。结构函数分析表明:夏季西部在100km内变化幅度最大,春秋两季中部和西部变化趋势类似。使用内差技术方法在78个乡镇中选出27个中心站点(占34.6%)作为下步乡镇预报质量检验中的代表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 雨量场 气候分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原市主城区空气污染等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超颖 杜娟 高凤歧 《吉林气象》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经过对近两年(2004-2005年)松原市环境监测站所观测到的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初步分析,确定出了污染等级标准,PM10全年时间分布呈双谷双锋型,大值区分别集中在冬季(1月、12月)和春季(4月、5月),这... 经过对近两年(2004-2005年)松原市环境监测站所观测到的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初步分析,确定出了污染等级标准,PM10全年时间分布呈双谷双锋型,大值区分别集中在冬季(1月、12月)和春季(4月、5月),这与冬季取暖排污扣春季多风沙直接相关。SO2时间分布特点是冬季高夏季低,而NO2的时间分布特点是2-5月份浓度高。降水量、风速、气温、云量、相对湿度等与空气污染等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市 主城区 空气污染等级 气象条件 分析与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原市初、终霜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颖 李哓梅 +1 位作者 杜娟 马继伟 《吉林气象》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通过对松原市1971-2000年5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2℃初、终日出现日期的变化分析后得出:终霜结束日期在5月第1侯,东部扶余在5月第2侯。初霜开始日期东南部的长岭和扶余在九月第6侯,中西部的乾安、松原、前郭在10月上旬第1侯出现。平均... 通过对松原市1971-2000年5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2℃初、终日出现日期的变化分析后得出:终霜结束日期在5月第1侯,东部扶余在5月第2侯。初霜开始日期东南部的长岭和扶余在九月第6侯,中西部的乾安、松原、前郭在10月上旬第1侯出现。平均无霜期东南部短于中西部地带,尤以东部的扶余站最短。其中东南部的长岭、扶余为144-148天,中西部为150-53天。终霜结束最早日期是4月18日,最晚日期5月24日,初霜最早出现日期9月14日,最晚为10月24日。初、终霜均出现日期呈现出不统一出现的特征。年代际终初日及无霜期变化表明:终霜出现日期提前,初霜日期滞后,相应无霜期延长的现象明显,无霜期与年代时间大致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001的水准,体现出了气候正在变暖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市 初终霜 气候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分子吸附对石墨基面纳米摩擦行为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超颖 章亦乐 +2 位作者 徐兵 杨华勇 陈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33,共6页
目的探究石墨基面的纳米尺度摩擦行为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表面洁净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块状晶体浸没在高纯度的醇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干燥氮气吹干。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石墨基面上的摩擦力和黏附力进行测量。结果石墨基面的摩擦力和黏附... 目的探究石墨基面的纳米尺度摩擦行为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表面洁净的高定向热解石墨块状晶体浸没在高纯度的醇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干燥氮气吹干。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石墨基面上的摩擦力和黏附力进行测量。结果石墨基面的摩擦力和黏附力在醇中处理后发生显著变化,且随着醇分子碳链的增长而减小,石墨基面上的超低摩擦在正庚醇中处理后减少了约50%,而在甲醇中处理后则增加了8倍。研究表明,吸附在接触界面的醇分子能够调节相对滑动界面的接触公度性,构象熵大的高碳醇分子促进了界面滑动从而减小摩擦力。接触区域发生的摩擦化学反应也是造成石墨表面摩擦力变化的重要原因,反应产物的生成增大了探针与石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此外,摩擦化学反应速率随着醇分子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慢,进一步影响了摩擦性能。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通过物理吸附醇分子来调节石墨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新机制,结果表明醇类分子的结构和摩擦化学反应对润滑性能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为调控石墨以及石墨烯的摩擦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醇分子吸附 纳米摩擦 摩擦化学反应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松原市伏旱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超颖 王建平 笙春明 《吉林气象》 2010年第2期22-24,共3页
2009年松原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伏旱,2009年的伏旱受灾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重。全市四县一区普遍受灾,伏旱期内37天全市没有大范围的有效降水,降水量位于历史同期少雨的第一位,致使农作物减产。本文通过对伏旱期内的北半球环流特征... 2009年松原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伏旱,2009年的伏旱受灾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重。全市四县一区普遍受灾,伏旱期内37天全市没有大范围的有效降水,降水量位于历史同期少雨的第一位,致使农作物减产。本文通过对伏旱期内的北半球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指数、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演变过程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产生伏旱的原因,结果表明:形成2009年伏旱环流异常的主要特征是副高(特别是8月)面积偏大,呈东西带状分布,强度偏强,脊线位置偏西、略偏南,阻断水汽向北方的输送;从亚洲西风带呈现两槽一脊活动,高空槽多在50°N以北活动,东北地区中纬度长期处于西北气流影响之下,而来自南方的水汽输送很弱,不易形成降水,而且高低空系统配合不是伏旱期内几次降水过程都没有明显降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旱 环流特征 演变过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松原市近50年冰雹气候特征及防灾减灾对策
8
作者 王超颖 黄式琳 +1 位作者 邢凤娟 王忠范 《吉林气象》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利用松原市境内四县一区气象站点1961-2008年资料,统计分析了松原市冰雹发生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松原市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均为冰雹多发期,而从90年代开始冰雹明显减少;冰雹发生在夏... 利用松原市境内四县一区气象站点1961-2008年资料,统计分析了松原市冰雹发生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松原市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均为冰雹多发期,而从90年代开始冰雹明显减少;冰雹发生在夏季次数最多,尤以6月份最为频繁,秋季次之,春季最少;降雹主要发生在白天,在一天当中冰雹多出现在午后到傍晚,以16-17时出现次数最多,17-18时次之。冰雹的地理分布呈西少东多、南少北多的特征。同时提出4条防雹减灾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市 冰雹灾害 时空分布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7
9
作者 梁旭 李惠平 +6 位作者 邸立军 姜晗 宋国红 严颖 王超颖 邵彬 林晓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6-845,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通过将紫杉醇与人血白蛋白相结合新型制剂方式提高了紫杉醇的疗效,目前主要应用于疾病进展迅速或联合化疗后复发的晚期乳腺癌。本研究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背景与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通过将紫杉醇与人血白蛋白相结合新型制剂方式提高了紫杉醇的疗效,目前主要应用于疾病进展迅速或联合化疗后复发的晚期乳腺癌。本研究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4年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联合方案化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疾病进展迅速和多线治疗后患者,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共58例难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入组,均可评价疗效,67.2%(39/58)为三线以上化疗患者,32.8%(19/58)接受一、二线解救化疗的均为辅助化疗后1年内复发、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58例中84.5%的患者伴有内脏转移,93.1%的患者既往使用过紫杉类药物。化疗的客观有效率为13.8%(8/58),临床控制率为60.3%(35/5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0个月,总生存时间为10.1个月。其中2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13.0%,临床控制率56.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1个月,总生存时间为6.6个月。3~4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发生率34.5%(20/58),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发生率5.2%(3/58),贫血12.1%(7/58),血小板减低6.9%(4/58)。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及联合方案是进展迅速或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种治疗选择,对既往接受过紫杉类药物治疗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也显示出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难治性乳腺癌 白蛋白紫杉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疮疡外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双强 裴晓华 +1 位作者 张艳冉 王超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1期1252-1256,共5页
疮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疮疡病的中医外治法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从疮疡病历史及病因病机出发,论述了疮疡的多种治疗手段。疮疡病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不同分期来选用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文章着重对目前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 疮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疮疡病的中医外治法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从疮疡病历史及病因病机出发,论述了疮疡的多种治疗手段。疮疡病的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不同分期来选用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文章着重对目前中药外治疮疡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尤其是其在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上的巨大优势。总的来说,中药外治疮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外治法须在继承中创新,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民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疡 外治法 研究进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预测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邵彬 李惠平 +10 位作者 邸立军 宋国红 姜晗昉 梁旭 王超颖 严颖 林晓琳 王丽娜 宛凤玲 袁艳华 尤渺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检测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与患者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3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外周血... 目的:检测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率与患者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3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时外周血中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16+56+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细胞、CD3+/CD16+56+T细胞、CD19+B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CD8+/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比率,结合临床病理进行统计。结果:疾病控制患者(部分缓解+稳定)化疗后CD4+/CD25+Treg细胞比率变化较疾病进展患者显著下降(P=0.034)。化疗后Treg细胞比率变化显著影响患者总生存期(P<0.05),化疗后Treg细胞比率降低的患者较升高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延长,分别为23.5及9.4个月。结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后Treg细胞比率降低者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邵彬 余靖 +17 位作者 邸立军 宋国红 朱步东 车利 贾军 姜晗昉 祝毓琳 梁旭 张洁 王超颖 严颖 吕敏 林晓琳 黄晓蕾 尤渺宁 王小利 周心娜 任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7,共7页
目的研究有症状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有症状胸腔积液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手术病理分期、手术后无病... 目的研究有症状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有症状胸腔积液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手术病理分期、手术后无病生存期(DFS)、胸腔积液是否为初次复发部位、是否复发后一线化疗、是否伴有其他积液、是否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情况[是否血性胸腔积液、胸水细胞数、胸水单核细胞数、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蛋白、胸水量]及胸腔积液的治疗情况(胸腔局部治疗方式、胸腔局部化疗药物、是否使用IL-2)中各种因素对于胸腔积液疗效及控制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手术至出现胸腔积液的中位时间44月(0~180月)。手术至出现胸腔积液的时间>44月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术后DFS≤44月者(P=0.046),分别为66.7%,33.3%;复发后一线化疗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复发后二线及以上化疗者(P=0.044),分别为65.0%和31.3%;胸水单核细胞数>1×106/L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胸水单核细胞数≤1×106/L(P=0.046)的患者,分别为66.7%,33.3%。胸腔积液中位控制时间为4月,胸腔积液LDH≤400 u/ml较LDH>400 u/ml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时间显著延长(P=0.032),胸腔积液中位控制时间分别为6月和2月。结论胸腔积液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后DFS时间长、复发后一线化疗及胸水单核细胞高者有效率高,胸腔积液LDH浓度高是胸水控制时间短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预后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爱平 王华 +2 位作者 张文国 王红卫 王超颖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本文建立了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衍生气相色谱法。方法的检出限达到0.01ng/mL。本法在0~0.8p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9/6~100.2%。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2 4-二硝基苯肼(DNPH) 衍生物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照护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超颖 赵伟 +2 位作者 姜延菊 张福英 沈翠珍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8期15-19,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的照护需求现状,并分析其需求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下城区和拱墅区5家三甲医院的365名老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照护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的照护需求现状,并分析其需求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下城区和拱墅区5家三甲医院的365名老年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照护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照护需求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需求>医护行为需求>心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临终关怀场所选择需求。(2)单项条目中需求排在前10位的项目包括,希望生命最后时光在家中度过;希望国家加强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补贴和支持;减轻痛苦;疼痛时马上给药;在综合性医院接受照护;希望医护人员技术熟练;维护自身尊严;了解用药情况;生活环境安静舒适;在家属陪伴下度过最后时光。(3)婚姻、居住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所患疾病类型及自理能力是老年患者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照护需求较高,医护人员应针对需求影响因素实施服务,满足老年患者需求,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临终关怀 需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液化石油气组份的含量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红卫 张晓冬 +1 位作者 丁黎 王超颖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76-278,共3页
运用GC/FID测定了液化气中主要成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进一步分析了进口液化气组分的含量。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0.530~0.896,变异系数0.502~0.850。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组分 气相色谱 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艳冉 裴晓华 +1 位作者 张双强 王超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1465-1468,1472,共5页
刺络拔罐是在单纯的刺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又称为"双针一罐",即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起到意... 刺络拔罐是在单纯的刺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又称为"双针一罐",即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在临床上常可结合体针、耳针、中药、穴位埋线、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整体观和特色优势,可以预见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每一种疾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治疗结果可比性差,不利于临床研究和应用;刺络中所采用的针具不统一;治疗每种疾病的选穴方案、刺激强度、拔罐的负压力度、留罐时间、出血量、具体疗程等没有统一规范;大部分临床报道鲜有对照组,或未遵从随机和盲法,疗效标准主观性强,存在偏差;对刺络拔罐治疗外科疾病的机制研究较少,深层次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中医外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双强 裴晓华 +6 位作者 李倩 张艳冉 王超颖 杨名 刘庆义 齐晓宇 赵志恒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期143-145,共3页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文章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历史悠久。文章从针刺疗法、针药结合、穴位埋线、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灸法、刺络拔罐、推拿、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各种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挖掘针灸及其他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作用,使各种疗法之间形成互补和促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乳腺增生病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及其水平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荣昌 王超颖 曾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67-2573,共7页
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近年来环境中抗生素频繁检出,同时污水处理厂接纳不同来源的污水后也促进了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现阶段抗性基因和水平转移的定性、定量检测手段多样化,尤其是水平转移的机制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水平... 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近年来环境中抗生素频繁检出,同时污水处理厂接纳不同来源的污水后也促进了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现阶段抗性基因和水平转移的定性、定量检测手段多样化,尤其是水平转移的机制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水平转移的检测方法以及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抑制抗性基因的扩散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移动元件 水平转移 定量检测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血浆mi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邵彬 李惠平 +11 位作者 朱军 邸立军 宋国红 姜晗昉 梁旭 王超颖 严颖 林晓琳 王丽娜 宛凤玲 袁艳华 尤渺宁 《癌症进展》 2015年第2期106-113,1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mi R-16、mi R-34a、mi R-200a、mi R-375、mi R-451化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79例,采用Gen Ex version6软件、Normfinder软件和Genorm软... 目的探讨血浆中mi R-16、mi R-34a、mi R-200a、mi R-375、mi R-451化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79例,采用Gen Ex version6软件、Normfinder软件和Genorm软件确定本实验的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时的血浆mi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化疗前、后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i R-34a为相对表达最稳定的内对照。血浆mi R-451高表达的患者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31),分别为84.2%和62.5%。血浆mi R-200a化疗后表达变化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显著相关(P=0.032),mi R-200a化疗后表达升高者的ORR显著高于降低者,分别为57.9%和29.3%。血浆mi R-200a化疗后表达水平升高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降低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分别为10.3个月和5.2个月。mi R-16、mi R-200a、mi R-375和mi R-451表达水平及化疗后变化对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血浆mi RNA化疗前、后表达水平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NA 血浆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炉燃烧–碘量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焦中总硫含量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红卫 张爱平 +6 位作者 熊伟 王超颖 丁黎 李国伟 李建军 封亚辉 范崇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建立一种管式炉内燃烧石油焦样品前处理,然后用自动碘量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焦中总硫含量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电解液采用10 m L冰乙酸溶解于250 m L蒸馏水中,避光保存,实验环境温度为20℃以上,电解液中搅拌转子的转速为500... 建立一种管式炉内燃烧石油焦样品前处理,然后用自动碘量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焦中总硫含量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电解液采用10 m L冰乙酸溶解于250 m L蒸馏水中,避光保存,实验环境温度为20℃以上,电解液中搅拌转子的转速为500 r/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36%~3.94%(n=6)之间,3种石油焦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2.0%~101.5%之间。该方法可应用于石油焦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燃烧 碘量库仑滴定法 石油焦 总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