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辽裂陷槽基底陆壳生长事件——来自长城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的启示
1
作者 李文奇 刘汇川 +3 位作者 刘小平 于志琪 王艺壬 王莹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5-1352,共18页
华北克拉通大陆地壳生长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被巨厚沉积盖层覆盖的燕辽裂陷槽基底地壳生长的问题前人讨论较少。笔者等以燕辽裂陷槽基底之上的长城系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燕辽裂陷槽内长城系地层中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数... 华北克拉通大陆地壳生长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被巨厚沉积盖层覆盖的燕辽裂陷槽基底地壳生长的问题前人讨论较少。笔者等以燕辽裂陷槽基底之上的长城系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燕辽裂陷槽内长城系地层中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数据,探讨长城系地层沉积年龄、碎屑锆石沉积源区和地壳生长事件等科学问题。同位素年龄将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年龄约束为1680 Ma,代表着燕辽裂陷槽的开启时间。燕辽裂陷槽长城系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主要显示为2.7~2.5 Ga和2.2~1.9 Ga两个阶段,Hf同位素ε_(Hf)(t)表现为高的正值区间0.1~34.6。通过对比长城系碎屑锆石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U-Pb定年、Lu—Hf同位素ε_(Hf)(t)和T_(DM2)模式年龄数据,推测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物源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ε_(Hf)(t)值和T_(DM2)模式年龄数据,我们认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中元古代前地壳生长有3个峰值,分别为2.7~2.5 Ga,2.2~1.9 Ga和1.7~1.6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辽裂陷槽 长城系 长城群 碎屑锆石 U-Pb年龄 Lu—Hf同位素 陆壳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灯影组白云石化流体多样化特征及白云岩差异性成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奇 刘汇川 +2 位作者 李平平 倪智勇 王艺壬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60-3377,共18页
灯影组白云岩是四川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但目前人们对该套白云岩成因争议仍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对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C-O-Sr同位素和稀土元素数据的系统分析来研究白云石化流体的化学性质和成因,进而约束白云岩的差异... 灯影组白云岩是四川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但目前人们对该套白云岩成因争议仍较大,且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对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C-O-Sr同位素和稀土元素数据的系统分析来研究白云石化流体的化学性质和成因,进而约束白云岩的差异性成因机制.研究表明:(1)灯影组白云岩碳同位素值较均一,δ^(13)C值基本分布在0‰~+5.0‰之间,而氧同位素值变化较大.近地表环境基质白云岩和早期白云石胶结物δ^(18)O均大于-8.0‰,埋藏环境白云石胶结物δ^(18)O均小于-8.0‰,而热液白云石化胶结物δ^(18)O均小于-10.0‰.(2)基质白云岩和早期白云石胶结物具有与同期海水相似的^(87)Sr/^(86)Sr值(0.708~0.709),指示其继承于海水流体;而埋藏环境白云石胶结物^(87)Sr/^(86)Sr比值明显大于同期海水,指示其为地层流体和深部热液流体来源.(3)灯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均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基质白云岩和早期白云石胶结物可见Ce负异常、未见Eu明显异常,说明白云石化流体来源于海水;埋藏环境白云石胶结物可见明显Eu正异常.不同沉积环境下白云石化流体化学性质和来源的不同,是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成因的控制因素.近地表环境下海水来源的白云石化流体,主要受新元古代震旦系灯影组“文石‒白云石海”环境下高频海平面波动的控制;而在埋藏环境中地层流体和深部热液来源的白云石化流体,则主要受后期构造作用控制.本研究可为认识白云岩成因、晚埃迪卡拉系海水化学条件及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灯影组 白云岩 差异性成因 高频海平面波动 石油地质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