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胃肠减压期间饮水和口腔护理改进的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祥芝 张元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01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持续胃肠减压 饮水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祥芝 隋炳运 +1 位作者 王伟 贺敬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个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3例轻、中度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42例)和大剂量组(41例),分别给予多奈派齐5...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对老年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个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3例轻、中度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42例)和大剂量组(41例),分别给予多奈派齐5mg,口服,1次/d;10mg,口服,1次/d,治疗90d。在治疗前和治疗90d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Blessed行为量表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MMSE、Blessed行为量表变化,并比较2组不同剂量对MMSE和Blessed行为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2组各指标除日常习惯外,生活能力、个性及MMSE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P〈0.01或0.05),治疗90d后非认知方面评分①小剂量组:生活能力(2.02±0.49)分、日常习惯(12.32±1.99)分及个性改变(4.39±1.12)分与②大剂量组:生活能力(1.81±0.51)分、日常习惯(11.31±2.46)分及个性改变(3.56±1.09)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9,2.21,2.03,P〈0.05);Blessed行为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小剂量组为(18.43±2.43)分],大剂量组为[(20.37±3.02)分,t=2.53,P〈0.05];MMSE评分经检验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小剂量组为(19.70±1.88)分,大剂量组为(21.57±2.50分,t=3.31,P〈0.01];大剂量组同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Blessed行为、MMSE评分均有显著意义(t:5.17,2.03,4.62,5.83,22.02,均P〈0.05);小剂量组同组治疗前后则Blessed行为、MMSE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t=3.51,14.69,均P〈0.01)。结论盐酸多奈派齐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认知生活能力、日常习惯及个性改变、Blessed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小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老年 血管性痴呆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祥芝 张元云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459-460,共2页
关键词 永久性结肠造口 健康教育 护理 低位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王祥芝 张惠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部分脾动脉栓塞 患者实施 护理 脾功能亢进 方法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修荣 张元云 +2 位作者 孙文静 曹敬花 王祥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14-15,共2页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及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 ,对 12 6例尿毒症患者 (观察组 )及 12 6例随机选择的一般内科疾病患者 (对照组 )进行调查评定分析。结果... 目的 了解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及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 ,对 12 6例尿毒症患者 (观察组 )及 12 6例随机选择的一般内科疾病患者 (对照组 )进行调查评定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均较对照组差 ,其中以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大 (P<0 .0 1)。结论 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 ,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生存质量 尿毒症 躯体功能 对照组 观察 影响 社会功能 结论 相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肝癌36例舒适护理
6
作者 王祥芝 盖桂永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局部加热疗法(HT)+肝动脉药物灌注(TAI)+肝动脉栓塞(TAE)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行HT+TAI+TA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局部加热疗法(HT)+肝动脉药物灌注(TAI)+肝动脉栓塞(TAE)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行HT+TAI+TA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疼痛程度及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术中焦虑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疼痛发生率,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高温 栓塞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态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敏 马宜传 +5 位作者 张书海 王祥芝 汤晓敏 杨丽 刘浩 谢宗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763-1767,共5页
目的:探讨T2WI联合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MRI图像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64)和无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T2WI联合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MRI图像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64)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104),并按8∶2的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训练组(n=134)与验证组(n=34)。在T2WI和DCE两个序列手动勾画ROI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利用Select K Best、LASSO回归及迭代筛选特征对高维组学特征进行降维,保留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的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T2WI、DCE和T2WI联合DCE三个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效能,并以最优模型生成列线图。结果:T2WI、DCE和T2WI联合DCE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组的AUC分别为0.75、0.75和0.80;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0.73和0.79。T2WI联合DCE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结论:T2WI联合DCE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术前对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无创、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T2WI DCE-MRI 影像组学 腋窝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组学预测肿块型乳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祥芝 张书海 +3 位作者 徐敏 汤晓敏 刘浩 谢宗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钼靶、MRI的多模态影像组学预测肿块型乳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采用钼靶及MRI检查的111例(114个病灶)肿块型乳腺癌病人的资料。按照8∶2的比例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对所有图像进行勾画并提取... 目的:探讨基于钼靶、MRI的多模态影像组学预测肿块型乳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采用钼靶及MRI检查的111例(114个病灶)肿块型乳腺癌病人的资料。按照8∶2的比例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对所有图像进行勾画并提取组学特征,利用最小最大值归一化、Select K Best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筛选出有效特征并建立钼靶、MRI、钼靶联合MRI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钼靶、MRI、钼靶联合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的AUC值分别为0.76、0.82、0.89及0.74、0.81、0.88。钼靶联合MRI影像组学模型AUC值最大,效能最高。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病灶大小明显大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组(P<0.01)。结论:钼靶联合MRI的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肿块型乳腺癌术前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模态 影像组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1例
9
作者 王祥芝 沈俊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9-799,共1页
患者男,39岁,发现右乳肿块半月余就诊;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右乳内上象限3点钟方向距乳头4cm处触及长径约2cm质韧肿块,活动度欠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右乳3点钟距乳头4cm处见约1.0cm×2.0cm×1.6cm低回声结节,边缘呈蟹足... 患者男,39岁,发现右乳肿块半月余就诊;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右乳内上象限3点钟方向距乳头4cm处触及长径约2cm质韧肿块,活动度欠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右乳3点钟距乳头4cm处见约1.0cm×2.0cm×1.6cm低回声结节,边缘呈蟹足样(图1A),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周边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b类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 诊断显像 肉芽肿 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钙化型浸润性导管癌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王祥芝 李陆 沈俊杰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型浸润性导管癌(IDC)与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存在钙化的IDC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的70例非钙化型的IDC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型浸润性导管癌(IDC)与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存在钙化的IDC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的70例非钙化型的IDC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表达情况的资料,比较两组在各预后因素间的差异及钙化型IDC组的ADC值与其他预后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钙化型IDC患者的HER2、Ki-67阳性表达高于非钙化型患者(P<0.05);两组在ADC值、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R、PR阳性表达的ADC值低于ER、PR阴性表达(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间ADC值不同,Ⅰ级IDC的ADC值高于Ⅱ、Ⅲ级IDC的ADC值(P<0.05),Ⅱ、Ⅲ级IDC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在淋巴结是否转移及ER、PR、HER2、Ki-67是否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化型IDC与HER2、Ki-67高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ADC值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钙化型IDC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 浸润性导管癌 预后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与保冷工程传热设计计算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祥芝 《区域供热》 2012年第4期19-26,共8页
本文从理论公式分析入手,针对保温与保冷工程的传热计算、所用绝热材料的性状以及传热分析计算,进行了较系统、详尽的阐述;并结合具体的绝热工程实例,给出了一些较简便且易于掌握的计算方法。对保温与保冷工程的传热设计计算有一定的借... 本文从理论公式分析入手,针对保温与保冷工程的传热计算、所用绝热材料的性状以及传热分析计算,进行了较系统、详尽的阐述;并结合具体的绝热工程实例,给出了一些较简便且易于掌握的计算方法。对保温与保冷工程的传热设计计算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 保温 保冷设计 计算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蒸气及凝结水管网设计浅析
12
作者 王祥芝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第20期79-79,共1页
本文介绍了蒸汽及凝结水管网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为更好地满足石化企业的动力需求。笔者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供同行们商確。
关键词 石化企业 蒸汽 凝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室内常用采暖系统的效果比对分析
13
作者 王祥芝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0期268-268,267,共2页
从理论上讲,每一种采暖系统只要设计合理、计算准确,都能达到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但好的系统和方案却能较容易的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对东北地区普遍采用的一些室内采暖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结合自己的设计... 从理论上讲,每一种采暖系统只要设计合理、计算准确,都能达到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但好的系统和方案却能较容易的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对东北地区普遍采用的一些室内采暖系统进行比对分析,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供广大暖通专业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采暖系统 比对分析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的净化与干燥及其在石化企业的应用
14
作者 王祥芝 《科技与企业》 2012年第20期320-320,共1页
本文结合自己所在企业在压缩空气净化与干燥工艺上采用压缩热再生工艺的成功经验,对压缩热再生净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尽的论述。对炼油化工企业压缩空气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炼油化工 压缩空气 净化 干燥 工艺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器和调温调湿器的余热循环利用
15
作者 陈敬峰 王祥芝 +2 位作者 杨青 余谦 李智全 《炼油与化工》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阐述了大庆炼化公司腈纶厂的调温调湿器和干燥器排气的工艺流程改进。2套干燥器的流程改造稍有不同,调温调湿器2个排放总管所接管线返到各自排放的区,干燥器2个排放总管所接管线只返到1区;设备流程改造1a后,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减少了... 阐述了大庆炼化公司腈纶厂的调温调湿器和干燥器排气的工艺流程改进。2套干燥器的流程改造稍有不同,调温调湿器2个排放总管所接管线返到各自排放的区,干燥器2个排放总管所接管线只返到1区;设备流程改造1a后,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器 调温调湿器 余热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治疗前护理干预对患者身心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祥芝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PCI前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95例在心内科准备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进行PCI前1d下午护士进行访视,手术前由访视... 目的探讨PCI前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将95例在心内科准备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进行PCI前1d下午护士进行访视,手术前由访视护士接病人进入介入室,术前1d和术前30min评估病人观察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水平、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PCI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PCI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护理干预 介入术前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中晚期肝癌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性治疗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兆华 王祥芝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2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高温 栓塞介入性治疗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治疗
原文传递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与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祥芝 汤晓敏 +3 位作者 杨菊萍 高之振 谢宗玉 沈俊杰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7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和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触诊怀疑存在乳腺...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和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触诊怀疑存在乳腺病灶且同时行DM、DBT、MRI三种检查的116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对所有图像中病灶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M+DBT和MRI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显示恶性病灶大小和相关恶性征象的能力、DM与DBT的辐射剂量差异。结果116例病灶中恶性86例,良性30例。DM+DBT、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敏感度为88.4%、96.5%,特异度为86.7%、73.3%,准确度为87.9%、90.5%;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1和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4,P=0.278);DM+DBT与MRI均稍高估恶性肿瘤大小,但两者与病理大小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均P>0.05);DM+DBT在显示微钙化方面优于MRI(χ^(2)=22.114,P<0.05),在显示胸大肌浸润和腋窝淋巴结方面低于MRI(χ^(2)=4.900、21.333,均P<0.05)。DM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574±0.422)mGy,DBT的平均辐射剂量为(2.534±0.521)mGy,DBT的辐射剂量高于DM的辐射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13,P<0.001)。结论DM+DBT可以较准确的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与MRI相似。而且简单易行,无须注射对比剂,建议有致密型乳腺内病变的患者常规行DM+DB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磁共振 乳腺疾病 肿瘤大小 钙化
原文传递
多模态影像组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书海 王小雷 +6 位作者 朱芸 王祥芝 徐敏 汤晓敏 刘浩 马宜传 谢宗玉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98-2104,共7页
目的探究MRI双序列联合X线乳腺钼靶摄影(MG)双体位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分析MRI联合MG影像组学模型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94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良性69例,恶性125例。选取患者... 目的探究MRI双序列联合X线乳腺钼靶摄影(MG)双体位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分析MRI联合MG影像组学模型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94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良性69例,恶性125例。选取患者的MRI-T_(2)WI抑脂序列、MRI-DCE图像上病灶最大面积层面及同一病灶的MG头尾位(CC)、内外斜位(MLO)图像勾画感兴趣区,提取病灶感兴趣区特征,按照7:3比例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136例和测试集58例,通过统计及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一组最优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建立MRI联合MG的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并根据MRI和MG的BI-RADS评分及病灶影像最大径建立传统影像诊断模型,分析各模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能力。结果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率、阳性精确率、阳性召回率、阳性F1-score分别为0.99、0.94、0.96、0.90、0.96、0.95、0.99、0.97,测试集分别为0.97、0.97、0.90、0.87、0.93、0.95、0.95、0.95;传统影像诊断模型的训练集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率、阳性精确率、阳性召回率、阳性F1-score分别为0.88、0.98、0.77、0.75、0.88、0.89、0.93、0.91,测试集分别为0.83、0.95、0.71、0.66、0.84、0.85、0.92、0.88。结论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优于传统影像诊断模型,基于MRI双序列及MG双体位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X线乳腺钼靶摄影 多模态
原文传递
临床-影像组学诺模图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陆 王瑞瑞 +3 位作者 孙冬雪 王祥芝 顾长青 沈俊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58-1963,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诺模图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24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7∶3... 目的探讨联合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诺模图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术前行MRI检查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24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训练组(n=168)与验证组(n=74)。在训练组,对T2WI、增强T1WI(T1WI+C)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进行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数据降维,筛选出有效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接着纳入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利用逻辑回归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特征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利用最佳模型构建诺模图。决策曲线分析(DCA)和校正曲线评价诺模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联合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6),均高于单一影像组学模型(AUC=0.84)和临床模型(AUC=0.62)。结论临床-影像组学诺模图在预测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诺模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