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复苏病人46例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王艳昆 何丽彬 +4 位作者 王玲 赵学玲 刘艳红 刘冬梅 杨晓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病人护理 高压氧治疗 复苏 高压氧(HBO)治疗 治疗方法 危重状态 治疗时间 高压氧舱
原文传递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2
作者 王艳昆 李恩丽 +4 位作者 王玲 何丽彬 赵辉 赵学玲 郑永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3期94-95,共2页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主要以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地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利于病人康复,多年来,通过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脾切除术后缺氧性脑病1例
3
作者 王艳昆 何丽彬 杨晓红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5期51-51,共1页
我院于2004年6月采用大型高压氧舱治疗1例脾切除术后合并缺氧性脑病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缺氧性脑病 脾切除术后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舱治疗 患者 效果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8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艳昆 李恩丽 杨晓红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高压氧综合治疗 HBO 疗效观察 肌功能 进行性 中枢性 语言 运动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舱加压过程中病人的护理
5
作者 王艳昆 王玲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病人 护理 临床应用 高压氧舱 加压 临床工作 病情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42例
6
作者 王艳昆 何丽彬 《哈尔滨医药》 2003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高压氧疗法 综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 血管扩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学玲 康洪 +3 位作者 何丽彬 王艳昆 赵辉 王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3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体会 高压氧治疗 心理护理措施 临床效应 预防疾病 新兴学科 紧张心理 心理反应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迟发脑病的探讨
8
作者 何丽彬 周旭明 +2 位作者 康洪 王艳昆 李恩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906-3907,共2页
探究迟发脑病更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临床康复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临床实践表明,应用针刺结合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恢复,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针刺 高压氧 治疗 迟发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危重患者的陪舱护理
9
作者 李恩丽 王艳昆 +3 位作者 刘海秋 刘冬梅 王玲 张琳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患者 高压氧治疗 陪舱护理 危重患者 医护人员 专业训练 中断治疗 护理不当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0
作者 何丽彬 王艳昆 李恩丽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一氧化碳中毒(COP)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共收治53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系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救治 体会 高压氧 患者 HBO 综合治疗 过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心理护理
11
作者 赵辉 孙杰 +2 位作者 王玲 王艳昆 李英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5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80名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使他们重返了社会,回归到家庭之中。结论:重视身心一体的心理功能与生理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和...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80名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使他们重返了社会,回归到家庭之中。结论:重视身心一体的心理功能与生理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和实现社会功能的共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研究
12
作者 薛阳 苗发盛 +2 位作者 吴益平 温韬 王艳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97-2807,共11页
模型参数评估是本构模型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考虑本构模型参数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采用基于结构可靠度、子集模拟和自适应条件抽样方法的贝叶斯框架,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反演的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分别以表征岩土体... 模型参数评估是本构模型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考虑本构模型参数评估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采用基于结构可靠度、子集模拟和自适应条件抽样方法的贝叶斯框架,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反演的本构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分别以表征岩土体剪应力−剪应变的节理剪切本构模型和描述土体非线性应变增量−应力增量的亚塑性黏土本构模型为例,研究了本构模型参数、土体偏应力−应变和孔隙比−压力曲线的不确定性表征结果,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对试验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评估验数据驱动下本构模型参数的拟合不确定性。对于应力−应变曲线的表征,节理模型参数■和η的贡献相对较大,而亚塑性模型的多数参数贡献度差异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这两种本构模型的理解以及提高本构模型预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本构模型 亚塑性模型 贝叶斯理论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稳定系数法的非饱和河岸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昆 熊承仁 +2 位作者 王菁莪 邹宗兴 韩天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河岸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无法定量反映水位变化对边坡各部位局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点稳定系数法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运用非饱和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河岸边坡的稳定性数值分析。以某大型模型试验为例,通过绘制边坡在水位升降作用下各时... 河岸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无法定量反映水位变化对边坡各部位局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点稳定系数法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运用非饱和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河岸边坡的稳定性数值分析。以某大型模型试验为例,通过绘制边坡在水位升降作用下各时段所对应的点稳定系数分布云图,揭示边坡的破坏原因与内部稳定性变化过程,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点稳定系数法能合理地描述河岸边坡各位置的稳定性及其动态变化,与实际吻合良好;边坡临空面稳定性较低,水位缓慢上升将导致有效应力降低及非饱和区基质吸力丧失,易诱发浅层失稳;水位下降形成的动水压力,是导致边坡稳定性下降的主因,坡脚处最易失稳,致使边坡发生牵引破坏;边坡内部点稳定系数随水力梯度的增大而降低,非稳定区分布面积随水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主要分布于浸润线以下、坡脚以上。研究成果为此类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边坡 水位升降 非饱和流固耦合 数值分析 点稳定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诱发因素影响滞后性的库岸滑坡位移预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亮青 邹宗兴 +1 位作者 苑谊 王艳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65,共6页
针对诱发因素对于滑坡位移变形的滞后影响,采用平均影响值法(MIV)对不同滞后期诱发因素进行筛选,然后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了MIV-GRNN滑坡位移混合预测模型。以三峡库区具有代表性的树坪滑坡为例,将滑坡位移时间序列分解为趋... 针对诱发因素对于滑坡位移变形的滞后影响,采用平均影响值法(MIV)对不同滞后期诱发因素进行筛选,然后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了MIV-GRNN滑坡位移混合预测模型。以三峡库区具有代表性的树坪滑坡为例,将滑坡位移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运用多项式和MIV-GRNN模型分别预测趋势项和周期项位移。分析结果表明:MIV-GRNN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诱发因素对滑坡位移滞后性的影响,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最大相对误差减少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预测 滞后性 诱发因素 树坪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滑坡稳定性评价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艳昆 温韬 胡明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121-125,共5页
滑坡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对该学习内容的学习效果及应用实践能力,对地质工程实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融合数值模拟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教学方法,论述了将数值模拟方法应... 滑坡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对该学习内容的学习效果及应用实践能力,对地质工程实用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融合数值模拟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教学方法,论述了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滑坡教学的必要性和益处。选取FLAC3D软件为滑坡数值模拟平台,以某滑坡为例,首先详细描述了滑坡数值模型参数设置,随后分别模拟计算天然和开挖工况下滑坡应力、应变、塑性区和剪应变分布情况,并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最后详细解释、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定量评价滑坡稳定性。该教学方法可促进学生对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深入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滑坡稳定性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丽高速公路昌格洛滑坡-隧道工程病害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剑非 刘昆珏 +3 位作者 周文皎 张玉芳 王艳昆 范家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3,共10页
准确评价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及稳定性,采用合理的病害防治方法,对保障公路顺利完工具有重要意义。以香丽高速公路昌格洛滑坡为例,利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等方法查明了滑坡成因机制以及变形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昌格洛滑坡在天然、降... 准确评价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及稳定性,采用合理的病害防治方法,对保障公路顺利完工具有重要意义。以香丽高速公路昌格洛滑坡为例,利用现场地质调查、钻探等方法查明了滑坡成因机制以及变形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昌格洛滑坡在天然、降雨和开挖等工况下的空间应力应变特征以及稳定性变化,研究了隧道与所穿越滑坡之间的相互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病害防治方案。结果表明:昌格洛滑坡在自然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隧道开挖难以引起滑坡整体失稳,但会诱发滑坡局部变形,受滑坡体变形影响,穿越滑体的隧道部分将产生拉伸-剪切变形;降雨严重恶化滑坡稳定性,导致滑坡失稳,进而使穿越其中的隧道失效破坏。原选线方案面临风险巨大,最优防治方案为线路东移绕避,使隧道从滑面以下穿过。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香丽高速公路类似病害的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丽高速公路 滑坡-隧道 三维数值模拟 稳定性 滑坡防治 工程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