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干扰杂波环境下三维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薄钧天 张嘉毫 +6 位作者 于洪波 张翔宇 罗峰谊 俞溪 李伟 王衡峰 孟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针对因随机假目标干扰、强杂波存在的复杂环境中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行线坐标变换的多层次检测前跟踪算法。雷达量测点被先后置于规格化后的径向距离-时间平面、方位角-时间平面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分层次进行非相参积累和点... 针对因随机假目标干扰、强杂波存在的复杂环境中三维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行线坐标变换的多层次检测前跟踪算法。雷达量测点被先后置于规格化后的径向距离-时间平面、方位角-时间平面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分层次进行非相参积累和点迹筛选,每次筛选只对上一层的筛选结果进行处理,再根据先验信息进行航迹约束和航迹融合,得到最终检测结果。通过仿真对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该算法在不同信干杂比、量测误差和杂波密度下均能有效滤除虚假量测点,实现真实航迹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干扰杂波 平行线坐标变换 检测前跟踪 雷达 非相参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宽带干扰对消建模及干扰抑制需求分析
2
作者 秦焕丁 孟进 +3 位作者 何方敏 葛松虎 邢金岭 王衡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解决宽带干扰对消中的多源干扰抑制问题,建立多源宽带干扰对消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取样天线和时域滤波器数量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干扰源间相关性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研究多干扰源和单干扰源干扰对消比的差异性,提出压缩系... 为解决宽带干扰对消中的多源干扰抑制问题,建立多源宽带干扰对消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取样天线和时域滤波器数量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干扰源间相关性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研究多干扰源和单干扰源干扰对消比的差异性,提出压缩系数作为衡量多干扰源干扰对消比的指标,并得到了多源宽带干扰对消的干扰抑制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取样天线和时域滤波器数量可以显著提高双干扰源的干扰对消比。在相同场景下,双干扰源的干扰对消比低于单干扰源10 dB以上,而且随着双干扰源的功率差变大,压缩系数降低,干扰对消比逐渐降低。当二者的功率差超过25 dB后,压缩系数接近于1,双干扰源等效为单干扰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干扰源 相关性 干扰对消比 干扰抑制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自由度欠定条件下雷达干扰对消方法及性能分析
3
作者 张嘉毫 李伟 +3 位作者 王万田 王衡峰 李亚星 孟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39-3647,共9页
针对雷达、数据链等分时信息系统发射时隙产生的自干扰影响非合作干扰对消权值问题,分析辅助天线阵列自由度影响对消暂态权值收敛特性,提出非合作干扰对消权值保持方法。考虑辅助天线通道与主天线通道异构场景,定量推导非合作干扰对消... 针对雷达、数据链等分时信息系统发射时隙产生的自干扰影响非合作干扰对消权值问题,分析辅助天线阵列自由度影响对消暂态权值收敛特性,提出非合作干扰对消权值保持方法。考虑辅助天线通道与主天线通道异构场景,定量推导非合作干扰对消输出功率稳态性能边界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权值保持技术避免发射自干扰影响,增加辅助天线数量提升对消比和对消收敛特性。所提方法提升了阵列自由度欠定条件下非合作对消稳态和暂态性能,对于雷达非合作干扰对消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干扰 干扰对消 雷达抗干扰 收发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重积累自反馈优化的三维多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
4
作者 薄钧天 张嘉毫 +4 位作者 王国宏 于洪波 张翔宇 王万田 王衡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29-3636,共8页
针对3维微弱多目标检测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重积累自反馈优化的3级平行线坐标变换(PT)检测前跟踪(TBD)算法。通过将平行线坐标变换引入至TBD技术,依次在规格化的径向距离-时间、方位角-时间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对量测点进行投影变换和双... 针对3维微弱多目标检测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重积累自反馈优化的3级平行线坐标变换(PT)检测前跟踪(TBD)算法。通过将平行线坐标变换引入至TBD技术,依次在规格化的径向距离-时间、方位角-时间和俯仰角-时间平面对量测点进行投影变换和双重非相参积累,同时利用功率累积结果反馈优化二值积累,有效缓解强目标淹没弱目标和编队目标串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当整体信杂比达到10 dB时,所提算法的全局检测概率接近80%,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检测前跟踪 多目标 平行线坐标变换 自反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叶加载的短波宽带鞭状天线优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衡峰 柳超 +1 位作者 谢旭 吴华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165,共7页
提出一款具有多层辐射叶结构的新型鞭状天线,在10 m鞭状天线体上设置不同的辐射叶层数、半径、长度、分支数、仰角及其分布情况,研究其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选择一套最合适的辐射叶结构,并为天线进行双加载和宽带匹配网络的算... 提出一款具有多层辐射叶结构的新型鞭状天线,在10 m鞭状天线体上设置不同的辐射叶层数、半径、长度、分支数、仰角及其分布情况,研究其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选择一套最合适的辐射叶结构,并为天线进行双加载和宽带匹配网络的算法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普通宽带鞭状天线相比,增益和效率得到了普遍提高,在低频段增益最高提高了3 dB,效率最高提高了5%;在高频段增益最高提高了5 dB,效率最高提高了35%,方向图上翘也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为改善现有的宽带鞭状天线提供一种新的结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叶 入侵性野草优化 鞭状天线 加载 宽带匹配 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频率可重构短波宽带鞭状天线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衡峰 柳超 吴华宁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5,共5页
针对目前10 m短波鞭状天线存在的低频段增益和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入侵性野草(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IWO)算法和分波段加载匹配网络重构技术,设计了一款分波段短波宽带鞭状天线;然后,采用IWO算法对每个分波段内天线的加载网络和匹... 针对目前10 m短波鞭状天线存在的低频段增益和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入侵性野草(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IWO)算法和分波段加载匹配网络重构技术,设计了一款分波段短波宽带鞭状天线;然后,采用IWO算法对每个分波段内天线的加载网络和匹配网络分别进行了优化,设置了不同标称阻抗、传输线变压器变比以及下加载点的位置;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低频段天线增益最多提高了6 d B,有效解决了该天线低频段的增益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状天线 短波 宽带 分波段 加载 匹配网络 重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入侵性野草算法的短波宽带鞭状天线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衡峰 柳超 吴华宁 《无线电工程》 2016年第11期63-67,共5页
为了实现短波鞭状天线的宽带化,引入了入侵性野草(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IWO)算法,提出了用于设计短波宽带鞭状天线加载和匹配网络的一种新方法,以频带内各采样频率点的最大驻波比最小化为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对频带内电压驻波比... 为了实现短波鞭状天线的宽带化,引入了入侵性野草(Invasive Weed Optimization,IWO)算法,提出了用于设计短波宽带鞭状天线加载和匹配网络的一种新方法,以频带内各采样频率点的最大驻波比最小化为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对频带内电压驻波比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鞭状天线的宽带化和高效率,也证明了IWO算法在天线宽带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WO算法 加载技术 宽带匹配网络 鞭状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搜寻者算法的均匀直线阵方向图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衡峰 柳超 王冰 《舰船电子工程》 2016年第5期38-42,共5页
搜寻者算法(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SOA)分析了人在随机搜索时的行为特点,对人类搜索的经验与随机推理进行模拟,确定了搜索的方向与步长,最终完成位置更新。论文在搜寻者算法存在的局部搜索能力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共轭梯度法,... 搜寻者算法(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SOA)分析了人在随机搜索时的行为特点,对人类搜索的经验与随机推理进行模拟,确定了搜索的方向与步长,最终完成位置更新。论文在搜寻者算法存在的局部搜索能力不足的基础上,引入共轭梯度法,提出了一种强化局部搜索能力的搜寻者算法,在不影响全局搜索速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有效平衡了全局搜索速度和局部搜索精度。同时将其应用于天线直线阵的方向图优化,通过与其他算法的比较,发现改进SOA在优化性能上均优于SOA、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适用于天线方向图的优化问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寻者算法 共轭梯度法 方向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抽头结构的宽带射频干扰对消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秦焕丁 孟进 +3 位作者 何方敏 刘永才 王青 王衡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81-2689,共9页
多抽头对消结构可用于抑制大功率发射机产生的宽带噪声干扰,抽头数目和抽头延时间隔的选取直接影响干扰抑制效果,但是现有文献缺少其选取策略及对多抽头干扰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多抽头数模混合对消系统的理论模型... 多抽头对消结构可用于抑制大功率发射机产生的宽带噪声干扰,抽头数目和抽头延时间隔的选取直接影响干扰抑制效果,但是现有文献缺少其选取策略及对多抽头干扰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多抽头数模混合对消系统的理论模型,求解了抽头权值的最优值,首次得到了抽头数目和抽头延时间隔与对消比、收敛速度之间的解析关系。针对权值估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指数形式的迭代加权方法,有效提高了权值的估计精度和干扰对消比。针对抽头数目和抽头延时间隔的选取策略,提出了对消比最高、收敛速度最快的选取准则,大大降低了费效比,可用于指导多抽头对消结构中抽头数目和延时间隔的选择。结果表明,对于带宽为30 MHz的信号,系统优化后的对消比不低于33 dB,有效解决了宽带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抽头 抽头数目 抽头延时间隔 对消比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