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钢管UHPC短柱偏压性能与承载力计算研究
1
作者 王秋维 王福星 王程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
基于圆钢管UHPC短柱偏压的试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圆钢管UHPC偏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比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的荷载-位移曲线和破坏形态,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偏心率、钢管... 基于圆钢管UHPC短柱偏压的试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圆钢管UHPC偏压短柱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比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的荷载-位移曲线和破坏形态,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偏心率、钢管径厚比、钢材强度和UHPC强度对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柱的跨中截面区挠度明显,构件出现典型的压弯破坏模式;偏心柱的承载力与偏心率和径厚比成非线性下降关系;UHPC强度或钢材强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强偏心柱的承载能力。其中偏心率对钢管UHPC偏压构件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基于叠加原理,结合试验结果计算得出UHPC的等效强度系数α和等效受压区高度系数β,建立了圆钢管UHPC短柱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有限元分析 钢管混凝土 偏压力学性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W2H分析法在医院零星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翁子潇 王楠 +3 位作者 王程伟 刘晨辉 刘跃 王乾程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5年第4期33-37,共5页
以探索5W2H分析法在医院零星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目标,以北京某公立三级甲等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5W2H分析法从立项制度、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考核机制、工期、安全、管理团队、造价等七个维度对医院零星工程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并以此为... 以探索5W2H分析法在医院零星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目标,以北京某公立三级甲等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5W2H分析法从立项制度、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考核机制、工期、安全、管理团队、造价等七个维度对医院零星工程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医院零星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具体包括完善零星工程立项审批制度、推进零星工程做法标准化、设置入围施工单位考核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W2H分析法 医院 零星工程 施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C_(2)H_(6)吞吐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程伟 苏玉亮 +2 位作者 王文东 李蕾 郝永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注CO_(2)已经成为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于纯CO_(2),部分烃类气体对原油的降黏及混相能力更强。为此,通过高温高压PVT实验研究了CO_(2)及复合气体(CO_(2)-C_(2)H_(6))-原油的饱和压力及黏度的变化特征,并利用高温高压... 注CO_(2)已经成为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于纯CO_(2),部分烃类气体对原油的降黏及混相能力更强。为此,通过高温高压PVT实验研究了CO_(2)及复合气体(CO_(2)-C_(2)H_(6))-原油的饱和压力及黏度的变化特征,并利用高温高压岩心吞吐实验揭示了不同气体介质、吞吐压力及吞吐轮次下原油动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气体中C_(2)H_(6)增强了气液两相混相能力,提高了CO_(2)降黏及溶解能力,原油流动性显著增加。复合气体中随着C_(2)H_(6)摩尔分数的增加,原油饱和压力由14.24 MPa增至18.02 MPa,提高了26.54%;原油黏度由23.68 mPa·s降至8.76 mPa·s。不同吞吐压力下复合气体(CO_(2)-C_(2)H_(6))的采收率提高效果均强于纯CO_(2)的,且吞吐压力在最小混相压力附近采收率提高程度高于其他吞吐压力。复合气体(CO_(2)-C_(2)H_(6))对孔隙半径为0.0001~0.001和0.01~1μm孔隙中的原油动用程度强于纯CO_(2)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饱和压力 黏度 岩心实验 核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回归的二次供水居民用水量预测模型
4
作者 陈飞翔 石振群 +3 位作者 程耀 邓帮武 王程伟 姜帅 《建设科技》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如何准确预测二次供水居民用水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回归的二次供水居民用水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数据处理方法对采集的用水量数据集进行分类;其次,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具有两个分支的联合网络框架,用于拟合用水量曲线... 针对如何准确预测二次供水居民用水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回归的二次供水居民用水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数据处理方法对采集的用水量数据集进行分类;其次,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具有两个分支的联合网络框架,用于拟合用水量曲线趋势和幅值;最后,训练并保存效果最好的模型对居民用水量进行预测。本文选取某市区A、B两个居民小区用水量数据集作为数据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对居民用水量预测整体误差在数据量为十天的情况下为30%左右,数据量为一个月时可降低误差至10%以下,可以满足实际场景下居民用水量预测高准确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供水 居民用水量 深度回归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秋维 梁林 +1 位作者 王程伟 苏宁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5,共10页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径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圆钢管UHPC短柱试件并对其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构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管应变和变形系数等,考察了主要因素对短柱偏压...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径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圆钢管UHPC短柱试件并对其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构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管应变和变形系数等,考察了主要因素对短柱偏压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特征为钢管屈服和核心混凝土压坏;荷载-挠度曲线有较明显的峰值点,偏心率越大和径厚比越小,曲线的下降段越平缓;达到60%峰值荷载时,钢管开始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达到90%峰值荷载时,截面变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偏心率增大使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下降,而径厚比减小可降低这种不利影响。在试验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对短柱的N-M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临界偏心率和套箍系数的关系表达式,并基于此提出短柱偏压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 偏压短柱 数值分析 N-M关系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化学助剂强化CO_(2)埋存实验设计
6
作者 王文东 王程伟 +3 位作者 任慈 孙庆豪 苏玉亮 李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结合储层CO_(2)埋存技术,自主搭建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CO_(2)埋存实验装置,开展了多介质辅助CO_(2)埋存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KOH体系能够有效进行CO_(2)矿化埋存,其中96%乙醇+3 g KOH 500 mL溶液捕集CO_(2)能力最强,是最佳的CO... 结合储层CO_(2)埋存技术,自主搭建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CO_(2)埋存实验装置,开展了多介质辅助CO_(2)埋存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KOH体系能够有效进行CO_(2)矿化埋存,其中96%乙醇+3 g KOH 500 mL溶液捕集CO_(2)能力最强,是最佳的CO_(2)矿化埋存溶液配比。经CO_(2)矿化埋存后,低渗透岩心孔隙度平均降低7.07%,孔隙度变化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率平均降低16.01%。因此,96%乙醇+3 g KOH能够加速CO_(2)在储层中的CO_(2)沉淀过程,缩短CO_(2)在储层中的矿化埋存时间。该研究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可扩展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实现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乙醇+KOH+CO_(2) CO_(2)埋存 矿化埋存 创新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质量和电荷传感的纳米谐振器分析和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冰 刘泽文 +3 位作者 王程伟 方杰 余文革 刘理天 《纳米科技》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纳米双悬梁支撑微板谐振器。根据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对器件的谐振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以Si3N4为功能材料,最小线宽175纳米的器件,其谐振频率18.1MHz。在常温真空环境下,采用静电驱动的双悬梁支撑结构,有效地... 文章介绍了一种纳米双悬梁支撑微板谐振器。根据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对器件的谐振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以Si3N4为功能材料,最小线宽175纳米的器件,其谐振频率18.1MHz。在常温真空环境下,采用静电驱动的双悬梁支撑结构,有效地抑制了扭转模式谐振的干扰。用该结构作质量传感器,精度达到6.25×10^-19g/Hz,作电荷计,精度可以达到0.3e/Hz(e为电子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MS 微板谐振器 电荷计 微质量计 静电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的表面完整性与抗疲劳性能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秀红 李文辉 +2 位作者 王程伟 杨胜强 石慧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5,共11页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采用卧式离心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对钛合金TC4试件进行加工,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通过疲劳试验和SEM、XRD衍射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提高抗疲劳性能的效果和机理。...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采用卧式离心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对钛合金TC4试件进行加工,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通过疲劳试验和SEM、XRD衍射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提高抗疲劳性能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滚抛磨块直径是影响表面粗糙度值和残余应力的最主要因素;单面加工时,表面粗糙度Ra、Rz最大下降值为0.389μm和2.353μm,显微硬度可从314HV_(0.5)增加到367HV_(0.5),产生了308MPa的残余压应力;双面加工时,Ra、Rz最大下降值为0.356μm和2.151μm,显微硬度增加到346 HV_(0.5),产生了352 MPa的残余压应力。滚磨光整加工后,表面粗糙度的改善和残余应力的存在,有助于阻碍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疲劳性能明显改善,单面加工可使试件的疲劳极限从389 MPa提高到450 MPa,提高了15.7%,双面加工时提高到578 MPa,提高了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滚磨光整加工 疲劳寿命 表面完整性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介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程伟 李秀红 +2 位作者 李文辉 王娜 杨胜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1-258,共8页
目的研究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介质流场的作用机理和工艺参数对加工能力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多相流Mixture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压力速度耦合SIMPLEC算法,对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介质流场构成的固液两相湍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 目的研究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介质流场的作用机理和工艺参数对加工能力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多相流Mixture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压力速度耦合SIMPLEC算法,对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介质流场构成的固液两相湍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滚筒转速和工件轴心距筒壁距离等工艺参数,分析在不同参数下滚抛磨块的速度矢量和工件表面压力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测试实验验证模拟的有效性。结果 0?处静压值在32 MPa,为静压最大点;90?和270?处动压在35 MPa左右,为动压最大点。尾流区域总压力大幅削减为0°处的33%。工件表面的总压和滚筒转速成指数函数关系,且滚筒转速大于50r/min时,0?和270?处总压值达到32 MPa,并迅速增大。工件轴心和筒壁的距离为65 mm的区域,工件表面的总压均值最大为19 MPa,且距离为30 mm时,270?处滚抛磨块受筒壁影响,总压变为负值。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的压力平均误差为5.25%。结论工件上正对滚抛磨块处为碰撞和挤压作用,两侧主要为滑擦作用。滚筒转速大于50 r/min且工件轴心和筒壁的距离为65 mm时,滚抛磨块对工件的加工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磨光整加工 滚抛磨块 数值模拟 液固耦合 动态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低速渗流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程伟 李蕾 +3 位作者 苏玉亮 曾旭智 盛广龙 郝永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针对页岩气低速条件下渗流特征及基质页岩应力敏感性特征不明确的问题,通过自主开发的页岩气低速渗流装置进行实验,获得不同气体、不同孔隙压力条件下页岩气低速渗流规律及基质页岩应力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基质页岩岩心吸附能力较强,... 针对页岩气低速条件下渗流特征及基质页岩应力敏感性特征不明确的问题,通过自主开发的页岩气低速渗流装置进行实验,获得不同气体、不同孔隙压力条件下页岩气低速渗流规律及基质页岩应力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基质页岩岩心吸附能力较强,由吸附作用造成的无回压条件下氦气的流动能力为甲烷的1.5~2.0倍;随着孔隙压力的升高,吸附气与自由气共同作用造成甲烷流动能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有效应力增加,基质页岩岩心渗透率呈指数式下降,且孔隙半径逐渐减小,气体滑脱效应增强,气体流动能力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升高。研究成果对基质页岩中气体渗流规律的研究及页岩气藏的开发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低速渗流 滑脱效应 应力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可视化试验的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机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苏玉亮 李新雨 +4 位作者 李蕾 庄新宇 王程伟 付金刚 李东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2,共9页
以大牛地气田X井区的山2段和太2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压汞与核磁T 2谱图结合构建孔径分布及占比的测试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与新型SE-SPI序列图谱的可视化试验探究不同驱替压差和不同储层类型条件下的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规律,明确... 以大牛地气田X井区的山2段和太2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压汞与核磁T 2谱图结合构建孔径分布及占比的测试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与新型SE-SPI序列图谱的可视化试验探究不同驱替压差和不同储层类型条件下的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规律,明确气驱水过程中岩心孔喉内的气水两相运移机制。结果表明:对于致密砂岩气藏,随着驱替压差增大,气水两相共渗区域变宽,相比于太2段、山2段岩心内气水运移速度更快,其一类储层较二类储层小孔道中水的动用程度更高;随着驱替进行,山2段岩心小孔道内出现自吸现象增大了残余水饱和度,同时气相渗流通道也被进一步扩大,降低水锁产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孔径占比 SE序列 气水相对渗透率 气水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息融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危水根 王程伟 +1 位作者 张聪炫 鄢慧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7-865,共9页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是图像处理的难点之一,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少检测方法。针对复杂背景与强杂波干扰下图像信杂比(Signal-to-Clutter Ratio,SCR)低造成的目前检测方法易受伪目标干扰、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信息融合的红外弱小...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是图像处理的难点之一,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少检测方法。针对复杂背景与强杂波干扰下图像信杂比(Signal-to-Clutter Ratio,SCR)低造成的目前检测方法易受伪目标干扰、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信息融合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八向局部灰度残差信息图;其次,设计一个滑动窗口遍历整个图像,将图像分为一系列局部图像块,对局部图像块的强度均值进行约束,获得局部强度均值约束信息图;然后,将局部图像块进一步划分为12个方向块,对每个方向块中像素的梯度方向进行约束,获取梯度方向约束信息图;最后,上述3个信息图像通过点积运算得到最终显著图,并利用阈值分割实现弱小目标的分离。将该算法与3种其它不同算法从信杂比增益(Signal-to-Clutter Ratio Gain,SCRG)、背景抑制因子(Background Suppression Factor,BSF)以及检测率与虚警率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SCRG、BSF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不仅能有效地抑制背景杂波、剔除伪目标,而且能准确地检测出红外弱小目标,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小目标检测 红外图像 局部梯度 局部灰度 背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中铝合金试件的材料去除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程伟 李秀红 +2 位作者 李文辉 王娜 曹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7-314,共8页
目的针对湿式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提出适用于铝合金试件光整加工的材料去除模型。方法通过FLUENT两相流模块模拟不同参数下p·v值,用响应曲面法拟合4个主要参数和p·v的多元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修正的... 目的针对湿式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提出适用于铝合金试件光整加工的材料去除模型。方法通过FLUENT两相流模块模拟不同参数下p·v值,用响应曲面法拟合4个主要参数和p·v的多元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Preston方程建立修正的材料去除模型,进行加工实验,探究工件的MRR、加工后Ra和表面形貌之间的关系。结果方差分析中,工件轴心距筒壁距离和滚筒转速项的P<0.05,两者对MRR影响显著,且前者与MRR负相关,后者与MRR正相关。对模型进行加工实验验证,工件MRRth和MRRex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32%,证明模型的有效性。随工件MRR的递增,加工后Ra值先减后增,MRR值为21mg/h时,Ra为0.816μm,工件刀纹仍很明显;MRR值为59mg/h时,Ra达到最低值0.472μm,工件刀纹完全去除,表面纹理细致平整,加工效果最佳;当MRR达极值时,Ra为0.693μm,表面纹理变得粗糙不平,由于滚抛磨块的加工能力过强,导致加工效果较差。结论建立了以工艺参数为自变量的材料去除模型,为选择参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且实验研究得出,加工能力与加工效果之间不存在正向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磨光整加工 湿式 主轴式 铝合金 材料去除模型 数值模拟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副职的分管逻辑:中国大城市副市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亮 王程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0,共8页
领导分工负责制是中国政府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领导体制,但是关于分管领导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以全国33个大城市的236位副市长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副职分管的部门在数量和职能方面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每位副市长平均分管8.22个部门,承担... 领导分工负责制是中国政府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领导体制,但是关于分管领导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以全国33个大城市的236位副市长为研究对象,探究政府副职分管的部门在数量和职能方面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每位副市长平均分管8.22个部门,承担4.07项职能,且不同副市长之间的差异较大。副市长是否是市委常委、政治排序和任期等因素会对其分管部门的数量和职能产生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等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与此同时,副职领导的职业背景与其所分管部门的职能匹配程度较低。综合性较强的部门多被放在一起分管,而专业性较强的部门会被单独分管。本研究揭示了市级政府副职领导的分管逻辑,为改革和优化分管型副职领导体制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管型副职 市级政府 管理幅度 部门职能 体制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CO_(2)前置压裂流体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玉亮 王程伟 +3 位作者 李蕾 侯正孝 范理尧 陈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76-3081,共6页
目前,致密油藏的高效开采仍是世界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其中CO_(2)压裂技术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CO_(2)前置压裂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室内实验对地层条件下CO_(2)注入后原油高压物性(密度、黏度、压缩系数等)的改变情况进... 目前,致密油藏的高效开采仍是世界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其中CO_(2)压裂技术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CO_(2)前置压裂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室内实验对地层条件下CO_(2)注入后原油高压物性(密度、黏度、压缩系数等)的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明确CO_(2)与原油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压裂不同阶段中CO_(2)存在方式、原油黏度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CO_(2)的注入会导致原油密度明显增加,黏度降低,同时CO_(2)的注入会提高地层的可压缩性,提高地层的弹性能量。其次在压裂及焖井阶段,CO_(2)主要存在于油相中。在返排过程中,CO_(2)逐渐从油相中脱离,以气相的形式存在。由于不同阶段CO_(2)相态的改变以及CO_(2)对原油组分具有萃取作用,使得原油黏度在返排过程中升高,密度下降。研究成果对致密油藏CO_(2)前置压裂流体作用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CO_(2)压裂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CO_(2)前置压裂 密度 黏度 压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反馈如何影响政府绩效?--问责压力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程伟 马亮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104,198,共23页
从绩效反馈角度探究绩效提升是绩效管理研究的一项新兴命题,而构建绩效差距对基层政府绩效的完整影响机制是亟待探索的问题。绩效反馈理论认为绩效差距影响绩效水平,而该研究试图探究上级问责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北京... 从绩效反馈角度探究绩效提升是绩效管理研究的一项新兴命题,而构建绩效差距对基层政府绩效的完整影响机制是亟待探索的问题。绩效反馈理论认为绩效差距影响绩效水平,而该研究试图探究上级问责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的政策背景,该研究收集了2019年16个区333个街乡镇分数和排名等数据,实证检验市、区两级问责压力对绩效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级问责压力会调节绩效差距对绩效水平的作用,且市、区两级问责压力的调节效应不同。区级问责压力调节社会绩效差距对绩效水平的影响,增强正向绩效差距的正向影响,减弱负向绩效差距的负向影响。市级问责压力对正向历史绩效差距的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绩效差距影响绩效水平的机制的理解,为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与提高基层治理绩效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反馈 “接诉即办” 绩效差距 行政问责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低速渗流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蕾 王程伟 +2 位作者 姚传进 苏玉亮 陈德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9-82,共4页
结合非常规气藏开发技术,该文设计了一套地层压力温度下页岩气低速渗流模拟实验系统,建立了地层高温高压下页岩气低速渗流实验装置与方法,实现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体通过页岩储层岩心的渗流特征研究,也可作为低渗透气藏、致密砂岩气... 结合非常规气藏开发技术,该文设计了一套地层压力温度下页岩气低速渗流模拟实验系统,建立了地层高温高压下页岩气低速渗流实验装置与方法,实现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同气体通过页岩储层岩心的渗流特征研究,也可作为低渗透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及煤层气渗流特征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该套实验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低速渗流 高温高压条件 创新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现状与分析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秋维 王程伟 +1 位作者 刘乐 韩文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97,共7页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粘结应力组成、粘结强度计算、粘结滑移本构以及粘结性能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对钢管混凝土的界面粘结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粘结应力主要由化学胶结力、机械咬合力及摩擦力组成,摩擦力承担界面主要的抗剪...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粘结应力组成、粘结强度计算、粘结滑移本构以及粘结性能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对钢管混凝土的界面粘结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粘结应力主要由化学胶结力、机械咬合力及摩擦力组成,摩擦力承担界面主要的抗剪作用;对粘结强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为钢管形状、钢管尺寸及界面粗糙程度,其他影响因素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现有的粘结强度试验值均未考虑材料自重影响,低估了实际的粘结强度,计算发现美国规范对粘结强度的取值较为合理。在此基础上,对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型钢管混凝土及特殊环境下钢管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机理有待继续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界面粘结性能 粘结强度 粘结滑移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型体制下绩效差距何以促进政府绩效提升——北京市“接诉即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程伟 马亮 《公共管理评论》 2020年第4期82-109,共28页
压力型体制是对我国地方政府运行现状的生动描述,然而既有文献并未清楚阐明压力型体制的作用机理,即上级压力如何通过激励和问责转化为动力,进而促使地方政府上行下效。本文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机制为研究场域,以压力型体制与... 压力型体制是对我国地方政府运行现状的生动描述,然而既有文献并未清楚阐明压力型体制的作用机理,即上级压力如何通过激励和问责转化为动力,进而促使地方政府上行下效。本文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机制为研究场域,以压力型体制与绩效差距理论为切入点,采用16个区2019年的月度面板数据,探究压力型体制下政府绩效差距对绩效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向和负向历史绩效差距的影响不显著;正向和负向社会绩效差距均与绩效水平显著正相关,而负向社会绩效差距的影响更加长效。与此同时,公众压力在正向社会绩效差距与绩效水平之间起调节作用,减弱二者的正向相关关系。上述结果揭示了压力型体制下绩效差距对绩效改进的作用,为阐明政府绩效差距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依据,也为优化压力型体制和改进政府绩效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体制 “接诉即办” 绩效反馈 绩效差距 官员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程伟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2年第S1期73-75,共3页
本文根据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结合公共部门人员激励机制的分析,指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晋升制度中竞争激励缺失、薪酬管理制度中工资缺乏弹性及考核管理缺乏规范化制度等,并提出了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即健全... 本文根据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结合公共部门人员激励机制的分析,指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晋升制度中竞争激励缺失、薪酬管理制度中工资缺乏弹性及考核管理缺乏规范化制度等,并提出了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即健全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有效的精神激励,健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