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离子水治疗高凝疾患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豫廉 王鸿利 +4 位作者 王学锋 凌敬明 张骥 黄霞萍 璩斌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碱性离子水治疗高凝疾患前后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凝血因子Ⅷ活性(Ⅷ: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g)、全血粘度(nb)及血浆粘度(np)的变化。方法治疗前、后测定PAgT... 目的观察碱性离子水治疗高凝疾患前后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凝血因子Ⅷ活性(Ⅷ: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g)、全血粘度(nb)及血浆粘度(np)的变化。方法治疗前、后测定PAgT、Ⅷ:C、vWF:Ag、Fg、nb及np。结果治疗后PAGT(3/4)、Ⅷ:C(4/4)、vWF:Ag(3/3)恢复正常,nb及np恢复正常(2/4)或明显下降(2/4),1例作微循环检测,治疗后明显进步。结论碱性离子水有解聚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明显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后 高凝 观察 正常 碱性离子水 红细胞聚集 凝血因子Ⅷ活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费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波斌 林果为 +3 位作者 吴炜 陈怡 王静恩 王豫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29-233,237,共6页
目的:了解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的成本效果情况.方法;将105例缺铁性贫血病人(男11例,女94例,年龄14~83岁),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分别予以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治疗8周,观察疗效并计算三药的费... 目的:了解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的成本效果情况.方法;将105例缺铁性贫血病人(男11例,女94例,年龄14~83岁),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分别予以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治疗8周,观察疗效并计算三药的费用效果情况.结果和结论: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三药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40%、74%,总的有效率分别为89%、76%、81%,三药中以多糖铁复合物的不良反应最少,硫酸亚铁控释片的不良反应最常见.进行费用效果分析,以完全缓解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发现琥珀酸亚铁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多糖铁复合物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效果分析 缺铁性贫血 药物疗法 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波斌 林果为 +3 位作者 吴炜 陈怡 王静恩 王豫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了解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10 5例就诊于血液科门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按照入选标准 ,以随机区组的方法随机分入 3个治疗组 ,分别予以硫酸亚铁控释片 (福乃得 ,5 0 ... 目的 了解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10 5例就诊于血液科门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按照入选标准 ,以随机区组的方法随机分入 3个治疗组 ,分别予以硫酸亚铁控释片 (福乃得 ,5 0 0mg ,每日 1次 )、琥珀酸亚铁 (速力菲 ,0 .1g ,每日 3次 )、多糖铁复合物 (力蜚能 ,0 .15g ,每日 2次 )治疗 8周 .每 1~ 2周随访 1次 ,随访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等有关铁参数。结果与结论 以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作为完全缓解的标准 ,硫酸亚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 3种药治疗 8周 ,缺铁性贫血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 74%、76 %、40 % (P =0 .0 0 4) ,总的有效率分别为 81%、89%、76 % (P >0 .0 5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3种药中以多糖铁复合物的不良反应最少 ,其次为琥珀酸亚铁 ,硫酸亚铁控释片的不良反应最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药物疗法 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碱性离子水后对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豫廉 王鸿利 +2 位作者 王学锋 璩斌 黄霞萍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6期380-380,共1页
目的观察 2 9例高凝疾患者饮用碱性离子水前、后 ,血粘度、凝血因子、纤溶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性离子水前、后 (2~ 3个月、>3~ 6个月 )作低切变率 (1/10 s)及高切变率 (1/12 0 s)。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 (ηp... 目的观察 2 9例高凝疾患者饮用碱性离子水前、后 ,血粘度、凝血因子、纤溶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性离子水前、后 (2~ 3个月、>3~ 6个月 )作低切变率 (1/10 s)及高切变率 (1/12 0 s)。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 (ηp)、纤维蛋白原 (Fg)、凝血因子 ∶活性 ( ∶ 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 (v WF∶ Ag)、D-二聚体 (DD)及血小板聚集率 (PAg R)测定。结果饮碱性离子水后增高的低切变率及高切变率 ηb、ηp、Fg、 ∶ C、v WF∶ Ag及 PAg 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尤其是低切变率ηb、ηp、 ∶ C、v WF∶ Ag及 PAg R下降尤为明显 ,P值均小于 0 .0 5~ 0 .0 0 1。结论饮碱性离子水后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 ,凝血改善以及血管内皮损害的修复 ,进一步改善了血液流通及微循环灌注 ,减少了血栓形成的机会 ,因而有利于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患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离子水 凝血因子Ⅷ 活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饮用碱性离子水副反应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豫廉 王鸿利 朱立红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9-20,39,共3页
[目的 ] 观察长期饮用 (至少 3月以上 )碱性离子水 (AIW )的副反应。  [方法 ] 对 30例观察对象除记录心率、血压、体重及腰围外 ,饮用AIW前后 ( 2~ 3,>3~ 6月 )以自动生化仪对患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作检测。  [结果 ] 除 1... [目的 ] 观察长期饮用 (至少 3月以上 )碱性离子水 (AIW )的副反应。  [方法 ] 对 30例观察对象除记录心率、血压、体重及腰围外 ,饮用AIW前后 ( 2~ 3,>3~ 6月 )以自动生化仪对患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作检测。  [结果 ] 除 1例发生“无症状性低镁血症”外 ,治疗前后其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 ;1例发生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 ,3例 ( 10 % )轻度腹泻 ,均不影响继续饮用。  [结论 ] 饮用AIW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长期饮用未发生严重电解质紊乱及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离子水 副反应 低镁血症 无症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_(56)^+细胞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健 孔宪涛 王豫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5-206,共2页
本文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的CD+56细胞。我们发现,Ⅰ期及Ⅱ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56细胞百分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别差(P>0.05),Ⅲ期患者... 本文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的CD+56细胞。我们发现,Ⅰ期及Ⅱ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56细胞百分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别差(P>0.05),Ⅲ期患者CD+56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本文结果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自然杀伤细胞在数量上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Ⅲ期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有关功能受到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杀伤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离子水饮用后血小板聚集率的的变化(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豫廉 璩斌 +3 位作者 黄霞萍 王学锋 朱立红 王鸿利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报告30例饮用豪斯牌碱离子水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离子水前、后(2~3月,>3~6月)作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以1分钟、5分钟及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ax%)为指标,同时检测部分血粘度指标及凝血因子,并用自动生化仪... 目的:报告30例饮用豪斯牌碱离子水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饮用碱离子水前、后(2~3月,>3~6月)作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以1分钟、5分钟及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ax%)为指标,同时检测部分血粘度指标及凝血因子,并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血脂、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结果: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而以疾病组(Max>80%)下降尤为明显,P均<0.001。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部分可能与损伤的血管内皮得到修复有关。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由于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多明显升高,饮碱离子水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且长期饮用对主要电解质及部分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改变,作者认为碱离子水使用方例、安全、有效、价廉,因而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防治方面可能是一种积极的辅助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离子水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豫廉 王蔓萍 +1 位作者 陈波斌 张文龙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目的 :分析 1976年 5月~ 1999年 10月 36例多发性骨髓瘤 ( MM)患者可能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 :根据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记录 ,应用 L ogrank和 COX回归分析对有关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并绘制Kaplan- Meier生存曲线。结果 :单因... 目的 :分析 1976年 5月~ 1999年 10月 36例多发性骨髓瘤 ( MM)患者可能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 :根据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记录 ,应用 L ogrank和 COX回归分析对有关因素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并绘制Kaplan- Meier生存曲线。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 MM患者的生存与年龄、临床分期、骨髓浆细胞百分数 ( BMPC)、血红蛋白 ( Hb)、血清白蛋白 ( Alb)及化疗结果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 P <0 .0 5或 <0 .0 0 1) ,多因素分析显示各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临床分期、BMPC、Hb、Alb和化疗结果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随访研究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单核细胞HLA-DR抗原
9
作者 侯健 孔宪涛 +1 位作者 王豫廉 苏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本文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名正常人单核细胞HLA-DR 抗原的表达(?)发现MM 患者中单核细胞HLA-DR(?) 阳件率(33.63+16.2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61.(?)5+10.10%)。将其中8例患者... 本文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名正常人单核细胞HLA-DR 抗原的表达(?)发现MM 患者中单核细胞HLA-DR(?) 阳件率(33.63+16.2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61.(?)5+10.10%)。将其中8例患者外周血置于含100(?)ml 的IL(?)培养体系中培养12h,结果发现IL(?)可使单核细胞中HLA-DR^+阳性细胞由时照组40.75(?)16.56%提高到69.50±17.42%作者认为.HLA DR 抗原表达减少,使单辛亥细胞抗原提呈能力下降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抑制的原因之一,并对其机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碱性离子水对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豫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2期565-566,共2页
[目的 ] 观察饮用碱性离子水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 (包括血糖轻度升高 )及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的影响。 [方法 ] 饮碱性离子水前、后 ( 3~ 6月 )对患者分别测定血压、血糖及血脂。 [结果 ] 饮碱性离子水后 3~6月复... [目的 ] 观察饮用碱性离子水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 (包括血糖轻度升高 )及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的影响。 [方法 ] 饮碱性离子水前、后 ( 3~ 6月 )对患者分别测定血压、血糖及血脂。 [结果 ] 饮碱性离子水后 3~6月复查血压、血糖及血脂 ,均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 [结论 ] 碱性离子水可作为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碱性离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或缺铁性贫血为月经增多的病因之一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豫廉 王蔓萍 张文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月经增多 子宫内膜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离子水在感冒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豫廉 汪菊萍 +2 位作者 殷承红 蒋竹君 智玉巧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感冒 治疗中 碱性离子水 常见 性疾病 处理 急性支气管炎 并发 防治效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几种高凝疾患中血小板聚集ATP-释放与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关系
13
作者 王豫廉 华见 +2 位作者 费云捷 苏菁 奉琼若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报道210例老年人几种高凝疾患中血小板聚集(PLG)、ATP一释放(A丁P-R)与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关系.方法PAG用比浊法;ATP-R用荧光法;血浆内血小板GMP-140用ELISA法.结票治疗前PAG及血浆内血小板GMP-140较正常值... 目的报道210例老年人几种高凝疾患中血小板聚集(PLG)、ATP一释放(A丁P-R)与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关系.方法PAG用比浊法;ATP-R用荧光法;血浆内血小板GMP-140用ELISA法.结票治疗前PAG及血浆内血小板GMP-140较正常值明显升高,19例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以上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由于部分PAG、ATP—R正常或减低的患者(分别为17.6%及64.24%),而血浆内血d、板GMP-140值升高,且PAG,ATP—R与血浆内血小板GMP-140之间无相关.结论同时检测以上三项指标对评估血小板活化状态更具实用和互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浆 GMP-140 ATP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高凝 血小板聚集 PAG 释放 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后血小板聚集及ATP释放增高机制的探讨
14
作者 王豫廉 李琼若 苏菁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4期155-157,191,共4页
测定了32例脾切除患者血小板聚集(PAg),其中包括16例同步测定PAg及ATP释放(ATP-R)的结果。脾切除组由ADP、Coll及ADR所致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1)及ATP-R的均值较脾切除前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其中以肝硬化代偿期脾切除组升... 测定了32例脾切除患者血小板聚集(PAg),其中包括16例同步测定PAg及ATP释放(ATP-R)的结果。脾切除组由ADP、Coll及ADR所致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M^1)及ATP-R的均值较脾切除前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其中以肝硬化代偿期脾切除组升高最明显(P<0.05~0.001)。其发生机制与血小板数增多、凝血因子增加、抗凝活性减低、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加及血小板代谢活性指标TXB_2增高等因素有关,提示脾切除患者PAg及ATP-R升高与临床存在的高凝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血小板聚集 ATP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霍奇金病
15
作者 王豫廉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1期36-38,共3页
家族性霍奇金病上海市纺织工业民第一医院王豫廉综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林果为审校文献中有关家族性霍奇金病(FHD)的报道不多见,作者复习手头1959~1993年有限文献的报道共133例,连同作者所见2例共135例,... 家族性霍奇金病上海市纺织工业民第一医院王豫廉综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林果为审校文献中有关家族性霍奇金病(FHD)的报道不多见,作者复习手头1959~1993年有限文献的报道共133例,连同作者所见2例共135例,其中Robertsson等[1]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 霍奇金病 组织学分类 染色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蜜胺治疗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远期随访结果
16
作者 王蔓萍 王豫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7-88,共2页
六甲蜜胺治疗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远期随访结果上海纺织工业局第一医院内科王蔓萍,王豫廉1983年作者曾报道用六甲蜜胺(HMM)治疗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初步结果 ̄[1],其后越来越多材料证实HMM对CML有... 六甲蜜胺治疗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远期随访结果上海纺织工业局第一医院内科王蔓萍,王豫廉1983年作者曾报道用六甲蜜胺(HMM)治疗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初步结果 ̄[1],其后越来越多材料证实HMM对CML有肯定疗效 ̄[2,3],本文旨在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性 白血病 药物疗法 六甲蜜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蜜胺长春新碱强的松(HOD)治疗2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豫廉 王蔓萍 +2 位作者 张文龙 陈怡 杨学仪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4年第4期163-165,共3页
本文报道六甲蜜胺(HMM)、长春新硷(VCR)、强的松(Pred)(HOP)方案治疗2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HMM400mg/d,分4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间歇21天,VcR1~2mg于治疗第21天及间歇... 本文报道六甲蜜胺(HMM)、长春新硷(VCR)、强的松(Pred)(HOP)方案治疗25例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HMM400mg/d,分4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间歇21天,VcR1~2mg于治疗第21天及间歇期第11天各一次,Pred20mg,分次与HMM同服,6~8个疗程为全疗程,结果:部分缓解40%,进步40%,有效率80%,23例平均生存期42个月(4.5~158个月),中位生存期28个月。作者认为HOP可作为治疗MM有效方案之一,治疗期应密切随访血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肿瘤 六甲蜜胺 骨髓瘤 多发性 长春新碱
全文增补中
浆细胞病患者IL-4产生细胞数减少的意义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健 王利 +2 位作者 刘焱 孔宪涛 王豫廉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本文运用APAAP法检测了16名浆细胞患者外周血细胞在PHA刺激下产生IL-4的能力。发现浆细胞病组阳性细胞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阳性细胞比率与患者血清中多克隆IgM、IgA水平呈正相关(r=0.806和r=0.703)。在正常人外周血... 本文运用APAAP法检测了16名浆细胞患者外周血细胞在PHA刺激下产生IL-4的能力。发现浆细胞病组阳性细胞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阳性细胞比率与患者血清中多克隆IgM、IgA水平呈正相关(r=0.806和r=0.703)。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加入CRP50mg/L,经PHA刺激后IL-4产生细胞也明显减少。作者假设,由于IL-6增高引起CRP等急性期相蛋白大量分泌,使IL-4产生受到明显抑制,从而使B细胞激活发生障碍是浆细胞病中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抑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4产生 浆细胞病 抑制
原文传递
几种高凝疾患时血小板三磷酸腺苷释放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豫廉 苏菁 李琼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94-495,共2页
几种高凝疾患时血小板三磷酸腺苷释放的变化王豫廉苏菁李琼若对我院3年来几种有关高凝疾患所做的三磷酸腺苷释放(ATP-R)检测结果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加以分析总结。对象和方法1对象1.1病例组:200例患者包括原发性高血... 几种高凝疾患时血小板三磷酸腺苷释放的变化王豫廉苏菁李琼若对我院3年来几种有关高凝疾患所做的三磷酸腺苷释放(ATP-R)检测结果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加以分析总结。对象和方法1对象1.1病例组:200例患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40例、冠心病80例、缺血性中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血小板 三磷酸腺苷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
20
作者 王豫廉 郑步勇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甲型肝炎 血小板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