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乙醇脱氢酶法测定血清中微量乙醇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云良 王慧燕 +3 位作者 张立 李艳霞 王友沛 王贤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48,106,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灵敏、特异、试剂稳定的乙醇脱氢酶法检测血清中微量乙醇浓度。方法:选择Tris-HC l缓冲液作为乙醇脱氢酶法测定乙醇的反应条件,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采用两点终点法对乙醇进行检测并评价了方...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灵敏、特异、试剂稳定的乙醇脱氢酶法检测血清中微量乙醇浓度。方法:选择Tris-HC l缓冲液作为乙醇脱氢酶法测定乙醇的反应条件,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采用两点终点法对乙醇进行检测并评价了方法学性能。结果:乙醇脱氢酶(ADH)最适用量为1.2 g/L,氧化型辅酶I(NAD+)最适浓度为9 g/L。线性范围可达1200 mg/L,批内变异系数(CV)小于2.8%,批间变异系数(CV)小于3.9%,平均回收率为99.8%。本法(Y)与气相色谱法(X)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3X-9.76,r=0.998。胆红素159.1μmol/L、甘油三酯7.4 mmol/L、血红蛋白11.6 g/L、乙醛0.3 g/L、异丙醇0.2 g/L、甲醇0.7 g/L、甲醛0.6 g/L以下对本法测定乙醇结果无明显干扰。结论:本法测定血清中乙醇无需除蛋白,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等优点,适合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乙醇脱氢酶法 两点终点法 自动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氧化酶两点速率法测定血清微量乙醇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云良 刘晓琴 +4 位作者 沈财成 李艳霞 徐晓杰 王贤理 丁红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54-1055,1074,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乙醇氧化酶法用于测定血清微量乙醇浓度。方法:利用乙醇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偶联,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采用两点速率法对乙醇进行分析。结果:乙醇浓度在2 000 mg/L以下... 目的: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乙醇氧化酶法用于测定血清微量乙醇浓度。方法:利用乙醇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偶联,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采用两点速率法对乙醇进行分析。结果:乙醇浓度在2 000 mg/L以下线性良好;批内RSD小于2.81%,批间RSD小于4.51%;平均回收率为100.7%;本法(Y)与气相色谱法(X)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96X+3.58,r=0.981。胆红素159.1μmol/L、甘油三酯14.31 mmol/L、血红蛋白5.8 g/L以下对本法测定乙醇结果无干扰。结论:建立的两点速率法测定乙醇灵敏度高、准确度、特异性均较好,特别适合于血清乙醇浓度处于轻度超标的疑似酒后者的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乙醇氧化酶法 两点速率 自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检测方法的评价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明山 王贤理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0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检测方法 生物学特性 微电极探针法 ESR法 镉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脐带血和乳汁中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分析
4
作者 王玲莉 王贤理 《江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2期121-121,12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产妇 脐带血 乳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紫外动力测定法的建立和质量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凤阁 李俊 +2 位作者 蔡其浩 蒙凯 王贤理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2-413,共2页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测定法 质量评价 紫外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ADA活性 次黄嘌呤 酶偶联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 被引量:3
6
作者 蒙凯 王贤理 李俊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89-390,共2页
目的建立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全自动分析法。方法用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测定Cys C,并对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准确性等评价及临床初步应用探讨。结果此方法批内CV<40%,批间CV<5.0%。抗干扰性强,4.0 g/... 目的建立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全自动分析法。方法用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测定Cys C,并对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准确性等评价及临床初步应用探讨。结果此方法批内CV<40%,批间CV<5.0%。抗干扰性强,4.0 g/L血红蛋白、420μmol/L胆红素、2 200 IU/L类风湿因子、10 mmol/L三酰甘油对测定无影响;与进口试剂相关性良好(r=0.999 5)。试剂开瓶稳定性良好。结论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具有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的优点,且结果准确,可用自动分析仪测试,适合临床检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纳米微球增强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ELISA检测TB—DNA方法学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费安祥 王贤理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2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 建立PCR-ELISA检测TB-DNA的方法学,探讨其最佳实验条件及优化组合,结合涂片法、培养法和PCR电泳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PCR引物用地高辛标记,使扩增产物带有地高辛标记成分,再通过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把生物素标... 目的 建立PCR-ELISA检测TB-DNA的方法学,探讨其最佳实验条件及优化组合,结合涂片法、培养法和PCR电泳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PCR引物用地高辛标记,使扩增产物带有地高辛标记成分,再通过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把生物素标记探针包被在固相聚丙乙烯微孔中,通过固相探针与TB-DNA扩增产物进行杂交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反应,经NPP显色后测其A405nm值的大小,与同样操作处理的不同浓度标准菌株A值比较,推出样品中TB-DNA含量。结果 建立该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CR循环次数为35次,杂交温度为42℃,杂交时间为1h,探针浓度为0.2uM,包被浓度为10μg/ml。经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三家医院621例临床标本验证,其中结核组464例,该法检出率为57.3%(266/464),而涂片法仅为31.7%(147/464),培养法为35.8%(166/298),PCR电泳法检出率为45.7%(212/464),各法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本法作为结核病的一项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评价 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酸染色 培养 结核病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
8
作者 陈筠 陈光表 王贤理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3期887-889,共3页
目的介绍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方法对ICH、欧洲药典、美国药典和中国药典有关残留溶剂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对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应引起重视并应规定其允许残留量。第3类溶剂的残留量可用干燥失重法测定,而大多数第1类和第2类溶剂的... 目的介绍药物中的残留溶剂。方法对ICH、欧洲药典、美国药典和中国药典有关残留溶剂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对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应引起重视并应规定其允许残留量。第3类溶剂的残留量可用干燥失重法测定,而大多数第1类和第2类溶剂的残留量则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溶剂 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