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古籍文本理论内容的标引方法及思考
1
作者 王于静 陈晗婷 +2 位作者 王维广 刘晓峰 翟双庆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对同一段中医古籍文本理论内容进行标引,并分析不同标引方式的优点及不足,指出“病脉证并治平台”自上而下的标引方法与“经典知识平台”自下而上的标引方法在知识框架、形成知识图谱、标引自由度、标引模板等方面各有优势,应根据实际... 对同一段中医古籍文本理论内容进行标引,并分析不同标引方式的优点及不足,指出“病脉证并治平台”自上而下的标引方法与“经典知识平台”自下而上的标引方法在知识框架、形成知识图谱、标引自由度、标引模板等方面各有优势,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标引方法。并得出如有明确研究目标或需要构建完整知识框架时,应选择“病脉证并治平台”标引方法;如需求为建立相应知识图谱或需要进一步进行知识挖掘时,则选择“经典知识平台”标引方法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古籍文本 知识标引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内经教学中体现中医理论核心内涵浅谈
2
作者 禄颖 钱会南 +6 位作者 贺娟 陈子杰 韩晶杰 常立果 郝宇 王维广 翟双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11-14,共4页
内经为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提高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条文的语言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需教师使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疏解经文,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现《黄帝内经》条文所体现的中医理论核心内涵,达到教学... 内经为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提高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条文的语言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需教师使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疏解经文,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展现《黄帝内经》条文所体现的中医理论核心内涵,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文章从利用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课堂讲解重视理论核心概括和提升、补充后世运用或医案加深理解、利用课后作业深化学生认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教学 理论核心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核心观念探析“病机十九条”学术内涵
3
作者 张潇逸 陈思宇 +3 位作者 马梓翔 朱格巩铭 王维广 翟双庆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5期10-13,19,共5页
文章从《黄帝内经》核心观念出发,深入探析病机十九条的学术内涵与临证思维。即通过象思维把握人体复杂多样的症状表现;借助阴阳、五行、精气理论对所得之“象”比类和分析;以整体、功能、运动变化、和谐平衡的认识角度,形成对疾病发生... 文章从《黄帝内经》核心观念出发,深入探析病机十九条的学术内涵与临证思维。即通过象思维把握人体复杂多样的症状表现;借助阴阳、五行、精气理论对所得之“象”比类和分析;以整体、功能、运动变化、和谐平衡的认识角度,形成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完整认识。这种解读方式重在突破传统“病-证-方”讨论框架的局限,使病机十九条的研究更加符合《内经》的本原要义,为解读更多中医理论与临床病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十九条 《黄帝内经》 核心观念 象思维 阴阳 五行 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交病,治在中焦”辨治膀胱咳
4
作者 张硕 翟双庆 +4 位作者 王维广 佟常青 曹娜 田栋 庞大承 《江苏中医药》 2025年第3期55-58,共4页
膀胱咳以咳而遗溺为主要表现,属于六腑咳之一。邪不从表解,反致内陷,症状分乎上下,病机在乎中也,以中虚不能制上固下或中郁不能调上约下为核心病机。临证基于“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的治则,补中焦以制上固下,针对中焦气虚或阳弱,分别治... 膀胱咳以咳而遗溺为主要表现,属于六腑咳之一。邪不从表解,反致内陷,症状分乎上下,病机在乎中也,以中虚不能制上固下或中郁不能调上约下为核心病机。临证基于“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的治则,补中焦以制上固下,针对中焦气虚或阳弱,分别治以益气健脾、培元固中或温阳健脾、化饮利水;针对中焦郁滞者,畅气机以调上约下,复其健运转枢之功,则咳溺自止。归脾汤功擅益气补中、健脾养心,临床可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因中焦气虚阳弱或由中郁气滞所致的膀胱咳。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膀胱咳 压力性尿失禁 中焦 归脾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肝主疏泄理论框架构建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维广 王莉媛 +1 位作者 李成卫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45-1649,共5页
为厘清当代"肝主疏泄"的理论框架和构建方式,作者通过比较各个版本的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分析肝主疏泄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认为,"疏肝解郁"等治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肝主疏泄"的临床基础,"西... 为厘清当代"肝主疏泄"的理论框架和构建方式,作者通过比较各个版本的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分析肝主疏泄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认为,"疏肝解郁"等治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肝主疏泄"的临床基础,"西医知识"和"命门学说"是重构当代"肝主疏泄"的主要知识基础,当代阴阳五行学说及气机理论是当代"肝主疏泄"的构建方法。从理论框架的角度分析,肝主疏泄是当代学者,采用当代阴阳五行学说,整合古代肝脏理论、当代肝脏疾病诊治知识、西医学相关知识以及当代哲学思想,创造性构建的一个新理论。当代"肝主疏泄"理论框架构架分析从理论构建的角度证明了中医理论的发展需要采用新方法分析新知识、新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构建新理论。这无论是对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的研究、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疏泄 理论框架 构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阴肝阳概念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维广 李成卫 王庆国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12-516,共5页
[目的]明确肝阴肝阳的概念及历史沿革。[方法]通过对宋以前、宋以后和现代三个时期主流阴阳观、肝阴肝阳概念的历史考察,厘清其在各时期、不同思想背景和主流阴阳观下的不同含义。[结果]在经学的影响下,汉唐时期中医理论中没有形成以肝... [目的]明确肝阴肝阳的概念及历史沿革。[方法]通过对宋以前、宋以后和现代三个时期主流阴阳观、肝阴肝阳概念的历史考察,厘清其在各时期、不同思想背景和主流阴阳观下的不同含义。[结果]在经学的影响下,汉唐时期中医理论中没有形成以肝为对象划分阴阳的肝阴肝阳概念,肝阴肝阳主要指肝中的阴气和阳气。在理学的影响下,宋明时期的中医学孕育了以肝为对象划分阴阳的肝阴肝阳概念,这一时期的肝阴肝阳概念主要表达肝的体用关系。在中医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医基础理论确定了肝阴肝阳概念的含义。然而由于受现代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影响,忽视了中国哲学思维的变化,中医界对肝阴肝阳概念产生了巨大的争议,主要体现在各个版本的教材对肝阴、肝阳概念的界定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厘清肝阴肝阳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各时期哲学思想对肝阴肝阳概念的影响,可减少虚构的历史对肝阴肝阳概念的影响,无论是对古代文献、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中医肝脏象理论与中医藏象理论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肝阴 肝阳 理论分析 历史考察 中医基础理论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古籍症状近义词数据库的构建
7
作者 于婧杰 李瑞婷 +6 位作者 代诚博 韩小雪 孔维丽 张云 王维广 刘晓峰 翟双庆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对中医古籍中的症状术语建立近义关系,为中医数据挖掘、临床研究与智能诊疗提供术语参考。方法:以中医古籍为原始数据,人工标注古籍症状术语,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本症状信息分类与代码》等行业标准及专著整理标准词,分... 目的:对中医古籍中的症状术语建立近义关系,为中医数据挖掘、临床研究与智能诊疗提供术语参考。方法:以中医古籍为原始数据,人工标注古籍症状术语,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本症状信息分类与代码》等行业标准及专著整理标准词,分类、归纳近义词,形成中医古籍症状近义词数据库。随机抽取500对“标准词-近义词”词对形成问卷,邀请业内专家评价并分析其内容效度。结果:从医经类、伤寒金匮类、方剂类、中药类、医案类、诊断类、综合性医著、针灸类等8类古籍中提取症状术语,形成16456个“标准词-近义词”词对。量表内容效度指数(I-CVI)约为0.8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中医术语近义词词对准确性较高;中医古籍近义词数据库可促进临床经验传承与研究,提高数据挖掘的准确性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症状术语 近义词 内容效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士铎的肝脏象理论框架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维广 王莉媛 +1 位作者 李成卫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72-1674,共3页
为厘清陈士铎肝脏象理论的理论框架,文章从理论结构的角度分析其肝脏象理论的基本范式、构成方法和应用模式。结论认为,从框架的角度分析陈士铎的肝脏象理论,发现陈士铎是在理学《太极图说》的影响下构建了肝脏象理论的核心新范式,即&qu... 为厘清陈士铎肝脏象理论的理论框架,文章从理论结构的角度分析其肝脏象理论的基本范式、构成方法和应用模式。结论认为,从框架的角度分析陈士铎的肝脏象理论,发现陈士铎是在理学《太极图说》的影响下构建了肝脏象理论的核心新范式,即"命门——水、火"范式。通过阐述新的生克关系,强化了肝为中心的肝脏象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肝虚的诊治思路,即"补肾水"与"补其肝中之水"。为此,陈士铎对肝脏象理论的发展,可以被认为是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的一次"范式革命"。厘清了这一点,无论是对陈士铎的医学思想研究,还是对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的研究、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框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金匮要略》百合病诊治思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维广 李成卫 王庆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为揭示《金匮要略》原本的诊治思路和治疗体系,应用原文明确提出的"治未病"理论对百合病进行分析。结论认为《金匮要略》百合病的诊治中既有针对主症与病机的直接治疗,也有基于"治未病"的预防治疗、间接治疗或整体... 为揭示《金匮要略》原本的诊治思路和治疗体系,应用原文明确提出的"治未病"理论对百合病进行分析。结论认为《金匮要略》百合病的诊治中既有针对主症与病机的直接治疗,也有基于"治未病"的预防治疗、间接治疗或整体治疗,其诊治思路可以拆分为辨治已病和辨治未病两个步骤。明确这个问题,无论对于张仲景原本诊治体系研究,还是对发展现代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金匮要略 百合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形成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维广 李成卫 王庆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101-1103,共3页
《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的对象是肝及肝病本身的特征。肝阳与肝的关系是肝生肝阳,肝阳与肝阴之间是体用关系。肝阳概念的对象及肝阳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源于理学中的"理一分殊""理学世界图示"和"... 《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的对象是肝及肝病本身的特征。肝阳与肝的关系是肝生肝阳,肝阳与肝阴之间是体用关系。肝阳概念的对象及肝阳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源于理学中的"理一分殊""理学世界图示"和"体用一源"。理一分殊决定了肝阳的对象是肝及肝病本身的特征;理学世界图式决定了肝阳与肝的关系是肝生肝阳;体用一源确定了肝阳与肝阴之间是体用关系。《临证指南医案》的肝阳概念主要来源于理学。厘清《临证指南医案》肝阳的发生学基础,解决其理论来源问题,无论是对古代文献的研究、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代肝脏象理论、中医脏象理论和中医理论的构建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知识考古学 “肝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旭辉 包塔娜 +2 位作者 张凌云 张国华 王维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2,111,共7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由于工艺简单、价格便宜、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大量关注。本文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光阳极上半导体薄膜...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由于工艺简单、价格便宜、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大量关注。本文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光阳极上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改性方法;阐述了敏化染料和氧化还原电解质的要求、特点和分类。指出高性能半导体薄膜、光谱响应宽稳定性好的敏化染料以及高效全固态电解质的研发与应用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阳极 敏化染料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治疗和养生中的正邪观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艳 陈子杰 +2 位作者 王慧如 王维广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1089-1091,共3页
《素问·评热病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经文高度概括了《黄帝内经》中正邪观的内涵。而"正气为本"作为治疗学和养生学的指导思想系统而丰富,贯穿于全书始终。《黄帝内经》中处处... 《素问·评热病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经文高度概括了《黄帝内经》中正邪观的内涵。而"正气为本"作为治疗学和养生学的指导思想系统而丰富,贯穿于全书始终。《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着保护正气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扶正祛邪 正气 治疗学 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名老中医治疗失眠异同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金涛 尚津锋 +4 位作者 吴宇峰 王维广 刘珍珠 王伟航 翟双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40-47,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名老中医辨治失眠的异同,并探究其原因。方法于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集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各3位擅治失眠的名老中医600份完整且有效的失眠病案。通过数据处理,统计症状、舌脉、证候、证素、方剂、药物在...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名老中医辨治失眠的异同,并探究其原因。方法于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集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各3位擅治失眠的名老中医600份完整且有效的失眠病案。通过数据处理,统计症状、舌脉、证候、证素、方剂、药物在2个区域的频次分布,建立以上6个变量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东北、西南地区失眠症状表现和名老中医辨治规律存在共性和差异。2个区域失眠痰热内扰证、心肾不交证频次高,分布相似。东北地区失眠患者以心脾两虚、肝郁化火证较为多见,临证多用归脾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西南地区失眠患者以肝肾阴虚证多见,多用六味地黄汤、天王补心丹、桑膝地黄汤等。结论东北、西南地区失眠的症状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揭示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与失眠之间的联系,名老中医辨治失眠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疗理念,本文也为今后地域医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名老中医 失眠 异同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病诊断及分类依据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丹 李成卫 +3 位作者 王莉媛 王维广 杜倩 王庆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2-963,共2页
一般认为中医学的理论发展是线性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文章将黄疸病分为了三个历史时期来讨论,得出黄疸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后世对黄疸病的论述不是一般认为的补充和发展,而是一种理论创新。
关键词 黄疸病 历史时期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承+院校教育打造人才成长新路径 被引量:14
15
作者 翟双庆 焦楠 王维广 《中国卫生人才》 2018年第8期22-25,共4页
数千年来,中医药一直以师承为主要教育模式进行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高等教育仿照西医的院校教育模式,从无到有,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近70年来,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以其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为我... 数千年来,中医药一直以师承为主要教育模式进行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高等教育仿照西医的院校教育模式,从无到有,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近70年来,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以其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当人才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不禁驻足反思,以泊来的现代教育模式培养东方传统的中医药人才,二者并不完全匹配,以致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实现,甚至出现了中医药拔尖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断代的现象。从最初的简单效仿,到不断的改革创新,从追求规模增长,到注重内涵建设,中医药高等教育界不断思考探索,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发现,历代名医名家、现代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均有着“读经典、跟名师、早临床”的成长经历。回归经典、回归传统,将师承教育的优势元素与现代院校教育模式相结合,使二者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独具中医特色、更适合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教育模式,势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成长 师承教育 院校教育 中医药高等教育 现代教育模式 中医药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中医研究思考
16
作者 任海燕 王维广 +15 位作者 许林 黎晖 蒋涛 杨涛 罗静静 李涛 张磊 刘清君 覃文军 孟祥飞 李芳杰 王鑫 林静怡 周鹏 郭义 孟昭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1302,共12页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 探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医领域的必要性、智慧中医的内涵及任务,及相关研究落地转化进展,紧扣国家导向、刚需及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未来可用于中医领域的热门AI技术以及智慧中医未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融合,助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智慧中医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 辅助诊疗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三次变革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洪弘 李成卫 +1 位作者 王庆国 王维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75-1679,共5页
从历代主流意识形态出发,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时代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影响以及理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汉唐时期,受经学"天人宇宙论"的影响,阴阳、五行指的是气,来源于天,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气的运行模式;肝藏为少阳、... 从历代主流意识形态出发,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各时代阴阳五行学说与肝脏象理论的影响以及理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汉唐时期,受经学"天人宇宙论"的影响,阴阳、五行指的是气,来源于天,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气的运行模式;肝藏为少阳、木气化生,储藏少阳、木气,化生精气构成相同爪、目等结构与物质。宋明时期,在理学新宇宙图式影响下,阴阳指气,五行指质,生于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宇宙发生模式;肝为厥阴风木之气,内寄相火,相火疏泄男子精液出现。清末以后,受西学唯物辩证法与生物学等影响,阴阳、五行为事物与现象的属性,仅仅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非具体物质存在,此时,肝为功能系统,由木的特性推导肝主疏泄为核心功能,即肝气疏泄全身气机、防止郁滞的功能;由阴阳互根及物质与功能关系推导肝藏血为肝主疏泄的物质基础,并以肝体阴用阳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联合火力打击主要特点
18
作者 王维广 《外国军事学术》 2003年第8期70-72,共3页
联合火力打击可以超越对手的自然地理障碍和坚固防御设施,直接对其战略纵深的重要目标实施摧毁性打击,瘫痪其作战体系,促进或直接决定战争结局。联合火力作为信息时代战争的重要手段和样式,其巨大作用日益凸显。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再... 联合火力打击可以超越对手的自然地理障碍和坚固防御设施,直接对其战略纵深的重要目标实施摧毁性打击,瘫痪其作战体系,促进或直接决定战争结局。联合火力作为信息时代战争的重要手段和样式,其巨大作用日益凸显。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再次显示了美军联合火力打击的巨大威力和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联合火力打击 高技术局部战争 制信息权 精确打击 作战空间 非接触作战 作战指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性定量研究朱丹溪四君子汤应用特色 被引量:3
19
作者 席崇程 谢颖 +7 位作者 杨玉媚 田栋 刘珍珠 刘金涛 黄俊伟 王维广 陈子杰 翟双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目的以朱丹溪医案作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和聚类分析对医案进行处理,挖掘朱丹溪四君子汤应用特色,指导临床上对于四君子汤的应用。方法从中医典籍中收集朱丹溪应用四君子汤的成功医案,对于病名、病因病机、症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目的以朱丹溪医案作为切入点,采用扎根理论和聚类分析对医案进行处理,挖掘朱丹溪四君子汤应用特色,指导临床上对于四君子汤的应用。方法从中医典籍中收集朱丹溪应用四君子汤的成功医案,对于病名、病因病机、症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三级编码的方式进行整理,提取出病因病机。方药部分采用聚类分析,提取四君子汤的配伍特点。结果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朱丹溪四君子汤应用的病机主要分为内伤病机、气病机、血病机、外感病机、阴阳病机和脏腑病机六类;聚类结果表明,朱丹溪四君子汤配伍药物主要分为五类,其功效分别是养血活血、理气化痰、补气升阳、清热降火和燥湿化痰。结论四君子汤治气,气虚者可补一身之气,达到养血和温阳的目的,气实者可防火热伤气;四君子汤可健脾以化痰;四君子汤可用于伤寒的治疗和预后调理;四君子汤可防肝木乘脾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聚类分析 朱丹溪 四君子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探讨哮喘与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栋 席崇程 +6 位作者 黄俊伟 王伟航 刘金涛 张宁 王维广 陈子杰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基础,从《内经》关于哮喘的论述中,挖掘哮喘与肾的相关性理论。哮喘与肾的关系在《内经》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肾的气化功能,体现在肾使周身水液气化正常,则人体无痰饮水邪为患,哮喘则不易发生;... 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基础,从《内经》关于哮喘的论述中,挖掘哮喘与肾的相关性理论。哮喘与肾的关系在《内经》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肾的气化功能,体现在肾使周身水液气化正常,则人体无痰饮水邪为患,哮喘则不易发生;二是肾主排泄功能,体现在"肾为胃之关"的调控作用,调控功能失常使得里实,里实上迫于肺,使得肺气上逆,从而引发哮喘。并将此理论在各代表医家的论述和现代研究中阐发,进而佐证理论的可行性。从肾的角度探讨哮喘的机理,以期为哮喘的根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黄帝内经》 肾气化功能 肾为胃之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