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ABO*A2.08亚型等位基因的鉴定及蛋白结构分析
1
作者 刘昕 王莲慧 +2 位作者 舒锦 徐子恒 徐秀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0,共6页
目的:研究ABO*A2.08亚型的血清学特征和蛋白结构,探究其遗传学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通过同源蛋... 目的:研究ABO*A2.08亚型的血清学特征和蛋白结构,探究其遗传学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通过同源蛋白保守性分析、3D分子建模和蛋白稳定性预测探究A2.08亚型中基因突变对GTA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先证者血清学结果为Ax亚型,ABO基因分型明确先证者的基因型为ABO*A207/08;先证者的父亲基因测序结果证实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539G>C特征性变异,导致多肽链p.Arg180Pro(R180P)替换。3D蛋白分子建模与分析提示R180P突变后蛋白结构中局部氨基酸的氢键数目发生改变,蛋白稳定性预测显示该突变对蛋白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ABO基因第7外显子c.539G>C突变导致多肽链氨基酸替换,影响了GTA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引起酶活性改变,产生A2.08表型,且该变异基因可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基因 基因分型 基因测序 3D分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分离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生物膜形成测定 被引量:19
2
作者 魏丹丹 李喜红 +5 位作者 王莲慧 刘洋 万腊根 邓琼 徐群飞 王贵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目的检测血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液(HM)表型、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82株,黏液丝试验检测HM表型。PCR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和7种常见毒... 目的检测血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液(HM)表型、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82株,黏液丝试验检测HM表型。PCR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和7种常见毒力基因(rmp A、rmp A2、aerobactin、mrk D、iro N、mag A、wca G),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分数(毒力基因个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82株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中,黏液丝试验阳性占31.7%(26/82),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的阳性率为40.2%(33/82),二者均阳性24株,阳性率为29.3%(24/82),毒力分数的第50百分位数P50为2。HM表型与非HM表型菌株中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和16.1%(9/56),毒力分数P50分别为5和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的毒力分数P50为5.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中,K1/K2/K57型的毒力分数与K5/K20/K54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表型菌株和非HM菌株形成生物膜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3/26)和73.2%(41/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形成生物膜的阳性率为60.6%(20/33),不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K54菌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最强,阳性率为6/8。结论致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强毒力和(或)生物膜阳性菌株,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高黏液表型 荚膜血清型 毒力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昕 乐芳 +2 位作者 王莲慧 舒锦 徐秀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0,共6页
目的:分析ABO以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的抗体特异性分布特征、实验室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送检的非ABO-HDFN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ABO-HDFN的病例作为... 目的:分析ABO以外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ABO-HDFN)的抗体特异性分布特征、实验室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送检的非ABO-HDFN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ABO-HDFN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引起HDFN抗体特异性分布、总胆红素、直抗、母亲孕产史、患儿日龄、有无合并ABO-HDFN、是否换/输血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江西地区非ABO-HDFN患者的特征。结果:江西地区非ABO-HDFN的检出率逐年升高,187例非ABO-HDFN病例中,检出Rh-HDFN比例最高,为94.6%;与对照组ABO-HDFN相比,非ABO-HDFN的直抗平均积分值更高、总胆红素峰值更高、持续时间长;抗M-HDFN可能出现病情严重但直抗弱阳性/阴性的情况,临床上易被漏检而延误治疗;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患儿性别、母亲既往生育史、有无合并ABO-HDFN等指标与是否需要换/输血治疗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地区引起非ABO-HDFN的不规则抗体以Rh血型系统为主,MNS血型系统次之。了解HDFN疾病的特征、血清学特点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治疗非ABO-HDFN,降低并发症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抗体 MNS血型抗体 Kidd血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VITEK 2-Compact GN13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及高级专家系统修正的可靠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盼盼 王莲慧 +2 位作者 魏丹丹 万腊根 刘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评估VITEK 2-Compact GN13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及高级专家系统(AES)修正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157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VITEK2-Compact GN13法及以微量肉汤... 目的评估VITEK 2-Compact GN13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及高级专家系统(AES)修正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的157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VITEK2-Compact GN13法及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方法测定该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分别评估纸片扩散法、VITEK2-Compact GN13与参考方法的分类一致率(CA%)。对经AES修正药敏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等表型确证试验及PCR、测序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AES中提示的耐药机制进行验证,评估AES修正GN13测定肠杆菌科细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157株菌中64株经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为耐药株,8株为中介;纸片扩散法检测52株为耐药株,10株为中介;VITEK 2-Compact GN13检测54株为耐药株,13株为中介,而经AES修正后70株为耐药株,3株为中介。纸片扩散法和VITEK 2-Compact GN13与参考方法的一致率均>90%;但在使用VITEK 2-Compact GN13与纸片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时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大错误(ME,3.8%)和极大错误(VME,0.6%)。AES对16株菌株进行了亚胺培南药敏修正,虽然消除了0.6%的VME,但却增加1.3%的ME和1.9%的小错误(MIE)出现。表型验证显示75.0%(12/16)表现为产ESBL联合产碳青霉烯酶,与AES推测相符,PCR及测序显示62.5%(10/16)为IMP-4/KPC-2/NDM-1联合产ESBL。结论无论采用VITEK 2-Compact GN13还是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体外药敏的测定均较可靠,但都应注意可能出现ME及VME,使用AES修正虽可避免VME的出现,但会增加ME和MIE的出现,这或与碳青霉烯酶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高级专家系统 细菌耐药性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莲慧 魏丹丹 +1 位作者 刘洋 万腊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27-28,33,共3页
目的了解患者血流感染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调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分离自患者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2011年CLS... 目的了解患者血流感染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调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分离自患者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药特性。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2011年CLSI标准判读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获得肺炎克雷伯菌79株,以消化内科病房多见,占48.1%(38/79),患者年龄>50岁者占67.1%(53/7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1.4%。结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血流感染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非常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用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细菌分布 耐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基因第6外显子c.278C>T突变导致BW.12亚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昕 王莲慧 +2 位作者 徐秀云 舒锦 乐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研究ABO基因α-1,3-D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对B抗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和ABO基因第1-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ABO基... 目的:研究ABO基因α-1,3-D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对B抗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和ABO基因第1-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ABO基因分型及序列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突变蛋白进行3D结构模拟,分析基因突变对蛋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清学检测结果为B亚型,ABO基因分型明确了先证者的基因型为Bw12/O;基因测序结果证实B等位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ABO*BW. 12的特征性变异c. 278C> T,导致多肽链p. Pro93Leu替换。蛋白3D结构的模拟分析发现氨基酸替换后,与93位氨基酸连接的氢键及水分子均发生了改变。家系调查发现先证者的爷爷、父亲、大伯和哥哥均携带了相同的ABO*BW. 12等位基因。结论:ABO基因第6外显子c. 278C> T突变导致多肽链氨基酸替换,影响了α-1,3-D半乳糖基转移酶蛋白稳定性,引起酶活性改变,产生Bw12表型,且该变异基因可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基因 基因分型 基因测序 3D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莲慧 徐子恒 +2 位作者 舒锦 万贝妮 刘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FN)血清学检测结果在HDF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本院送检的922例疑似HDFN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标本进行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开展了ABO、Rh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三...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FN)血清学检测结果在HDF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本院送检的922例疑似HDFN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标本进行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开展了ABO、Rh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三项实验(直接抗人球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应用SPSS 26.0软件分析患儿性别构成比例,引起HDFN的抗体特异性分布、总胆红素随日龄变化趋势及ABO血型抗体检出差异。结果此次研究共收集922例疑似HDFN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资料,确诊为HDFN的247例,阳性率26.79%,其中女性患儿确诊比例(35.3%)高于男性患儿(2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7例HDFN确诊患儿中231例为ABO血型系统引起,15例Rh系统引起,1例MNS系统引起;ABO血型系统引起的阳性病例中,由抗A抗体导致的HDFN数量明显多于抗B抗体(P<0.01)。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患儿日龄的关系:计算不同日龄段阳性患儿总胆红素的平均值,HDFN患儿总胆红素的峰值出现在5日龄,且日龄不同HDFN检出率也不同(P<0.01)。溶血病三项试验结果显示,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率、血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随日龄增加而下降(P<0.01),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99.6%)。结论了解HDFN的相关血清学实验室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对症治疗HDFN,降低并发症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人球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 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T1型D变异体母亲产生抗-D致新生儿溶血病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秀云 周根水 +5 位作者 刘昕 王莲慧 童小燕 舒锦 徐子恒 万贝妮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通过RHD基因测序分析,解析有溶血症的新生儿检出抗D而其母亲为RhD阳性的原因。方法患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母亲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筛查,RhD血型检测,抗体鉴定;母亲血样进行RHD基因外显子序列直接测序。结果患儿... 目的通过RHD基因测序分析,解析有溶血症的新生儿检出抗D而其母亲为RhD阳性的原因。方法患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母亲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筛查,RhD血型检测,抗体鉴定;母亲血样进行RHD基因外显子序列直接测序。结果患儿放散液和母亲血清均检出抗-D;母亲RhD血型血清学鉴定为阳性,基因测序结果为少见的RHD变异体DBT1型。结论母亲的RhD血型常规检测为正常RhD阳性,经基因检测确认为D变异体DBT1型。母亲因妊娠免疫产生抗-D使第二胎新生儿发生Rh溶血病。D变异体DBT1型引起新生儿溶血此前国内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溶血 D变异体 DBT1型 部分D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95A型D变异体血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9
作者 刘昕 王莲慧 +4 位作者 徐子恒 舒锦 董梦媛 童小燕 徐秀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9-1844,共6页
目的:探讨RHD*95A基因型的D变异体血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产生的遗传机制。方法:分析一家系3代共6个标本,采用试管法及微柱凝胶卡法鉴定RHD血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扩增及直接测... 目的:探讨RHD*95A基因型的D变异体血型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产生的遗传机制。方法:分析一家系3代共6个标本,采用试管法及微柱凝胶卡法鉴定RHD血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扩增及直接测序分析。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比较突变后的RHD蛋白与野生型RHD蛋白结构上的区别。结果:血清学鉴定先证者为D变异型,RHD基因测序分析发现第1外显子存在c.95C>A碱基突变,导致多肽链第32位氨基酸由苏氨酸Thr(T)转变成天冬氨酸Asn(N),其余外显子序列与正常RHD*01基因一致。该家系中发现先证者的父亲、叔叔、奶奶均携带相同的RHD*95A等位基因。蛋白建模结果提示,RHD基因多肽链发生p.T32N突变后,与第32位氨基酸残基相连的氢链发生改变,影响RHD蛋白结构稳定性。结论:在中国人群中发现RHD*95A基因的遗传家系,该家系中发现4例携带c.95C>A碱基突变的RHD基因,证明该突变可稳定遗传。该突变可引起RHD抗原表达减弱。对D变异型人群进行基因鉴定及蛋白结构分析有利于探索其形成的分子机制,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基因 基因测序 D变异体 同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B303亚型鉴定及家系调查分析
10
作者 徐子恒 王莲慧 +2 位作者 万贝妮 徐秀云 刘昕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对罕见B303亚型的早产儿标本进行血清学鉴定和基因检测分析。方法应用常规血型血清方法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采用PCR-SSP法进行ABO-B亚型基因分型检测,同时采集先证者父母的血标本进行血清学和基因检测。结果该早产儿血清学检测为B... 目的对罕见B303亚型的早产儿标本进行血清学鉴定和基因检测分析。方法应用常规血型血清方法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采用PCR-SSP法进行ABO-B亚型基因分型检测,同时采集先证者父母的血标本进行血清学和基因检测。结果该早产儿血清学检测为B亚型,血清中检测出抗-B抗体,PCR-SSP基因分型结果为B303/O,患儿父亲、母亲血型分别为AB3型、O型。结论该早产儿血型是一例比较罕见的非典型双群含有抗-B抗体的B303亚型,且具有家族遗传性。针对新生儿群体也应积极开展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ABO血型鉴定,以准确判断ABO血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B303亚型 基因分型检测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致盲2例
11
作者 魏丹丹 吴丽丽 +3 位作者 刘盼盼 王莲慧 刘洋 万腊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6-77,83,共3页
肺炎链球菌是定植于正常人群鼻咽部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多由鼻咽部入侵肺部、鼻窦、中耳、血流等部位而致病,常见的感染有肺炎、化脓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化脓性脑膜炎等,而由其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较为少见,2014年12... 肺炎链球菌是定植于正常人群鼻咽部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多由鼻咽部入侵肺部、鼻窦、中耳、血流等部位而致病,常见的感染有肺炎、化脓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化脓性脑膜炎等,而由其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较为少见,2014年12月笔者医院连续收治2起由该菌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致盲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眼部 感染致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诱导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及其影响核因子-κB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芳玲 王莲慧 +3 位作者 魏丹丹 万腊根 张伟 刘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 KP)和普通肺炎克雷伯菌(non-hv KP)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与差异,探讨hv KP影响核因子-κB(NF-κB)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离体检测hv KP和non-hv KP感染患者外... 目的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 KP)和普通肺炎克雷伯菌(non-hv KP)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与差异,探讨hv KP影响核因子-κB(NF-κB)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离体检测hv KP和non-hv KP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情况。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设0.9%Na Cl溶液对照组、hv KP组和non-hv KP组,各组分别刺激中性粒细胞0、3、6、9 h后,采用FITC-Annexin V/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呼吸爆发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中性粒细胞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hv KP组各个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non-hv KP组(P<0.01)。体外研究显示,non-hv KP组各个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hv KP组和对照组(P<0.01);hv KP组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率显著低于non-hv KP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hv KP感染人中性粒细胞的p65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non-hv KP(P<0.01)。结论hv KP可通过上调p65蛋白表达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途径,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但却可降低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能力,其或可在hv KP感染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高毒力 凋亡延迟 呼吸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建议——以兰州空港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静怡 王莲慧 +1 位作者 郭雯婷 满晓武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第18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以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兰州新区与兰州市域其他各区的相关关系为分析目标,判断兰州新区目前所属的发展阶段;随后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兰州市各产业的发展潜力,对兰州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指导。... 本文以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兰州新区与兰州市域其他各区的相关关系为分析目标,判断兰州新区目前所属的发展阶段;随后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兰州市各产业的发展潜力,对兰州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指导。研究发现:兰州新区经济增长受临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而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拉动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单向带动作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产业发展潜力在各产业平均水平之上,农业的劳动力竞争力较强。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及兰州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特征,得出针对兰州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步型临空经济区 发挥阶段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中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梅艳芳 刘盼盼 +5 位作者 王莲慧 魏丹丹 万腊根 邓琼 曹先伟 刘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6,共6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及其亚型的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563株,结合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及增...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中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及其亚型的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563株,结合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及增效试验与PCR扩增检测blaNDM基因;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采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接合试验、质粒图谱分析、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技术研究细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共筛选出45株产NDM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8株,包括NDM-1型37株、NDM-5型1株,大肠埃希菌7株,均为NDM-7型;所有菌株呈现多药耐药现象,且每株菌均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blaCTX-M、blaTEM、blaSHV、qnrB、qnrS、acc(6′)-Ib、rmtB、armA等为最常见共同携带耐药基因;MLST分型显示,产NDM-1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于ST11、ST76、ST495、ST37、ST700及ST395型中,产NDM-5肺炎克雷伯菌仅为ST14型;21株产NDM菌株接合试验阳性,其中包括13株NDM-1型、1株NDM-5型及7株NDM-7型,部分质粒之间有着相似图谱,blaNDM均定位于约46kb大小IncX3质粒上。结论医院已出现多种NDM亚型,主要通过IncX3型质粒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传播,存在克隆传播现象;此外,NDM亚型的出现也表明NDM或正处于快速进化过程中而导致其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细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克隆株毒力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莲慧 魏丹丹 +4 位作者 万腊根 刘洋 邓琼 曹先伟 徐群飞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的构成以及毒力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至8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175株肺炎克雷伯菌,从中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并对其展开多位点序列分析,检测其8...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的构成以及毒力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至8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175株肺炎克雷伯菌,从中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并对其展开多位点序列分析,检测其8种毒力基因和17种常见耐药基因,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性(HM)表型。毒力分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17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57株,其中K1、K2、K5、K20、K54和K57型分别占42.1%、31.6%、1.8%、8.8%、3.5%和12.3%,毒力分数(毒力基因个数)的第50百分位数P。分别为7、5、5、5、5.5和7,其中K1型中ST23、ST29菌株的毒力分数为8。K1型的毒力分数与非K1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8.500,P〈0.01)。14株(24.6%)ST23均属于Kl荚膜血清型,是最常见的克隆群。有17种药物的耐药率K1型菌株小于非K1型,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高达42.1%(24/57)。PCR结果显示产SHV型B内酰胺酶30株(占52.6%)、TEM型29株(占50.9%)和CTX—M型27株(占47.4%),测序结果证实均为TEM-1及多种SHV型和CTX—M型。HM阳性率为61.4%(35/57)。另有26.3%(15/57)菌株携带PMQR基因和5.3%(3/57)菌株携带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存在强毒力和(或)强耐药性克隆株,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 毒力 抗药性 微生物 回顾性研究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与分子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魏丹丹 陈可奇 +4 位作者 王莲慧 刘洋 万腊根 曹先伟 邓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056-5059,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检出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临床感染及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从ICU患者中分离105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药敏结果,筛选出28株hvKP菌,采用PCR检测菌株的血清荚膜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检出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临床感染及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从ICU患者中分离105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药敏结果,筛选出28株hvKP菌,采用PCR检测菌株的血清荚膜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方法分析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hvKP检出率为26.7%,主要血清型是K1、K2和K57,占82.1%,且携带多种毒力基因,毒力分数的第50百分位数P50为5;医院获得性感染占78.6%;病例提示hvKP菌感染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共发现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hvKP菌株,60.1%菌株至少携带一种耐药基因;MLST将其分成11个不同的ST型别,存在多种主要分子克隆。结论 ICU中分离hvKP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由多种主要分子克隆引起,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高毒力 血清分型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与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血清荚膜类型特征及毒力基因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喜红 魏丹丹 +3 位作者 王莲慧 梅艳芳 刘盼盼 刘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4-658,共5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类非耐药肺炎克雷伯菌(non-CR KP)的荚膜血清型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5年3月-10月保留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的79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黏液丝试验确定菌株的高黏液(HM)表型,采用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通过ERIC-PCR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从所有样本中分离到CRKP31株,non-CR KP 48株,改良Hodge阳性21株,HM表型阳性率为16.5%(13/79),其中5株为CRKP,荚膜血清型以K1型为主;荚膜血清型中以K1、K2型为主,K5、K20、K54和K57阳性率较低,各只检测出一株;CRKP中检测到有一株携带KPC耐药基因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rmpA,aerobactin和iroN三者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CRKP和non-CR KP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毒力分数柱状图和ERIC-PCR图谱分别显示CRKP呈明显集中趋势,菌株间同源性高,而non-CR KP呈离散趋势,无明显同源性。结论 CRKP在携带毒力基因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阳性率上比non-CR KP低;CRKP间以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non-CR KP间以非克隆为主要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毒力因子 荚膜
原文传递
评估纸片扩散法与Vitek2-compact GN13测定的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及AES系统修正可靠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喜红 刘盼盼 +3 位作者 王莲慧 魏丹丹 万腊根 刘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5-615,共1页
Vitek2是目前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相对普及的商品化鉴定及药敏系统,其中GN13卡在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及常见耐药表型方面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但由于近年来亚胺培南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 CLSI)中判断折点的变迁,造成... Vitek2是目前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相对普及的商品化鉴定及药敏系统,其中GN13卡在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及常见耐药表型方面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但由于近年来亚胺培南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 CLSI)中判断折点的变迁,造成 AES ( advanced expert system)专家系统对其修改率也逐渐攀升,针对此情况我们开展评估纸片扩散法与Vitek2-compact GN13测定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亚胺培南药敏及 AES 系统修正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纸片扩散法 亚胺培南 药敏系统 体外药敏 可靠性 AES S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