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病流行率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川 梁阔鹏 +11 位作者 何蕊玲 王继涛 吉晓林 刘成禹 张宣哲 张清格 郭海军 张健 高华方 郑少阳 祁小龙 刘登湘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cACL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9月在邢台市5个社区调查糖尿病患者,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记录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和血脂,使用FibroS...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cACLD)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9月在邢台市5个社区调查糖尿病患者,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记录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和血脂,使用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检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合并重度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登记在册的946例社区T2DM患者,女性占64.5%,显著多于男性(35.5%,P<0.05);合并NAFLD患者664例(70.2%),其中重度334例(50.3%),中度198例(29.8%),轻度132例(19.9%);T2DM合并cACLD者94例(9.9%),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人群cACLD患病率分别为6.1%、10.5%和17.6%;差异性分析显示,超重和肥胖、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病程是社区T2DM合并不同程度NAFLD的影响因素(P<0.05),超重和肥胖、高血脂和冠心病是社区T2DM合并cACLD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社区T2DM合并重度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T2DM合并NAFLD患病率较高,而cACLD患病率也达到9.9%,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代偿期进展性慢性肝病 流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循环几何多尺度模型的TIPS术后门静脉血压预测
2
作者 王天琦 梁夫友 +1 位作者 王继涛 祁小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1-591,共1页
目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在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置入支架建立分流道降低门静脉血压(PVP),是临床上治疗门静脉高压的常用术式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支架直径偏小无法有效降低PVP,偏大则会显著增加肝性脑病发生风险。临床共识... 目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在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置入支架建立分流道降低门静脉血压(PVP),是临床上治疗门静脉高压的常用术式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支架直径偏小无法有效降低PVP,偏大则会显著增加肝性脑病发生风险。临床共识指出了TIPS术后PVP合理范围,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支架直径的选择通常基于操作者经验,尚无手段可在术前预测采用不同直径支架时的术后PVP。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肝循环血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现对TIPS术后PVP的预测。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18例门静脉高压患者TIPS前后的临床数据,构建0~3维耦合的几何多尺度血流动力学计算模型。首先通过数值实验量化分析多种因素的影响,之后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该模型对TIPS术后PVP预测的准确性。结果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分流道直径与测压导管的存在对术后PVP影响较大,肝动脉阻抗、肝血窦前后压降比、门体侧支循环阻抗也有一定影响,而门静脉上下游分支的流量分配比影响较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肝循环几何多尺度计算模型可基于TIPS支架置入前的临床数据预测术后PVP,相关成果有望在术前辅助TIPS支架直径的选择,从而促进TIPS治疗的个体化与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TIPS术 临床数据 肝循环 多尺度模型 肝性脑病 肝血窦 肝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测量食管壁厚度与胃镜下红色征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晓娟 王继涛 +4 位作者 李金龙 王文川 孟令雷 苗杰 高凤霄 《肝脏》 202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 分析内镜下红色征与食管壁厚度的关系,以无创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同时行内镜及CT平扫检查的12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红色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有红色征组和无红... 目的 分析内镜下红色征与食管壁厚度的关系,以无创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同时行内镜及CT平扫检查的12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红色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有红色征组和无红色征组。比较有红色征组与无红色征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红色征相关的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食管壁厚度的诊断效果。结果 125例患者中无红色征84例,有红色征41例。有红色征组患者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分别为75(46,93)×10^(9)/L、(34.45±4.49)g/L,均低于无红色征组的97(73,148)×10^(9)/L、(37.44±6.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Child-Pugh评分在红色征组分别为14.0(12.5,16.6)s、1.28(1.15,1.46)、8(7,9),均高于无红色征组,12.5(11.4,15.1)s、1.15(1.04,1.31)、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征组腹水的发生率为48.8%高于无红色征组的29.7%。红色征组食管壁增厚明显(Z=-6.66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食管壁增厚是红色征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05,95%CI:1.203~1.64,P<0.001)。诊断食管壁厚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 (95%CI:0.804~0.931,P<0.001),截断值为7.14 mm。结论 食管壁增厚可作为红色征的参考指标,为临床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提供分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征 内镜 肝硬化 食管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扇贝闭壳肌肌动球蛋白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继涛 朱蓓薇 +2 位作者 董秀萍 陈雪娇 郑皎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6,共5页
肌动球蛋白是扇贝闭壳肌中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对贝类制品的品质起关键的作用。文中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闭壳肌为原料,提取其肌动球蛋白,并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肌动球蛋白的α-螺旋含量、表面疏水性、活性-SH含量和... 肌动球蛋白是扇贝闭壳肌中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对贝类制品的品质起关键的作用。文中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闭壳肌为原料,提取其肌动球蛋白,并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肌动球蛋白的α-螺旋含量、表面疏水性、活性-SH含量和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扇贝闭壳肌肌动球蛋白的α-螺旋发生解旋,肽链展开,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强;同时热处理使活性-SH氧化生成二硫键,蛋白聚集,使得扇贝闭壳肌肌动球蛋白的浊度增加。加热温度越高,这些指标变化越快。由此推断,扇贝闭壳肌肌动球蛋白在热处理过程中伴随着肽链的解旋和蛋白的无规则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肌动球蛋白 Α-螺旋 表面疏水性 活性-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心肌梗死6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继涛 张秀明 +2 位作者 耿军 赵云鹤 马宏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10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不典型心肌梗死 诊断 误诊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胆管支气管瘘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继涛 孙百军 +3 位作者 张绍庚 张克明 王兆海 朱震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97-299,301,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肝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诊断、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接受肝癌RFA术后引起BB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肝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诊断、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接受肝癌RFA术后引起BB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明确诊断后,该BBF患者接受了肝左外叶切除术及胆管支气管瘘修补术,术后14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术后2月复查CT提示瘘管消失。结论咳胆色素痰(bilioptysis)是BBF最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证实在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情况下,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BBF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支气管瘘 射频消融术 肝癌 胆色素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继涛 许法运 徐纪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系统炎症因子在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37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无房颤组41例、阵发性房颤组43例和持续性房颤组53例,测定并比较各组hs-CRP水平、左心房内径(LA)。结...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系统炎症因子在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37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无房颤组41例、阵发性房颤组43例和持续性房颤组53例,测定并比较各组hs-CRP水平、左心房内径(LA)。结果血清hs-CRP水平阵发性房颤组比高血压无房颤组明显增高(P<0.01),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1)。L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hs-CRP在高血压病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高敏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低LDL-C并高hsCRP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判断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继涛 徐纪文 许法运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低LDL-C并高hsCRP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预后判断。方法将127例低LDL-C同时高hsCRP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氟伐他汀40mg/晚)和对照组62例(常规治疗),观察16周调脂治疗对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低LDL-C并高hsCRP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预后判断。方法将127例低LDL-C同时高hsCRP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氟伐他汀40mg/晚)和对照组62例(常规治疗),观察16周调脂治疗对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影响,检测血浆LDL-C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氟伐他汀治疗后LDL-C由(3.11±0.79)mmoL/L降至(1.56±0.42)mmol/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由(5.51±3.72)mmol/L降至(1.65±0.56)mmol/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常规治疗后hsCRP由(5.92±4.23)mmol/L降至(3.31±1.67)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UAP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LDL-C及hsCRP水平,同时减少了心脏事件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与QT离散度改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继涛 童晓明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10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逆转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研究组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4.6±6.8)岁。用Bazett’s公式获得校正QT离散度(QTcd)。左室重量指数(LVM I)依据De-vereux公式...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逆转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研究组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4.6±6.8)岁。用Bazett’s公式获得校正QT离散度(QTcd)。左室重量指数(LVM I)依据De-vereux公式计算。结果应用ACEI治疗后LVH程度降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40例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2例采用钙离子拮抗剂(Ca-ANT)治疗。QTd的计算采用最大QT间期(QTm ax)减去最小QT间期。QT由(158±19)g/m2降至(130±16)g/m2(P<0.001),QTd缩短由(83±29)m s减至(63±28)m s(P<0.001);而采用Ca-ANT治疗后LVH程度亦降低,由(156±17)g/m2降至(132±12)g/m2(P<0.001),QTd缩短由(79±32)m s减至(62±30)m s(P<0.001);治疗后总体LVM I降低与QTd缩短显著相关(r=0.56,P<0.01),LVH的逆转程度与QTd的改善相关(r=0.48,P<0.01)。结论采用ACEI或Ca-ANT能使LVH逆转,从而降低QTd,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肥厚 QT离散度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主峰太白山药用植物分布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继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根据连续多年的调查、实地观察,在系统地考察太白山地质、地貌、气候和植被类型等影响药用植物分布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植被垂直带谱分类方法,对太白山的药用植物分布进行研究。
关键词 秦岭 太白山药用植物 垂直带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检测对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判断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11
作者 王继涛 孟斌 +4 位作者 张秀明 赵云鹤 童晓明 张文霞 鞠维华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检测 不稳定性心绞痛 预后 相关因素 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脂代谢与凝血功能关系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王继涛 耿军 +1 位作者 张秀明 许法运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和凝血功能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本文对220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无冠状动脉病变对照者的血浆测定血浆脂蛋白a[LP(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探讨血脂和凝血功能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本文对220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无冠状动脉病变对照者的血浆测定血浆脂蛋白a[LP(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组,观察其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血脂水平和血浆Fg、TAT、D-D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FgLDL-C、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OR分别为1.17、1.10、和1.04、P<0.05)。结论Fg、LDL-C和LP(a)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Fg、TAT和D-D浓度的监测对体内高凝状态和冠心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中药材——太白米的生态学研究
13
作者 王继涛 胡本祥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从太白米的功效、分布、生活习性及生长条件等方面对太白米进行了介绍 。
关键词 中药材 太白米 生态学 研究 功效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冰 贾佳 +4 位作者 张绍庚 余灵祥 朱慧军 王继涛 孙百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7月在解放军302医院行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的105例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生存率、无瘤生...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7月在解放军302医院行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的105例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105例患者分为单发单纯组73例,多发联合组32例。分析结果表明,单发单纯组与多发联合组手术切除术后3年总生存率及总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射频消融治疗(P<0.05),射频消融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P<0.05),且射频消融术后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结论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可从外科手术中获益,且远期疗效优于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导管消融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黄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5
作者 谢华 高晶霞 +2 位作者 裴红霞 王继涛 陈德明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61-65,共5页
宁夏黄花菜特色优势显著,至2022年种植面积为0.53万hm^(2)左右,3年以上盛花期采收面积为0.3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65%,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和红寺堡区是宁夏黄花菜的主产区。目前,黄花菜生产存在种植品种单一、晾晒加工设施不足、栽培... 宁夏黄花菜特色优势显著,至2022年种植面积为0.53万hm^(2)左右,3年以上盛花期采收面积为0.3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65%,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和红寺堡区是宁夏黄花菜的主产区。目前,黄花菜生产存在种植品种单一、晾晒加工设施不足、栽培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密集型特征突出、产品单一、竞争优势不强等问题,建议从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杀青晒干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品牌效应等方面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种植技术 基地建设 晒干 品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流程应用 被引量:53
16
作者 严锦 王瑞兰 +4 位作者 王继涛 鲍鹤玫 陶红伟 白志芳 韩湘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03例,分别依据快速康复外科流程路线图实施护理干预及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有效性指标,术后并发症及...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03例,分别依据快速康复外科流程路线图实施护理干预及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有效性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例数。结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首次进水、肛门排气、肠蠕动、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护理组(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1)。结论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围术期护理流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癌 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七药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琳 张磊 +2 位作者 尹梅 王继涛 张岗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35-343,共9页
目的对秦岭七药植物基原、药用部位、功效以及生境等进行资源学系统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等进行归纳、总结和订正。结果秦岭七药共约122种,其基源植物分属于46科92属,包含126种、11个变种和1个亚种,... 目的对秦岭七药植物基原、药用部位、功效以及生境等进行资源学系统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等进行归纳、总结和订正。结果秦岭七药共约122种,其基源植物分属于46科92属,包含126种、11个变种和1个亚种,以蓼科、毛茛科、菊科、百合科、兰科来源的植物较多。结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丰富、临床功效好,系统性调查为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七药 草药 资源 正名 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色生态技术模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继涛 马建梅 +3 位作者 刘晓娇 李相宁 蒋学勤 肖自斌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2,共9页
为更好地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应用,探索不同绿色生态技术模式下番茄生长情况,筛选适宜于番茄种植的最佳模式。设置4种种植技术模式:“三零”种植技术(T1);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T2);蚯蚓生物垄侧套种套养技术(T3);蚯蚓生物垄上套... 为更好地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应用,探索不同绿色生态技术模式下番茄生长情况,筛选适宜于番茄种植的最佳模式。设置4种种植技术模式:“三零”种植技术(T1);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T2);蚯蚓生物垄侧套种套养技术(T3);蚯蚓生物垄上套种套养技术(T4);以常规栽培作为对照(CK),比较不同蔬菜绿色生态技术模式对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番茄总产量较CK显著提高24.86%;果实总糖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土壤全磷含量与T3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糖酸比较CK、T2、T3分别显著提高12.52%、13.68%、17.12%;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CK、T2、T3、T4显著提高7.97%、65.56%、59.53%、29.57%;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T2、T3、T4分别显著提高4.59%、17.14%、19.19%、22.02%;其土壤重金属砷、镉含量最低。综合判定,T1种植效果最佳,可以作为设施番茄最佳种植模式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绿色生态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三零”技术 蚯蚓套种套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与单纯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冰 贾佳 +4 位作者 张绍庚 余灵祥 王继涛 乐羿 孙百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nquency ablation,LRFA)与单纯L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2医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经确诊为肝...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nquency ablation,LRFA)与单纯L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2医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经确诊为肝癌的66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LRFA组(n=34)和TACE+LRFA组(n=32),比较两组术后肿瘤1年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LRFA组肿瘤1年复发率、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术后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65%、79.41%、52.94%、41.18%、70.59%、41.17%、35.29%,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7.50%、90.63%、78.13%、56.25%、81.25%、59.38%、53.13%,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33)。两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局部疼痛、一过性肝功损害、恶心和呕吐等,其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L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LR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腹腔镜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车站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继涛 佟艳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4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 流动人群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