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H突变型脑胶质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耀 茹懿 +4 位作者 魏学辉 王秦豪 张梅 李霞 林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建立简单、方便、高效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型胶质瘤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IDH1突变型脑胶质瘤提供细胞模型。方法:样本组织取自低级别脑胶质瘤手术患者,采用组织块法行原代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点;... 目的:建立简单、方便、高效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型胶质瘤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IDH1突变型脑胶质瘤提供细胞模型。方法:样本组织取自低级别脑胶质瘤手术患者,采用组织块法行原代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点;瘤组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胶质瘤病理类型以及级别;原代细胞提取基因组行碱基序列测序以鉴定IDH1突变类型;采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检测IDH1突变型细胞的体外增殖特性。结果:成功建立WHOⅡ级IDH1 R132H突变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株,并可传代。结论:应用合适的方法以及培养液,可以培养出IDH1 R132H突变型人脑胶质瘤原代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突变 原代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背景下的军医大学生物化学英语ESP课程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屈亚媛 茹懿 +2 位作者 卜歆 徐孝娜 王秦豪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4期538-541,共4页
慕课(MOOC)热带来了在线课程的新体验,学生就此有了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迫切要求,同时给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的专用英语(ESP)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本文简述了慕课和ESP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以军医大学的生物化学英语教学为例,从教学内... 慕课(MOOC)热带来了在线课程的新体验,学生就此有了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迫切要求,同时给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的专用英语(ESP)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本文简述了慕课和ESP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以军医大学的生物化学英语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目前生物化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生物化学英语ESP课程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选择贴近学习者需求的慕课课程、分阶段有侧重进行专业学术英语技能培训,此举将有助于慕课课程模式下ESP教学改革的开展,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军医大学 生物化学 专用英语 教学改革 学习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茹懿 刘学武 王秦豪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12期1173-1174,共2页
总结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经验,提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各实验环节的配置,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示教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IP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严奉奇 王秦豪 +7 位作者 茹懿 马柳疆 陶光晶 张梅 张耀 药立波 李霞 武国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gration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MIIP过表达质粒,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上调T24细胞系中MIIP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实时... 目的:探讨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gration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MIIP过表达质粒,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上调T24细胞系中MIIP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过表达MIIP的效果,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及平板克隆法观察MIIP过表达对T2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验MIIP过表达对T24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过表达MIIP后其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相关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连蛋白N(N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蛋白和mRNA变化情况。结果:过表达质粒能有效上调T24细胞系中MIIP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MIIP表达后T24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迁移侵袭能力减弱;上调MIIP表达后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及转录因子Snail表达减少。结论:过表达MIIP可能通过降解转录因子Snail,从而抑制EMT进程降低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抑癌基因NDRG2相互作用蛋白预测及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天水 刘学武 +3 位作者 李霞 茹懿 王秦豪 张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NDRG2(N-Myc downstream regulator gene 2)是NDRG家族成员之一.以往研究表明,该家族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而该分子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调节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利用保守蛋白间相互作用(interologs)的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NDRG2相互... NDRG2(N-Myc downstream regulator gene 2)是NDRG家族成员之一.以往研究表明,该家族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而该分子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及调节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利用保守蛋白间相互作用(interologs)的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NDRG2相互作用分子,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及His pull-down蛋白体外结合实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细胞中存在多个可能与NDRG2发生相互作用分子.结合文献报道,从中选取了3个候选分子Gnb1、Rgs16及Rgs5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Co-IP及His pull-down实验结果表明,3个候选分子中,Rgs5蛋白能够和NDRG2蛋白相互作用,而其它2个候选分子与NDRG2的相互作用未获得实验室方法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室验证相结合是一种高效省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策略.通过这种策略证实NDRG2可以与Rgs5蛋白相互作用,为后续NDRG2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NDRG2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1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转胶质瘤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学辉 李晓明 +4 位作者 张耀 茹懿 王秦豪 李霞 林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构建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DEC1)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敲减DEC1表达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98G。方法根据Gen Bank中DEC1基因c DNA序列设计合成两条特异性shRNA序列,同时设计1条非特异性序列作为阴性对照,... 目的构建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DEC1)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敲减DEC1表达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98G。方法根据Gen Bank中DEC1基因c DNA序列设计合成两条特异性shRNA序列,同时设计1条非特异性序列作为阴性对照,分别克隆到PsiLVRU6MP质粒载体内,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后包装成慢病毒颗粒。再以3组慢病毒感染胶质瘤细胞系T98G,用嘌呤霉素筛选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 Cherry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E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EC1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克隆正确。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均已被慢病毒高效感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干扰组细胞各自DE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占未处理组的39.47%±0.69%和41.17%±0.89%(P<0.05),但两干扰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与未处理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DEC1基因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胶质瘤T98G细胞系获得成功。两干扰组慢病毒均能明显敲减目的基因DEC1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EC1在胶质瘤细胞系T98G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 短发卡RNA 慢病毒表达载体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和侵袭抑制蛋白(MIIP)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共表达HCT116^(MIIP-Luc)结肠癌细胞系的建立
7
作者 熊欣 颜广 +3 位作者 王秦豪 茹懿 严奉奇 李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建立迁移和侵袭抑制蛋白(MIIP)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过表达的结肠癌HCT116细胞系,为MIIP基因的在体功能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将MIIP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 LEX-MCS-HA中获得重组慢病毒载体p LEX-MCS-HA-MIIP。利用该重组载体p LEX-M... 目的建立迁移和侵袭抑制蛋白(MIIP)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过表达的结肠癌HCT116细胞系,为MIIP基因的在体功能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将MIIP基因插入慢病毒载体p LEX-MCS-HA中获得重组慢病毒载体p LEX-MCS-HA-MIIP。利用该重组载体p LEX-MCS-HA-MIIP及包装载体VSVG、△8.9,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表达MIIP的慢病毒,将其感染HCT116细胞后,采用适宜浓度的嘌呤霉素筛选,建立MIIP稳定过表达的HCT116细胞。利用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进行二次感染,建立MII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共表达的HCT116MIIP-Luc细胞和仅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CT116Luc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IP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IIP蛋白水平,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HCT116MIIP-Luc细胞和HCT116Luc细胞的荧光强弱。结果成功建立了MIIP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共表达的HCT116MIIP-Luc细胞和仅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CT116Luc细胞,在HCT116MIIP-Luc细胞中实现了MIIP过表达,生物发光成像结果显示HCT116MIIP-Luc细胞和HCT116Luc细胞均可产生较强的荧光。结论分别建立了可传代的MIIP过表达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稳定共表达的结肠癌HCT116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迁移和侵袭抑制蛋白(MIIP)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慢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TCA”特色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晶 梁亮 +6 位作者 魏仁吉 王秦豪 张翔 贾林涛 阴继凯 高彬 林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6-902,共7页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直接关乎育人成效。本校经过6年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学科重要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直接关乎育人成效。本校经过6年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学科重要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作力、C-鉴别力、A-敬畏心),由此提出生物化学大学科通用的“TCA”特色思政理念,分别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科学观和生命观。同时构建了实现该理念、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创新体系,包括“一课三融”教的理念、“成长三思”学的理念、“创学三境”深度学习环境序贯创设,能够满足不同学校学情进而灵活设计高阶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本校应用该模式,构建了突显军医大学特色的“TCA白兰鸽”生物化学思政体系,“白”代表医学,“兰”代表空军,“鸽”代表和平和谐。运用上述教与学的理念、学习环境序贯创设方法,个性化设计瞄准高阶育人目标的三大教学活动,包括“魔力生化圈”共学平台,注重主动建构与个性输出的思维训练;“基础-临床双师大班互动”启学课堂,侧重深度思考与讨论迭代的思辨表达;“虚拟仿真(VR)沉浸式任务”乐学应用,关注应对复杂与纠错担当的思感升华。上述“TCA白兰鸽”育人效果较满意,学生的整合思维、深度学习、反思迭代等高阶能力得到切实锻炼,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尚待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TCA思政模式 思考力 合作力 鉴别力 敬畏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51促进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和迁移并降低其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
9
作者 李岐 茹懿 +5 位作者 王秦豪 吕伟峰 胡伟 费舟 李霞 林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7-822,共6页
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1重组酶(RAD51)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在替莫哩胺(TMZ)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RAD51在胶质瘤中表达变化;在U251胶质瘤细胞中,利用慢病毒过表达或敲低RAD51... 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1重组酶(RAD51)在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迁移及在替莫哩胺(TMZ)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RAD51在胶质瘤中表达变化;在U251胶质瘤细胞中,利用慢病毒过表达或敲低RAD51或应用小分子抑制剂抑制其活性,通过CCKW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析RAD51表达变化对胶质瘤细胞TMZ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改变。结果胶质瘤组织中RAD51表达明显升高;RAD51可增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敲低RAD51后可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过表达RAD51后细胞P53蛋白表达升高,敲低RAD51后P53表达减少。结论RAD51在胶质瘤中发挥癌基因功能,过表达后明显增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敲低RAD51可增加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化疗 肿瘤 增殖 Rad51重组酶(RAD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的翻译后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苏媛媛 王秦豪 +3 位作者 茹懿 董健 李霞 张正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6-1043,共8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PD-1)免疫检查点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肿瘤等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的治疗策略主要通...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PD-1)免疫检查点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肿瘤等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的治疗策略主要通过阻断二者结合,恢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肿瘤细胞中PD-L1的水平与功能受到多层次的调控,其中,PD-L1的翻译后修饰(PTM)近年来备受关注,主要包括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以及棕榈酰化修饰等,这些修饰方式能够影响PD-L1的稳定性、细胞内定位或功能,进而调控T细胞活化和肿瘤免疫,因而干预PD-L1的PTM亦可作为新的抗肿瘤免疫逃逸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翻译后修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泛素连接酶PTB-U-box/RING的构建与表达
11
作者 王秦豪 茹懿 +2 位作者 申亮亮 李霞 药立波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 构建重组泛素连接酶PTB-U-box、PTB-RING,并克隆进入p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受体型酪氨酸激酶IGF-IR,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供基础.方法 分别设计引物,扩增接头分子IRS-1的PTB结构域以及E3泛素连接酶CHIP的U-box、Cbl... 目的 构建重组泛素连接酶PTB-U-box、PTB-RING,并克隆进入p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受体型酪氨酸激酶IGF-IR,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供基础.方法 分别设计引物,扩增接头分子IRS-1的PTB结构域以及E3泛素连接酶CHIP的U-box、Cbl的RING结构域,再利用重组PCR,将PTB分别与U-box、RING进行融合,双酶切之后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FLAG-CMV4,经过酶切鉴定及测序后,转染HeLa细胞,Western 印迹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 PCR结果显示PTB-U-box条带大小840 bp,PTB-RING大小为620 bp,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正确,转染后可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FLAG-CMV4-PTB-U-box和 pFLAG-CMV4-PTB-RING,并且转染HeLa细胞后证实其能够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泛素连接酶 重组质粒 基因表达与构建
原文传递
“慕课”环境下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学设计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茹懿 屈亚媛 +2 位作者 王秦豪 吴琳 李霞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60-664,共5页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的兴起,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虽然目前国内外高校慕课资源中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在不断增多,但这些课程缺乏系统分析研究,实践运用...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的兴起,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虽然目前国内外高校慕课资源中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在不断增多,但这些课程缺乏系统分析研究,实践运用较少。本文将从慕课平台中生物化学课程分布特点,包括主要慕课平台、开设机构、授课语言、课程内容等方面,对这其中的生物化学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军医大学生化教学在慕课时代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致力将信息化时代的慕课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帮助教师在大量的慕课课程中进行选择,为促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生物化学 军医大学 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霞 张璟 +3 位作者 王秦豪 茹懿 张健 药立波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重视科研设计、增设综合性大实验、更新实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模式(强调实验前准备、教师资格及研究生素质培养)、完善考核方式(实验报告与实验总结、平...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重视科研设计、增设综合性大实验、更新实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模式(强调实验前准备、教师资格及研究生素质培养)、完善考核方式(实验报告与实验总结、平时成绩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研究生 实验教学 实践
原文传递
重组泛素连接酶tTRIP-U-box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代星 王秦豪 +2 位作者 茹懿 药立波 李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7期5205-5208,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泛素连接酶tTRIP-U-box,并克隆进入p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通过靶向降解接头蛋白TRAF(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家族蛋白,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提供基础。方法:分别设计引物,扩增tTRIP(TRAF-interacting pro... 目的:构建重组泛素连接酶tTRIP-U-box,并克隆进入p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通过靶向降解接头蛋白TRAF(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家族蛋白,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提供基础。方法:分别设计引物,扩增tTRIP(TRAF-interacting protein)分子C端伸展的coiled-coiled结构域以及E 3泛素连接酶CHIP的U-box结构域,再利用重组PCR,将tTRIP与U-box进行融合,双酶切之后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FLAG-CMV4,经过酶切鉴定及测序后,转染HEK-293T细胞系,Western印迹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PCR结果显示tTRIP截短分子和tTRIP-U-box条带大小分别为660bp和1188bp,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正确,转染后可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FLAG-CMV4-tTRIP-U-box,并且转染HEK-293T细胞系后证实其能够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泛素连接酶 破骨细胞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重组泛素连接酶SH2-U—box/RING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茹懿 李瑗春 +2 位作者 王秦豪 钟代星 李霞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泛素连接酶SH2-U—box、SH2-RING,并克隆进入p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患者瘤细胞中过度活化的BCR/ABL,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基础。方法设计引... 目的构建重组泛素连接酶SH2-U—box、SH2-RING,并克隆进入p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患者瘤细胞中过度活化的BCR/ABL,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基础。方法设计引物,扩增接头分子Grb2的SH2结构域以及E3泛素连接酶CHIP的U—box、Cb1的RING结构域,通过重组PCR,将SH2分别与U—box、RING进行融合,融合片段双酶切之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Flag—CMV4,经过酶切鉴定及测序后,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印迹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PCR结果提示SH2-U—box条带大小888bp,SH2一RING大小为633bp,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正确,转染后可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Flag—CMV4-SH2-U—box和pFlag—CMV4-SH2-RING,转染HEK293T细胞后能够正确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重组质粒
原文传递
蜕皮激素诱导MIIP基因的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16
作者 张梅 茹懿 +3 位作者 王秦豪 颜广 张耀 李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9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探讨蜕皮激素诱导迁移侵袭抑制蛋白基因(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基因的表达对肝癌细胞SK-Hep-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扩增MIIP基因,连入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到蜕皮激素可诱导真核表达载体p... 目的:探讨蜕皮激素诱导迁移侵袭抑制蛋白基因(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hibitory protein,MIIP)基因的表达对肝癌细胞SK-Hep-1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扩增MIIP基因,连入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到蜕皮激素可诱导真核表达载体pIND中。将pIND-MIIP和含蜕皮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载体pVgRXR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到SK-Hep-1中,经G418和Zeocin双抗生素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蜕皮激素Ponasterone A诱导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IIP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蜕皮激素诱导MIIP表达上调后,SK-Hep-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建立了MIIP基因可诱导表达系统,证实在肝癌细胞SK-Hep-1中MIIP过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 诱导基因表达 迁移侵袭
原文传递
IGFBP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海成 王秦豪 +3 位作者 刘喜平 严奉奇 张梅 茹懿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是IGFBPs家族的成员,在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是IGFBPs家族的成员,在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文章阐述了IGFBP2的结构及其对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着重概括和总结其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制。并对IGFBP2作为临床潜在的治疗靶点的研究作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 胰岛素结合蛋白(IGF) 癌症 侵袭 增殖
原文传递
IGFBP-2的结构功能与调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威良 王秦豪 李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2期4380-4383,共4页
IGFBP-2作为IGFBP超家族最受关注的分子之一,在多种肿瘤中都发现其表达增加,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以及内皮募集和血管生成等多种过程,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IGFBP-2的功能复杂多样,受细胞类型与细胞微环境... IGFBP-2作为IGFBP超家族最受关注的分子之一,在多种肿瘤中都发现其表达增加,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以及内皮募集和血管生成等多种过程,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IGFBP-2的功能复杂多样,受细胞类型与细胞微环境的影响,其表达含量与肿瘤进程关系紧密,并且与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呈反相关。本文综述了IGFBP-2蛋白结构、功能、调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为将IGFBP-2作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2 肿瘤 IGF 侵袭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pcDNA3.1(-)-Bcr-Abl及pcDNA3.1(-)-Bcr-Abl T3151突变质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9
作者 李瑗春 茹懿 +2 位作者 王秦豪 李霞 白庆咸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8期1408-1411,1455,共5页
目的:将Bcr-Abl及Bcr-Abl T3151突变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CR-Abl,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供研究基础。方法:pcDNA3.1(-)-Bcr-Abl质粒构建:分别设计引物,通过分段PCR将BCR-ABL克隆入pcDNA3.1(-)。... 目的:将Bcr-Abl及Bcr-Abl T3151突变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CR-Abl,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供研究基础。方法:pcDNA3.1(-)-Bcr-Abl质粒构建:分别设计引物,通过分段PCR将BCR-ABL克隆入pcDNA3.1(-)。首先通过PCR扩增出Bcr-a片段,将其克隆入pcDNA3.1(-)的NheI/XhoI之间;接着将PCR扩增出的Abl-c片段克隆入KpnI/HindIII之间,最后XhoI/KpnI双酶切pGD210,将酶切下片段插入pcDNA3.1(-)的相应位点即可。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验证质粒的表达。pcDNA 3.1(-)-Bcr-Abl T3151的突变质粒:首先设计引物,第一步以pcDNA3.1(-)-BCR/ABL为模板,以Abl-c-u和ba-M1为引物扩增出A-1:560 bp。第二步,相同模板,以ba-M2和ba-M-down为引物扩增出A-2:870 bp。第三步,以扩增出的A-1和A-2为模板,以Abl-c-u和ba-M-down为引物,扩增出1434 bp的片段A-1+2,以Bcl和Kpn I分别酶切pcDNA3.1(-)-BCR/ABL以及A-1+2,将突变后的A-1+2置换入pcDNA3.1(-)-BCR/ABL。结果:PCR结果显示3.1(-)-Bcr-Abl及3.1(-)-Bcr-Abl T3151突变质粒条带大小符合,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正确,转染后可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Bcr-Abl及pcDNA 3.1(-)-Bcr-Abl T315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转染293T细胞后证实其能够正确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 1(-)-Bcr-Abl PCDNA3 1(-)-Bcr-Abl T3151突变质粒 重组质粒 CML 分段PCR
原文传递
Kruppel样因子17抑制肾癌786-0细胞迁移和侵袭及机制
20
作者 严奉奇 王秦豪 +2 位作者 茹懿 李霞 武国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72-2674,共3页
目的探讨Kruppe1样因子17(KLF17)是否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抑制786-0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方法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肾癌细胞株786-0中KLF17的表达,并利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侵袭能力的... 目的探讨Kruppe1样因子17(KLF17)是否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抑制786-0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方法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肾癌细胞株786-0中KLF17的表达,并利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siRNA能有效下调肾癌786-0细胞株中KLFl7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下调KLF17表达后,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1);Transwell实验中阴性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为(18.16±2.21)个,而siRNA1组为(29.03±2.48)个(P〈0.01),siRNA2组为(28.93±3.00)个(P〈0.01)。KLF17-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下调了上皮细胞表面标记E-钙黏蛋白(E-cadb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上调了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结论KLF17可通过调节EMT的进程影响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Krtippel样因子17 迁移 侵袭 上皮一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